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方式呢?顾名思义,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发现,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把问题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好的科学课应当以学生的探究性体验为主,强调学生自己思考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也就是说,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围绕“问题”开展的活动,是一个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小学科学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那么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笔者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摆》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认识摆的构造。接着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摆并测试一定时间内摆的次数,从而引出一个问题:摆的快慢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寻求问题答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经历“提出假设——设计验证——分析数据——表达结论”这样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仅获得了关于摆的知识,更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以下就以本课教学为例,谈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的一些思考。
一、创设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中,在学生对“摆”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摆”,并且让学生测一测制作的摆在15秒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然后各小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学生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15秒),各小组制作的“摆”摆动次数大多是不相同的。由此,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摆的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探究的问题是从学生的活动中来,也要回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因此,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猜测,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被激发出来了,纷纷进行大胆而又合理的猜测:与摆角的大小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有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了,为接下来探究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方案,理清探究步骤
课堂教学中,问题产生了,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我引导学生再次展开了讨论,并且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类总结,形成了实验设计方案。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提出的假设、需要改变的因素和保持不变的因素以及实验的步骤、方法、次数等。在各小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一個小组把实验数据都填写好了,遭到了其他各小组的质疑:没有实验,哪里来的数据?许多同学认为该小组的行为违背了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交流的基础上,我让同学们依据刚才交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了实验方案。
三、实施探究,寻求问题答案
实践出真知,一切假设都要经过实践才能辨别出真伪,科学课堂更是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探究,获取真知。教学中,教师引导各小组在完善了实验设计方案后,开始动手实验,并且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几个小组选择的实验因素都与摆的快慢无关。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组选择“摆线长短”这个因素进行研究,可能是他们自认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是没关系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可是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这又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开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课堂的延伸,把探究性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学生的生活中去。
四、延伸课堂,形成探究品质
一节好课,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课堂内外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寻求到答案怎么办?我会把问题再次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把科学探究融入学生的生活,养成一种探究的习惯;不但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更获得探究的情感体验;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知的探究品质。
总之,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立足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运用探究性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江苏】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好的科学课应当以学生的探究性体验为主,强调学生自己思考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也就是说,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围绕“问题”开展的活动,是一个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小学科学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那么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笔者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摆》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认识摆的构造。接着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摆并测试一定时间内摆的次数,从而引出一个问题:摆的快慢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寻求问题答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经历“提出假设——设计验证——分析数据——表达结论”这样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仅获得了关于摆的知识,更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以下就以本课教学为例,谈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的一些思考。
一、创设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中,在学生对“摆”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摆”,并且让学生测一测制作的摆在15秒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然后各小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学生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15秒),各小组制作的“摆”摆动次数大多是不相同的。由此,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摆的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探究的问题是从学生的活动中来,也要回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因此,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猜测,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被激发出来了,纷纷进行大胆而又合理的猜测:与摆角的大小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有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了,为接下来探究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方案,理清探究步骤
课堂教学中,问题产生了,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我引导学生再次展开了讨论,并且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类总结,形成了实验设计方案。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提出的假设、需要改变的因素和保持不变的因素以及实验的步骤、方法、次数等。在各小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一個小组把实验数据都填写好了,遭到了其他各小组的质疑:没有实验,哪里来的数据?许多同学认为该小组的行为违背了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交流的基础上,我让同学们依据刚才交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了实验方案。
三、实施探究,寻求问题答案
实践出真知,一切假设都要经过实践才能辨别出真伪,科学课堂更是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探究,获取真知。教学中,教师引导各小组在完善了实验设计方案后,开始动手实验,并且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几个小组选择的实验因素都与摆的快慢无关。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组选择“摆线长短”这个因素进行研究,可能是他们自认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是没关系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可是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这又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开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课堂的延伸,把探究性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学生的生活中去。
四、延伸课堂,形成探究品质
一节好课,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课堂内外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寻求到答案怎么办?我会把问题再次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把科学探究融入学生的生活,养成一种探究的习惯;不但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更获得探究的情感体验;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知的探究品质。
总之,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立足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运用探究性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