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绪即目标管理中发生的心理状态或者过程,要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心理活动。这里的情绪包括与人的喜怒哀乐,也就是人的一切活动印记,歌唱也是同理,因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控制。本文主要针对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了解情绪对歌唱状况。
【关键词】情绪 歌唱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06-01
歌唱作為演唱者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因而整个过程需要大脑来传达,这样各种情绪才能都体现在歌曲中。在唱歌之前进行情感的酝酿,通过情感带动歌曲,运用情绪调整歌曲。由于歌唱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情绪在歌唱运用中的表达效果很积极,如果要想将一首歌表达出来,就要通过情和声,两者的交相配合,让歌曲呈现完美的演绎。
一、美好的事物激发歌唱情绪
唱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因而自身具有较强的欣赏性,鉴于此特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美好的事物刺激学生唱歌,加之唱歌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做示范,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把美好的事物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学生唱歌过程中的审美情绪以及审美积极性才能被调动出来。
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时,首先需要了解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由台湾作曲家叶佳修创作,是深受大家喜欢的台湾校园民谣之一。歌曲为 4/4拍,二段体结构。歌曲蕴含着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教师在进行情感渗透的时候要让学生先了解亲情关系。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内容作出详细划分,第一乐段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欢快,富有动感,使人们联想到在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个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因此演唱的时候要欢快;第二乐段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演唱的时候要抒情。完成讲授之后让学生演唱这首歌曲,同时让学生在演唱时头脑中创设出歌曲中的画面,这样能够恰到好处的让学生释放自己的情感。同时为增强学生的表演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通过上述学习以后,能够将自己的演唱情绪融入进去,整首歌曲的意境也表达出来,学生因而也能实现完美的演绎,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愉悦的情绪中,将歌曲的整体情感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喜欢音乐课,对音乐学习有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音乐学习信心
现代教学中教师更重视自己的教学任务,反而忽略学生的情绪表达,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另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有的学生在自身音乐素养缺失的情况下,如遭受身边同学嘲笑以后就不喜欢开口唱歌。在学习中自信心是学生产生积极学习因素的重要保障,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树立“我能唱好”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保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唱歌时的情绪才能更为饱满。
例如,在演唱歌曲《春天来了》的时候,教师需要先给学生听一遍歌曲,然后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歌曲的节拍,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分析准确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给学生树立学习好这首歌曲的自信心,对于回答有偏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纠正,并且鼓励其勇气,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能在演唱时拥有饱满的热情。
三、引导学生自我强化记忆
记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头脑记忆的再现形式,由于具备了记忆,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累计经验,并将自己以往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因而教学时运用声音、表情、手势等元素都能刺激学生隐藏在脑海中的深层次内容,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内的情绪也将得到强化,并且能够形成较好的歌唱习惯。
例如,在学习《种太阳》的时候,简单的让学生通过背诵歌词的形式演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记忆歌词,因而教师可以采用其他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音乐教学不仅是声音教学,更要配合表情、手势等内容。如在教学时《种太阳》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一个小组成员扮演成太阳,其他的人装扮成小草、花朵等,学生可以一边表演一边将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学生的主观印象更深刻,有助于歌曲记忆。
四、结束语
情绪在歌唱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一首歌曲能否顺利演唱与学生的情绪联系密切,目前的音乐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兴趣不能被提升。音乐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某一首歌曲,是让学生在歌曲学习的背景下,活跃歌曲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从而感受到歌曲中的美好,释放自己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崔焕珍.浅谈情绪在歌唱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4(16):124.
[2]单泓斐.浅谈语调及其在歌唱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 2015(05):23-24.
【关键词】情绪 歌唱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06-01
歌唱作為演唱者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因而整个过程需要大脑来传达,这样各种情绪才能都体现在歌曲中。在唱歌之前进行情感的酝酿,通过情感带动歌曲,运用情绪调整歌曲。由于歌唱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情绪在歌唱运用中的表达效果很积极,如果要想将一首歌表达出来,就要通过情和声,两者的交相配合,让歌曲呈现完美的演绎。
一、美好的事物激发歌唱情绪
唱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因而自身具有较强的欣赏性,鉴于此特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美好的事物刺激学生唱歌,加之唱歌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做示范,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把美好的事物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学生唱歌过程中的审美情绪以及审美积极性才能被调动出来。
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时,首先需要了解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由台湾作曲家叶佳修创作,是深受大家喜欢的台湾校园民谣之一。歌曲为 4/4拍,二段体结构。歌曲蕴含着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教师在进行情感渗透的时候要让学生先了解亲情关系。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内容作出详细划分,第一乐段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欢快,富有动感,使人们联想到在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个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因此演唱的时候要欢快;第二乐段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演唱的时候要抒情。完成讲授之后让学生演唱这首歌曲,同时让学生在演唱时头脑中创设出歌曲中的画面,这样能够恰到好处的让学生释放自己的情感。同时为增强学生的表演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通过上述学习以后,能够将自己的演唱情绪融入进去,整首歌曲的意境也表达出来,学生因而也能实现完美的演绎,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愉悦的情绪中,将歌曲的整体情感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喜欢音乐课,对音乐学习有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音乐学习信心
现代教学中教师更重视自己的教学任务,反而忽略学生的情绪表达,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另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有的学生在自身音乐素养缺失的情况下,如遭受身边同学嘲笑以后就不喜欢开口唱歌。在学习中自信心是学生产生积极学习因素的重要保障,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树立“我能唱好”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保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唱歌时的情绪才能更为饱满。
例如,在演唱歌曲《春天来了》的时候,教师需要先给学生听一遍歌曲,然后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歌曲的节拍,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分析准确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给学生树立学习好这首歌曲的自信心,对于回答有偏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纠正,并且鼓励其勇气,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能在演唱时拥有饱满的热情。
三、引导学生自我强化记忆
记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头脑记忆的再现形式,由于具备了记忆,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累计经验,并将自己以往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因而教学时运用声音、表情、手势等元素都能刺激学生隐藏在脑海中的深层次内容,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内的情绪也将得到强化,并且能够形成较好的歌唱习惯。
例如,在学习《种太阳》的时候,简单的让学生通过背诵歌词的形式演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记忆歌词,因而教师可以采用其他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音乐教学不仅是声音教学,更要配合表情、手势等内容。如在教学时《种太阳》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一个小组成员扮演成太阳,其他的人装扮成小草、花朵等,学生可以一边表演一边将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学生的主观印象更深刻,有助于歌曲记忆。
四、结束语
情绪在歌唱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一首歌曲能否顺利演唱与学生的情绪联系密切,目前的音乐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兴趣不能被提升。音乐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某一首歌曲,是让学生在歌曲学习的背景下,活跃歌曲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从而感受到歌曲中的美好,释放自己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崔焕珍.浅谈情绪在歌唱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4(16):124.
[2]单泓斐.浅谈语调及其在歌唱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 2015(0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