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导入课堂。在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克服数学畏难情绪,实现数学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感的双重培养。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 数学思维 教学模式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把教材中涉及的公式、定理、推论等知识点进行单纯讲解和练习,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把握。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推理性特点,很多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产生了较强的畏难情绪。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建教学情境,使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学应坚持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教学应用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更应延伸和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恰当的创建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充满情趣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投影》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经历实验、操练、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体验发现科学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教具来开展课堂教学。(一)播放:2008年春节晚会的节目《逗趣》,观看手影表演,在画面中还带滚动播放一组图片(包括皮影的图片、日晷的照片、老师的自拍照片、树的影子、灯光下的照片),让学生能够感受生活(二)提问:这些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三)思考:你能从盲区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影子吗?如果将光源看做视点,则光线可以看做视线,影子看做盲区。(四)解释:这些图片都是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的,首先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投影?…………
通过情境创建,学生体会投影在生活中的大量存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并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一事实,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自豪感、愉悦感。
二、培养联想能力,使数学思维方法生活化
数学家h.freudenthal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近数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逐步的理解其应用。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数学思维过程生活化。
三、生活问题探究,使数学知识应用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由此可见数学与生活的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数学根植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如怎样打电话最省钱,怎样存款最划算,什么样的结构最稳定,彩票中奖机率是多少等等。从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出发,学生会从内心唤醒一种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的潜意识,激发他们运用数学思维运用已有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全面调查》教学中,难点是如何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问卷以及如何设计表格整理数据。让经历全面调查的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感受用数据说话的好处;通过对繁琐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小组讨论、给出调查问卷探究提纲的方式来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加上七年级学生对获取数据的一般方法已有初步了解,性格又喜欢外露,所以我在习题设计上更加突出生活化。如下题:
阅读对人成長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下图中扇形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8人,表格中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析下列问题:
(1)求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
(2)求表格中A,B的值。
(3)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多少本课外书?
思路探索:扇形统计图主要描述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所有百分比之和为100%,由于七年级占28%,九年级占38%,因此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34%。再看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具体看出借阅的次数和比重,由于比重之和应该也是1,所以科普常识类书籍所占的比重应该是:
1-0.44-0.25-0.06=0.35。
由于借阅总次数为144÷0.06=2400(次)。
所以A=2400-840-816-144=600(次)。
总之,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领悟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决心。教师也要深入生活,把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探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参考文献:
[1]倪圣娟,例谈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语文化实用化,《考试周刊》2009年第16期
[2]任晓梅,“数学生活化”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年第4期
[3]毛海志,浅谈数学教育及数学生活化,《吉林教育》2010年第,403期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 数学思维 教学模式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把教材中涉及的公式、定理、推论等知识点进行单纯讲解和练习,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把握。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推理性特点,很多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产生了较强的畏难情绪。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建教学情境,使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学应坚持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教学应用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更应延伸和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恰当的创建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充满情趣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投影》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经历实验、操练、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体验发现科学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教具来开展课堂教学。(一)播放:2008年春节晚会的节目《逗趣》,观看手影表演,在画面中还带滚动播放一组图片(包括皮影的图片、日晷的照片、老师的自拍照片、树的影子、灯光下的照片),让学生能够感受生活(二)提问:这些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三)思考:你能从盲区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影子吗?如果将光源看做视点,则光线可以看做视线,影子看做盲区。(四)解释:这些图片都是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的,首先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投影?…………
通过情境创建,学生体会投影在生活中的大量存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并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一事实,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自豪感、愉悦感。
二、培养联想能力,使数学思维方法生活化
数学家h.freudenthal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近数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逐步的理解其应用。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数学思维过程生活化。
三、生活问题探究,使数学知识应用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由此可见数学与生活的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数学根植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如怎样打电话最省钱,怎样存款最划算,什么样的结构最稳定,彩票中奖机率是多少等等。从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出发,学生会从内心唤醒一种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的潜意识,激发他们运用数学思维运用已有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全面调查》教学中,难点是如何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问卷以及如何设计表格整理数据。让经历全面调查的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感受用数据说话的好处;通过对繁琐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小组讨论、给出调查问卷探究提纲的方式来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加上七年级学生对获取数据的一般方法已有初步了解,性格又喜欢外露,所以我在习题设计上更加突出生活化。如下题:
阅读对人成長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下图中扇形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8人,表格中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析下列问题:
(1)求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
(2)求表格中A,B的值。
(3)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多少本课外书?
思路探索:扇形统计图主要描述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所有百分比之和为100%,由于七年级占28%,九年级占38%,因此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34%。再看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具体看出借阅的次数和比重,由于比重之和应该也是1,所以科普常识类书籍所占的比重应该是:
1-0.44-0.25-0.06=0.35。
由于借阅总次数为144÷0.06=2400(次)。
所以A=2400-840-816-144=600(次)。
总之,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领悟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决心。教师也要深入生活,把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探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参考文献:
[1]倪圣娟,例谈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语文化实用化,《考试周刊》2009年第16期
[2]任晓梅,“数学生活化”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年第4期
[3]毛海志,浅谈数学教育及数学生活化,《吉林教育》2010年第,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