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2
摘 要 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从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下降 原因 对策
一、前言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目前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多项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和“外强中干”的体质特征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促健康、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大环境极不相称。由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因此,笔者以青少年体育体质的发展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去粗取精,总结归纳,为青少年体育体质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青少年的体质。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
1.生活方式的改变
科学进步促进了社会快速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视、电脑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回家看电视、离校泡网吧、上楼乘电梯、出门就打车……成了一些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有研究表明,现在人的运动量是过去30年的一半。过去院子里、道路上是孩子玩耍的天堂,现在院子逐渐消失,道路奔驰着汽车,室外处处危险,室内是最安全的地方。科学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日常运动少,食物过于丰富,长时间用电脑,这些均造成青少年肺活量下降、视力减退和肥胖增多的原因。
2.社会原因
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不能满足,对于学生来说,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同样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学校的体育场地还相对可以,但是在一些小县城,许多乡镇学校扩大招生,人多操场小的矛盾日益突出。校园空间过于狭小,达不到国家的规定,有的中学没有像样的操场,学生做课间操时只得“一、三、五”、“二、四、六”地隔日轮换。山西省晋城市某县曾有学生因没有地方锻炼,在水塘冰面上打篮球时冰破人亡,学生在公路上晨跑时被撞身亡,这些事故在全国引起轰动。
3.学校原因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人们在追求升学率的教学中,自然就只抓智育而放松体育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学生作业多,每天的作业在学校做不完,晚自修回到家还要加班加点,有的甚至在双休日还要参加补习班。缺少休息,学生拖着疲惫的身心上体育课,使他们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使体育课变成了休息课。除了“学习第一”,“安全第一”也变成了学校的主旋律。“独生子”这一特殊群体,学生事故的发生给家庭照成巨大不幸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无比压力。为了避免出问题,许多学校上体育课降低难度,甚至把危险的器械收起来。
4.家庭原因
不管是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输不起的家长把运动让位于学习。一位女士表示,他们家就一个孩子,他是全家的骄傲和希望,如果小孩以后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作为母亲的她感到责任重大,她可以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唯独不能在学业上让他有任何懈怠。等到孩子考上大学,他有的是时间去玩、去运动,现在,这些都应该让位于学习。中国家长的心中,望子成龙,视读书为唯一出路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过,孩子的体质却并不像这位女士想象的那样:今天缺少的运动,日后还可以补回来。
5.学生自身的原因
家庭的过度宠爱使青少年怕苦、怕累,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甚至连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都不愿做,身体得不到充分锻炼,体质随之下降。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外因,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则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内因。青少年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早晨起得早没时间吃早餐,甚至有的学生有不吃早餐的习惯。爱吃零食,现在流行的薯条、可乐、汉堡包、珍珠奶茶之类的食品受到青少年的青睐,长期使用会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一些青少年尤其女生缺乏健康知识及正确的审美观,盲目节食减肥,这些原因都极易导致贫血、月经不调等病症。
(二)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对策
1.全社会都要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要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青少年良好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使青少年家庭有机会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青少年体育体质问题,需要新闻媒体的广泛参与和观念引导,通过新闻媒体“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教师、家长和青少年的理念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校、社区和新闻媒体的帮助下,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子观、成才观、健康观。家长特别需要理解“科学运动和合理营养”的内涵,为青少年合理平衡膳食提供基本的保障和科学适量的体育运动。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一要保证上好体育课,因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关键,对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掌握体育知识、发展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一定要保证体育课开足开好,不被挤占。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时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高中阶段学校不能以任何名义挤占体育课时。二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对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是业余训练,业余训练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基础。因此业余体校要正确处理与提高、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把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与为国家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有机结合起来。 3.家庭改变观念,重新审视青少年健康问题
家庭是青少年合理营养的核心因素,家长和孩子特别要理解“科学运动和合理营养”的内涵,如果学生家长不树立科学的健康观,那么就会在孩子的饮食结构、营养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以及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等现象,片面的认为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忽视了身体素质这一重要基础。家长要引导和支持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尽量不给孩子们增加过多的课外学习负担,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闲暇陪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既培养孩子体育兴趣的同时也增进亲情的交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青少年体质下降使其在生理、心理受到疾病的威胁,影响未来社会劳动力的发展。青少年体质下降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以来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总而言之,既有学校场地不足、师资和器械落后、时间安排及体育活动内容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也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想改变目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状况,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共同的努力。
(二)建议
1.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
2.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3.增加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对学校体育、卫生投入不足,影响了体育教学和学生健康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必须转变观念。
4.倡导全社会形成青少年科学健身观,保障青少年体育运动时间。
参考文献:
[1] 刘美杰.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问题的调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9):91-93.
[2] 房淑珍.从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现象反思学校体育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9(09):82-83.
[3] 罗文峰.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学生论坛.2009(06):227-228.
