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一首温暖\奇异\孤绝之作

来源 :当代商报·中外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久没有读诗歌了。
  生活的重压一直在迫使着自己向下,向下,再向下,以零距离的姿态,拥抱庸常和世俗。而那些美好的诗意,总被轻易消解在日常生活之中。这便是生活的惯性。在一个快节奏的年代,无可回避。但仍有一些记忆,亦无法消遁。它萦绕在心底,日渐成为青春的一抹亮丽底色。
  这是有关阅读的记忆。阅读诗歌,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情。在这个人人为房子、工作、交际等等奔忙的年代,谁还会安静地读一首诗呢。而一旦能遇上一首好诗,总会有一种别样的惊喜。
  一年前,我读到雪马的《我的祖国》。那一刻,我已相信,它是一个出色的作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我的阅读记忆里,它是如此深刻,并使我不再怀疑,这依然是一个能诞生杰出诗歌的年代。
  “我的祖国/只有两个字/如果拆开来/一个是中/一个是国/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甚至嚎叫”。这是这首诗歌的上半部分。诗人雪马似乎是在嬉笑之间,向我们展示着有关“中国”两个字的另一种描述。如果用一下文学批评的术语,当属解构的写法。它将我们的祖国——“中国”所蕴含的神圣、庄严,化解于无形之中。它彰显了一种生活的自在状态,作为一个公民、一个爱国者所能抵达的自由——把祖国的名字拆开来读和写,有什么不可呢。换句话说,这也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达方式。
  雪马是智慧的。他在以举重若轻的手笔,写出了一个个体对祖国赤诚的爱。狂热,却又平和、节制,并透出温暖的力量。但显然,这些还只是一个铺垫,一种异常平静的叙述。它只是为了在下半部分,表达汹涌的大爱大恨和大情大义。他从个体细小的灵魂悸动出发,最终试图说出具有普泛价值的爱国叙事:
  “但你不可以拆开/字里的人们/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合起来的力量/如果你硬要拆开/你会拆出愤怒/你会拆出鲜血”。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祖国,也没有理由不去爱自己的祖国。相对于祖国而言,国家是个政治权力机构,通常不带感情色彩。祖国则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民族、人种等集合的概念。雪马在诗歌的上半部分,更多的是写的作为一个国家的祖国。但在下半部分,笔锋急转,以大写意的手法,寥寥数字,将祖国所应有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彰显无遗。祖国,意味着一个民族群体的信仰,意味着牢不可破的力量,意味着对广袤的天空和大地的热爱……每一个真正的爱国者,都会以生命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和荣光。雪马所写的“你会拆出愤怒/你会拆出鲜血”,表达的正是一个常识——我们的祖国神圣不可侵犯。
  但就是这样的常识性表达,足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它击中了我们柔软的内心,它拨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它告诉我们,爱国,是一种本能。
  雪马以一种解构的姿态,完成了对爱国主义的个性建构,并形成非凡的普泛价值。对雪马这样一个以先锋著称的诗人而言,确实是一个奇异的存在。雪马倡导“简单主义”诗学,他一直在以最微小生活细节为切入点,来勾勒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我的祖国》,则无疑是将个体的情怀,上升到对宏大民族主义的书写,虽仍是以口语入诗,但凸显出浓重的精英意识。这样的反差,使得这首诗歌产生一种博大的内涵:在祖国面前,个体是轻松的,也是凝重的;是渺小的,也是强大的;是平民的,也是精英的。整首诗,从日常书写到精神旨归,达到了非同寻常的高度、深度、广度。
  我不掩饰对这首诗歌的喜爱。实际上,雪马自己也认为《我的祖国》是他巅峰状态的作品,是一个灵感式的杰作。我当然认同。一个诗人,在他年轻的时候,能创作出如此作品,会是多么欣慰和骄傲。
  写祖国的诗歌,古今中外蛇行蚁爬,然出类拔萃廖廖。我无意夸大这首诗歌的价值。但至少,在一个越来越难以诞生好诗的年代,它确实给人以温暖和勇气、震撼,是如此清晰,轮廓分明——在雪马的个人创作史,乃至当代诗歌史中,都将是一个孤绝的范例。
  附雪马作品: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你会拆出愤怒
   你会拆出鲜血
  
  
其他文献
【摘要】射击项目的击发动作技术直接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与提高,本文旨在研究手枪慢射击发之规律、技巧,以提高运动水平  【关键词】射击击发技术方法    射击的基本动作时要举枪、瞄准和击发。正确的举枪为瞄准和击发创造了条件,瞄准又为举枪和击发赋予价值,所以举枪、瞄准和击发三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但是击发是所有射击动作的终结,击发所产生的发射效果可以反映出举枪、瞄准的正确与否。因此,射击训练就必须抓住这
期刊
化学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与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化学课堂,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下面,笔者结合网络环境与所从事的初中化学教学,谈几点浅见。  一、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探究基于多媒体环境下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的信息源是课本中的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板书和演示等,这是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而在建构性的教学中,学生可以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竞技技术占据了课程的半壁河山,教材内容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有些内容显得呆板、生硬、枯燥。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经过了从喜欢——淡漠-——厌烦——回避的过程。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忧虑。新的教学要求,旧的教学模式,显得那样格格不入。为了摆脱这种宭迫的局面,许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各种教改的尝试:选用了一些新的内容,设置了一些新的教法。广大体育教师都在进行着教学改革的探索,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即做好导向、导语、导思、导疑、导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此处姑且称之为“语文教学中的加减法”。  首先,要做好“减法”。具体来说,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减少教师任务和要求。语
期刊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造诣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的,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
期刊
美术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美术新课堂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能力。那么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课前准备环节极为重要:以下就从两方面谈谈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学生课前准备环节  新课堂促进教师课堂行为变化,而课堂评价的关注点也不再是看教师教的技巧怎么样,而是在意教师教给学生什么。美术教师若要培养具有自我指导能力的终身学
期刊
【摘要】“美的课堂”是给人以身心愉悦的课堂。美的课堂表现在:课堂内容的美,课堂布局的美,课堂气氛的美,教师语言的美。构建美的课堂首先得抓好师资培训,打造美的教师队伍,其次是组织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美的课堂美的课堂特征美的课堂构建    一、何谓美的课堂  何谓美的课堂?要阐述这个问题,首先得探讨什么是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和谐。”德国的黑格尔认为:“美在理念的感性显现。”基于
期刊
读完雷夫埃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笔者感慨良多,教育无捷径可走,对雷夫善于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方法、从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等做法深表认同,也很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效仿学习。   教育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教育需要执著而真诚的付出,需要智慧与无私的爱,只有真正走进每个学生心灵世界,才有可能找到教育每个学生的方法,才有可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教育无
期刊
一场全面、彻底的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对于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的新课程语文实验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就实施新课程改革谈几点体会:  一、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言为心声”。学生要想有所发展,教师要想了解每一个学生,就要让学生大胆表达、善于表达。因此,笔者在课程教学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爱说、会说。首先,从自己做起,笔者每天尽量挤出时间跟学生“混”在一起,和他们
期刊
每次大考(诸如期中、期末考试)过后,总要发点“奖品”给优秀学生的。笔者所发的奖品与其他教师或班主任所发奖品有些差异,一律是“精神粮食”——书籍。  手头上有几本作文选之类的杂志,是去年所教班级的学生发表的习作,或报刊寄来的样刊;还有几本《读者》、《青年文摘》、《百科知识》等杂志,一共20余本,笔者把这些书放在讲台上,让这次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任选一本,成绩最好的具有优先选择权。  第一名是个很勤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