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员逐渐增多,农村人口流动性空前加大,人们的婚恋观发生变化,导致留守儿童、学困生和单亲家庭子女的比例不断增大。面对这些弱势儿童,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呵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温暖,校园生活的幸福。
一、关注弱势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
弱势儿童通常存在这些问题:学习兴致不高,作业不按时按量完成;不合群,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凡事不肯吃亏等。这些问题大多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如,有些外出务工的家长对学生无法进行辅导,对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更无从关注;有些家长有心辅导,但是能力不足;有些家长对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或对孩子期望太高,或对孩子没有信心,或宠溺孩子,或认为“棍棒底下出人才”;有些家庭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再加上当今社会高度信息化,学生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大量的信息,电视、网络、报刊和电影等信息源虽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是也导致了学生思想的复杂化,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
面对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关注弱势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
1.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心和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父母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积极和家长沟通,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给学生介绍适合的课外书,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转移社会对他们产生的不良影响。
2.给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一是在班上开展“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活动,让学困生在学优生的带动下,提高学习成绩;二是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时,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表扬,树立其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更要适时地鼓励和安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让他们在挫折教育中不断成长。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如观看影片、表演情景剧、开故事会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理想,并把自己的理想和当前的学习联系起来,脚踏实地地学习,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缺点,完善人格。
4.开设班级心理咨询室
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当班级的心理咨询师。平时多给予弱势儿童心理上的帮助,解答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如知时节的雨滋润他们的心田,给他们点亮前行的道路,收获希望,养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二、帮助学困生取得学习进步
学困生是一种特殊的弱势儿童。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心理健康等因素,使他们不求上进、产生自卑感、学习成绩欠佳。班主任只有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1.调整座位的排序,拉近师生关系
学生的座位位置排序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度。在学生的眼里,座位离老师越近,似乎越能证明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和赞同。所以,班主任要经常调整座位,善于利用座位的排序,有效地拉近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让处在“边缘”的学生感到自己没有被疏远和忽略。
2.用真心感化学生
班主任在和学困生谈心时,特别注意要耐心。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实意为他好,就会被感化,并最终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诲。班主任还要让学习好的学生与他们做好朋友,帮助他们取得进步。正如冰心说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相信只要老师用真心对待学生,再顽固的“石头”也会被感化。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班主任给学困生设立阶梯式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朝着学习目标奋斗。目标的设定要从易到难,一小步一小步地推进。这样阶梯式的目标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为弱势儿童伸出经济援助之手
弱势儿童中的单亲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般物质生活条件都比较差。班主任应该高度关注这两类学生的经济生活,通过有爱心的企业老板帮扶特困生,以及发动学校全体师生献爱心,让贫困生和他们的家长一起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要善于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在弱势儿童的家庭中,许多家长由于对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简单粗暴,更谈不上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了。也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没有科学的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題,就束手无策。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打电话、召开家长会或上门家访等和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给予及时的教育。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讲究沟通技巧,换位思考,用真诚的心打动家长。开诚布公的交流,能让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与班主任达成共识。
“有爱才有教育”,班主任只有付出伟大无私的爱,关心帮助学生,做好弱势儿童的保护神,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才能让孩子们放飞心中的“中国梦”。
(责编 钟伟芳)
一、关注弱势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
弱势儿童通常存在这些问题:学习兴致不高,作业不按时按量完成;不合群,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凡事不肯吃亏等。这些问题大多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如,有些外出务工的家长对学生无法进行辅导,对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更无从关注;有些家长有心辅导,但是能力不足;有些家长对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或对孩子期望太高,或对孩子没有信心,或宠溺孩子,或认为“棍棒底下出人才”;有些家庭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再加上当今社会高度信息化,学生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大量的信息,电视、网络、报刊和电影等信息源虽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是也导致了学生思想的复杂化,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
面对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关注弱势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
1.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心和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父母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积极和家长沟通,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给学生介绍适合的课外书,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转移社会对他们产生的不良影响。
2.给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一是在班上开展“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活动,让学困生在学优生的带动下,提高学习成绩;二是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时,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表扬,树立其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更要适时地鼓励和安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让他们在挫折教育中不断成长。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如观看影片、表演情景剧、开故事会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理想,并把自己的理想和当前的学习联系起来,脚踏实地地学习,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缺点,完善人格。
4.开设班级心理咨询室
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当班级的心理咨询师。平时多给予弱势儿童心理上的帮助,解答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如知时节的雨滋润他们的心田,给他们点亮前行的道路,收获希望,养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二、帮助学困生取得学习进步
学困生是一种特殊的弱势儿童。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心理健康等因素,使他们不求上进、产生自卑感、学习成绩欠佳。班主任只有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1.调整座位的排序,拉近师生关系
学生的座位位置排序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度。在学生的眼里,座位离老师越近,似乎越能证明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和赞同。所以,班主任要经常调整座位,善于利用座位的排序,有效地拉近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让处在“边缘”的学生感到自己没有被疏远和忽略。
2.用真心感化学生
班主任在和学困生谈心时,特别注意要耐心。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实意为他好,就会被感化,并最终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诲。班主任还要让学习好的学生与他们做好朋友,帮助他们取得进步。正如冰心说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相信只要老师用真心对待学生,再顽固的“石头”也会被感化。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班主任给学困生设立阶梯式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朝着学习目标奋斗。目标的设定要从易到难,一小步一小步地推进。这样阶梯式的目标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为弱势儿童伸出经济援助之手
弱势儿童中的单亲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般物质生活条件都比较差。班主任应该高度关注这两类学生的经济生活,通过有爱心的企业老板帮扶特困生,以及发动学校全体师生献爱心,让贫困生和他们的家长一起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要善于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在弱势儿童的家庭中,许多家长由于对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简单粗暴,更谈不上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了。也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没有科学的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題,就束手无策。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打电话、召开家长会或上门家访等和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给予及时的教育。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讲究沟通技巧,换位思考,用真诚的心打动家长。开诚布公的交流,能让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与班主任达成共识。
“有爱才有教育”,班主任只有付出伟大无私的爱,关心帮助学生,做好弱势儿童的保护神,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才能让孩子们放飞心中的“中国梦”。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