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
  在那次
  边境保卫战中
  我正在健康成长
  在脑海里
  却没有任何记忆
  那时只顾着
  为理想努力奋斗
  现在知道如果
  没有为国捐躯的
  可敬的军人
  在前线保家卫国
  就无从谈论理想
  永垂不朽的英雄
  我爱你们正如
  你们对祖国的爱
  8
  每一次选择
  都令我彷徨
  辞掉做老师的工作
  已无路可退
  青春让我坚信
  不论是风是雨
  都不能以诗人的名义
  低下艺术高贵的头
  跌倒后爬起来
  继续昂首前进
  经常在梦里哭泣
  醒来又面带微笑
  拥抱亲爱的祖国
  我不离不弃的亲人
  没有你们
  我什么也不是
  9
  父亲曾经讲过
  三年大饥荒时
  经常半夜饿得
  起来喝开水
  相比今天的衣食无忧
  更没有理由
  自暴自弃
  不能因为短暂的疼痛
  自甘堕落
  没有爱
  就没有独孤
  再冷的冬天
  也将会过去
  就算来不及
  说出我想要的生活
  也要相信
  明天可以
  自由飞翔
  10
  十多年间
  我干过无数行业
  到过北京
  南下广东
  看到花朵
  开遍神州大地
  改革开放让
  祖国之树挂满
  丰收的果实
  我的诗歌也
  越发受关注
  能和祖国一起
  成长和成熟
  令我备受鼓舞
  11
  我爱祖国
  正如父母
  深爱着他们的孩子
  如果有人胆敢
  来冒犯和伤害
  我会冲上去
  把诗歌当作子弹
  射倒任何侵略者
  12
  写下这首诗时
  时间就到了2014年
  日子平淡但
  充满阳光
  每天工作和写作
  陪父母聊聊天
  谈谈习主席提出的
  建设伟大的中国梦
  从诗歌的角度理解
  就是不能装模作样
  不要故弄玄虚
  不要假大空
  优秀作品要建立在
  真实生活的基础上
  批评与自我批评
  用自由的土壤成就
  伟大的艺术之花
  13
  亲爱的
  你若给我一根钢铁
  我就能还给你
  一把冲锋枪
  你若给我一粒种子
  我就能还你
  一片绿色的森林
  你若给我一缕阳光
  我就能还你
  花朵灿烂的一生
  如果还不够
  请再给我一点时间
  我要用一部
  漂亮的詩集
  向日渐强大的祖国和
  伟大的中国梦
  致敬!
  作者简介:三个A,本名石才来,70后诗人、作家。有组诗《纪念》(入选《2008—2009:中国诗歌双年巡礼》)、长诗《遁》等多部。作品入选 《2012中国新诗大典》 《当代短诗三百首》 《2014年诗歌排行榜》《中国口语诗选》《新世纪诗典》《当代诗经》《2016年度中国最佳诗歌100首》等。获得2015年度NPC李白诗歌推进奖。有诗歌被翻译成英、法、韩语出版。现居来宾。
其他文献
1  二花是我头杪上的事。但我避不开她,因为她死那天我正好出生,人家见到我自然会想起她。二花短暂的一生就这样从他们嘴里给兑完整了。  二花是独生女,之所以叫二花,是因为她前头本来还有个大花,长到三岁时,生病走了。二花生得好看,这一点几乎是众口一词。我见过她跟另一个小姑娘的合影,两个人站在镇照相馆里的天安门布景前,看不出她有多好看——也可能是因为摄影师为了照全天安门,人反而太小了,看不清。长大后我才
期刊
短信二  在尸骨间舞蹈  我们失去对死亡的恐惧  一块石头惊醒了一团迷雾  惊动了河水里的泪珠!  无论苹果落地,日出月沉  爱是未知  在未知中  探索一朵花如何开了二次  短信三  让光拉紧我们,去寻找一个消失的点  而那光逆水而行  而那时间是一条峡谷  一排异域的射电镜头,望断年少的宇宙  让光吸引黑洞,走进边界  那朵月季,和水杉并列,经过了冰河期  需要百年等待,千年猜测,甚至拒绝  
期刊
