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课不能忽视生命质感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hu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课是不同于评课、议课的一种研究课堂的方式,它更发现课堂的真善美,并将其内化成教师教学生命的给养。品课可以只关注同一教师的一堂课和多堂课,可以关注不同教师教授的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关注同一教师不同时期教授的相同教学内容的课。也就是说,品课的时间跨度较大,教师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只需品出课的原滋味,品出课的老味道,品出课堂教学中显现出的生命质感。
  一、品咂师道:生成性的生命成就感
  无论是品评哪一个学术层级教师的课,品课者都应该品咂出其思想理论,以及渗透、浸润、融合其中的老味道。这种味道是什么?其实就是课堂生成后,让教师获得生命的成就感,包括教师在课堂上享受到的专业成就、理想成就、人际成就等。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是可以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无论哪个层次的教师,都有其个性化特点,只不过有的成熟,有的稚嫩;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因此,品课者要善于品评出授课教师的特色风格,如有的严谨,有的潇洒,有的细腻,有的理论深厚,有的风趣幽默等。另外,品课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风格中看出该教师的“道”,真正的好课均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品课者应用慧眼去发现,或者说发掘,从而品味出教师生命的成就感。
  二、品酌生情:生长性的生命幸福感
  无论是品析学生的投入度,还是参与度,抑或合作度,品课者都应该咀嚼品酌出收获的味觉快感。品课时,品课者要关注学生是否在主动、愉快地学习,学生能否体验到课堂生长、个人成长、知识生长、能力生长、素养生长等过程中含有生命幸福的感觉;品课者要品酌课堂的全过程,关注学生该兴奋时是否兴奋,该沉静时是否沉静,该合作时是否愉悦地合作,该自我思考时是否恬静地思索。品课的本质是要看到学生那种写在脸上、烙在心中的生命幸福感。当然,这里的关注指的是关注不同的学习程度、不同的学习学惯、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全体学生的生命幸福感。这里所说的生命幸福感指完美的幸福、孤独的幸福和缺憾的幸福。
  三、品味事件:生活性的生命灵动感
  在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品课者要善于捕捉课堂事件及其细节。一堂课就是由一件件的事情组合在一起的,比如师生互动学习的事件、学生合作的事件、自主学习的事件、多媒体运用的事件、习惯养成的事件等。当然,除了这些常规课堂事件之外,还有课堂上发生突发事件时师生的反应,以及课前、课后的相关事件、课堂上与外界联系的事件等。品课者要看到这些事件中每一个生命的表现,看其是否具有自然的灵动感,是否具有生活化的特征。如果率性自然、水到渠成的话,那么就很可贵。因为只有生活化的课堂,才真正具有生命的灵动感,才真正彰显出生命的共性与个性,品课者才能从事件中看出每一个生命體的质感。
  四、品尝场景:生态性的生命温度感
  无论是品鉴课堂教学氛围,还是学习秩序,或者学习习惯,品课者都应该能品尝到一种直扑味蕾的味道。课堂情境氛围是热烈,还是冷清;是全员参与,还是个别学生参与;是教师主宰整体课堂流程,还是学生主导课堂,这都是判定课堂教学氛围是否具有生态性的条件。在学生积极、主动、全员参与的课堂上,品课者能够看到生命的温度。因此,品课者不能忽略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秩序是混乱,还是有序;是沉闷不堪,还是活跃有度,要从中看出生命体不同的态度。课堂秩序是指师生能够自觉、自主地进行自我约束,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等习惯。因此,品课者更应该瞄准课堂,看其是否具有温度,才能看出课程是否具有生命的温度感。
  品课,就是要看出课堂的效度,而最明显的效度主要表现在课堂是否具有生命的质感,是否在生命的碰撞、激昂、沉淀过程中,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感觉到生命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快乐感。只有品出课堂的灵动感和温度感,品课者才能品出课堂的真、善、美。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留心观察、用心转换、细心回放、精心探究这四个方面,证明了留心处处皆数学,并引导学生思考、捕捉、获取、积累数学知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学习必需的数学。”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有机地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一、留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虽然只有84个字,却言简义丰、字字珠玑,尤其是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字值得品味。  一、闲从何来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时把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期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差一点就丢了性命。由于好友范镇、张方平等人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时苏轼获释出狱,被贬黄州任团练
什么是“乱班”?顾名思义,就是普遍存在学生纪律意识差、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且班级凝聚力不强的班级。相较于“优秀班”而言,接手“乱班”更加考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忍耐力。笔者“有幸”接手了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在和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有效管理“乱班”的三个策略。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面对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如果教师仅凭一腔热血、一股蛮劲便冲上“战场”,相信很
一、课标链接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基于此,每位教师都应树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
摘要: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开展理论结合实验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案和实践,包括验证类实验与理论课教学同步进行,布置实验研究任务并要求提交论文等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 理论结合实验  大学物理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素养。在大部分高校中,大学物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儿时学诗到如今的教诗,诗歌让笔者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富有情趣,平时吟上一两句诗陶冶情操,能够让自己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艰难苦痛。在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读懂、读透一首诗绝非易事,但笔者慢慢摸索出了诗歌教学的几点经验,希望能有效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一、反复朗诵,激发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诵诗歌,是笔者常用的
伟大的工匠充满了人性之美。  我想起了高尔斯·华绥笔下的格斯拉兄弟,这对兄弟都是鞋匠,他们说做鞋子是一门手艺,并对这门手艺充满了敬畏之心。他们精选最好的皮革,亲手缝制每一双鞋子,把灵魂都缝进鞋子里了。在机器大生产到来之时,别人都舍弃质量,追求时间和金钱,他们却固执地坚持手艺人的规矩,20年不涨价,先订制后付款,可以赊账……他们一针一线,不吃饭,只是做鞋子,最后活活被饿死……  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
摘要:本文探讨了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整合的理论根基、实践途径,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多种资源形式,旨在推动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以开放架构下的新颖模式,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远程高等教育 转化发展 高职教育 融合  一、远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整合的理论根基  1.两者本质相近  高职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本质相近,都是建构在中等教育特有的根基之上。但是,两者也有明显的差异。如远程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对物理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理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不恰当的物理情境创设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此,本文阐述了创设初中物理情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创设 问题 对
摘要:化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化学式繁多、知识原理性强,而初中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学生放弃化学这门学科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不足,探讨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 提问不足 有效方法  随着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化学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最初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部分化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