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种好方法。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是去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爱迪生就是一个好例子。爱迪生几乎每天都在他的实验室辛苦工作长达18个小时,在里面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此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这样热爱的工作的人,都能成大事。我还没有发现有人在他不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
  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及由此产生的无限热情,兴趣是勤奋的重要动力。由于对绘画的兴趣使著名画家齐白石锲而不舍,他40多岁成名,70多岁画的虾才达到顶峰;陈景润对数学的兴趣,使他忍受疾病的折磨为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而努力;聂卫平对围棋的迷恋使他成为棋圣;伏明霞对跳水的迷恋使她成为奥运冠军、跳水女皇。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如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在学习中运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应是综合思考的几个方面。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可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学生有着爱说爱闹,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强烈愿望。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兴趣盎然,乐于思考,大胆发言。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或刚上课时的短暂时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样,就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人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大量有效的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增加素养,提高能力。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一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一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4)融洽的师生关系,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总之,语文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语文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课堂教学导入技巧,论证了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导入 艺术     新编英语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变动,因此,我们再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新课的导入技巧举例如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对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担。为了达到预定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课程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中职 思想政治课 教学实践 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职业性”。“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职业学习,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向职业生
中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阶段,肩负塑造学生科学素养与能力及向高校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中学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它起着塑造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的作用,教会学生基本的科学知识与能力。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好化学?是每个化学老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学习的成败在于能否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一个学习需求的产生到一个学习行为的结束,发现课堂学习是一个中心环节。课堂学习是提升中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如何使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活动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呢?笔者从以下几方
摘要:在当今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前提下,数学的课堂教学注重了更多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启发学生思考更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操作性实验    一、中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几种形式    1.整体性思维方式的训练。整体性思维方式是对对象的整体理解,放过个别细节,产生合理的思维跳跃,直接把经验因素同问题的本质联系起来,或是凭借观察、联想
在小学阶段一提到作文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点“谈虎色变”之感。教师们教得辛苦,学生们学的也辛苦,写出来的作文,干干巴巴,既缺乏想象力,又失去了小学生原有的天真雅趣。如何攻克学生的这种写作心理障碍,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呢?《语文课程标准》写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真实、自然、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往往以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合和抽象的概念、公式等形式出现,学生学起来很乏味,进而使学生产 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借助情感的力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得到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学习的动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
【摘 要】本文将“和合”中的“忍让”精神渗进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动中,明确教师通过将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将文本处理的权利也交给学生,教师只须在恰当的时间,将课堂话语权教师还给学生,来实现动态和谐的生态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忍让”精神 生态语文课堂教学    天台很多人家里挂着一幅画——两位短发齐眉、憨态可掬的少年,一人手捧礼盒,一人肩扛荷花,温馨祥和、亲密无间的样子,这
【摘要】流行歌曲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易感人群,怎会甘于寂寞呢?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直面这一现象,积极地引导。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渗透流行歌曲的教学,遵循新课标的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会享受音乐。  【关键词】流行歌曲 学生 中学音乐教育    流行,是个永恒的话题,站在时代潮流的浪尖上,冲击着一个个年青躁动的心。流行歌曲乃投其所好,象知音一般,
【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师力求通过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行为感知的经历,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国粹 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 楷模 典范 健身    “淮南王他把令传下,吩咐三班去见他,分明是先把虎威诈,不由得我等笑哈哈……”预备铃声刚刚响起,讲台上老师便大声唱了起来,随着四句散板的结束,学生立刻全体起立,整齐的接唱:“此时间不可闹笑话,胡言乱语怎瞒咱,在长安是你夸大话,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