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过程中,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其是各高职院校管理者统筹安排工作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估各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管理水平以及运行状况的主要依据。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也处于全新的发展时期,不仅扩大了招生和办学规模,也战略性调整了教育结构,同时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运行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有必要强化教育统计工作的研究,以促使教育统计工作满足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需要,并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改革和各级领导决策。本文通过分析论述高职院校管理中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希望以此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
关键词: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021-03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黄枫珊,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5105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教育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完善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加强高职院校有效管理”(14TJ0010)研究成果。
上世纪末,我国各层次高职院校逐渐涌现,并在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仍然缺少高职教育的实践管理经验。若想让高职教育顽强屹立于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必须充分了解高等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熟练掌握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才能不断推动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改革。高职教育统计工作通过基本的统计学方法和原理分析高职教育各项数据指标,能充分反映高等教育及其发展规律,并实现了对高职院校的量化研究和调查,通过对高职院校的统计数据报表具体分析,能了解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纵深发展,进而掌握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基本发展规律,指引高职教育朝长远健康方向发展。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育统计工作持客观和谨慎态度,各高职院校也比较重视此项工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职教育统计工作仍有不少欠缺之处。
一、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视度不够
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对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片面认识,他们认为教育统计工作即“填表”,将统计工作看作是任务,导致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形式化,使其和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间出现隔离。而学校管理层对教育统计工作的不重视,又间接导致该项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加,长此以往,统计人员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统计工作,往往是将各部门数据进行单纯堆积,导致其原有信息咨询及参考功能丢失,丧失高职教育统计工作的基本作用。
(二)教育统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教育统计工作是各高职院校的常规性工作,但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大多数为临时拉员上岗或身兼数职,专业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人员中很少为科班出身,对统计工作相关知识了解比较少;第二,高职院校内部统计部门和国家有关统计部门之间很少联系,这对统计工作人员学习及了解国家相关统计政策造成限制;第三,当前教育统计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不但要完成教育统计工作,同时需从事教学秘书、校办秘书或校办其他管理工作。以上原因某程度上阻碍了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发展,进而反映了高职院校教育统计总体水平不高。
(三)教育统计技术手段落后
在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中,统计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未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很多统计人员只是将计算机作为单纯的存储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以单机、手工操作为主,有些操作虽然利用计算机设备统计数据,也只是停留在数据的录入、保存以及报表处理阶段,对于其所具备的网络共享功能往往忽视,导致统计数据无法及时向学校各管理部门进行传达,致使信息滞后、数据统计的价值降低。
(四)教育统计口径、统计计算方法有待明确
教育统计工作虽然在高职院校进行了十多年,但由于部分指标统计口径不一致、核算范围不确定,导致统计的结果不能据实反映高职院校的真实情况。例如:生均教育成本指标理论上能够体现院校投入和实际耗用,是衡量一所院校办学实际耗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缺少完整的生均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核算范围未明确,而各高职院校自情况不一,造成各院校测算生均成本的方式、内容和口径各不相同,最后导致同类专业和院校在资金投入基本相同时,其生均教育成本的差异性相对较大,这在某程度上造成统计数据失真,从而影响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应决策规划的正确性。
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高职院校管理者对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众所周知,教育统计工作贯穿于高职院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其重要性也体现在不同层面。就学校而言,教育统计报表可以说是学校的“晴雨表”,通过该数据报表,能较全面、真实反映该校的总体办学实力,为学校管理者谋划决策提供有利依据。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言,通过每年各高职院校上报的“教育统计报表”,能基本了解和掌握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管理情况,为制定教育战略发展规划提供有效依据。就法律层面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材料”,因此学校有义务依法保障教育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总而言之,各高职院校只有将教育统计工作提升至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层面,切实提高对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加强教育统计人才建设
精干、实效、专业的统计人员队伍是统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从近年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大部分均由校办秘书兼职,这种形式弊大于利,主要体现在:校办秘书在执行教育统计工作过程中,虽然能够通过院办秘书特殊地位对顺利进行统计工作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校办秘书每年都是在报表上交时才开始填表,使该工作由经常性转变成为突击性,导致统计工作由主动成为被动,而且这种被动的工作方式间接降低了统计工作地位,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统计工作,进而无法保证工作质量。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加强统计人才建设,由兼职转变成为专职,并且是由专业人员执行教育统计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其具备强烈责任心和事业心,从而更好地完成统计工作。加强统计人才建设,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选择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认真、对统计工作有一定热情,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或积极引进统计专业人才,由专业人员执行统计工作;其次,要配备专门的综合统计责任人,负责学校的综合统计工作,避免数出多门的现象;三是要加强统计知识培训,统计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加强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统计人员按章办事,以提高教育统计工作质量。 (三)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进行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数据的填报完成,均由少数人员完成,最终所形成的庞大数据也仅仅为少部分领导决策服务。而我们正处于互联网“ ”时代,高校应对统计信息本质、特征以及作用重新认识,应使统计数据能为全校师生共享,乃至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对自身优势及已建立的校园网络充分利用,积极探索网络化信息数据库与当前统计信息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新型统计信息调查体系,实现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使高职院校统计信息咨询手段、处理各种报表手段以及统计分析手段均实现信息化,进而使单纯数据中心转变成为公众网络系统,实现统计信息共享。这样一来,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将能实现新局面,从而提高职教育统计工作质量。
