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在融入农业产业链中稳增收。
1月下旬,已到深冬,室外寒意袭人,而在遂宁市蓬溪县三凤镇兰草村山坡上,几个村民忙着在自家中药材地里松土、除杂草,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59岁的脱贫户刘安全望着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的黄精、枳壳和石菖蒲等中药材,阵阵欢喜:“2019年,一亩地的黄精就卖了3万元,今年地里种的其他中药材收成一定更好。当初选择跟着种植大户李琳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路是走对了!”
在四川,像李琳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典型还有很多。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优势、市场优势和创新优势,围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精准嵌入产业链,吸附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周围,实现了贫困户“跟着学、安心干、稳定赚”,奏响扶贫帮困“大合唱”。
布局“一村一品” 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今年35岁的李琳不仅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也是村里的第一书记。“兰草村要实现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核心支撑。”李琳说,“考虑到村里有中药材种植史,加上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很适合黄精、枳壳、瓜蒌等中药材生长。所以想让老百姓扩大规模做大做强,但大家都在犹豫。”
“说给大家听不如带着大家干。”2016年,为打消村民的顾虑,李琳决定贷款16万元承包村里近30亩荒地发展中药材产业。
开垦、栽种、施肥……为带动村里贫困户发展中药材,李琳还发动自己的父母一起驻村跟着干,引来村里群众驻足观望。
脱贫户胡章跃告诉记者:“当时我去地里凑热闹时,李书记告诉我,现在发展中药材,村里提供种苗,专业合作社免费进行技术指导,药材厂还统一收购,我们只需要出劳动力就行。我算了算这笔‘账’还挺划算,决心跟着李书记干。”
刘安全在尝到甜头后,又套种了一亩石菖蒲、两亩黄精、两亩枳壳,女儿大学毕业后也找到稳定的工作,老伴腿脚不便但仍可以就近务工。一家人年收入达10万元,生活越过越好。2017年底,兰草村顺利“摘帽”,68户贫困户也实现脱贫。
如今,中药材种植产业已经成为兰草村的特色品牌,迸发出勃勃生机。在李琳的带动下,中药材种植几乎涵盖全村每家每户。通过中药材种植,7户种植大户收入均超过20万元,300余户村民收入户均超过3000元,全村总收益超过250万元。
同样是发展中药材产业,在海拔2800米的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大湾村(原上村村),55岁的种植大户罗华带着家人和几个村民小心翼翼地将重楼种子播撒进褐色土地里。在村级建制调整前,上村村是格萨拉彝族乡岩上片区地理位置偏远的一个省级贫困村。有着20多年党龄的罗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放下自己的生意,把重楼种植产业引进到上村村,带动村里的贫困户栽种。
经过6年多时间,重楼种植产业成为上村村的“一村一品”并持续发展壮大,罗华自己家的重楼种植面积扩展到11亩,家庭总收入达70余万元。在他带动下,村里第一批种植重楼的脱贫户罗什哈、罗高等家庭收入也达到了30余万元。
紧密利益联结 拓宽渠道稳增收
1月20日,冬日暖阳照射下,蓬溪县幸福桥村罗氏沼虾养殖基地里,有一个身影一直忙碌着。“我负责虾塘基地管护工作,冬季主要就是清理虾塘基地的堤坝杂草和塘底淤泥。现在每个月能有2400元的收入。”
61岁的李永林是幸福桥村的脱贫户,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龙虾基地,自己也在这里务工,基地还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对其进行帮扶。现在李永林不仅可以拿到工资和分红,还能领取土地租金,生活滋润的他干起活来也特别有劲。
“目前基地的发展前景很好,今年准备扩大规模发展罗氏沼虾稻田养殖。到时候,就可以带动更多的群众加入进来,通过罗氏沼虾养殖产业实现稳定增收不返贫。”基地负责人刘晓金表示。
201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刘晓金流转土地57亩,在幸福桥村建起了罗氏沼虾养殖基地。以“业主+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幸福桥村吸纳贫困户、村集体共同参与,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产业发展资金40万元,实现村集体年收益不低于3万元,贫困户户均收益600元以上。
内江市市中区黄桷桥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共计228人。以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基础设施滞后,产业項目发展一片空白。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村里先后引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家,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发展了特色种植产业。
“我们将入户的扶贫资金入股雷丰果业种植公司,将贫困户收益分配按照前两年每年分红800元,中间五年每年分红1200元,最后一年分红1400元,累计八年内分红达9000元,确保帮扶本金翻番,实现借一还二。”黄桷桥村第一书记李昌洪介绍,通过做大做强柑橘、雷竹等特色产业,不断扩大就业岗位,解决了全村贫困户和在家有劳动能力人员务工需求,每年增加务工收入200余万元,确保了贫困户脱贫后稳定增收。