摘 要 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从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下降 原因 对策
一、前言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目前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多项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和“外强中干”的体质特征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促健康、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大环境极不相称。由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因此,笔者以青少年体育体质的发展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去粗取精,总结归纳,为青少年体育体质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青少年的体质。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
1.生活方式的改变
科学进步促进了社会快速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视、电脑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回家看电视、离校泡网吧、上楼乘电梯、出门就打车……成了一些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有研究表明,现在人的运动量是过去30年的一半。过去院子里、道路上是孩子玩耍的天堂,现在院子逐渐消失,道路奔驰着汽车,室外处处危险,室内是最安全的地方。科学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日常运动少,食物过于丰富,长时间用电脑,这些均造成青少年肺活量下降、视力减退和肥胖增多的原因。
2.社会原因
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不能满足,对于学生来说,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同样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学校的体育场地还相对可以,但是在一些小县城,许多乡镇学校扩大招生,人多操场小的矛盾日益突出。校园空间过于狭小,达不到国家的规定,有的中学没有像样的操场,学生做课间操时只得“一、三、五”、“二、四、六”地隔日轮换。山西省晋城市某县曾有学生因没有地方锻炼,在水塘冰面上打篮球时冰破人亡,学生在公路上晨跑时被撞身亡,这些事故在全国引起轰动。
3.学校原因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人们在追求升学率的教学中,自然就只抓智育而放松体育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学生作业多,每天的作业在学校做不完,晚自修回到家还要加班加点,有的甚至在双休日还要参加补习班。缺少休息,学生拖着疲惫的身心上体育课,使他们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使体育课变成了休息课。除了“学习第一”,“安全第一”也变成了学校的主旋律。“独生子”这一特殊群体,学生事故的发生给家庭照成巨大不幸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无比压力。为了避免出问题,许多学校上体育课降低难度,甚至把危险的器械收起来。
4.家庭原因
不管是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输不起的家长把运动让位于学习。一位女士表示,他们家就一个孩子,他是全家的骄傲和希望,如果小孩以后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作为母亲的她感到责任重大,她可以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唯独不能在学业上让他有任何懈怠。等到孩子考上大学,他有的是时间去玩、去运动,现在,这些都应该让位于学习。中国家长的心中,望子成龙,视读书为唯一出路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过,孩子的体质却并不像这位女士想象的那样:今天缺少的运动,日后还可以补回来。
5.学生自身的原因
家庭的过度宠爱使青少年怕苦、怕累,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甚至连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都不愿做,身体得不到充分锻炼,体质随之下降。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外因,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则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内因。青少年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早晨起得早没时间吃早餐,甚至有的学生有不吃早餐的习惯。爱吃零食,现在流行的薯条、可乐、汉堡包、珍珠奶茶之类的食品受到青少年的青睐,长期使用会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一些青少年尤其女生缺乏健康知识及正确的审美观,盲目节食减肥,这些原因都极易导致贫血、月经不调等病症。
(二)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对策
1.全社会都要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要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青少年良好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使青少年家庭有机会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青少年体育体质问题,需要新闻媒体的广泛参与和观念引导,通过新闻媒体“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教师、家长和青少年的理念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校、社区和新闻媒体的帮助下,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子观、成才观、健康观。家长特别需要理解“科学运动和合理营养”的内涵,为青少年合理平衡膳食提供基本的保障和科学适量的体育运动。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一要保证上好体育课,因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关键,对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掌握体育知识、发展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一定要保证体育课开足开好,不被挤占。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时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高中阶段学校不能以任何名义挤占体育课时。二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对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是业余训练,业余训练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基础。因此业余体校要正确处理与提高、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把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与为国家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有机结合起来。 3.家庭改变观念,重新审视青少年健康问题
家庭是青少年合理营养的核心因素,家长和孩子特别要理解“科学运动和合理营养”的内涵,如果学生家长不树立科学的健康观,那么就会在孩子的饮食结构、营养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以及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等现象,片面的认为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忽视了身体素质这一重要基础。家长要引导和支持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尽量不给孩子们增加过多的课外学习负担,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闲暇陪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既培养孩子体育兴趣的同时也增进亲情的交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青少年体质下降使其在生理、心理受到疾病的威胁,影响未来社会劳动力的发展。青少年体质下降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以来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总而言之,既有学校场地不足、师资和器械落后、时间安排及体育活动内容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也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想改变目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状况,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共同的努力。
(二)建议
1.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
2.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3.增加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对学校体育、卫生投入不足,影响了体育教学和学生健康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必须转变观念。
4.倡导全社会形成青少年科学健身观,保障青少年体育运动时间。
参考文献:
[1] 刘美杰.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问题的调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9):91-93.
[2] 房淑珍.从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现象反思学校体育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9(09):82-83.
[3] 罗文峰.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学生论坛.2009(06):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