(四)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协作关系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教育统计部门在填写报表时都是由统计人员临时收集各部门数据,而教育统计工作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只依靠负责统计工作人员单方面的努力,容易造成数据不完整甚至数据出错。因此,在统计工作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树立整体意识,各自承担相应统计任务,定期进行数据加工汇总,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避免出现多头统计及交叉统计,使统计工作规范、有效,提高数据上报和数据利用的效率。
(五)调整统计指标,创新统计体系
而现阶段,教育统计指标仍沿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里规定的办学条件指标体系,已无法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高职教育环境。比如,百名学生拥有计算台数指标,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各高职院校基本上已经普及了计算机,再对百名学生拥有计算台数进行统计,就失去了其最初的统计意义。若想发展高职教育,不仅要强化软件建设,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可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合并和精简无使用价值和过时的统计指标,适当增设体现高职人才培养方面的“软指标”,譬如,可将就业对口率、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校企合作情况、工学结合情况等新指标纳入综合指标体系,这样能更好地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彰显高职教育统计工作的意义。
(六)创建教育统计专家组,强化统计执法核查工作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统计调查应建立在周期性普查的基础上,并主要进行定期抽样调查,同时不断补充综合分析、统计报表以及重点调查等方法,以此来搜集和整理相关的统计信息。在高职教育统计工作中,数据准确性为关键内容,如果数据缺乏准确性,则无法实现统计整体职能。所以,应当建立有效监督核查机制,成立高职教育统计工作专家组,在统计核查方面加大力度,促使各高职院校重视、规范教育统计
工作,并通过定期抽查及集中纠错方式使统计数据实现完整性和规范化。
三、结语
教育统计信息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基础。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过程中,规范教育统计工作能够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在完善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过程中,为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统计的实际效用,应当客观分析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工作中遇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实现在提高高职院校综合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谢丽春.教育统计主体意识缺失背景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探讨[J].才智,2014(33).
[2]钟玮.我国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1).
[3]朱加元.新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加强教育统计工作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4(11).
[4]蔡品.教育统计在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
[5]徐绪卿,王一涛.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促进民办高校规范管理[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6]毛挺刚,丁临媛.对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7]张利国,刘裕斌.解构与重构: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5).
[8]刘智航.加强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关键词: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021-03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黄枫珊,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5105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教育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完善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加强高职院校有效管理”(14TJ0010)研究成果。
上世纪末,我国各层次高职院校逐渐涌现,并在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仍然缺少高职教育的实践管理经验。若想让高职教育顽强屹立于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必须充分了解高等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熟练掌握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才能不断推动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改革。高职教育统计工作通过基本的统计学方法和原理分析高职教育各项数据指标,能充分反映高等教育及其发展规律,并实现了对高职院校的量化研究和调查,通过对高职院校的统计数据报表具体分析,能了解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纵深发展,进而掌握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基本发展规律,指引高职教育朝长远健康方向发展。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育统计工作持客观和谨慎态度,各高职院校也比较重视此项工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职教育统计工作仍有不少欠缺之处。
一、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对教育统计工作重视度不够
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对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片面认识,他们认为教育统计工作即“填表”,将统计工作看作是任务,导致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形式化,使其和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间出现隔离。而学校管理层对教育统计工作的不重视,又间接导致该项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加,长此以往,统计人员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统计工作,往往是将各部门数据进行单纯堆积,导致其原有信息咨询及参考功能丢失,丧失高职教育统计工作的基本作用。
(二)教育统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教育统计工作是各高职院校的常规性工作,但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大多数为临时拉员上岗或身兼数职,专业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人员中很少为科班出身,对统计工作相关知识了解比较少;第二,高职院校内部统计部门和国家有关统计部门之间很少联系,这对统计工作人员学习及了解国家相关统计政策造成限制;第三,当前教育统计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不但要完成教育统计工作,同时需从事教学秘书、校办秘书或校办其他管理工作。以上原因某程度上阻碍了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发展,进而反映了高职院校教育统计总体水平不高。
(三)教育统计技术手段落后
在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中,统计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未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很多统计人员只是将计算机作为单纯的存储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以单机、手工操作为主,有些操作虽然利用计算机设备统计数据,也只是停留在数据的录入、保存以及报表处理阶段,对于其所具备的网络共享功能往往忽视,导致统计数据无法及时向学校各管理部门进行传达,致使信息滞后、数据统计的价值降低。
