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缺失与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cai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学生要想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阶思维能力。语文学科教学应侧重这三种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培养高阶思维的主阵地,本文对一等奖录像课《秋天的怀念》进行分析,提出高阶思维缺失表征与培养策略。
   关键词 阅读教学;高阶思维;优质课反思;教师作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科学精神”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中“勤于反思”,“实践创新”中“问题解决”都指向高阶思维。语文阅读教学应立足基础知识,重视高阶思维培养,培育学生发现、建构并运用知识能力。本文从一等奖录像课《秋天的怀念》谈起,寻绎高阶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 一等奖录像课设计框架呈现
   以下课例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的怀念》,该课获2017年全国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录像课评比一等奖。下文呈现该课设计框架及课堂片段。
   主体框架:①直接如题、导入新课;②缘题入文、理解母亲之苦;③批文入情、感悟母爱之深;④联系生活、读出自己;⑤深情朗读、体会深爱。
   教学目标:理解母亲之苦;感悟母爱之深。
   阅读方法:追问探究,对比揣摩。
   ①追问人物行为;②换位对比思考;③对比揣摩词语。
   课堂片断摘录:
   师:可以由题目提出什么问题?
   生:什么是怀念?怀念的是谁?
   生:懷念是对已经逝去的人或物的思念。作者怀念的是他的母亲。
   师:“怀念”可以换成“思念”吗?
   生:不能。因为作者怀念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师:这两个词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生:不一样,“怀念”表达的感情比“思念”更强烈。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上怀念的感情齐读题目。
   (生有感情齐读题目。)
   二、诸多教师推崇这样的课堂,原因何在
   《秋天的怀念》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经典课文,相关公开课和教学设计材料不难找到,要上得有新意、让学生有新收获,并不容易。这堂录像课获得好评,获得2017年全国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一等奖,原因大概有二。
   1.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不同于传统课堂明显“设计”,这堂录像课偏向“即兴”。由于《秋天的怀念》是一篇经典课文,不排除一线教师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方法、重难点把握、学生困惑十分了解。因此,课堂环节设置、问题数量和难度把控,教师都能提前布置好,学生的任务便是回答教师预设问题。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灌输给学生,而按“剧本”进行的课堂授课,很难带来“惊喜”。
   反观这堂录像课,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师提前设计,主体框架安排五个环节,目标指向理解母亲之苦,感悟母爱之深,阅读方法明确——追问探究,对比揣摩。不同的是,教师在设计之外给学生一定自由度。“缘题入文”:教师由学生审视标题后提出问题,又由学生来回答,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层层深入,教授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母亲之苦;“批文入情”:教师在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基础上,让其选择一则自己感动的细节进行赏析,感悟母爱之深,教师从旁关注学生是否将阅读方法运用到位,做到适时提醒——“我想追问一下”,课堂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行为主动,思维活跃,教师只要做好目标设定,在学生“偏航”时及时纠正。因此,教师认可这堂课,是因为学生收获的不单是方法,更是对知识主动地,有意义地建构。
   2.教师带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1]本堂课中,教师为学生思维创造条件,由标题《秋天的怀念》出发,学生提出诸多疑问,“什么是怀念?怀念的是谁?”“为什么要怀念母亲?”“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等等。学生迷惑不解时,正是教师的“最佳讲授区”,这位教师就是如此。
   例如:生1问:什么是怀念?怀念的是谁?生2回答:怀念是对已经逝去的人或物的思念。作者怀念的是他的母亲。
   表面看来,学生问题得到解决,明确“怀念”定义和对象。实际是,学生只是理解“怀念”的含义,并没有深入语境理解“怀念”的深刻内涵,对文本解读停留表面,情感上没有与作者联通,对无法深入体会母亲之苦。显然,授课教师发现问题所在,马上提问:“‘怀念’可以换成‘思念’吗?”学生立即关注到文本中“母亲已经去世”的事实,紧接着教师追问:“这两个词表达的感情一样吗?”,让学生关注词语感情色彩,深刻感受作者“强烈的思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授课教师发现学生问题后没有强行灌输,而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两个问题一步步带领学生贴近文本情感内核,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接受,重建思维图式,一点点深入作者内心,体会作者情感波澜。
   三、这样的课堂有什么缺憾
