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从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开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x2009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数学教学而言,需要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立足其原有知识经验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对问题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一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學活动的起点”这一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学生的成果,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案例描述一】
  第一次执教《长方形的特征》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纸片,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1:老师,我知道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长方形有四条边,还有四个角。
  师:那谁愿意为大家指出长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呢?
  (学生上台指出长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
  师:其实啊,长方形的边和角还藏着许多小秘密,想知道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话音刚落,学生中一声脆响)
  生1:我知道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2:老师,我也知道。
  ……
  (无师自通?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一时不知所措,但只能硬着头皮按原来的教学预设继续进行着……)
  【分析与反思】
  课后,我陷入了沉思。虽然按原设计思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样的教学是对学生思维的压制、束缚。学生的一句句“我知道”使我认识到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再纯粹地从零开始,只有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之上,采取的教学策略才能更行之有效。
  【案例描述二】
  结合上次的教学反馈,我再次走进课堂执教了这节课。
  《长方形的特征》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纸片,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1:老师,我想告诉大家它有四条边。
  生2:它有四个角。
  师:(我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
  (课堂沉寂了一会儿,几只小手高高举起)
  生3:(生指着长方形纸片)这个角是直角。
  生4: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的学生也不甘示弱,继续观察,找独特的发现。)
  生5:它有两条长边、有两条短边。
  (我暗自感叹这不是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生6:我发现“对着的边相等”。
  (这不就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吗?学生的这一发现令我吃惊!)
  ……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地发现,真了不起!那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用手中的工具去验证一下。
  (学生顿时来了兴趣,快速用手中的直尺、三角板去验证自己的猜测。不一会儿,一个个小脸通红、小手高举。此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适时引领与点拨“如果没有直尺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多种方法,同学们有的量、有的折、有的比,最后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自己得出了长方形的特征。)
  【分析与反思】
  经历了这两次不同寻常的执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学生走进教室不是空着脑袋坐在那儿,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奠定了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与引领,这样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我们也由此看到了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在教学中只有做到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巧妙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使课堂焕发活力,充满智慧。
  1. 走进学生 预约精彩
  在科学备课的前提下,教师不但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教师要多角度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才能更有效地把握课堂。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确定性,从而决定了许多东西也是老师无法预设的。那我们就不妨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师备课。让我们的教师走出课堂,走进学生,在交谈、活动中一起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并在此基础上巧妙的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搭建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
  2. 体验宽松 以学定教
  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开辟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学生创设有话可说的情境,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并对学生加以引导、点拨。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还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潜能、机智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 用心倾听 巧用智慧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要忽视课堂的“另类”声音,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观点进行及时的捕捉并灵活地驾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能不能及时捕捉住“闪光点”并加以合理运用,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来源于教师知识的储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让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每一个充满疑问的学生。
  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的已知,珍视课堂上这些来之不易的智慧之光,一起预约课堂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农业题中,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内容。在所有产业中,农业是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最大的一种,现代农业更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对自然条件的改善和利用,覆盖技术通过对改造下垫面性质从而影响气温而被人类利用。学生通过学习覆盖技术相关内容,学会分析覆盖技术一般方法。  关键词:二轮复习;覆盖技术;教学目标;区域;农业  近年来试题命制更加突出考生的能力素养考查。二轮复习重能力提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职校德育教学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如何紧跟时代的发展,采取好的策略和方法,促进职校德育教学。本文以淮海技师学院为例,探讨了如何提高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新的教师力量等。  关键词: 德育教学;互联网 ;职校  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发达,通过一条枢纽,将各行各业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各行各业一起发展,从而促进了我
摘 要: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语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兴起了“英语热”,英语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着。但是随着英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倘若不能够很好地去解决将会破坏英语教学的生态。就拿高职英语而言,高职英语视听说模式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得以重视。但是,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同样存在着许多弊端,笔者
摘 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思考的习惯,只有善于思考和发现,才能真正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做到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思考和寻找问题所在,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自身的数学意识。为此,高中数学阶段,教师需要从各方面出发,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成长。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中数学;培养  一、 前言  随着新课标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主动
摘 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陶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本文试图从陶老先生的生活教育着手,让孩子们亲近作文,喜欢作文,热爱作文,建议让孩子们回归生活,贴近自然,亲自实践,细心观察,让孩子从内心出发,抒发自我的真实想法,让孩子们的作文发光发亮。  关键词:细心观察;回归生活;抒发自我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
摘要: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是忽视、冷落,认为这些“问题学生”不值得爱,其实这些学生是最需要爱的。曾经看过这样一句有趣的名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笔者通过自己班上两名“问题学生”的转变,充分感受到了教师的教育责任比教学责任还要重大。  关键词:问题学生
摘要:ipad是一种继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之后的移动终端学习工具,由于它体积小,性能高,功能齐全,携带方便,移动灵活,已成为中小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工具。本文从运用ipad与传统学具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ipad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运用ipad呈现学生思考过程,实现了思维可视化,培养提高了学科思维能力几个方面,阐述ipad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关键词:ipad
摘要:良好的习惯是能伴随孩子一生并能督促其不断改变命运的基石。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阅读数量升级到阅读质量,阅读广度发展到阅读深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  关键词:课外阅读;良好习惯;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教诲我们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阅读数量升级到阅
摘 要: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与学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接受全面整体的培养与训练。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利用网络展开微写作训练这一话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语文;微写作;中学语文;人教版  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QQ、微信、
摘要:初一新生是由小学迈入中学的开始,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  关键词:给予;思考;表达;合作  初一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起点,但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转折点。他们客观上存在着很多不适应,比如,很难适应初中数学思维方法。如果不能引导初一新生站稳这一起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那么,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