用好政策红利 激活市场主体
加快培育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推进产业脱贫的有效聚举措。
为此,我省构建起全方位的扶持政策体系,实施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鼓励各地创设吸引政策,围绕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
同时,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创建,积极在牧区推广集体牧场模式,鼓励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联结、沿产业链上下游联结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培育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专业大户,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种养循环+乡村旅游”的家庭农场。
遂宁市安居区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产业脱贫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精品家庭农场”等创建评选活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凉山州越西县则出台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在项目、资金、政策上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去年,在扶贫资金扶持下,越西县朱大姐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更新了生产线,实现了提档升级。这家县级加工龙头企业主要加工生产豆腐乳、萝卜干和豆豉,现在年生产量提升到120吨,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每年从当地农户手中收购豆类等原材料175吨,有效带动贫困户336户,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
有了政策的加持,越西县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成长起来。
股权量化式、企业带动式、托管收益式、资产收益式、代养帮扶式……我省各地成功探索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贫困户+园区+业主”“贫困户+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等组织方式,基本实现所有贫困村至少有一个特色产业,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责编/余娜)
1月下旬,已到深冬,室外寒意袭人,而在遂宁市蓬溪县三凤镇兰草村山坡上,几个村民忙着在自家中药材地里松土、除杂草,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59岁的脱贫户刘安全望着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的黄精、枳壳和石菖蒲等中药材,阵阵欢喜:“2019年,一亩地的黄精就卖了3万元,今年地里种的其他中药材收成一定更好。当初选择跟着种植大户李琳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路是走对了!”
在四川,像李琳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典型还有很多。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优势、市场优势和创新优势,围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精准嵌入产业链,吸附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周围,实现了贫困户“跟着学、安心干、稳定赚”,奏响扶贫帮困“大合唱”。
布局“一村一品” 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今年35岁的李琳不仅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也是村里的第一书记。“兰草村要实现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核心支撑。”李琳说,“考虑到村里有中药材种植史,加上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很适合黄精、枳壳、瓜蒌等中药材生长。所以想让老百姓扩大规模做大做强,但大家都在犹豫。”
“说给大家听不如带着大家干。”2016年,为打消村民的顾虑,李琳决定贷款16万元承包村里近30亩荒地发展中药材产业。
开垦、栽种、施肥……为带动村里贫困户发展中药材,李琳还发动自己的父母一起驻村跟着干,引来村里群众驻足观望。
脱贫户胡章跃告诉记者:“当时我去地里凑热闹时,李书记告诉我,现在发展中药材,村里提供种苗,专业合作社免费进行技术指导,药材厂还统一收购,我们只需要出劳动力就行。我算了算这笔‘账’还挺划算,决心跟着李书记干。”
刘安全在尝到甜头后,又套种了一亩石菖蒲、两亩黄精、两亩枳壳,女儿大学毕业后也找到稳定的工作,老伴腿脚不便但仍可以就近务工。一家人年收入达10万元,生活越过越好。2017年底,兰草村顺利“摘帽”,68户贫困户也实现脱贫。
如今,中药材种植产业已经成为兰草村的特色品牌,迸发出勃勃生机。在李琳的带动下,中药材种植几乎涵盖全村每家每户。通过中药材种植,7户种植大户收入均超过20万元,300余户村民收入户均超过3000元,全村总收益超过250万元。