   本堂课中,教师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带领学生走向知识,开启学生思维,破除思维定势,学生在教师示范引领下,掌握“提问”和“删词”阅读方法,熟练运用解题“三步骤”,清晰把握文章主题,无疑是一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然而依旧有缺憾:本堂课更多停留于浅层教学,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引领还不足。分析如下:
   本课阅读方法三步骤:1.追问人物行为,为什么这样做?人物的言行举止体现了怎样的情感?2.换位对比思考,把自己的心理、做法和作者的心理、做法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不寻常处。3.对比揣摩词语,换词或删除行不行?为什么?    第一步,追问人物行为:为什么这样做?学生通过研读文本细节便能推断原因,“为什么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为什么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是他太敏感了。”人物言行举止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很沮丧,极其暴躁,很悲观……”学生只要“理解”文本,根据已知材料说明作者言行举止与情感之间因果链,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步,换位对比思考:把自己心理、做法和作者心理、做法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不寻常处。“史铁生的母亲得的病是肝癌,会经常吐血,疼痛很难忍受。人生病的时候最希望什么?”——“需要亲人在身边”;“我竟然不知道母亲病了?”——“因为母亲不想让我担心。努力想让我从痛苦中走出来”。教师让学生换位思考,作对比,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理解母亲行为背后的动机,体会母亲的苦。依旧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地推断。
   第三步,对比揣摩词语:换词或删除行不行?为什么?“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狠命地”和“可恨的”删除或者换成另外的词可不可以?为什么?——“这就表现不出作者的绝望与痛苦。”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记忆”两个词意,进而“分析”两个词与文本语境的关联,最后“评价”能否删除并给出理由,这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察。
   从布鲁姆弟子安德森修订的“新版目标分类学”来看,教育目标是由金字塔的基底起始向塔尖发展的,由“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6个层次构成。[2]前三个层次指向“低阶思维”(lower-order thinking),后三个层次指向“高阶思维”(higher-order thinking)。其中,“分析、评价、创造”三种高阶思维能力内涵在阅读教学中可阐释为:分析——区分材料类型并建立起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解构材料背后的观点、意图等;评价——检查或发现材料中矛盾、错误的观点和语段,作出评论、判断,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根据任务和情境,结合学生自身经验进行全新产品的建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包含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计划和生成三个部分。
   本堂课中,阅读方法是重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所在,但三个步骤更多指向“低阶思维”中“理解”能力,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后半节课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找一处最让你感动的母爱细节赏析”,是“提问法”和“换词法”的迁移运用,巩固加深,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对“分析”“评价”“创造”高阶思维能力训练还有提升的空间。
   《秋天的怀念》虽然经典,但只是个例,想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文章应对此类所有文章的分析,难度很大。教师此时应尽可能多地提供“样本”,选择不同视角、不同身份人群的“怀念”类文章供学生“分析”比对异同点,让学生去“评价”人物,围绕主题去“创造”新篇章,才能更好锻炼学生高阶思维。例如,在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将朱自清《背影》、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季羡林《怀念母亲》与《秋天的怀念》进行群文对比阅读,让学生分析判断人物形象、作者情感和写法,掌握“怀念”类文章的阅读和写作技巧,从而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分析”“评价”能力。而高阶思维中“创造”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强调学生在条件不完备情况下,调用知识储备和经验,有计划、有条理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例如,以“怀念”为主题创作一篇文章、采访一个人物、完成一篇画作等都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综合锻炼。
   四、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教师作为
   教师应该剔除传统课堂教学浅表化、碎片化弊病,重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度学习的热情。正如哈蒂所说“我们需要作出重大的转变,从过分依赖表层知识到降低对其的重视程度,要将教育目的转变为形成深层理解或发展思维能力,达到表层学习和深层学习之间的平衡,帮助学生成功地构建正当合理的有关知识和事实(概念层面)的理论”。[3]观诸教学实践,教师在学生高阶思维培养中,作为有二。
   1.目标维度:聚焦目标分级
