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本文就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开展 探究 学习
“人皆可为尧舜”,多让学生接触领悟探究学习的思想、方法和过程,对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究竟如何去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究
思想品德课教材每课之前都安排有一个“情景引入”的环节,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内容的思考与探索中去。在教学《有序的社会》一课前,先让学生分组做一个游戏:把乒乓球连上线放在一个大容器里,线头放在容器口外,而容器口只有一个乒乓球大小。人数相同的每组同学把同样多的乒乓球从容器口拉出,看哪组用的时间最少,从游戏中得到什么启示?游戏结果是有序拉乒乓球那组用的时间最少,游戏给人的启示是我们的生活需要有序。这样就能以一种快乐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本课的主题中去。
二、培养问题意识深入探究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情景引入”环节时,可不自觉地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围绕教材主题主动的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但要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仅由学生自己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在全面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二要创设条件或提供具体材料,让学生主动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并能产生新的问题。总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把握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思考性。
其次,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就某一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也就是通常说的“钻牛角尖”,对学生的质疑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武断处理,而应赞扬,引导学生自己解疑或相互解疑。思想品德课程,它的观点十分鲜明,更要求老师这样做。
三、自主探索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新课程要求根本性转变教师角色。为此,教师要从观念上超越,在行动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探索精神,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世界中去发现、探索,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课前安排充分预习时间,课内留足思考探讨的时间,课后留足巩固探索的时间。有了充分的时间,才能保证自主探索的形式丰富多样,才能保证学生自主探索任务的完成。
其次,要拓展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思品课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应把学习的教材扩展到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应把学生从课堂引到自然中去,引到社会中去。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培养能力。
四、过程重于结论是探究性学习的根源
思品课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许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十分科学,但这毕竟是他自己探究的结果,其中蕴含着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即使有一点可取之处,也是难能可贵的,错了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果对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向成功。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情景,由于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只要结论观点不失偏颇就行。几年前,思品课程考试由闭卷走向了开卷,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五、开放式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形式
知识来源于生活,课堂应回归生活,思品课标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及形式,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契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开放式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形式也是开放的、多样的。如《持续和谐发展》一课中要求开展一次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为目的的活动,教师就应抓住这一个教学活动契机,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自己身边存在的一个环境污染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给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再为今年的环境保护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这样让学生融入到了生活、自然,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能力,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六、合作讨论是探究性学习倡导的理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特别需要合作的社会。探究性学习需要合作交流,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鼓励学生与老师、与同伴的交流。因为每一个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同一个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着观点的碰撞与交锋,也进行着智慧的交流与互动。有了这些不同角度的观点,通过合作讨论,再引导学生归纳,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应在对学生、对教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有机地运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參考文献
[1]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开展 探究 学习
“人皆可为尧舜”,多让学生接触领悟探究学习的思想、方法和过程,对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究竟如何去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究
思想品德课教材每课之前都安排有一个“情景引入”的环节,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内容的思考与探索中去。在教学《有序的社会》一课前,先让学生分组做一个游戏:把乒乓球连上线放在一个大容器里,线头放在容器口外,而容器口只有一个乒乓球大小。人数相同的每组同学把同样多的乒乓球从容器口拉出,看哪组用的时间最少,从游戏中得到什么启示?游戏结果是有序拉乒乓球那组用的时间最少,游戏给人的启示是我们的生活需要有序。这样就能以一种快乐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本课的主题中去。
二、培养问题意识深入探究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情景引入”环节时,可不自觉地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围绕教材主题主动的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但要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仅由学生自己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在全面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二要创设条件或提供具体材料,让学生主动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并能产生新的问题。总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把握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思考性。
其次,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就某一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也就是通常说的“钻牛角尖”,对学生的质疑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武断处理,而应赞扬,引导学生自己解疑或相互解疑。思想品德课程,它的观点十分鲜明,更要求老师这样做。
三、自主探索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新课程要求根本性转变教师角色。为此,教师要从观念上超越,在行动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探索精神,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世界中去发现、探索,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课前安排充分预习时间,课内留足思考探讨的时间,课后留足巩固探索的时间。有了充分的时间,才能保证自主探索的形式丰富多样,才能保证学生自主探索任务的完成。
其次,要拓展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思品课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应把学习的教材扩展到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应把学生从课堂引到自然中去,引到社会中去。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培养能力。
四、过程重于结论是探究性学习的根源
思品课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许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十分科学,但这毕竟是他自己探究的结果,其中蕴含着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即使有一点可取之处,也是难能可贵的,错了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果对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向成功。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情景,由于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只要结论观点不失偏颇就行。几年前,思品课程考试由闭卷走向了开卷,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五、开放式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形式
知识来源于生活,课堂应回归生活,思品课标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及形式,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契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开放式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形式也是开放的、多样的。如《持续和谐发展》一课中要求开展一次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为目的的活动,教师就应抓住这一个教学活动契机,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自己身边存在的一个环境污染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给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再为今年的环境保护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这样让学生融入到了生活、自然,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能力,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六、合作讨论是探究性学习倡导的理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特别需要合作的社会。探究性学习需要合作交流,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鼓励学生与老师、与同伴的交流。因为每一个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同一个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着观点的碰撞与交锋,也进行着智慧的交流与互动。有了这些不同角度的观点,通过合作讨论,再引导学生归纳,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应在对学生、对教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有机地运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參考文献
[1]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