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宗教泥塑艺术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199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彝族宗教毕摩泥塑艺术是彝族宗教艺术中独特的造型艺术,迄今为止,毕摩泥塑艺术仍广泛运用于彝族宗教仪式中。本文通过梳理有关彝族毕摩泥塑造型的内容和其包含的文化内涵,揭示彝族人民对美的认识方式,填补彝族造型艺术的空白。
  【关键词】:凉山彝族;宗教;毕摩泥塑;造型;艺术价值
  毕摩泥塑造型艺术拥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在其背后有着强大的文化支撑,它不仅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而且还承载着彝族人民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精神指向。长期以来,对彝族原始宗教的研究不少,但是对毕摩泥塑的研究却很薄弱,但实际上,无论是就毕摩泥塑所包含的原始宗教思想观念,还是就它对彝族宗教仪式的重要性来讲,都有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毕摩泥塑的形式
  凉山彝族毕摩宗教艺术包括了草偶、泥塑、绘画和剪纸等,泥塑是彝族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彝族原始宗教的立体造型艺术。在彝语里,泥塑被称“za bbur”,“za”为“泥土”之意,“bbur”则是“塑”、“雕”的意思。从宗教仪式来说,泥塑是凉山彝族毕摩以其灵魂信仰为中心,以祝咒、驱鬼等彝族原始宗教事宜为内容,根据不同的仪式需求,一种用泥土来塑造出的具有仪式象征意义的造型。
  (一)毕摩泥塑的形式
  就艺术的角度而言,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过程,是从对象的表層“形式”开始的,艺术的形式包括艺术语言和组织结构,其中艺术语言又分为物质材料、艺术词汇和形象词汇等几个层次。[1]对事物最直观的认识就是把握它的外在形象,因此,毕摩泥塑无论是其规则化的形状,还是它的特殊寓意都有着特有的艺术构造。
  (二)毕摩泥塑的造型分类
  造型艺术的分类方法主要就是依据它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但是,毕摩泥塑显然就不属于这种分类了。毕摩泥塑有许多种,它的造型艺术分类是目前的一个难点。但笔者会将彝族宗教泥塑的分类按照彝族毕摩宗教仪式来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德克”,即孩童被“德克”咬伤而进行的宗教仪式。在“德克”这类仪式中,所需的泥塑就是两只身高大约5cm的狗。一类是“斯色”。“斯色”又分为3个种类,一种是“莫沃”(天上下来的鬼怪),就是人体头部疼痛 ,所需的泥塑是鸡和大雁等;第二种是“迪普”(中间来的鬼怪),即人体胸到腹部一带的疼痛,所需的泥塑是“vi”(狐狼之意);第三种是“达沃”(地底下来的鬼怪),即人的四肢疼痛,所需的泥塑是猪、牛、鼠等。在所有“斯色毕”仪式中的泥塑身长均大约3寸左右。最后一类是“底木”,即是一种皮肤病。此类仪式中的泥塑是专有的“底木”泥塑,外形类似于人的形状,身高大约20cm左右。
  二、彝族宗教泥塑艺术的特征
  毕摩泥塑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突出地表现了毕摩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具一格的创造力,这也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彝族人民对于鬼神的信仰和其特殊的情感。
  (一)泥塑艺术造型的抽象性
  人类具备抽象能力可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陶塑中夸张概括的变形动物造型,体现人类在早期塑造一个特定形象时,以感性的东西为出发点,却又超出了一般感性界限,抽象的观念使他们撇开与事物的本质毫不相干的现象,根据纯“理性化”形态揭示自己的意念。[2]但是,彝族宗教艺术造型中的泥塑的抽象性却与它截然不同。毕摩泥塑的抽象性表现是根据彝族人民生活中所需要的实际造型事物,通过毕摩的想象来进行再创造的。
  毕摩泥塑的个体不大,外形简单且粗犷。毕摩泥塑的用途不在于装饰,而是用于毕摩的仪式中。因此,在泥塑的塑造过程中,便将其显得较为粗糙,同时也稍微显得有些夸张。如,在“德克毕”仪式中的狗泥塑,用加强的手法突出狗的尾巴和鼻子,使其区别于其他动物泥塑。总体而言,塑造毕摩泥塑重点偏向于写实,但这又不是简单地将自然的事物搬入毕摩泥塑中,而是根据事物所呈现的形态,抓住其重点特征,在不突破自然形象的前提下进行的提炼和加工。
  (二)泥塑艺术造型的象征性
  象征是指借具体有形的事物以表达某种无形之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3]宗教艺术造型中的象征意义往往都是固定的象征体现,只有在这个体系中,它的造型艺术才能得以完美的体现。古往今来,凉山彝族宗教艺术中的造型艺术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大多以诅咒文化为主,体现了彝族社会结构的关系和状态,它的造型凸显了彝族传统造物精神的典型性。
  毕摩泥塑在整个宗教仪式中转变成为了一个“人与鬼”、“毕摩与鬼”的交流平台,传达了大量的复杂的象征内容,这些象征反过来又是彝族文化重要价值观的实现。毕摩泥塑在彝族宗教仪式中也被赋予了固定的象征内涵。它作为彝族宗教仪式中魑魅魍魉的载体,它们也拥有了彝族人民对泥塑所代表的不同鬼怪的咒怨。同时,每个泥塑所代表的特定含义也被毕摩所诅咒、驱逐,以此来达到防魔、祛邪、治病的意图,保佑每个彝族人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三、彝族宗教泥塑的审美意识