   阅读教学需进行目标分级,重点培育学生高阶思维。没有目标分级的教学,学生很难把握重难点,更难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本堂课中“缘题入文、理解母亲之苦;批文入情、感悟母爱之深”是本课重点目标,有导向但不清晰,缺少目标细化和分级,学生很难评判是否掌握高级思维,也不利于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元认知”策略。因此,课堂上,教师不单要明确目标数量,更要分级。首先,区分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例如,一般目标:使用“理解”“掌握”“欣赏”“认识”“体会”“喜爱”等含义较广的动词来描绘;具体目标:行为动词加上文本内容。其次,在具体目标中区分低阶思维目标和高阶思维目标。低阶思维目标设置为:圈画文中优美语句;说说句子表达的情感;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对应“记忆”“理解”“应用”能力。高阶思维目标设置为: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请围绕主题评价文中某一人物行为;请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作者情感脉络补充文章结尾,对应“分析”“评价”“创造”能力。以七下第三单元为例,对目标分级。
   七下第三单元是有关“小人物”的故事单元,分别为《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和《骆驼祥子》,“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阿长有诸多陋习却关爱“我”、老王穷苦卑微却心地善良,《台阶》中父亲结局悲壮,却难掩其勤劳、坚韧品质,卖油翁身为劳动者却不卑不亢,骆驼祥子在麻木、潦倒之前亦有老实、坚忍的优良品质。教师授课时明确本单元一般目标——“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其次,完成具体目标中低阶和高阶思维目标设置。低阶思维目标:例如,根据标题、篇幅等要素识别详写与略写,确定写作重点;阅读文章谈谈感受;根据情感特征、变化找寻对应语句。高阶思维目标:例如,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原因,如《阿長与〈山海经〉》,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这个人物?成年后作者和文中人物情感是否一致?《老王》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何会感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分析总结本单元“小人物”的异同点,并分析其中形成原因。要求:①用一句话,说出你的观点;②用具体的事例来佐证;③条理清晰,逻辑自洽。    2.过程维度:介入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经由个人与情境的互动,而不是透过教师的教导而得到”[4]。高阶思维培育需要真实情境“土壤”输送养料,“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某种或多种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评估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5]学生无法深入解读文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脱离真实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真实情境有多种方法:1通过图像或实物创设情境;2通过活动创设情境;3借助语言创设情境;4借助新旧知识关系创设情境;5借助人物或事件“背景”创设情境;6借助问题创设情境。《秋天的怀念》教师借助环环相扣的问题来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深挖细节,避免浅表思考。教师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可以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阿长”“老王”“父亲”“祥子”与学生生活有隔膜,较难深入理解人物情感,容易死记课堂“答案”。不如将学生放置真实情境,与现实“小人物”亲密接触,缩短情感距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例如,从低阶到高阶设置三个活动。活动一“听听他们的故事”,让学生采访身边的“小人物”,较为全面地了解被采访者生活情况、工作性质、生活愿望等;活动二“说说他们的故事”,模仿“朗读者”节目,由学生自定主题,自选名家笔下感人“人物”文章,朗读、展示、交流;活动三“写写他们的故事”,小组合作将采访文稿整理成篇,在班级交流。活动一,学生只需“记忆”采访内容,不出现偏差即可,属于“低阶思维能力”训练;活动二,学生要想说出人物故事,需“回忆”采访内容,对内容“分类”和“区别”,有序地“组织”,属于低阶思维中“理解”能力训练,如想效果提升,则要调动高阶思维“分析”和“评价”采访对象;活动三,写写他们的故事。想让写作有条理,合符逻辑,主题鲜明,生动感人,须有明确目标、写作计划,才能生成作品,是对学生高阶思维“创造”能力的考察。活动过程中,学生低阶和高阶思维能力都得到训练,重点在于高阶思维训练。
   一般认为,在传统接受性学习当中,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低阶思维能力,而在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探索型、自主型和协作型学习中,主要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但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忽视、无视高阶思维培养现象。想要改变此种现状,教师必须明确高阶思维培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性,其次,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领悟“高阶思维”内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课题“中学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与教学成效研究”(课题编号:JAS1954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1.
