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在学生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班主任要从管理到治理、从共性到个性、从主导到融合、从单一到多元等多个方面展开探索,以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形成班级管理新秩序。文章阐述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指出班主任要更新班级管理理念,以提升班级管理品质。
关键词:班级管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教育融入班级管理意识之中,已经成为现代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作为班级管理直接责任人的班主任,需要有更新意识,对班级管理工作展开深入思考,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从管理到治理、从共性到个性、从主导到融合、从单一到多元,班主任从更多角度展开改革行动,可以快速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打造崭新班级管理品牌,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班级管理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因此,如一个人德不配位,即使知识文化储备再丰富,学位学历再傲人,也是成就不了一番伟业的。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就是一个例子。汪精卫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当时正是革命蓬勃发展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在革命党人中赢得较大的声誉。可就是这样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抗战时期没有抵制住诱惑,在思想领域奴化沦陷区人民,背叛祖国和人民为日本人服务。直到现在,汪精卫还一直被国人所唾弃。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才。
2、核心素养下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策略
(1)从管理到治理,转变班级管理意识
班主任专制下的班级呈现“死气”,自然需要更新和升级,从管理到治理,这是班级管理自然升级的具体追求。凸显学生管理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民主管理条件,让科任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来,能够给班级管理增加更多“活气”。班级管理要体现民主主流理念,班主任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班级管理提供更多治理规划,让班级管理成为一潭活水。首先,班主任要建立治理班级的主动意识,特别是要联合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形成坚强的管理团队,为顺利执行民主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其次,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更多更新升级的参数,以提升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品质。班级管理离不开良好的制度支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具体设计者和执行者,需要有创新主观意识,对班级管理制度展开创新设计,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现实,以提升班级管理制度设计质量。第三,班主任要充分依靠学生展开班级管理实践活动,凸显学生班级管理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从管理自然过渡到治理,转变班级管理观念,形成崭新管理认知体系。班级管理是一盘棋,班主任要注意展开科学调度,对管理资源展开有效搜集和整合,对管理措施进行全面优化和处理,以提升班级管理综合品质。转变班级管理观念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体现了班主任管理智慧,接轨时代发展脉搏,展开创新班级管理和实践,为班级管理注入崭新动力。
(2)从共性到个性,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班主任要适时引入崭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让更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共商班级管理大计,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班级管理从共性到个性,需要班主任的精心调查,给不同群体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应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一,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的主观诉求,掌握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期望值范围,以便为后面的管理操作奠定基础。班级管理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而学生有个性需求,这需要班主任具体掌握,针对学生实际需要做出班级管理调整和设计,这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二,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有以生为本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基础。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要围绕学生展开班级管理设计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管理舉措,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品质。班主任要针对性分解班级管理责任,让更多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之中来。特别是要发挥班干部助手作用,让学生主动承担班级管理责任,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班级管理有太多事务,班主任有意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机制之中,符合民主管理诉求,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总体素养。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就要与家长加强沟通,有效配合。当前,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这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有些家长尽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由于不具备专业的心理教育知识,面对问题时会手忙脚乱,从而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班主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导家长积极投身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
综上所述,学生是班级管理主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关键作用,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更新班级管理理念,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等方式,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时常武.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级管理[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42.
[2]戴美娟,王帅. 核心素养背景下班级管理的问题审视及路径优化[J]. 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0):66-69.
关键词:班级管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教育融入班级管理意识之中,已经成为现代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作为班级管理直接责任人的班主任,需要有更新意识,对班级管理工作展开深入思考,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从管理到治理、从共性到个性、从主导到融合、从单一到多元,班主任从更多角度展开改革行动,可以快速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打造崭新班级管理品牌,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班级管理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因此,如一个人德不配位,即使知识文化储备再丰富,学位学历再傲人,也是成就不了一番伟业的。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就是一个例子。汪精卫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当时正是革命蓬勃发展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在革命党人中赢得较大的声誉。可就是这样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抗战时期没有抵制住诱惑,在思想领域奴化沦陷区人民,背叛祖国和人民为日本人服务。直到现在,汪精卫还一直被国人所唾弃。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才。
2、核心素养下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策略
(1)从管理到治理,转变班级管理意识
班主任专制下的班级呈现“死气”,自然需要更新和升级,从管理到治理,这是班级管理自然升级的具体追求。凸显学生管理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民主管理条件,让科任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来,能够给班级管理增加更多“活气”。班级管理要体现民主主流理念,班主任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班级管理提供更多治理规划,让班级管理成为一潭活水。首先,班主任要建立治理班级的主动意识,特别是要联合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形成坚强的管理团队,为顺利执行民主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其次,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更多更新升级的参数,以提升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品质。班级管理离不开良好的制度支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具体设计者和执行者,需要有创新主观意识,对班级管理制度展开创新设计,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现实,以提升班级管理制度设计质量。第三,班主任要充分依靠学生展开班级管理实践活动,凸显学生班级管理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从管理自然过渡到治理,转变班级管理观念,形成崭新管理认知体系。班级管理是一盘棋,班主任要注意展开科学调度,对管理资源展开有效搜集和整合,对管理措施进行全面优化和处理,以提升班级管理综合品质。转变班级管理观念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体现了班主任管理智慧,接轨时代发展脉搏,展开创新班级管理和实践,为班级管理注入崭新动力。
(2)从共性到个性,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班主任要适时引入崭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让更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共商班级管理大计,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班级管理从共性到个性,需要班主任的精心调查,给不同群体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应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一,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的主观诉求,掌握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期望值范围,以便为后面的管理操作奠定基础。班级管理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而学生有个性需求,这需要班主任具体掌握,针对学生实际需要做出班级管理调整和设计,这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二,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有以生为本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基础。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要围绕学生展开班级管理设计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管理舉措,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品质。班主任要针对性分解班级管理责任,让更多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之中来。特别是要发挥班干部助手作用,让学生主动承担班级管理责任,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班级管理有太多事务,班主任有意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机制之中,符合民主管理诉求,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总体素养。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就要与家长加强沟通,有效配合。当前,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这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有些家长尽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由于不具备专业的心理教育知识,面对问题时会手忙脚乱,从而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班主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导家长积极投身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
综上所述,学生是班级管理主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关键作用,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更新班级管理理念,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等方式,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时常武.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级管理[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42.
[2]戴美娟,王帅. 核心素养背景下班级管理的问题审视及路径优化[J]. 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0):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