同样是发展中药材产业,在海拔2800米的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大湾村(原上村村),55岁的种植大户罗华带着家人和几个村民小心翼翼地将重楼种子播撒进褐色土地里。在村级建制调整前,上村村是格萨拉彝族乡岩上片区地理位置偏远的一个省级贫困村。有着20多年党龄的罗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放下自己的生意,把重楼种植产业引进到上村村,带动村里的贫困户栽种。
经过6年多时间,重楼种植产业成为上村村的“一村一品”并持续发展壮大,罗华自己家的重楼种植面积扩展到11亩,家庭总收入达70余万元。在他带动下,村里第一批种植重楼的脱贫户罗什哈、罗高等家庭收入也达到了30余万元。
紧密利益联结 拓宽渠道稳增收
1月20日,冬日暖阳照射下,蓬溪县幸福桥村罗氏沼虾养殖基地里,有一个身影一直忙碌着。“我负责虾塘基地管护工作,冬季主要就是清理虾塘基地的堤坝杂草和塘底淤泥。现在每个月能有2400元的收入。”
61岁的李永林是幸福桥村的脱贫户,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龙虾基地,自己也在这里务工,基地还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对其进行帮扶。现在李永林不仅可以拿到工资和分红,还能领取土地租金,生活滋润的他干起活来也特别有劲。
“目前基地的发展前景很好,今年准备扩大规模发展罗氏沼虾稻田养殖。到时候,就可以带动更多的群众加入进来,通过罗氏沼虾养殖产业实现稳定增收不返贫。”基地负责人刘晓金表示。
201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刘晓金流转土地57亩,在幸福桥村建起了罗氏沼虾养殖基地。以“业主+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幸福桥村吸纳贫困户、村集体共同参与,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产业发展资金40万元,实现村集体年收益不低于3万元,贫困户户均收益600元以上。
内江市市中区黄桷桥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共计228人。以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基础设施滞后,产业項目发展一片空白。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村里先后引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家,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发展了特色种植产业。
“我们将入户的扶贫资金入股雷丰果业种植公司,将贫困户收益分配按照前两年每年分红800元,中间五年每年分红1200元,最后一年分红1400元,累计八年内分红达9000元,确保帮扶本金翻番,实现借一还二。”黄桷桥村第一书记李昌洪介绍,通过做大做强柑橘、雷竹等特色产业,不断扩大就业岗位,解决了全村贫困户和在家有劳动能力人员务工需求,每年增加务工收入200余万元,确保了贫困户脱贫后稳定增收。
用好政策红利 激活市场主体
加快培育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推进产业脱贫的有效聚举措。
为此,我省构建起全方位的扶持政策体系,实施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鼓励各地创设吸引政策,围绕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
同时,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创建,积极在牧区推广集体牧场模式,鼓励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联结、沿产业链上下游联结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培育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专业大户,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种养循环+乡村旅游”的家庭农场。
遂宁市安居区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产业脱贫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精品家庭农场”等创建评选活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凉山州越西县则出台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在项目、资金、政策上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去年,在扶贫资金扶持下,越西县朱大姐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更新了生产线,实现了提档升级。这家县级加工龙头企业主要加工生产豆腐乳、萝卜干和豆豉,现在年生产量提升到120吨,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每年从当地农户手中收购豆类等原材料175吨,有效带动贫困户336户,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
有了政策的加持,越西县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成长起来。
股权量化式、企业带动式、托管收益式、资产收益式、代养帮扶式……我省各地成功探索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贫困户+园区+业主”“贫困户+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等组织方式,基本实现所有贫困村至少有一个特色产业,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责编/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