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得不到来自成人的有力支持,同时无法获得父母在思想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学校的主要构成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隔代教育、托付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整个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必将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缺少父母关爱,问题层出不穷。2011年6月15日陕西西安蓝田县孟村乡大王村,一位10岁的留守儿童自杀;2014年1月20日,春节前夕,安徽省望江县一位9岁留守儿童听到母亲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还有其他一些心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必须引起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的重视。具体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一年中可能只有春节期间才能与孩子团聚,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三种错误认识:一是忽视父母的存在,由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幼小的孩子逐渐淡忘了父母,父母好不容易回一次家,但孩子对父母敬而远之;二是挣钱重要,自己不重要,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即使关注也只能通过电话问候,缺少细微和深入的关爱,孩子就逐渐形成了挣钱重要的认识;三是挣钱重要而读书不重要,在外务工的父母大多数读书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把正在读书的孩子留在家里,孩子就形成了挣钱比读书重要这样的错误认识;四是有钱就有一切,由于隔代管护溺爱多于教育,物质满足多于心理满足,再加上父母一年半载回家一趟,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与愧疚心理,便给孩子在物质方面较多的补偿,更坚定了孩子的这种错误认知。这样的认知使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厌学心理,进一步形成留守儿童的学习障碍。
2.情感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主要由祖辈管护,其次由亲戚或兄长(姐姐)管护,这些管护以物质方面的管护为主,缺少有效的沟通与教育,更缺少对孩子的心理指导与要求,孩子有了心理问题要么自己解决,要么只能与自己同样为留守儿童的同学交流,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焦虑、冷漠、消极等情感问题。这些情感问题如果进一步发展,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人格障碍
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四个方面的人格障碍:一是自卑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与有父母的孩子相比,他们经常觉得低人一等。二是内向孤僻,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父母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孩子的交流对培养孩子的自信与人际交流能力十分重要,但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少这样的机会,因此留守儿童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明显减少,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心理。三是任性,由于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和娇纵,容易助长孩子任性的心理,这种心理对孩子走入社会又进一步带来负面影响。四是压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少解决的渠道,渴望父母关怀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长期下去,就会形成压抑的心理。
4.行为障碍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到位,他们在出现一些行为方面的错误时缺少监督改正的机会,使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逐渐形成行为障碍,主要包括小偷小摸、抽烟、打架、抢劫、敲诈勒索等。这些行为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解决,将会导致他们进一步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1.在全体教师中大力提倡爱心教育
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的外出导致家庭监护不利,从而造成儿童与父母间的亲情缺失,因此,在学校中全面贯彻和渗透爱心教育,全面树立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留守儿童的思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逐步向教育服务型和人性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在河南省的许多地方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以下具体模式,而且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立模拟家庭。由老师和留守儿童在学校课余时间组成,主要通过承担一般家庭的情感表达与释放、家庭伦理教育及家务工作的分配与完成等来体现。教师主要扮演“父母”的角色。
(2)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动员学校教师、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社会力量以及暑期大中学校的“三下乡”青年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
(3)定期开设亲情课及心理健康辅导课。在学校各科教学中,利用学科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通过通信媒介和网络适时地开展与父母的直接对话,实现亲情沟通;召开主题班会。
2.建立涵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专用档案
建立专门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规范化管理,教师可随时利用档案逐一分析他们的性格、特长以及心理特征,以便因材施教。河南周口西华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及安阳滑县小莆乡中学,先后于2007 年4 月和7 月开始,针对留守儿童的人口学资料、家庭成员状况、个人的生理及心理状况、监护人的情况等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库。
3.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站
除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开设心理健康课以外,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针对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4.建立监护人培训体系
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长期与隔代或上代代理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而这些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普遍弱化,因此,发挥学校的组织及教育功能,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实施定期培训十分必要。
5.在学校全面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
由于长期脱离父母及家庭的束缚,大量留守儿童存在一系列的品行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树立留守儿童自强不息的精神。
6.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影响在校学生心理风貌的持久而稳定的环境因素。笔者走访的许多学校对此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制度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舆论宣传、爱心活动、榜样示范等具体形式展开。
