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应下工夫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持久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要点燃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其在轻松、幽默、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笔者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一直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把‘犯人’的身体贴在铜柱上,‘犯人’刚贴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身体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几乎都是被活活烫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又如墨子“非攻”的思想等,因教材缺乏生动的史实,学生感到枯燥、生硬,不愿学习。而我在教学中补充墨子的止楚攻宋、扁鹊见齐桓侯、马陵之战孙庞斗智的具体事例,就使这些人物变得栩栩如生了。
初中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的确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明朝君权的加强”时给学生讲述“露马脚”故事的由来,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如在学习“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讲到戚继光抗倭时,给学生讲述体育课的口号“稍息、立正”的由来及光头饼的由来等等,使其听了以后非常感兴趣,由此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师生的“交互”作用,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探究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现”,一次又一次的“原地踏步”,长时间没有结果,就会失去实质意义和价值,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兴趣和动力。事实上,探究过程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情绪冲动,诱发灵感,正是这种“冲动”和“灵感”可能会带来创造和发现。
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也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讲《美国内战》前,教师首先设疑:上世纪80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40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摒弃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类简单判断的缺乏思维性的问题,多设置思维含量高的有效问题。一是要设置揭示教材隐性知识的问题。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教材中隐含的,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识点,如知识的实质、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将这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有一定的深度,既能提高学生的探求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比如,让学生分析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就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是要多设置一些指向明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小切口、深分析类问题,避免那些大而空的问题出现在课堂上。举例来说,讲授唐朝晚期的历史时,让学生分析“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就是小切口深分析的题目,思维含量相当高。通过这么一个问题的剖析,就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唐朝灭亡的原因,并很好地锻炼了其历史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简单、机械记忆历史知识,而是渴求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应该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对教法学法指导进行反思可以让教师找到一种更适合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从而好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历史教师只有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华。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辨的火把”。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要点燃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其在轻松、幽默、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笔者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一直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把‘犯人’的身体贴在铜柱上,‘犯人’刚贴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身体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几乎都是被活活烫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又如墨子“非攻”的思想等,因教材缺乏生动的史实,学生感到枯燥、生硬,不愿学习。而我在教学中补充墨子的止楚攻宋、扁鹊见齐桓侯、马陵之战孙庞斗智的具体事例,就使这些人物变得栩栩如生了。
初中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的确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明朝君权的加强”时给学生讲述“露马脚”故事的由来,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如在学习“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讲到戚继光抗倭时,给学生讲述体育课的口号“稍息、立正”的由来及光头饼的由来等等,使其听了以后非常感兴趣,由此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师生的“交互”作用,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探究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现”,一次又一次的“原地踏步”,长时间没有结果,就会失去实质意义和价值,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兴趣和动力。事实上,探究过程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情绪冲动,诱发灵感,正是这种“冲动”和“灵感”可能会带来创造和发现。
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也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讲《美国内战》前,教师首先设疑:上世纪80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40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摒弃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类简单判断的缺乏思维性的问题,多设置思维含量高的有效问题。一是要设置揭示教材隐性知识的问题。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教材中隐含的,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识点,如知识的实质、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将这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有一定的深度,既能提高学生的探求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比如,让学生分析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就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是要多设置一些指向明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小切口、深分析类问题,避免那些大而空的问题出现在课堂上。举例来说,讲授唐朝晚期的历史时,让学生分析“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就是小切口深分析的题目,思维含量相当高。通过这么一个问题的剖析,就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唐朝灭亡的原因,并很好地锻炼了其历史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简单、机械记忆历史知识,而是渴求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应该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对教法学法指导进行反思可以让教师找到一种更适合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从而好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历史教师只有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华。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辨的火把”。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