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篆刻是以上古篆体文字为基础的一门艺术,所以篆刻研习者首先要掌握篆刻的字法。学习篆刻字法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文字学,以《说文解字》为基础,熟练掌握篆体文字的造字法及其本义;另一是金石学,以不同时期的古玺印为印式,深入研究与各种印式相配的篆书的形制不同,所以用字规律也就不同。只有将这两方面的研究综合起来并熟练运用,才有可能创作出篆刻佳作。
【关键词】篆刻;字法;六书;古玺印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3-0066-03
【作者简介】刘媛,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09)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
篆刻艺术技法主要有四法,字法、章法、笔法、刀法。其中第一法是字法,这是每一位篆刻学习者首先必须掌握的技法。
这里所说的“字法”,是指篆刻创作的用字方法和规则。宋、元以来文人艺术家在模仿古代实用鉨印的过程中创造了篆刻艺术,亦即以古代实用鉨印为范式,通过模仿秦汉古鉨印来创作自己使用的印章。古代鉨印中的用字主要是当时通行的篆体文字,篆刻创作所用文字自然也以篆体为最主要。而篆书作为上古文字早已退出了日常实用文字书写领域,宋、元以来的文人艺术家要设计印稿,首先必须学习和研究篆体文字。明代印论家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曾说:“不知字学,未可与作篆。不知篆书,未可与作印。”即在篆刻创作之中,不懂得篆字的字法便不能写好篆字(笔法),写不好篆字便不能设计印稿(章法),也就刻不好印章(刀法)——研究字法是学习笔法、章法和刀法的前提。
除了缘起于模仿秦汉实用鉨印使然,篆体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文人雅士崇尚的“古意”,以及篆刻的实用性所要求的“防伪”功能等因素之外,篆刻艺术对字法的特别强调,还是因为篆体文字研究的学术性。篆刻艺术发展初期,设计书写印稿与刻制印章这两道工序处于分离状态,即文人艺术家只篆不刻,工匠只刻不篆。即使到了明代中后期篆刻艺术长足发展,文人艺术家与职业印人皆能自篆自刻,职业印人终究因为文化程度局限而难以做到精通字法,多半是依样画葫芦地写篆,篆文讹误在所难免。而文人艺术家始终占据字法优势并凌驾于职业印人之上,篆刻艺术由此具有了古文字研究的学术性。时至今日仍以字法的正确性作为篆刻艺术评判的第一条标准,充分体现出篆刻的“文人艺术”性质。因此,无论是元明清时期还是现当代,篆刻艺术始终高度重视字法的研习。
学习和研究篆刻字法,主要有两个学术支撑点,一是古文字研究(即古人所谓的“小学”),一是古代鉨印形制研究(属于“金石学”研究范畴)。
先从小学立场来看篆刻创作的字法,这是对篆刻字法的最基础、最笼统的研究。篆体文字是中国上古时期通行的文字,根源于更为原始的图形文字,故以“象”为根。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在研究并解说汉字的造字规律、结构方式和使用方法,并归纳总结出的六条规律,即所谓“六书”:象形、象事(亦称“指事”“处事”)、象意(亦称“会意”)、象声(亦称“形声”“谐声”)、转注、假借。前四者是造字及字形结构的规律,后二者是汉字使用方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首次对“六书”作了简明扼要的解释:“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整部《说文解字》就是运用“六书”来解释近万字篆字的来源的字典,因而历来是人们研习古文字的最重要的工具书。以今天的眼光看,《说文》研究的是秦小篆,它上承先秦大篆,下启两汉隶书,是后人理解上古文字的关枢。元代印学家吾丘衍著《学古编·三十五举》,反复强调文人篆刻必须以《说文》为根基,他写道:
三举曰:学篆字,必须博古,能识古器,其款识中古字,神气敦朴,可以助人。又可知古字象形、指事、會意等未变之笔,皆有妙处,于《说文》始知有味矣。前贤篆乏气象,即此事未尝用力故也。若看模文,终是不及。
四举曰:凡习篆,《说文》为根本,能通《说文》则写不差,又当与《通释》兼看。
五举曰:字有古今不同,若检《说文》,颇觉费力,当先熟于《复古编》,大概得矣。
此三举都是强调《说文解字》是习篆的根本依据,是印人学习篆书字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字书。相传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震曾说:“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的确,不仅在篆刻专用的字书出现之前,《说文》是最重要的工具书,即使是在关于缪篆、古鉨文之类的篆刻专用字书出现之后,《说文》仍然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篆体文字之所以然。