  莱纳赫提出了艺术的巫术起源说,即艺术包含了神巫的思想,巫术中又存在着艺术。“神”与“鬼”在凉山彝族的思想体系中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原始宗教的共同组成部分。在毕摩泥塑中的各种形象就是体下了凉山彝族以神鬼为美的审美意识。苏珊·朗格指出“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定否感觉形式。”[4]毕摩泥塑的原始形象符号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它们的形象符号被用于宗教仪式中,深刻地体现了凉山彝族神鬼为美的审美意识。
  所有的宗教行为都带有神秘性,它会给人以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敬畏感,增强了宗教仪式中的神秘性。毕摩泥塑的神秘与它在彝族宗教活动中所被赋予的形象是分不开的。在宗教仪式中,毕摩泥塑通过其独特的造型来赋予它的神秘和灵性,即使它能给人以清晰的造型,但它身上仍然笼罩着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彝族原始宗教的造型艺术仍然保存原始之处的形态,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视觉和感受。
  结语
  作为原始宗教文化领域的彝族毕摩泥塑艺术,凉山彝族在其形式、内涵和审美意识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从内涵来看,毕摩泥塑是为了彝族原始宗教的仪式服务的;从形式上来看,泥塑艺术的造型诠释了彝族毕摩文化,使人们能直观的看到神秘的毕摩文化,也折射出来彝族人民的传统审美意识。彝族毕摩在其长期的实践中得出了较为完整的审美体系,这也让我们提炼出了无穷尽的艺术审美价值。
  注释:
  [1]刘冬梅.凉山彝族毕摩绘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27
  [2]布吉莫.凉山彝族毕摩草偶暂行艺术考析【J】.P26
  [3]张道一主编.中国民间美术词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1
  [4]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P50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4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2]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巴莫曲布嫫.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与宗教绘画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
  [4]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7
  [5]阿牛史日.凉山毕摩【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6]刘冬梅.凉山彝族毕摩绘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5
  [7](美)房龙(著);杨家盛(译).人类的艺术【M】.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1
  [8] 严庆.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N].中国民族报 2006
  [9] 张胜冰,肖青.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哲学探究【M】.民族出版社 2004
  [10]巴莫阿依.关于彝族毕摩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凉山彝学 1997.(03)
  作者简介:的的克牛(1991—)女,彝族,籍贯:四川美姑,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研究方向:彝族文学。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CX2016SP132
其他文献
【摘要】:《沉沦》自发表始,便有研究者从性、国家、传统等角度进行切入,研究其作为时代病的代表作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但是细读《沉沦》会发现,同胞和长兄都被沉沦者纳入了仇敌之列,这已超脱出宏大的国家意识。本文意图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沉沦者对待“他者”的悖论,展现出在人格病掩盖下现代自我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沉沦者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复杂同构关系。  【关键词】:《沉沦》;他者;现代性自我;现代民族国家  一
期刊
【摘要】:艺术设计在发现形态构成的规律后把它变成一种通行的方法,运用它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在审美上就是形式美的法则。人们通过意识形态总结出逻辑规律,从而得到设计理念,在得到大众的认可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流派。  【关键词】:意识形态;形态观察;形式法则  形態无处不在,人类的认知是从形态开始的,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意识形态都是形态的组成部分,人类从蛮荒步入文明,就是一个对自然形态发现、认知、定位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都是以自然造化作为创作的主题,而这种创作主题又都源于传统文人士大夫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的表現。所以,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这对艺术表现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且在创作的哲学语言上表现出很多的共性和个性。而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三个方面探索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在其创作的哲学语言上的同一性,希望对无论是现代山