(四)教育统计口径、统计计算方法有待明确
教育统计工作虽然在高职院校进行了十多年,但由于部分指标统计口径不一致、核算范围不确定,导致统计的结果不能据实反映高职院校的真实情况。例如:生均教育成本指标理论上能够体现院校投入和实际耗用,是衡量一所院校办学实际耗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缺少完整的生均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核算范围未明确,而各高职院校自情况不一,造成各院校测算生均成本的方式、内容和口径各不相同,最后导致同类专业和院校在资金投入基本相同时,其生均教育成本的差异性相对较大,这在某程度上造成统计数据失真,从而影响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应决策规划的正确性。
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高职院校管理者对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众所周知,教育统计工作贯穿于高职院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其重要性也体现在不同层面。就学校而言,教育统计报表可以说是学校的“晴雨表”,通过该数据报表,能较全面、真实反映该校的总体办学实力,为学校管理者谋划决策提供有利依据。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言,通过每年各高职院校上报的“教育统计报表”,能基本了解和掌握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管理情况,为制定教育战略发展规划提供有效依据。就法律层面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材料”,因此学校有义务依法保障教育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总而言之,各高职院校只有将教育统计工作提升至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层面,切实提高对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加强教育统计人才建设
精干、实效、专业的统计人员队伍是统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从近年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大部分均由校办秘书兼职,这种形式弊大于利,主要体现在:校办秘书在执行教育统计工作过程中,虽然能够通过院办秘书特殊地位对顺利进行统计工作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校办秘书每年都是在报表上交时才开始填表,使该工作由经常性转变成为突击性,导致统计工作由主动成为被动,而且这种被动的工作方式间接降低了统计工作地位,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统计工作,进而无法保证工作质量。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加强统计人才建设,由兼职转变成为专职,并且是由专业人员执行教育统计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其具备强烈责任心和事业心,从而更好地完成统计工作。加强统计人才建设,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选择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认真、对统计工作有一定热情,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或积极引进统计专业人才,由专业人员执行统计工作;其次,要配备专门的综合统计责任人,负责学校的综合统计工作,避免数出多门的现象;三是要加强统计知识培训,统计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加强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统计人员按章办事,以提高教育统计工作质量。 (三)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进行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数据的填报完成,均由少数人员完成,最终所形成的庞大数据也仅仅为少部分领导决策服务。而我们正处于互联网“ ”时代,高校应对统计信息本质、特征以及作用重新认识,应使统计数据能为全校师生共享,乃至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对自身优势及已建立的校园网络充分利用,积极探索网络化信息数据库与当前统计信息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新型统计信息调查体系,实现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使高职院校统计信息咨询手段、处理各种报表手段以及统计分析手段均实现信息化,进而使单纯数据中心转变成为公众网络系统,实现统计信息共享。这样一来,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将能实现新局面,从而提高职教育统计工作质量。
(四)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协作关系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教育统计部门在填写报表时都是由统计人员临时收集各部门数据,而教育统计工作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只依靠负责统计工作人员单方面的努力,容易造成数据不完整甚至数据出错。因此,在统计工作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树立整体意识,各自承担相应统计任务,定期进行数据加工汇总,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避免出现多头统计及交叉统计,使统计工作规范、有效,提高数据上报和数据利用的效率。
(五)调整统计指标,创新统计体系
而现阶段,教育统计指标仍沿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里规定的办学条件指标体系,已无法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高职教育环境。比如,百名学生拥有计算台数指标,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各高职院校基本上已经普及了计算机,再对百名学生拥有计算台数进行统计,就失去了其最初的统计意义。若想发展高职教育,不仅要强化软件建设,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可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合并和精简无使用价值和过时的统计指标,适当增设体现高职人才培养方面的“软指标”,譬如,可将就业对口率、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校企合作情况、工学结合情况等新指标纳入综合指标体系,这样能更好地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彰显高职教育统计工作的意义。
(六)创建教育统计专家组,强化统计执法核查工作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统计调查应建立在周期性普查的基础上,并主要进行定期抽样调查,同时不断补充综合分析、统计报表以及重点调查等方法,以此来搜集和整理相关的统计信息。在高职教育统计工作中,数据准确性为关键内容,如果数据缺乏准确性,则无法实现统计整体职能。所以,应当建立有效监督核查机制,成立高职教育统计工作专家组,在统计核查方面加大力度,促使各高职院校重视、规范教育统计
工作,并通过定期抽查及集中纠错方式使统计数据实现完整性和规范化。
三、结语
教育统计信息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基础。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过程中,规范教育统计工作能够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在完善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过程中,为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统计的实际效用,应当客观分析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工作中遇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实现在提高高职院校综合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谢丽春.教育统计主体意识缺失背景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探讨[J].才智,2014(33).
[2]钟玮.我国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1).
[3]朱加元.新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加强教育统计工作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4(11).
[4]蔡品.教育统计在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
[5]徐绪卿,王一涛.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促进民办高校规范管理[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6]毛挺刚,丁临媛.对高职院校教育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7]张利国,刘裕斌.解构与重构: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5).
[8]刘智航.加强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