但是,仅仅学习《说文》并不足以解决篆刻字法问题,还必须从金石学的立场研究秦汉鉨印的形制,研究篆体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印章制度中的具体运用。《说文解字叙》称“秦书八体,五曰摹印”,即秦代印章的篆文有专门的书体,叫“摹印篆”。对照遗存至今的秦印篆文看,秦代的“摹印篆”其实就是小篆稍加方正化以适合印面的一种变体。许慎又说“新莽六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即汉代印章也有专门的书体,叫“缪篆”。对照遗存至今的汉印篆文看,这种“缪篆”乃是隶书化了的汉篆,与秦“摹印篆”多有不同。而隋唐官印所采用的“摹印篆”,与秦“摹印篆”也有所区别。这就是说,每一历史阶段的实用鉨印文字虽然都统称为篆体,都遵循着“六书”的原则,但它们各自的形态是不同的。篆刻艺术从模仿古代实用鉨印而来,其字法无非是对古代实用鉨印的用字惯例或制度的总结,所以,当元代文人艺术家提出“白文宗汉,朱文法唐”的篆刻理念,即白文印创作以汉印为典范,朱文印创作以隋唐印为典范,即是在要求仿汉白文印创作的字法宜用“汉缪篆”,仿唐朱文印创作(又称“元朱文”创作)的字法宜用“唐摹印篆”。吾丘衍《三十五举》写道:
十八举日: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可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多见故家藏得汉印,字皆方正,近乎隶书,此即摹印篆也。王俅《啸堂集古录》所载古印,正与相合。凡屈曲盘回,唐篆始如此,今碑刻有颜鲁公官诰尚书省印,可考其说。
二十四举曰:朱文印,或用杂体篆,不可太怪,择其近人情者,免费词说可也。
二十五举曰:白文印,用崔子玉写《张平子碑》上字,又汉器物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为第一。
以上三举吾丘衍对“白文宗汉,朱文法唐”之字法的阐述,无疑是在“六书”的基础上,对篆刻创作字法的更具体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并非迂腐的仿古,而是真正认识到汉唐印章审美风格形成的根本在于其独特的字法。
正因为如此,元明清以来的文人艺术家在古鉨印考释的基础上努力编修各种专门的印章字书,例如明人编《六书通》,在《说文》的基础上收罗每字的古文、籀文、钟鼎彝器以及秦汉公私印章篆文,为印人用字提供了便利。又如清人编《缪篆分韵》,就是一部较为流行的集汉印缪篆印文的专门字书。总体而言,由于元明清印人仿古创作主要集中在对秦汉印式、隋唐印式的开发,所以,人们关于秦摹印篆(秦篆)、汉缪篆(汉篆)、隋唐摹印篆(唐篆)字法的研究相对充分,而模仿先秦古鉨的篆刻创作起步较晚,虽然近现代也陆续编修成《说文古籀补》《金文编》《古玺文编》之类的工具书,但对古鉨中各系(包括秦、楚、三晋、齐、燕)具体字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换言之,当代篆刻艺术创作的发展,尤其是现今盛行的仿古鉨创作的水平提高,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古鉨字法的基础之上,唯有“通鉨文”,才可能有佳作。
【关键词】篆刻;字法;六书;古玺印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3-0066-03
【作者简介】刘媛,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09)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
篆刻艺术技法主要有四法,字法、章法、笔法、刀法。其中第一法是字法,这是每一位篆刻学习者首先必须掌握的技法。
这里所说的“字法”,是指篆刻创作的用字方法和规则。宋、元以来文人艺术家在模仿古代实用鉨印的过程中创造了篆刻艺术,亦即以古代实用鉨印为范式,通过模仿秦汉古鉨印来创作自己使用的印章。古代鉨印中的用字主要是当时通行的篆体文字,篆刻创作所用文字自然也以篆体为最主要。而篆书作为上古文字早已退出了日常实用文字书写领域,宋、元以来的文人艺术家要设计印稿,首先必须学习和研究篆体文字。明代印论家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曾说:“不知字学,未可与作篆。不知篆书,未可与作印。”即在篆刻创作之中,不懂得篆字的字法便不能写好篆字(笔法),写不好篆字便不能设计印稿(章法),也就刻不好印章(刀法)——研究字法是学习笔法、章法和刀法的前提。
除了缘起于模仿秦汉实用鉨印使然,篆体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文人雅士崇尚的“古意”,以及篆刻的实用性所要求的“防伪”功能等因素之外,篆刻艺术对字法的特别强调,还是因为篆体文字研究的学术性。篆刻艺术发展初期,设计书写印稿与刻制印章这两道工序处于分离状态,即文人艺术家只篆不刻,工匠只刻不篆。即使到了明代中后期篆刻艺术长足发展,文人艺术家与职业印人皆能自篆自刻,职业印人终究因为文化程度局限而难以做到精通字法,多半是依样画葫芦地写篆,篆文讹误在所难免。而文人艺术家始终占据字法优势并凌驾于职业印人之上,篆刻艺术由此具有了古文字研究的学术性。时至今日仍以字法的正确性作为篆刻艺术评判的第一条标准,充分体现出篆刻的“文人艺术”性质。因此,无论是元明清时期还是现当代,篆刻艺术始终高度重视字法的研习。
学习和研究篆刻字法,主要有两个学术支撑点,一是古文字研究(即古人所谓的“小学”),一是古代鉨印形制研究(属于“金石学”研究范畴)。