期刊
【摘要】:借助新媒体力量发展广告设计,新媒体的发展必将为广告设计注入新的活力。新媒体,利用互联网和数字电视平台,为广告商直接或者间接的向消费者传播准确且全面的信息带来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意在说明,在当今社会新媒体逐渐成为宣传媒介的主要力量,势必将带领广告设计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發展趋向。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设计;传播媒介  一、新媒体的定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媒体,新媒体是对
期刊
如今各种风格在时尚的圈子中打转,英伦风不外乎也是其中之一。不管是伦敦奥运会的影响,还是英式下午茶,又或是英国传扬而来的那种悠闲、高贵的文化气息,逐一都是现在大家所崇尚它的理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在英伦风格装饰中棉麻布艺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棉麻布艺和英伦风格装饰的结合,迎合了大众的喜好,以下我们对棉麻布艺的特点,英伦风格装饰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人们的心理需求,将棉麻布艺应用到英伦风格的室内
期刊
【摘要】:潘玉良是我国第一代赴西欧学习绘画的画家之一,她旅居法国多年,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坚持“合中西画于一冶”,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风貌,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潘玉良;艺术;绘画  潘玉良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同时潘玉良是幸运的,可谓是“天纵其才,生逢其时”。在中国几千年的帝制刚刚被推翻,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的
期刊
【摘要】: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之一,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独立的一个分科。在此之前出现的萌芽,多以祥瑞征兆的形式出现。相比较山水的“不变”,人物的不具权威性,珍禽异兽因为不受人控制,出现时间与地点的不确定性以及生长环境的特定性而被当做祥瑞的象征,常被各统治者用来歌颂与巩固自己的政权。它们大多出现于日用器具的装饰上,并未单独分出成为绘画的一种。不同时代的花鸟画,题材与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艺术的喜爱和参与热情空前提高,合唱作为一种参与面广,普及性强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童声合唱更以其通透空灵的声音被人们唤作“天籁之音”,有许多热爱合唱的朋友都十分想训练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童声合唱团,但又往往受到童声声音训练和儿童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局限。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体验和心得,浅谈童声合唱团的组建和训练方法,希望对广大热爱童声合唱的朋友提供帮助,有不足之处
期刊
【摘要】:在现代空间造型艺术中已经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可以将本土和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全面的连接,在产结合空间效果进行分析,因此,在构成独特的品质以及魅力的空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造型方面空间是一种人为的空间,并且在空间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现代空间艺术造型。  【关键词】:艺术造型;空间表达;现代空间  引言  在当前空间造型艺术设计的中,空间是首先的前提条件,是实现艺术的主要手段,通过造型的手段来实现现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音乐审美,对音乐审美的基本基本路径进行研究,论述了如何在音乐中感知、领悟、体会音乐所产生的美,进而寻找一种进一步认识音乐的路径与方法。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为了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所带来的美,需要从情感、哲理等方面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的诉求,才能更好的了解音乐的美。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路径;情感;哲理  前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具备很多美学的意境,对音乐进行审美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