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疑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根源。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导学生设疑,鼓励他们设疑,并通过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善于设疑。培养学生层次性设疑思维,使学生疑出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设疑的习惯。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自主学习 设疑方法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设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古人曰:“疑为学之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只有读有所疑,才能有所长进。可是怎样才能诱发学生设疑呢?疑什么、怎样疑,才有价值,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作了初步探索与尝试。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于设疑
学生通过学习自己设疑,然后通过思考自己解答,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严肃有余而亲切不足,导致学生失去发言的欲望,学得消极被动,更不会涌现各种奇思妙想,碰撞不出任何创新的火花,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诱发学生设疑,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首先,尊重学生。努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课堂氛围。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既关注优秀生,又兼顾中下生,只要是敢于设疑的学生,就要适当地加以鼓励,不批评,消除学生胆怯、自卑的心理。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以疑促疑。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为人师表,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通常情况下,学生总是希望教师教给他们知识,而不想自己设疑主动获取知识。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躬身示范,以疑促疑,促疑得当就会使学生鼓起设疑的勇气。
二、指导方法,使学生善于设疑
学生有了设疑的兴趣和积极性,身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思维便处于兴奋状态。这时,课堂教学的质疑中切忌出现无拘无束的“放羊式”局面,教师应当根据原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对学生因势利导,教给他们设疑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质疑。
1.对标题设疑
标题是文章的精髓,在标题处质疑,能快速帮助学生推想课文思想内容、确定表现手法。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时,让学生围绕标题设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谁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在导入新课时就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中。
2.对关键词句设疑
关键的词语指: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的词。
关键的句子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表达生动具体的句子;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
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后,可以从下列几个角度质疑:
A.所标记的词的含义是什么?它有何表达作用?
例如《枣核》一课中,“蹊跷”一词如何理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问题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作者埋下伏笔的巧妙。
B.标记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背影》一课中,开头的“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联系题目,就能把握文章开篇点题的特点。
C.标记的句子与其他句子的关系如何?是否矛盾?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在分析菲利普夫妇形象时,让学生关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变化,盼于勒时的“好心的于勒”,躲于勒時的“流氓”……引导学生质疑。他们不断提出:菲利普夫妇性格有怎样的特点?对于勒态度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并讨论,他们会加深对课文主题内容的理解。
3.对文章结构和文体特点设疑
例如教学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一诗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改诗设疑,或把发展、贡献、牺牲调换后读析;或把小节与小节调换读析。这样,学生就能非常容易地把握诗的内涵——作者借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比喻青年的成长。
三、有层次地设疑,使学生疑出水平
以前,问题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这种模式,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落实,但提问的主体是教师,不可能完全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往往教学时连续追问,学生只是被动招架。
在教学《多收了三五斗》一课时,遵循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尝试了学生设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尝试“读有所疑”,我再以疑定教。
在课堂上,我深深感知到,教师提出而学生未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已懂得了这些问题,许多学生缺乏“语文意识”,而且不能深入挖掘,往往只关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写了什么)的问题,而易忽视形式、方法(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另外,学生设疑的模式很单调,总是问一些“为什么”的问题,导致课堂设疑的语言显得生硬。这就需要学生了解设疑的种类,使学生问出水平。
根据研究,问题有四个水平级别:1.认知性问题,是关于确认言语信息类知识的问题,回答时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重述或检索性确认;2.理解性问题,是运用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问题,回答时需要对所接受和所记忆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统整,进行推理、比较,提供简单的叙述和解释等;3.评价性问题,是关于批判和抉择对象的问题,回答时要求学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经验为参照,为论据解决问题;4.创造性问题,是建构和发展独创意识的问题,回答时要将要素、概念等重新组合或采用新奇、独特的观点做出异乎寻常的反应,而且不能得出单一性的答案和切合教师预期的结果。
把握了设疑的种类后,学生设疑就有章可循,就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宋代哲学家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通过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设疑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深入到教学实践和实验中,多引导、多训练,最后一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能力增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设疑的能力,从“疑”字上着手,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语文学习实践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之一,最终更会让学生在阅读中“疑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张心科.对“带着问题读书”的再思考.
