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教学在数学中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e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十几年的学习,他们最需要获得些什么?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东西呢?是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吗?是考试时的高分和一些解题的技巧吗?我想这些是重要的,但仅有这些是大大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获得继续生存的本领,为他们能生活和工作得更好,提供必要的帮助,使他们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打下必要的基础。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正是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所在。就数学而言,我们应该提倡知识和能力并重,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他们能用数学的角度去看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严谨态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确实有很多值得改正的地方。我曾经给数学成绩较好的初三学生做下面的题:
  (1)要测量一个圆形桌面的半径,把它平放到墙根,桌沿刚好靠到两墙,测出桌面边缘上一点到墙的距离分别是a、b,就能算出桌面半径,为什么?
  (2)观察如下图一组图形,根据其变化规律,可得第10个图形中正三角形的个数是? ,第n个图形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3)从长为40cm、宽为30cm的矩形钢板的左上角截取一块长为20cm、宽为10cm的矩形后,在剩下的一块下脚料中,工人师傅要将它做适当的切割,重新拼接后焊成一个面积与原来下脚料的面积相等,接缝尽可能短的正方形工件。①请根据上述要求,设计出将这块下脚料适当分割成三块或三块以上的两种不同的拼接方案;②在这两种方案中哪一种更好些?说出理由和看法。
  这三个问题都需要学生把实际情境经过抽象归纳成数学问题,而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探究。从学生解答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很不如人意。这恰好暴露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重数学知识的学习,轻实践探究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掌握。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新课标》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也就要求教师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提倡探究性的教学方法。
  1.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
  在人的素质中,创造力是最根本的素质;在人才的特征中,创造性是最本质的特征。所以,素质教育应十分注重人的个性、创造才能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而人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必须在自由的、民主的、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发展,探究性教学更应努力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营造一种学生能“自由呼吸”的环境,其意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其心智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捕捉创造灵感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例:在上“韦达定理”这节课时,我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
  ①求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②不解方程说出方程x2-19992006x-2006=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说明:对于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通过解方程求出两个根,再求和与积。对于问题②,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这时可向学生说出答案,并对学生说:给出任何一个有解的一元二次方程都成立,即说出其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以及两根的符号情况(可以让学生给出一个方程进行试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想知道这类问题解决的“捷径”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分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让他们集体动手、动脑,填空、观察、思考其中的关系。教师边巡视指导,边启发。
  2.深刻理解课标,吃透教材内容。
  备教材要掌握六个环节。一是掌握课程标准。只有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与时具进、居高临下的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探索创新、指导教学。二是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三是掌握重点难点。教材内同类知识中分量较大,处于重要或主要地位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或操作困难的内容、技巧就被确定为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重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教学重点因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全局性和规律性强而在教材知识总量中占较大比重。教学重点很容易依据教学内容被确定。教学难点除少数处于教学重点之外外,大多数则包含于教学重点之中,在教材总知识量中比重较小。它的特点是有局限性、差异性和局部性。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学难点则往往不易被发现。教师不应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相互混淆。四是掌握教材特点。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教材的特点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教法。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特别要理出教材的特点,才有助于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五是弄清教材疑点。所谓教材疑点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含混不清、似懂非懂、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部分。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容易产生质疑的问题,以便释疑解惑。六是掌握教改信息。只有掌握最新教改信息,吸纳现代化教学理念,丰富整体教学活动,拓宽学生思维空间,转化最新教研成果,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全面了解学生,注重科学发展。
  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收到师生双赢的满意效果,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充分了解学生。作到掌握学情,分类推进,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科学发展,反之,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态度,知识要求,接受能力或一无所知,或若暗若明,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教学失败。
  备学生应做到六个了解:
  3.1 了解班级基本状况。包括班级特征、学生构成、智能结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及代表性意见等。只有对班级了如指掌,才能通览全局,科学施教。
  3.2 了解学生个性特征。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姓名、年龄、视力、听力、身体状况、特长爱好、师生关系、居住地址、家教环境等个体自然状况详细了解,作为备课依据,以便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3.3 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一是班级整体基础;二是个人学习基础,还要了解班级中优中差生的所占比例。在讲授新课前,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足;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
  3.4 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教学工作是教学内容和具体方法的双重体现。 教师采取何种方法实施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
  3.5 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品质包括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信息接受、处理能力,现代化教学技术掌握运用能力等。还包括学生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信、自律等非智力因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3.6 了解学生动态变化。 教师既要从静态角度了解学生,更要从动态角度熟悉学生。即及时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如学习进退、作业完成的变化,组织纪律、兴趣爱好的变化,受到表扬、批评和同学之间纷争、矛盾后的变化等。特别要了解关爱差生的情绪变化。差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自卑性强、缺乏动力。对差生的微妙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并强化引导,使之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增强前进的动力。
其他文献
随着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的日益紧张,我国的海洋国土、海洋权益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但海洋国土面积有多少?哪些是海洋国土?却没有多少人清楚。  1.国人对海洋国土的认知状况  1.1 被“遗忘”了的国土。长期以来,我们对祖国版图的描述是一只“大公鸡”,东北是“鸡头”,西北是“鸡尾”,台湾、海南是“鸡脚”,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辽阔的土地,在大图的右下角有一个小方框,标注“南海诸岛”,常常被忽视了。甚
期刊
【摘 要】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 然而在今天我们还会听到许多孩子一味的追求音量大,而乎视了情感、音准。不仅达不到艺术教育的目的,反而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稚嫩的嗓音。那么如何让幼儿正确的演唱,尽而达到表现美、创造美呢?在幼儿歌唱教学中我总结了几个有效的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自然;喊唱;方法;美  不知曾见何时,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柳州市柳城、鹿寨、融安、三江等有代表性县份的农村中小学从开课率、教案编写、教材使用率、室外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现状调查和具体分析。分析制约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不利因素。针对现行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礼仪的教育中不能把其仅仅作为技术性的一种交往技巧来学习,表现在外的礼仪应该有一种内在气质、内在精神的支撑。礼仪是历史形成并且有专门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入乡随俗表明了礼仪受着民族传统的影响。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可充实和丰富其内涵。  【关键词】现代;礼仪教育;传统;秩序;仁爱;境界  礼仪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关于对他人态度的外在表现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
期刊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仔细斟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反复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认为探究的七个要素不是在每一节课中都全面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能进行几个要素就进行几个要素,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搞成“模式化”。现在我把自己进行课堂探究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探究很难进行下去,为了让学生能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
期刊
探索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所谓探索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研究性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心理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丰
期刊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特殊学生中,学困生是其中的一大部分,这些孩子往往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尊重,因而一般他们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绩差,有自卑、戒备、逆反、冷漠,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心理问题。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他们的行为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让社会和家庭都为之忧心忡忡,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些“特殊孩子”改变现状,就这一情况我想在这里
期刊
当前,在职业学校里,都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但谈到培养能力,人们往往只注意那些“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才是靠两种因素起作用,一种是智力因素,另一种是非智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非智力因素如师生情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个性品质等在学生能力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1.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
期刊
“教学目标(也称为学习目标)”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标准,是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心理承受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规范。既宏观又具体地表述教学后的预期行为变化、成长状态。  虽然我们的教学已步入新课程,但在教参、教案、示范课、研究课等各自教学目标陈述上仍存在很大差异。当前,陈述目标这个原本平常的工作,不少教师却困惑不解。设计教学目标最终要以目标陈述来体现,能否科学、准确地陈述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