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有些教师把操作学习仅仅局限在让学生剪剪、拼拼等活动上,这种“问题由教师提出,操作、思维的路线由教师操纵”的参与实质上是被动的、单纯的行为参与。单纯的行为参与带给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化的。数学课堂应引领学生由单纯的行为参与走向深层次的认知参与。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有效引领;行为参与;认知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46-02
“梯形的面积计算”常见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复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学过的平面图形;最后,组织学生比较拼出的平面图形和梯形,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学生似乎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但此时学生的参与只是一种被动的、单纯的行为参与。单纯的行为参与带给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化的。如何引领学生由单纯的行为参与走向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呢?
一、教学片断
先请看我校一位老师执教的一个“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指黑板上画好的梯形图)对于梯形,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利用你手中的梯形,动手折折、剪剪、拼拼,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操作,或比划,或对折,或剪拼。在此基础上,学生先后在组内、组间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任何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
生2:我发现任何梯形都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3:我还发现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都可以像三角形那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4:将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剪开后所得到的两个小梯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大家才会有如此丰富的发现。利用上面的发现,你想继续研究梯形的哪些问题?
生5: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三角
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生6: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生7:我们想知道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师: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谈谈你的初步设想。
生8: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那样,通过剪拼,将梯形也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然后再来推导?
生9:可不可以像三角形那样,先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然后来推导?
师:作出的假设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它能不能经受试验的验证。借助手头的材料与工具,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大胆试试看。
学生独立或合作尝试转化。教师深入学生群体,听取意见,并对有困难的学生作必要的提示和启发。
师:不少同学已经成功地对自己的假设进行了验证,请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研究思路与成果。
学生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各自的转化方法和结论。
生10:我们组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生11:我们小组将梯形上下对折,然后沿折痕将梯形分成两部分,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生12:我们小组将梯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上底×高÷2和下底×高÷2,合起来可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师:能设法将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在这些方法中,你最欣赏哪一种,就请你借助手中的工具再次完成这一转化与推导过程,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师:回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你是怎样获得这一知识的?
生1:我们是通过操作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
师:这节课,除了获得梯形面积的计
算方法外,你感觉自己还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体会是,转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往往就要把它转化成已经会解决的旧问题。
生2: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让我体会到,探索新的知识可以先利用原来的知识提出一种猜想,再想办法验证猜想对不对。
二、赏析与反思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撑着一条船,学生用力地划桨才能把船驶向前。”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出色表现,教师引导者作用显而易见。
1.有效引领,促进学生感悟“转化”思想。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方法论》中强调:“通过以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我们即可真正地做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本节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是“转化”,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梯形,折折、剪剪、拼拼,感悟这一思想;再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觉实践这一思想;最后,让学生回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将数学思想的教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有效引领,让探索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往往起很大的作用。例如,“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大家才会有如此丰富的发现”,“作出的假设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它能不能经受试验的验证”,“借助手头的材料与工具,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大胆试试看”,“能设法将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一句句到位的引导和精炼的评价语,将课堂的氛围营造得十分融洽、相当愉悦,将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激发了出来。
3.有效引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现实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学生面对问题所使用的思考策略必然呈现为群体上的多样化。教师适时提出有探究意味的问题,为学生准备可供操作的材料,给学生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这时,学生既有交流的内容,也有交流的需求,就可以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去促进反思与自我认知方式的完善,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并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提高思考的水平。学生在这种“提出问题——提出设想——验证设想——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探究数学的能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有效引领;行为参与;认知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46-02
“梯形的面积计算”常见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复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学过的平面图形;最后,组织学生比较拼出的平面图形和梯形,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学生似乎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但此时学生的参与只是一种被动的、单纯的行为参与。单纯的行为参与带给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化的。如何引领学生由单纯的行为参与走向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呢?
一、教学片断
先请看我校一位老师执教的一个“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指黑板上画好的梯形图)对于梯形,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利用你手中的梯形,动手折折、剪剪、拼拼,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操作,或比划,或对折,或剪拼。在此基础上,学生先后在组内、组间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任何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
生2:我发现任何梯形都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3:我还发现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都可以像三角形那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4:将梯形上下对折,沿折痕剪开后所得到的两个小梯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大家才会有如此丰富的发现。利用上面的发现,你想继续研究梯形的哪些问题?
生5: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三角
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生6: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生7:我们想知道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师: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谈谈你的初步设想。
生8: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那样,通过剪拼,将梯形也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然后再来推导?
生9:可不可以像三角形那样,先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然后来推导?
师:作出的假设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它能不能经受试验的验证。借助手头的材料与工具,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大胆试试看。
学生独立或合作尝试转化。教师深入学生群体,听取意见,并对有困难的学生作必要的提示和启发。
师:不少同学已经成功地对自己的假设进行了验证,请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研究思路与成果。
学生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各自的转化方法和结论。
生10:我们组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生11:我们小组将梯形上下对折,然后沿折痕将梯形分成两部分,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生12:我们小组将梯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上底×高÷2和下底×高÷2,合起来可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师:能设法将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在这些方法中,你最欣赏哪一种,就请你借助手中的工具再次完成这一转化与推导过程,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师:回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你是怎样获得这一知识的?
生1:我们是通过操作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
师:这节课,除了获得梯形面积的计
算方法外,你感觉自己还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体会是,转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往往就要把它转化成已经会解决的旧问题。
生2: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让我体会到,探索新的知识可以先利用原来的知识提出一种猜想,再想办法验证猜想对不对。
二、赏析与反思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撑着一条船,学生用力地划桨才能把船驶向前。”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出色表现,教师引导者作用显而易见。
1.有效引领,促进学生感悟“转化”思想。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方法论》中强调:“通过以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我们即可真正地做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本节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是“转化”,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梯形,折折、剪剪、拼拼,感悟这一思想;再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觉实践这一思想;最后,让学生回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将数学思想的教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有效引领,让探索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往往起很大的作用。例如,“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大家才会有如此丰富的发现”,“作出的假设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它能不能经受试验的验证”,“借助手头的材料与工具,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大胆试试看”,“能设法将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一句句到位的引导和精炼的评价语,将课堂的氛围营造得十分融洽、相当愉悦,将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激发了出来。
3.有效引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现实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学生面对问题所使用的思考策略必然呈现为群体上的多样化。教师适时提出有探究意味的问题,为学生准备可供操作的材料,给学生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这时,学生既有交流的内容,也有交流的需求,就可以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去促进反思与自我认知方式的完善,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并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提高思考的水平。学生在这种“提出问题——提出设想——验证设想——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探究数学的能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