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成语释义质疑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成语的用法非常特别,那就是常与否定词搭配使用。成语“无时无刻”和“望其项背”的用法就是这样的。有次查阅时,笔者偶然发现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多用词典(增订本)》对这两个成语的解释不甚准确,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不妥之处,敬请指出。
  一、无时无刻≠时时刻刻
  该词典第747页把“无时无刻”解释为“时时刻刻”,并附例句:她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一样。显然,解释与例句相矛盾。如果把“她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用肯定句表达,意思就是“她的心中时时刻刻都在恋着剑波”。单独分析“无时无刻”,就会发现它属于联合结构,又是互文,作为否定语素的“无”虽然有两个,其实只是一重否定,并非双重否定。若把“无时无刻”当“时时刻刻”讲时,例句中的“无时无刻不”的意思就成了“时时刻刻不”,显然不合语境,把话说反了。实际上例句中“无时无刻不”才是双重否定,意思是“时时刻刻都”。该成语可解释为“每时每刻无”或“没有时时刻刻”。它的习惯用法就是常与否定词搭配使用,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该词条下所举例句便是这样。
  《现代汉语词典》对“无时无刻”没有作单独解释,而是把它与否定词连起来进行解释——“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我们~不在想念着你们。这个解释把“无时无刻不”看做双重否定是完全正确的,也印证了“无时无刻”只能是一重否定,并且说明该成语跟否定词搭配起来使用已经约定俗成。
  二、“望其项背”是赶得上,还是赶不上
  《汉语成语多用词典(增订本)》第717页对“望其项背”的解释是:项背,指脖颈和后背。~指只能望见他的脖子和后背。比喻远远落后于人。【例】他在文学史研究上造诣精深,我们只能~而已。
  “远远落后于人”即是“赶不上”的意思,这样解释“望其项背”正好理解反了。《咬文嚼字》2009年第2期登载郭蕴生的文章《“望其项背”与“望尘莫及”》,该文认为“望其项背”和“望尘莫及”是一对反义词:表示距离远、赶不上的是“望尘莫及”,表示距离近、赶得上的是“望其项背”。该文还认为要用“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就必须使用否定句式或反问句式。我认为该文观点非常正确。据此,词典例句可用下面三种句式表达。
  其一:他在文学史研究上造诣精深,我们很难望其项背。
  其二:他在文学史研究上造诣精深,我们哪里能望其项背?
  其三:他在文学史研究上造诣精深,我们只能望尘莫及。
  该成语脫化于“望其肩项”,清代汪琬的《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再通过几个例句探究其用法:
  他已窥破喜奎和小雀儿的深情密爱,万万不是本人所能望其项背。(《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七回)
  曾八度入选全明星的姚明令多数NBA中锋难以望其项背,但最终他最大的对手可能一直就是他自己。
  莎士比亚的伟大,鲜有作家能望其项背。
  莎士比亚的文字确实打动了世界,这方面没有哪一位作家能望其项背。
  这些句子中的“望其项背”都是跟否定词联合起来,才表示“赶不上”的意思。如果去掉例句中的“不是”“难以”“鲜有”“没有”等否定词,“望其项背”就不再是“远远落后于人”或“赶不上”的意思了。
  其实在理解该成语时应当想到,当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脖子和后背的时候,就应当是快要赶上了。成语的正确解释应该是“赶得上、比得上”,不过习惯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使用时常把它跟否定词或疑问词搭配起来,“难以(不能、无法、不敢、不是、很难、没有、岂能、怎么能、哪里能)望其项背”都表示“赶不上或比不上”的意思。把“望其项背”放在肯定句中来使用,常是把它误当做了“赶不上”的意思。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不合语言习惯的。请看下面例句:
  这本杂志风靡全球的气势,令无数同类杂志望其项背。/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连西方人也要望其项背。
  第一句的意思是“无数同类杂志”比不上“这本杂志”的流行趋势;第二句的意思是“西方人”赶不上“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这两句都把“望其项背”当做“赶不上、比不上”的意思来使用,显然是错误的。非要用这个成语,就应该用否定句式或者反问句式来表达:
  这本杂志风靡全球的气势,令无数同类杂志难以望其项背。/这本杂志风靡全球的气势,无数同类杂志哪里能望其项背?
  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连西方人也不敢望其项背。/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西方人岂能望其项背?
  常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的成语还有“善罢甘休”“等量齐观”“等闲视之”“同日而语”等,使用时应符合语言习惯,防止把意思说反了。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历史课的任务并非只是简简单单地告诉学生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结合现实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健全人格的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下面是笔者利用历史这面镜子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人格的养成是无法从单纯的知识传递中习得的,必须借助形象生动的材料,在历史问题情境中亲身体验,才能理
示范教学和讲解教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讲解与示范的过程又是达到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不论是以示范为主还是以示范为辅,在一方需要的时刻把握出现的时机相当重要。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只靠教师讲解就能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表象,熟练掌握动作要领,但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只依靠教师讲解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这时就需要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并将英语阅读作为培养方式的重点。”由此可见,英语阅读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十分重要。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并通过阅读技巧来培养他们看英语文章、分析英语、解答英语阅读习题的能力。但是在现阶段,初中生普遍缺乏英语阅读解答技巧,在面对阅读题时无从下手,这对他们参加考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我国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需要,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过程中面临的崭新课题。“
职业高中开设的电工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而职业高中的学生基础普遍差。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下面本人就如何开展电工专业的复习教学谈谈本人平时的做法。  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人结合本学科特点及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课堂复习策略:明确考点热点—整合知识体系—精讲典型例题—概括解题方法—热点跟踪练习—反思总结深化。  1.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密切党民关系、实现政党价值的现实路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