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背景
数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情景创设应以实际生活为素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要与教学知识内容有着本质的联系,恰如其分才好.
在初中数学一次研讨会活动中,笔者听了一节课,课堂教学的开始采用了创设情景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这节课的情景创设表面看似效果较好,但笔者却洞察出了其间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疑义,与同行交流.
情景再现
案例 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展示了如下的情景:
教师首先投影给出了6个不同颜色的气球,然后问:
“同学们喜欢买哪种颜色的气球?”
“喜欢蓝色的请举手”,“喜欢红色的请举手”……
教师对全班进行普查统计,得出喜欢各种颜色的气球的人数,然后又抽取其中一个小组进行统计.
教师指着对全班进行普查统计的数据问:
“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统计的数据,我们发现喜欢哪种颜色气球的人多?”
“喜欢哪种颜色气球的人少?”
学生们一一作答.
“刚才我们采用的调查就分别是普查与抽样调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
教师就以这样的普查与抽查形式引出了课题“普查与抽样调查”.
评价反思
以上情景的创设应该是常见的教学设计,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入新知. 引入相对自然,而且考虑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降低了知识的认知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笔者觉得这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商讨.
案例中采用了以同学们喜欢气球的颜色进行普查与抽查来引入课题,这里面教师没有考虑到可能有的同学喜欢多种颜色(在他们买气球时也有可能同时买几个不同颜色的气球). 而且进行这种全班的普查与小组的抽查,并不能体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密切性,也没有体现出普查与抽查的需求性与必要性.
带着这个疑点,笔者陷入沉思……
以上的教学设计,表面上很顺利地完成了情景的创设,也似乎起到了激发兴趣、拉近与生活的距离的作用,具有新课程的教学“印象”,符合新课改的样子. 其实这其间并没有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贯彻新课程标准,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都有赖于产生的背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以丰富的经验背景作支撑. 只有当学习被镶嵌在运用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有意义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具有可接受性和探索性.
新课开始的情景创设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本质,在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的同时,还应使得问题与要研究的内容相吻合,且要有较强的关联性与典型性. 我们在进行某些情景创设时,也应该注意对自己的情景设置的质疑与反思,要真正地选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的情境,要真正选出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且具有可接受性和探索性的情景. 不该华而不实,形式与内容相差太远,当然这要经历一个不断优化、不断改进设计的过程.
问题解决
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反思后,觉得上面这个教学情景可以作以下的调整:
师:“同学们,你们上街买过瓜子吗?”
“买瓜子时,你通常会怎样选购瓜子呢?”
抛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便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一一发表他们的见解,教师要给他们较多的发言机会,充分积累素材.
有的同学会答道:“先目测,再尝几个瓜子,感觉一下味道以后,再决定买不买. ”
那么教师便可顺势引导:“这里同学们的尝几个瓜子的质量实际就是用到‘抽查’方式去调查瓜子的质量,况且我们也无法逐一进行‘普查’啊!”
“本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普查与抽样调查’.”从而引出课题.
这个教学情境,学生从已有的认知中开放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新知的理解也是从已有的自身生活经验出发,从而实现了学生是从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的. 应该说比前者更符合生活实际,更能体现生活与知识的关联性,从而学生们由内心体验产生了较强烈情感的倾向与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情景创设,在情景中要多捕捉相关信息,去伪存真,要剥离与数学本质无关的一些属性,凸现情景与数学本质的内在联系才好.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情景创设“真假”有几分. 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以及教材的开发者的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反思,对情境的创设进行适当的质疑,去伪存真,努力提高各种情境创设的效度,创设最优化的情境,让情境更好地服务于教与学.
数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情景创设应以实际生活为素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要与教学知识内容有着本质的联系,恰如其分才好.
在初中数学一次研讨会活动中,笔者听了一节课,课堂教学的开始采用了创设情景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这节课的情景创设表面看似效果较好,但笔者却洞察出了其间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疑义,与同行交流.
情景再现
案例 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展示了如下的情景:
教师首先投影给出了6个不同颜色的气球,然后问:
“同学们喜欢买哪种颜色的气球?”
“喜欢蓝色的请举手”,“喜欢红色的请举手”……
教师对全班进行普查统计,得出喜欢各种颜色的气球的人数,然后又抽取其中一个小组进行统计.
教师指着对全班进行普查统计的数据问:
“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统计的数据,我们发现喜欢哪种颜色气球的人多?”
“喜欢哪种颜色气球的人少?”
学生们一一作答.
“刚才我们采用的调查就分别是普查与抽样调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
教师就以这样的普查与抽查形式引出了课题“普查与抽样调查”.
评价反思
以上情景的创设应该是常见的教学设计,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引入新知. 引入相对自然,而且考虑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降低了知识的认知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笔者觉得这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商讨.
案例中采用了以同学们喜欢气球的颜色进行普查与抽查来引入课题,这里面教师没有考虑到可能有的同学喜欢多种颜色(在他们买气球时也有可能同时买几个不同颜色的气球). 而且进行这种全班的普查与小组的抽查,并不能体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密切性,也没有体现出普查与抽查的需求性与必要性.
带着这个疑点,笔者陷入沉思……
以上的教学设计,表面上很顺利地完成了情景的创设,也似乎起到了激发兴趣、拉近与生活的距离的作用,具有新课程的教学“印象”,符合新课改的样子. 其实这其间并没有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贯彻新课程标准,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都有赖于产生的背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以丰富的经验背景作支撑. 只有当学习被镶嵌在运用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有意义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具有可接受性和探索性.
新课开始的情景创设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本质,在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的同时,还应使得问题与要研究的内容相吻合,且要有较强的关联性与典型性. 我们在进行某些情景创设时,也应该注意对自己的情景设置的质疑与反思,要真正地选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的情境,要真正选出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且具有可接受性和探索性的情景. 不该华而不实,形式与内容相差太远,当然这要经历一个不断优化、不断改进设计的过程.
问题解决
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反思后,觉得上面这个教学情景可以作以下的调整:
师:“同学们,你们上街买过瓜子吗?”
“买瓜子时,你通常会怎样选购瓜子呢?”
抛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便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一一发表他们的见解,教师要给他们较多的发言机会,充分积累素材.
有的同学会答道:“先目测,再尝几个瓜子,感觉一下味道以后,再决定买不买. ”
那么教师便可顺势引导:“这里同学们的尝几个瓜子的质量实际就是用到‘抽查’方式去调查瓜子的质量,况且我们也无法逐一进行‘普查’啊!”
“本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普查与抽样调查’.”从而引出课题.
这个教学情境,学生从已有的认知中开放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新知的理解也是从已有的自身生活经验出发,从而实现了学生是从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的. 应该说比前者更符合生活实际,更能体现生活与知识的关联性,从而学生们由内心体验产生了较强烈情感的倾向与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情景创设,在情景中要多捕捉相关信息,去伪存真,要剥离与数学本质无关的一些属性,凸现情景与数学本质的内在联系才好.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情景创设“真假”有几分. 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以及教材的开发者的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反思,对情境的创设进行适当的质疑,去伪存真,努力提高各种情境创设的效度,创设最优化的情境,让情境更好地服务于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