我的路  我刚到这闹市中来,在沥青路上很多车子蜜蜂般飞过去,留在我耳边的声音“哧溜哧溜”,谁知道具体是什么个响法。  我第一次来城市。  我的乡下已经很远了。  妈妈第一次送我到镇里赶车,别过脸哭。可怜的年轻妇人,她三十五岁了,或者三十六岁,从未真正到闹市中去过。她对远方着迷,也仅仅停留在着迷上。她的脚又踏进那片庄稼地,那些草咬住脚踝。  我希望有一位朋友出现在我面前,最好她有在闹市待过的经历,那
期刊
1  秋风一抖身子就凛冽不已。喧嚣的城市,道路旁铺满黄叶。行人裹紧衣裳,生怕狡猾的冷风钻入咬啄,到时浑身惊颤。小寨是西城的繁华之地,四座天桥环绕,盘旋于上空。上下台阶光滑不算,铁栏杆被使了好大劲才从雾霾深处逃离出的阳光照得好冰好凉。我跳下公交车,就随着人流涌向台阶。耸耸肩膀,提提背上的书包,重新与背贴到出门时的甜蜜得体,看对面的什么跑了神,脚尖碰到台阶的滑棱,咯噔,差点摔个狗吃屎。危险啊,惊魂未定
期刊
1  灰砖,黄瓦,红门。门外有树,不过很可能也不是什么很稀罕的树,不是杨树就是柳树,要是一些没见过的树,也应该会引起他们注意的。  进去之前,先把自行车拴到了树下。怕不保险,还拴了两根绳子,车把上一根,后座上一根,都和树系在一起。因为后面还有孟春花和她的徒弟等着要上场,另外还有从扑县来的一男一女要表演魔术,所以他们两人只唱了一个小段就出来了。前后大概也就二十分钟,一出来就发现拴在树下的两辆自行车都
期刊
2017年3月,桂林的雨比往年更多,缠绵的细雨和潮湿的雾气从白天延伸到黑夜,从昨天弥漫到今天,模糊了日夜,也混沌了时间,似乎日子也慢了半拍。在这种模糊与混沌之中打开李金兰的散文集《天与安排》,感觉书中的文字与雨雾缭绕的天气竟然是那么默契。在李金兰的笔下,岁月缓慢流淌,天空有可以触摸的记忆,村庄是挂在身后的水墨,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作者就像是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缓步穿行,融入、触摸、冥想、聆
期刊
冰 鉴  红薯窖是贮藏红薯的地方,在院子里靠近角落处划一个十字,开挖。有时我想,人能不能听到大地的心跳,就像古人,在地下埋上一面鼓,侧耳倾听,就能听见远处传来金戈铁马的回声。大地上万物蓬勃,大地应该是一个具有更大生命的事物,作为隐形存在,大地能听懂天籁及万物之语,哪一只飞鸟死在迁徙的航道,哪一个孩子循着母亲的呼唤找到家门。  只是大地沉默,在更大的沉默中蓄积着力量。你不能僭越或者怀疑,每一次灾难来
期刊
1  广西临桂的李金兰散文写得好,这是圈内人都有所耳闻的。  到底有多好?你得去看。然后你会发现,看一篇不够,你想看更多,想看所有。  现在好了,李金兰厚厚的散文集《天与安排》终于在手,终于可以好好捧读。有这种想法的,一定不只我,一定不在少数。  《天与安排》共收入七十四篇散文,分为“人间”“行吟”“物语”“时光”“素描”五个篇章。这五个篇章就像一母同胞的五姐妹,无论其侧重于历史人物还是地方文化,
期刊
前几天还是秋高气爽,艳阳高照,今天就冷空气南下,寒风细雨。翻看一下日历,今天是立冬啊。看着灰蒙蒙的田野和山丘,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山路崎岖,炮车(一种载运木头的工具)难行,载送木材的工作无法完成。如果不及时将木材运出,资金就难以回笼,农民工工钱无法支付,后果不堪设想。  细雨飘飞了三天,刮起了东南风,一场大雨,扫清往日的雾霾,气温又有了些许的回升。雨后,趁着天空放晴,我赶往田陇小镇找到马帮,谈妥
期刊
老 屋  深秋,带儿女还乡。扫墓毕,在远房侄儿家吃饭。饭后,儿女要回自己家看看。过一条新修的路,绕两座院落,一片疏林,就到了我们自己的家。家已空,算不上家,只能说是旧居。原有的盆盆罐罐、筐筐篓篓,父亲用过的农具,母亲用过的纺车儿、枣木的织布机,都没了。黑土和草根打成的院墙,早被二十年风雨侵蚀倾圮,只看见礓石砌就的墙基,上面积了蚯蚓拱出的土粒,蜗牛爬过留下的白印。老屋犹在,门落锁,锁已锈。十三格的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