   [2]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
   [3][新西兰]约翰·哈蒂(John Hottie),金莺莲,洪超,斐新宁译.可见的学习——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86
   [4]周新富.教学原理与设计[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45
   [5]崔允漷.學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04):1.
   [作者通联: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课程
  教学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赶到浙江缙云县城入住,睡梦中听到雨打窗户,不免有些担心,因为一大早将赴云和梯田观光。好在出发时雨渐止,同伴劝说道,这天气或者什么都看不到,或者能看到别样的景色。我多么希望是后者。早就听说云和梯田有“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之称,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乘车沿着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而上,薄雾蒙蒙,白茫茫一片,心情有点失落。随着高度不断攀升,远方的山头影影绰绰,顿时又有了观景兴致。
摘 要 文本中的“悖论”是深入探究文本意蕴的突破口。三个案例中的三个“悖论”分别来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李森祥的小说《台阶》、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希望能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解读文本的视角。   关键词 悖论;封建家长;奴性心理;幸福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的两个对立的结论。文本中的“悖论”,通俗的讲就是一段文字中或两段文字之间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些地方是值得怀疑的学习
立足中学生认知规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文化类校本课程读本编写的源动力.编写文化类校本课程读本的目的不仅是希望更多的学生
得失与终点、起点、过程关系的背后,是主体不同胸襟与品位的体现,我们最需要的是保持一种从容、淡然的心态.我们的生活,除了得失,还有家国的责任与自我的担当.文题在外在形式
摘 要 本文从审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以及人作为“种”的存在的特殊方式,阐释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审美表达,提出了语文学科的鉴赏与创造,是情思统一的创作审美思想,是文质兼美的语体审美主张,是刚柔变通的表达审美追求的具有显中华民族审美特质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学科的审美;审美鉴赏;审美能力  一、 审美:生命在情感维度上对客观世界的投射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实用文本阅读版块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着重考查学生的内容分析与理解能力.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实用文本阅
摘 要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山水小品的代表作,结尾借舟子之口点出的“痴”字,正是一篇之魂。在作者看来,“痴”是如痴如醉、浑然忘我的境界。作者除了以空灵之笔点染出了一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卷,还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出了一个“痴人”形象。作者的“痴”主要体现在情痴、行痴和景痴。他痴迷于超凡脱俗的雅致,痴迷于“独行”,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而作者“痴”的背后掩藏着一颗“痴心”,即故国之恋、亡国之痛
摘 要 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日、美等国中学语文课本中对鲁迅形象的塑造与中国大陆有所不同,他们共同认定鲁迅作为文学家或作家的身份,有的甚至认为鲁迅是政论家和翻译家,却有意淡化或忽略鲁迅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角色。境外中学生对鲁迅的接受状况可谓喜忧参半,当下境外学生对鲁迅的接受面临挑战,国家应加大力度推进境外青少年鲁迅教育。   关键词 境外;鲁迅作品;鲁迅形象;学生接受   鲁迅是现代以来百年中国为数
据媒体报道,当前我国的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慕课更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网课一派繁荣的背后,十几元甚至几元即可购买“代学网课、代考试”一条龙服务,已在部分高校成为公开的秘密。   有人認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技术手段解决,如对学生进行人脸识别等。但问题是,上课可进行人脸识别,提交作业如何进行人脸识别?一些人认为,
为了促进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的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考试内容、考试目标、考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内容上少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