农村中小学,缺少心理专业教师,经费不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心理辅导。但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学校被寄予了厚望,使教师承担了许多原本属于父母的职责,导致许多教师不堪负荷,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现状会得到转变。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学校的主要构成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隔代教育、托付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整个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必将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缺少父母关爱,问题层出不穷。2011年6月15日陕西西安蓝田县孟村乡大王村,一位10岁的留守儿童自杀;2014年1月20日,春节前夕,安徽省望江县一位9岁留守儿童听到母亲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还有其他一些心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必须引起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的重视。具体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一年中可能只有春节期间才能与孩子团聚,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三种错误认识:一是忽视父母的存在,由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幼小的孩子逐渐淡忘了父母,父母好不容易回一次家,但孩子对父母敬而远之;二是挣钱重要,自己不重要,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即使关注也只能通过电话问候,缺少细微和深入的关爱,孩子就逐渐形成了挣钱重要的认识;三是挣钱重要而读书不重要,在外务工的父母大多数读书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把正在读书的孩子留在家里,孩子就形成了挣钱比读书重要这样的错误认识;四是有钱就有一切,由于隔代管护溺爱多于教育,物质满足多于心理满足,再加上父母一年半载回家一趟,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与愧疚心理,便给孩子在物质方面较多的补偿,更坚定了孩子的这种错误认知。这样的认知使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厌学心理,进一步形成留守儿童的学习障碍。
2.情感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主要由祖辈管护,其次由亲戚或兄长(姐姐)管护,这些管护以物质方面的管护为主,缺少有效的沟通与教育,更缺少对孩子的心理指导与要求,孩子有了心理问题要么自己解决,要么只能与自己同样为留守儿童的同学交流,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焦虑、冷漠、消极等情感问题。这些情感问题如果进一步发展,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人格障碍
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四个方面的人格障碍:一是自卑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与有父母的孩子相比,他们经常觉得低人一等。二是内向孤僻,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父母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孩子的交流对培养孩子的自信与人际交流能力十分重要,但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少这样的机会,因此留守儿童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明显减少,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心理。三是任性,由于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和娇纵,容易助长孩子任性的心理,这种心理对孩子走入社会又进一步带来负面影响。四是压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少解决的渠道,渴望父母关怀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长期下去,就会形成压抑的心理。
4.行为障碍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到位,他们在出现一些行为方面的错误时缺少监督改正的机会,使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逐渐形成行为障碍,主要包括小偷小摸、抽烟、打架、抢劫、敲诈勒索等。这些行为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解决,将会导致他们进一步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1.在全体教师中大力提倡爱心教育
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的外出导致家庭监护不利,从而造成儿童与父母间的亲情缺失,因此,在学校中全面贯彻和渗透爱心教育,全面树立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留守儿童的思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逐步向教育服务型和人性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在河南省的许多地方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以下具体模式,而且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立模拟家庭。由老师和留守儿童在学校课余时间组成,主要通过承担一般家庭的情感表达与释放、家庭伦理教育及家务工作的分配与完成等来体现。教师主要扮演“父母”的角色。
(2)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动员学校教师、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社会力量以及暑期大中学校的“三下乡”青年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
(3)定期开设亲情课及心理健康辅导课。在学校各科教学中,利用学科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通过通信媒介和网络适时地开展与父母的直接对话,实现亲情沟通;召开主题班会。
2.建立涵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专用档案
建立专门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规范化管理,教师可随时利用档案逐一分析他们的性格、特长以及心理特征,以便因材施教。河南周口西华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及安阳滑县小莆乡中学,先后于2007 年4 月和7 月开始,针对留守儿童的人口学资料、家庭成员状况、个人的生理及心理状况、监护人的情况等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库。
3.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站
除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开设心理健康课以外,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针对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4.建立监护人培训体系
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长期与隔代或上代代理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而这些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普遍弱化,因此,发挥学校的组织及教育功能,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实施定期培训十分必要。
5.在学校全面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
由于长期脱离父母及家庭的束缚,大量留守儿童存在一系列的品行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树立留守儿童自强不息的精神。
6.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影响在校学生心理风貌的持久而稳定的环境因素。笔者走访的许多学校对此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制度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舆论宣传、爱心活动、榜样示范等具体形式展开。
农村中小学,缺少心理专业教师,经费不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心理辅导。但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学校被寄予了厚望,使教师承担了许多原本属于父母的职责,导致许多教师不堪负荷,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现状会得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