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初中课文《窗》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32-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砣,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广袤沃土。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有力工具,是激发创造意识的主要载体,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巧妙点拨引导,就一定能够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创新之花在语文课堂悄然绽放。
一、倡导求异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适合学生进行创造与实践的环境,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求异创新,多元运思,“一题多作”、“一事多作”恰好营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小说《窗》写了一间病房里靠近窗户的和远离窗户的两个病人之间的故事。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出小说故事情节“关系友好——心生嫉妒——见死不救——希望落空”后,我问学生:“你觉得这种概括是从哪个人的角度概括的?”学生很容易看出是从“远窗人”的角度概括的。那么,现在谁能从“近窗人”的角度概括课文的情节?通过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梳理出故事情节:与远窗的人关系融洽——编造窗外公园的美景——在冷漠中死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开拓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又加深了对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二、激发想象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会碰上许多艺术空白,这些艺术空白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再创造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时机,去填补艺术的空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窗》一文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我要求学生根据小说主旨和人物性格,发挥想象,用三两句话续写故事。此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说远窗人的醒悟,为自己自私行为感到惭愧而寝食难安,也有说远窗人不久也因深深的自责而死了。此时我相机做了一点改动:“若病房里又搬进了一位重症病人,故事又怎样发展呢?”学生纷纷抢着举手发言,说那位远窗病人又为后来的病人每天在讲述那窗外的美景……续写结尾,活跃了学生的创思维,学生在想象中充分享受着创作者的快乐。接着,我又提出问题:你认为你写的结尾和课文的结尾哪一个好呢,为什么?通过比较,大家认为课文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凸显人物,结束全文,是画龙点睛之笔,新颖别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深化了对小说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微型小说结尾的艺术之处。
三、鼓励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应该说,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多为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但也不是十全十美,学生只要深入阅读,仔细咀嚼,就会在完美中发现不足甚至是错误之处。对此,教师要积极鼓励,认真引导,像对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呵护学生独特的发现,切莫惟书为是,惟我独尊,从而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的科学精神。在《窗》的教学中,就有学生提出:文中的两个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以至不能做任何可以消遣的事,甚至严重到后来靠近窗户的病人突然发病死亡,但下文又写到“他们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几近病入膏肓的病人能够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吗?这样是不是前后矛盾了?面对学生大胆的质疑,我没有断然下结论,而是将疑问抛向大家。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作者写两位病人谈天,是为了下文写靠近窗的病人向远窗的病人描述窗外的景色作铺垫,但作为危重病人,这样写确实有点言过其实,若改为“他们有时也谈天,病情减轻时甚至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就好了。
四、注重迁移
一篇课文所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学生窥一斑未必见全豹,教师若只就课文讲课文,势必造成学生思维的封闭和狭隘,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那么必能燃放智慧的火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已有知识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类似、学习方法、解题技能类似的知识进行对照,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于同中见异,刻意求新。在《窗》教学的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了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处藤叶》,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小小说这种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体会到了“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在个人平时的作文写作中加以借鉴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事实证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创新潜质,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也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只要我们的教师在教材和读本有效的阅读范围内从创新角度深入实践,不断地开掘学生思维,就一定能使课堂焕发出无限的创新活力,让创新之花满园芬芳!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32-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砣,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广袤沃土。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有力工具,是激发创造意识的主要载体,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巧妙点拨引导,就一定能够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创新之花在语文课堂悄然绽放。
一、倡导求异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适合学生进行创造与实践的环境,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求异创新,多元运思,“一题多作”、“一事多作”恰好营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小说《窗》写了一间病房里靠近窗户的和远离窗户的两个病人之间的故事。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出小说故事情节“关系友好——心生嫉妒——见死不救——希望落空”后,我问学生:“你觉得这种概括是从哪个人的角度概括的?”学生很容易看出是从“远窗人”的角度概括的。那么,现在谁能从“近窗人”的角度概括课文的情节?通过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梳理出故事情节:与远窗的人关系融洽——编造窗外公园的美景——在冷漠中死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开拓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又加深了对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二、激发想象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会碰上许多艺术空白,这些艺术空白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再创造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时机,去填补艺术的空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窗》一文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我要求学生根据小说主旨和人物性格,发挥想象,用三两句话续写故事。此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说远窗人的醒悟,为自己自私行为感到惭愧而寝食难安,也有说远窗人不久也因深深的自责而死了。此时我相机做了一点改动:“若病房里又搬进了一位重症病人,故事又怎样发展呢?”学生纷纷抢着举手发言,说那位远窗病人又为后来的病人每天在讲述那窗外的美景……续写结尾,活跃了学生的创思维,学生在想象中充分享受着创作者的快乐。接着,我又提出问题:你认为你写的结尾和课文的结尾哪一个好呢,为什么?通过比较,大家认为课文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凸显人物,结束全文,是画龙点睛之笔,新颖别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深化了对小说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微型小说结尾的艺术之处。
三、鼓励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应该说,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多为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但也不是十全十美,学生只要深入阅读,仔细咀嚼,就会在完美中发现不足甚至是错误之处。对此,教师要积极鼓励,认真引导,像对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呵护学生独特的发现,切莫惟书为是,惟我独尊,从而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的科学精神。在《窗》的教学中,就有学生提出:文中的两个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以至不能做任何可以消遣的事,甚至严重到后来靠近窗户的病人突然发病死亡,但下文又写到“他们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几近病入膏肓的病人能够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吗?这样是不是前后矛盾了?面对学生大胆的质疑,我没有断然下结论,而是将疑问抛向大家。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作者写两位病人谈天,是为了下文写靠近窗的病人向远窗的病人描述窗外的景色作铺垫,但作为危重病人,这样写确实有点言过其实,若改为“他们有时也谈天,病情减轻时甚至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就好了。
四、注重迁移
一篇课文所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学生窥一斑未必见全豹,教师若只就课文讲课文,势必造成学生思维的封闭和狭隘,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那么必能燃放智慧的火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已有知识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类似、学习方法、解题技能类似的知识进行对照,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于同中见异,刻意求新。在《窗》教学的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了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处藤叶》,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小小说这种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体会到了“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在个人平时的作文写作中加以借鉴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事实证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创新潜质,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也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只要我们的教师在教材和读本有效的阅读范围内从创新角度深入实践,不断地开掘学生思维,就一定能使课堂焕发出无限的创新活力,让创新之花满园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