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尊重差异:少横向比较,多纵向比较
因为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个性的特点,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与生俱来的优势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拥有八大智能,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应该根据每个孩子智能的优势和弱势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法。家长应该尊重差异,将横向比较转为纵向比较,也就是“少和别人比,多和自己比”。
当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时,会知道通过努力是可以进步的,于是自信在一点一滴中积累。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把孩子最近的表现和过去做一个比较。如果孩子没能达成目标,家长可以帮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克。如果现在孩子比以前有了进步,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肯定和表扬。表扬时最好使用“摄录机的语言”,即描述具体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好在哪儿,进而将好的感受化作好的行为,培养对是非辨别的能力,建立和定型好习惯。
2.摆正标准:纠正行为习惯,放宽兴趣爱好
家长一定要摆正做比较的标准,孩子做人和行为习惯上如果有偏差,需要及时纠正,至于兴趣和特长,每个孩子都不同,不要强求。所谓“好的比较”,首先要符合孩子的能力,比如对于学习,不要非向第一名看齐,总是对孩子强调:“你怎么不向谁谁学习,每门都考100分?”比如对于速度和进度,不要过分催促孩子凡事都要和别人紧跟不放,总是把“你看别人都会什么什么了,可你什么也不会!”挂在嘴边。
其次,不要挖苦诋毁,特别是牵涉到孩子的人格和品质,如拿他人的长处来贬低孩子,说孩子“丢人”“蠢”“笨”等,会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委屈。另外,比较可运用到生活习惯上。在日常行为中,在符合孩子的能力和认知前提下,将比较和立界限结合起来。
3.讲究技巧:客观且适度,鼓励加引导
我们认可家长对比心理的存在,因为从社会的大环境看,竞争客观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有比较才会有进步”。虽然“比较”在所难免,但怎么比,是需要技巧的,家长的做法要让孩子能够接受,讲究科学性。不要用对立的比较方式去刺激孩子,而是用引导的比较方式让孩子去向榜样学习。鼓励孩子去发现别的孩子的优势,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很多时候,应该鼓励的不是分数,而是孩子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分数上见分晓,不如能力上见分晓。
不要逼迫孩子赶考,不要家长教师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对孩子进行“夹攻”,要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的学问,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发展他的天才。有时应该让孩子“慢慢地走,然后感受沿途中所接触的事物,欣赏的风景”,使他们成为真正“活的小孩”。
因为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个性的特点,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与生俱来的优势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拥有八大智能,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应该根据每个孩子智能的优势和弱势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法。家长应该尊重差异,将横向比较转为纵向比较,也就是“少和别人比,多和自己比”。
当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时,会知道通过努力是可以进步的,于是自信在一点一滴中积累。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把孩子最近的表现和过去做一个比较。如果孩子没能达成目标,家长可以帮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克。如果现在孩子比以前有了进步,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肯定和表扬。表扬时最好使用“摄录机的语言”,即描述具体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好在哪儿,进而将好的感受化作好的行为,培养对是非辨别的能力,建立和定型好习惯。
2.摆正标准:纠正行为习惯,放宽兴趣爱好
家长一定要摆正做比较的标准,孩子做人和行为习惯上如果有偏差,需要及时纠正,至于兴趣和特长,每个孩子都不同,不要强求。所谓“好的比较”,首先要符合孩子的能力,比如对于学习,不要非向第一名看齐,总是对孩子强调:“你怎么不向谁谁学习,每门都考100分?”比如对于速度和进度,不要过分催促孩子凡事都要和别人紧跟不放,总是把“你看别人都会什么什么了,可你什么也不会!”挂在嘴边。
其次,不要挖苦诋毁,特别是牵涉到孩子的人格和品质,如拿他人的长处来贬低孩子,说孩子“丢人”“蠢”“笨”等,会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委屈。另外,比较可运用到生活习惯上。在日常行为中,在符合孩子的能力和认知前提下,将比较和立界限结合起来。
3.讲究技巧:客观且适度,鼓励加引导
我们认可家长对比心理的存在,因为从社会的大环境看,竞争客观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有比较才会有进步”。虽然“比较”在所难免,但怎么比,是需要技巧的,家长的做法要让孩子能够接受,讲究科学性。不要用对立的比较方式去刺激孩子,而是用引导的比较方式让孩子去向榜样学习。鼓励孩子去发现别的孩子的优势,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很多时候,应该鼓励的不是分数,而是孩子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分数上见分晓,不如能力上见分晓。
不要逼迫孩子赶考,不要家长教师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对孩子进行“夹攻”,要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的学问,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发展他的天才。有时应该让孩子“慢慢地走,然后感受沿途中所接触的事物,欣赏的风景”,使他们成为真正“活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