先从小学立场来看篆刻创作的字法,这是对篆刻字法的最基础、最笼统的研究。篆体文字是中国上古时期通行的文字,根源于更为原始的图形文字,故以“象”为根。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在研究并解说汉字的造字规律、结构方式和使用方法,并归纳总结出的六条规律,即所谓“六书”:象形、象事(亦称“指事”“处事”)、象意(亦称“会意”)、象声(亦称“形声”“谐声”)、转注、假借。前四者是造字及字形结构的规律,后二者是汉字使用方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首次对“六书”作了简明扼要的解释:“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整部《说文解字》就是运用“六书”来解释近万字篆字的来源的字典,因而历来是人们研习古文字的最重要的工具书。以今天的眼光看,《说文》研究的是秦小篆,它上承先秦大篆,下启两汉隶书,是后人理解上古文字的关枢。元代印学家吾丘衍著《学古编·三十五举》,反复强调文人篆刻必须以《说文》为根基,他写道:
三举曰:学篆字,必须博古,能识古器,其款识中古字,神气敦朴,可以助人。又可知古字象形、指事、會意等未变之笔,皆有妙处,于《说文》始知有味矣。前贤篆乏气象,即此事未尝用力故也。若看模文,终是不及。
四举曰:凡习篆,《说文》为根本,能通《说文》则写不差,又当与《通释》兼看。
五举曰:字有古今不同,若检《说文》,颇觉费力,当先熟于《复古编》,大概得矣。
此三举都是强调《说文解字》是习篆的根本依据,是印人学习篆书字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字书。相传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震曾说:“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的确,不仅在篆刻专用的字书出现之前,《说文》是最重要的工具书,即使是在关于缪篆、古鉨文之类的篆刻专用字书出现之后,《说文》仍然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篆体文字之所以然。
但是,仅仅学习《说文》并不足以解决篆刻字法问题,还必须从金石学的立场研究秦汉鉨印的形制,研究篆体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印章制度中的具体运用。《说文解字叙》称“秦书八体,五曰摹印”,即秦代印章的篆文有专门的书体,叫“摹印篆”。对照遗存至今的秦印篆文看,秦代的“摹印篆”其实就是小篆稍加方正化以适合印面的一种变体。许慎又说“新莽六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即汉代印章也有专门的书体,叫“缪篆”。对照遗存至今的汉印篆文看,这种“缪篆”乃是隶书化了的汉篆,与秦“摹印篆”多有不同。而隋唐官印所采用的“摹印篆”,与秦“摹印篆”也有所区别。这就是说,每一历史阶段的实用鉨印文字虽然都统称为篆体,都遵循着“六书”的原则,但它们各自的形态是不同的。篆刻艺术从模仿古代实用鉨印而来,其字法无非是对古代实用鉨印的用字惯例或制度的总结,所以,当元代文人艺术家提出“白文宗汉,朱文法唐”的篆刻理念,即白文印创作以汉印为典范,朱文印创作以隋唐印为典范,即是在要求仿汉白文印创作的字法宜用“汉缪篆”,仿唐朱文印创作(又称“元朱文”创作)的字法宜用“唐摹印篆”。吾丘衍《三十五举》写道:
十八举日: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可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多见故家藏得汉印,字皆方正,近乎隶书,此即摹印篆也。王俅《啸堂集古录》所载古印,正与相合。凡屈曲盘回,唐篆始如此,今碑刻有颜鲁公官诰尚书省印,可考其说。
二十四举曰:朱文印,或用杂体篆,不可太怪,择其近人情者,免费词说可也。
二十五举曰:白文印,用崔子玉写《张平子碑》上字,又汉器物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为第一。
以上三举吾丘衍对“白文宗汉,朱文法唐”之字法的阐述,无疑是在“六书”的基础上,对篆刻创作字法的更具体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并非迂腐的仿古,而是真正认识到汉唐印章审美风格形成的根本在于其独特的字法。
正因为如此,元明清以来的文人艺术家在古鉨印考释的基础上努力编修各种专门的印章字书,例如明人编《六书通》,在《说文》的基础上收罗每字的古文、籀文、钟鼎彝器以及秦汉公私印章篆文,为印人用字提供了便利。又如清人编《缪篆分韵》,就是一部较为流行的集汉印缪篆印文的专门字书。总体而言,由于元明清印人仿古创作主要集中在对秦汉印式、隋唐印式的开发,所以,人们关于秦摹印篆(秦篆)、汉缪篆(汉篆)、隋唐摹印篆(唐篆)字法的研究相对充分,而模仿先秦古鉨的篆刻创作起步较晚,虽然近现代也陆续编修成《说文古籀补》《金文编》《古玺文编》之类的工具书,但对古鉨中各系(包括秦、楚、三晋、齐、燕)具体字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换言之,当代篆刻艺术创作的发展,尤其是现今盛行的仿古鉨创作的水平提高,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古鉨字法的基础之上,唯有“通鉨文”,才可能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