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教育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必要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以情感人是基础,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是关键,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是目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以情感人 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进行情感教育就是教师以情感人,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这里教师的以情感人是情感教育的基础,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是情感教学的关键,促使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感、理智感和高尚人格情操是进行情感教育的目标。
  一、再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情感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有积极影响,是促成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任何认知过程的完成都离不开认知过程的情绪、情感,否则认知活动就无法进行。现代教学论强调,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1]。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一定的汉语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我们很难想象,语文教学如果只是教授字词、分解段落和归纳主题的话,教育培养出的人将是什么样的人。因此,情感教育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基础,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既然情感教育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1.教师的情感投入是首要也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方法
  只有教师情感投入了,学生才会乐学,学生乐学,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传递,最终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和高尚人格,情感教育目标甚至整个教育目标才能达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情感投入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以教师的爱为基础的融洽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和环境的轻松、愉快,才能调动全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学习,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古人云:“亲其师而安其学,疾其师而隐其学。”强调了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因此,进行情感教育首先要有教师的情感投入,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投入最基本的是对学生的爱,这个爱可以通过三个途径传递给学生:一是宽容,二是沟通,三是赏识。[2]宽容不仅是一种“海量”,而且是一种修养和智慧。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是对学生发展缓慢的一种等待、期待,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源源动力。沟通是人与人相互取得联系的一个最主要渠道,没有沟通,人与人就不能建立联系。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有:言语沟通、身体语言沟通、文字沟通等。进行情感教育就应该争取一切机会跟学生进行有质量的沟通,比如在言语沟通中更注意说话的亲切度、目光的柔和度和学生共同语言的发掘;在进行身体语言沟通时更注意一些柔和动作的使用,比如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可以看似随意地走到他身边,轻轻摸一下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既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注意他,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相反,如果老师刻意停下课来提醒这个学生,或是用眼睛瞪他一眼,学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疏离感,进而影响语文学习兴趣。文字沟通也有多种形式,比如作文的批语、日记、周记,以及让学生带给家长的白条,等等[3]。在文字沟通中应该更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古有“士为知已者死”,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会产生期望效应。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就能找到。教师找到学生的优势智力后就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期望。所谓期望效应即教师把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不断传递给他积极的期望,对方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不断发展,简单说就是:“说你行,你就行”。
  2.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点
  (1)创设情境,为学生情感体验做好准备。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入学习前的准备活动状态,更有利于学生与教材中的丰富情感产生共鸣。创设情境有四种方法:第一,用好教学导语,教师再现与情感教学有关的情境,为整一堂课奠定良好的情感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第二,借助音乐、教师适合情境的导读等烘托气氛,让学生感受作者细致、丰富的心理活动;第三,运用音影资料——音乐欣赏、课件展示等,让学生在观赏和聆听中感受诗词类文章所折射出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4]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些诗句就可以通过影视形象去表现,更有利于学生领会诗句本身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2)以声言情,运用朗读和教学语言来感染学生的情感。
  朗读是教师经常使用的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侯,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字里行里透露出的情绪、情感,也有利于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丰富情感。
  (3)提纲挈领,启迪学生思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各种情感因素,比如诗歌的意境美,散文的语言美,小说的情节美,戏剧的冲突美等,让学生去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感受真、善、美的情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分析玩味,以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领悟作者的艺术匠心,同时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4)移情于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有情感体验,而且要把这种体验诉诸笔端,用文字展现出来,这是情感教育的一大飞跃。比如在教过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后,让学生以“眼泪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把自己对眼泪的真实体验表达出来。
  3.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是情感教育的目标
  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塑造人格的工作,高尚人格的塑造既是情感教育的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情感教育应该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人格相结合。通过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愿学、乐学,这是过程,情感教育应该为整个大的教育目的服务,即通过与教师共鸣,进入教师创设的情感氛围,在愉快、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过程中真正感受什么是“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从而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信仰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教学《荷塘月色》时,用低沉舒缓的情调来渲染孤寂的氛围是那么的恰当,让人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哀愁”中透露出的忧国伤民、落寞彷徨的情感,进而让学生思考前人尚且那么爱国,自己又有哪些爱国行为,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情操。
  事实上,任何语文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渗透着情感教育,完全没有情感教育的语言课客观上是不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师的情感教育意识,努力做到有心、有序、有效地真正确立起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应把情感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写作,都不能忽视学生情感教育的参与。[5]具体应从整套教材到每一册每一单元的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情感教育目标和计划。在每一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中也要渗透情感教育,如在揣摩词章、分析课文、评价结构、体会技巧等基本能力训练中让学生同时产生情感共鸣,“进入角色”,获得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孙博.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初探.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2]张广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赵艳萍.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尝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
  [4]袁春玲.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教学与管理,2005,8.
  [5]黄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
其他文献
摘 要: 21世纪末,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影视文化的地位逐渐确立了下来。影视文化传媒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区间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阻碍了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南阳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找出影视传媒事业发展中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出路进行思考。  关键词: 地方文化传媒 发展特点 自主创新  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影视文化传媒
摘 要: 作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在特色资源馆藏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资源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对本院的重点学科资源馆藏及地方“文化”资源、洞庭湖区湿地资源、湖区血防资源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度开发,使馆藏资源形成专业化、特色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使其更好地为学院,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 地方高校图书馆 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 特色资源馆藏
摘 要: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要教育学生凡事从细节入手,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主要通过耐心地引导、长期地训练、典型开路、个别指导、家校互动等来达到习惯培养的目的,这显然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地去观察、去实践。  关键词: 习惯 养成教育 教育案例    一位哲人说过:播
摘 要: 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新模式,为了适应高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在课时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必须打造历史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模式即用学案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分层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江苏高考改革 历史高效课堂 新高考模式    2006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2008年的高考方案,方案中首次提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
摘 要: 高职高专并轨后,原有存在于本科院校中的专科教育教学,面临着教学的改革,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几年来,面对转型中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探索、改革,使学生不但学到了能够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就业 开拓新路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出台,高职高专并轨这一改革不断推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运而生,从
摘 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宝鸡市部分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宝鸡市高校大学生的旅游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开发宝鸡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旅游需求 旅游市场 宝鸡市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这使得旅游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旅游市场份额的竞争是事关竞争成败的关键
摘 要: 《游园》处于《学堂》和《惊梦》之间,既是贯穿剧情的需要,又是为《惊梦》、《寻梦》以至于后来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复生作铺垫。这一出由六支曲子组成,着重刻画了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脉搏,是杜丽娘性格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关键词: 《牡丹亭·游园》 青春觉醒 艺术魅力    《牡丹亭》一名《还魂记》,又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摘 要: 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通过对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五大类不良就业心态的分析,研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制约因素,找到疏导学生就业心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合理对策。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大学生 就业心态 对策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之后,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2
摘 要: 汉代工匠笔法洗炼,刀工娴熟;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工整细腻,粗犷豪放。这种精湛的石雕刻技术至今已经影响了中国许多艺术,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剪纸、雕塑艺术、版画艺术,从它们入手研究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汉画像石雕刻技法 中国艺术 影响    汉画像石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弘扬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雕刻技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
摘要: 元好问的《威德院功德记》一文体现了作者谈论佛教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包括以儒家思想为本位进而观照其他思想体系的“由儒观释”和以他者为反思儒家思想之镜鉴的“以释鉴儒”两个向度,这也正代表着元初儒士阶层面对儒释二教的基本精神走向。  关键词: 元好问《威德院功德记》金元之际儒家佛教    作为金元之际的文坛盟主,元好问的思想向来为学界所关注。学者们的探讨多数集中于其儒家的精神底色、对佛道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