[3]费笑容.浅谈问题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自主学习 设疑方法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设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古人曰:“疑为学之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只有读有所疑,才能有所长进。可是怎样才能诱发学生设疑呢?疑什么、怎样疑,才有价值,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作了初步探索与尝试。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于设疑
学生通过学习自己设疑,然后通过思考自己解答,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严肃有余而亲切不足,导致学生失去发言的欲望,学得消极被动,更不会涌现各种奇思妙想,碰撞不出任何创新的火花,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诱发学生设疑,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首先,尊重学生。努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课堂氛围。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既关注优秀生,又兼顾中下生,只要是敢于设疑的学生,就要适当地加以鼓励,不批评,消除学生胆怯、自卑的心理。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以疑促疑。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为人师表,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通常情况下,学生总是希望教师教给他们知识,而不想自己设疑主动获取知识。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躬身示范,以疑促疑,促疑得当就会使学生鼓起设疑的勇气。
二、指导方法,使学生善于设疑
学生有了设疑的兴趣和积极性,身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思维便处于兴奋状态。这时,课堂教学的质疑中切忌出现无拘无束的“放羊式”局面,教师应当根据原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对学生因势利导,教给他们设疑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质疑。
1.对标题设疑
标题是文章的精髓,在标题处质疑,能快速帮助学生推想课文思想内容、确定表现手法。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时,让学生围绕标题设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谁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在导入新课时就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中。
2.对关键词句设疑
关键的词语指: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的词。
关键的句子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表达生动具体的句子;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
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后,可以从下列几个角度质疑:
A.所标记的词的含义是什么?它有何表达作用?
例如《枣核》一课中,“蹊跷”一词如何理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问题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作者埋下伏笔的巧妙。
B.标记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背影》一课中,开头的“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联系题目,就能把握文章开篇点题的特点。
C.标记的句子与其他句子的关系如何?是否矛盾?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在分析菲利普夫妇形象时,让学生关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变化,盼于勒时的“好心的于勒”,躲于勒時的“流氓”……引导学生质疑。他们不断提出:菲利普夫妇性格有怎样的特点?对于勒态度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并讨论,他们会加深对课文主题内容的理解。
3.对文章结构和文体特点设疑
例如教学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一诗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改诗设疑,或把发展、贡献、牺牲调换后读析;或把小节与小节调换读析。这样,学生就能非常容易地把握诗的内涵——作者借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比喻青年的成长。
三、有层次地设疑,使学生疑出水平
以前,问题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这种模式,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落实,但提问的主体是教师,不可能完全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往往教学时连续追问,学生只是被动招架。
在教学《多收了三五斗》一课时,遵循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尝试了学生设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尝试“读有所疑”,我再以疑定教。
在课堂上,我深深感知到,教师提出而学生未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已懂得了这些问题,许多学生缺乏“语文意识”,而且不能深入挖掘,往往只关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写了什么)的问题,而易忽视形式、方法(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另外,学生设疑的模式很单调,总是问一些“为什么”的问题,导致课堂设疑的语言显得生硬。这就需要学生了解设疑的种类,使学生问出水平。
根据研究,问题有四个水平级别:1.认知性问题,是关于确认言语信息类知识的问题,回答时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重述或检索性确认;2.理解性问题,是运用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问题,回答时需要对所接受和所记忆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统整,进行推理、比较,提供简单的叙述和解释等;3.评价性问题,是关于批判和抉择对象的问题,回答时要求学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经验为参照,为论据解决问题;4.创造性问题,是建构和发展独创意识的问题,回答时要将要素、概念等重新组合或采用新奇、独特的观点做出异乎寻常的反应,而且不能得出单一性的答案和切合教师预期的结果。
把握了设疑的种类后,学生设疑就有章可循,就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宋代哲学家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通过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设疑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深入到教学实践和实验中,多引导、多训练,最后一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能力增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设疑的能力,从“疑”字上着手,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语文学习实践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之一,最终更会让学生在阅读中“疑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张心科.对“带着问题读书”的再思考.
[3]费笑容.浅谈问题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