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努力做好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广大化学教师努力探讨的课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有些学校很少开展分组实验,逐渐变成“教师讲实验,学生看实验”,导致农村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普遍偏低。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农村现有条件,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农村化学实验资源
可以找一些易见的用品和废弃物做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化学用品。如,用日常生活中的注射器代替滴管;用半截饮料瓶或塑料杯代替烧杯;用小药瓶作反应容器;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食用盐代替氯化钠等解决了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不经意之中,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注意到其中的微妙与有趣,潜移默化地缩短其与化学学科的心理距离。
二、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生活和化学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知识,如农村冬季取暖生炉子,老人们经常说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被煤烟“打”,引导学生分析煤烟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的性质,并辩证地分析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增加屋内的湿度;一块用了一半的但长时间再未用过的肥皂表面会有白色粉末出现,引导学生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家里蒸馒头时,在“发”好的面里必须要放“碱面子”,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会松软可口等等。
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两点。
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初中化学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0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在讲述氢氧化钠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两个对比演示实验(用两个矿泉水瓶分别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再同时充分振荡),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加入氢氧化钠的矿泉水瓶瘪得比装水的矿泉水瓶厉害?(2)说明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有没有发生反应?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开发家庭小实验
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我配合课堂教学内容,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多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当然,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实验教学而言,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實学生分组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不只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地角色,应该使学生主动地、自主地、积极地做知识的探究者,而作为教师,与其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加强实验教学,可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引导他们自己去积极思考,去探究物质世界的真谛,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纯地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进行有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方法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美锋,郑柳萍.浅谈化学实验有效教学[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课题项目:本文系米脂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MWX20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广大化学教师努力探讨的课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有些学校很少开展分组实验,逐渐变成“教师讲实验,学生看实验”,导致农村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普遍偏低。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农村现有条件,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农村化学实验资源
可以找一些易见的用品和废弃物做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化学用品。如,用日常生活中的注射器代替滴管;用半截饮料瓶或塑料杯代替烧杯;用小药瓶作反应容器;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食用盐代替氯化钠等解决了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不经意之中,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注意到其中的微妙与有趣,潜移默化地缩短其与化学学科的心理距离。
二、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生活和化学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知识,如农村冬季取暖生炉子,老人们经常说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被煤烟“打”,引导学生分析煤烟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的性质,并辩证地分析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增加屋内的湿度;一块用了一半的但长时间再未用过的肥皂表面会有白色粉末出现,引导学生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家里蒸馒头时,在“发”好的面里必须要放“碱面子”,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会松软可口等等。
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两点。
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初中化学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0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在讲述氢氧化钠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两个对比演示实验(用两个矿泉水瓶分别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再同时充分振荡),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加入氢氧化钠的矿泉水瓶瘪得比装水的矿泉水瓶厉害?(2)说明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有没有发生反应?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开发家庭小实验
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我配合课堂教学内容,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多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当然,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实验教学而言,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實学生分组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不只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地角色,应该使学生主动地、自主地、积极地做知识的探究者,而作为教师,与其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加强实验教学,可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引导他们自己去积极思考,去探究物质世界的真谛,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纯地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进行有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方法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美锋,郑柳萍.浅谈化学实验有效教学[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课题项目:本文系米脂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MWX20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