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过节了,不管是端午节、中秋节,还是情人节、圣诞节,都是人们放松自己、享受快乐的时刻。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有关科技的国际节日,下面就去认识一下这些不被大众熟悉却有着重大意义的节日。
维护知识产权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体现,为了提高人们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自2001年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规定每年的4月26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成立。2000年10月,在第35届成员大会上,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提出的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获大会通过,世界知识产权日由此设立。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热心人士都会举行多种多样的活动。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将活动主题定为“电影——全球挚爱”,以期让人们走进幕后,了解知识产权怎样影响电影制作人从剧本到银幕的旅程,制片人怎样吸引投资人,剧本作者和演员如何谋生,创新又怎样不断拓展这个产业创造力的疆界。
生活中,去超市买菜、出门打的、去医院看病等都要涉及计量问题,计量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计量还与科技密不可分。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为了掌握和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所有的事物都由一定的“量”组成,并通过“量”来体现。
例如,19世纪末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迈克尔逊用镐光(单色红光)作为干涉仪的光源,测量了保存于巴黎的铂铱合金基准米尺的长度,获得了相当准确的结果(等于1553163.5个红光波长)。直至百余年后的今天,利用各种干涉仪精密测量长度,仍然是几何量计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米制公约”,1999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
众所周知,臭氧是地球的保护服,它不仅能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还可以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了严重的空洞,这一现象于1974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罗兰和穆连发现。
1987年9月16日,全球4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纽约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签署),标志着各国对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的开始。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历史上,英国曾是一个航海事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对航海者来说,如果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无法知道航行的时间和位置。受技术限制,长期以来航海者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臆测航向,以致经常出现搁浅或触礁。
为解决这个问题,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下令在伦敦东南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尼治村兴建天文台。天文学家经过百余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一套科学的计时法,并把划经这个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地理经度测量和计时系统的起点。
1884 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后来这一天便被定为国际标准时间日。
每年的9月22日,全世界的许多城市都将通过限制机动车进入城区,设立步行区、自行车专用区和举办其他相关活动来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并鼓励人们使用更为清洁的交通工具,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这便是“无车日”的主要活动。
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在这一天弃用私家车,这一天成为法国的“市内无汽车日”。
一年后,66个法国城市和92个意大利城市参加了第一届“无车日”活动。2000年2月,“无车日”倡议被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框架内。短短几个月时间,欧盟的14个成员国和其他12个欧洲国家决定加入欧洲无车日运动。
为了鼓励更多市民乘坐公共客运交通车辆,减少交通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中国也尝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无车日”。2001年,成都成为中国第一个、亚洲第二个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2002年,台北也将无车日选在了9月22日。
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日渐增多,地球有限的自净能力已难以承受沉重的压力。
1987年,澳大利亚人伊恩基南先生驾单人帆船环绕地球时,看到漂浮在海上的垃圾,顿时对地球的环境问题感到忧心忡忡。
两年后回到悉尼,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发起了“清洁悉尼港日”。该活动召集了4000名志愿者清理废旧汽车、白色垃圾等。接着他们又发动全国人民一起动手,最后有近30万的志愿者参与了新一轮的清洁澳大利亚日。迄今为止,清洁澳大利亚日已成功举办了16年。
下一步,伊恩又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在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支持后,世界清洁日在1993年第一次举办,并将时间定为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自此,世界清洁日成为全球性的社区活动,每年有超过130个国家、3500万人参与。
“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1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八点半至九点半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及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这项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展开,一下吸引了超过220万个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然而,也有人质疑关灯1小时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否与活动的本意相悖。
无论如何,这个活动用它特有的方式引起了人们对节能的关注。
维护知识产权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体现,为了提高人们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自2001年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规定每年的4月26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成立。2000年10月,在第35届成员大会上,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提出的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获大会通过,世界知识产权日由此设立。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热心人士都会举行多种多样的活动。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将活动主题定为“电影——全球挚爱”,以期让人们走进幕后,了解知识产权怎样影响电影制作人从剧本到银幕的旅程,制片人怎样吸引投资人,剧本作者和演员如何谋生,创新又怎样不断拓展这个产业创造力的疆界。
生活中,去超市买菜、出门打的、去医院看病等都要涉及计量问题,计量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计量还与科技密不可分。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为了掌握和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所有的事物都由一定的“量”组成,并通过“量”来体现。
例如,19世纪末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迈克尔逊用镐光(单色红光)作为干涉仪的光源,测量了保存于巴黎的铂铱合金基准米尺的长度,获得了相当准确的结果(等于1553163.5个红光波长)。直至百余年后的今天,利用各种干涉仪精密测量长度,仍然是几何量计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米制公约”,1999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
众所周知,臭氧是地球的保护服,它不仅能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还可以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了严重的空洞,这一现象于1974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罗兰和穆连发现。
1987年9月16日,全球4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纽约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签署),标志着各国对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的开始。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历史上,英国曾是一个航海事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对航海者来说,如果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无法知道航行的时间和位置。受技术限制,长期以来航海者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臆测航向,以致经常出现搁浅或触礁。
为解决这个问题,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下令在伦敦东南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尼治村兴建天文台。天文学家经过百余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一套科学的计时法,并把划经这个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地理经度测量和计时系统的起点。
1884 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后来这一天便被定为国际标准时间日。
每年的9月22日,全世界的许多城市都将通过限制机动车进入城区,设立步行区、自行车专用区和举办其他相关活动来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并鼓励人们使用更为清洁的交通工具,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这便是“无车日”的主要活动。
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在这一天弃用私家车,这一天成为法国的“市内无汽车日”。
一年后,66个法国城市和92个意大利城市参加了第一届“无车日”活动。2000年2月,“无车日”倡议被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框架内。短短几个月时间,欧盟的14个成员国和其他12个欧洲国家决定加入欧洲无车日运动。
为了鼓励更多市民乘坐公共客运交通车辆,减少交通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中国也尝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无车日”。2001年,成都成为中国第一个、亚洲第二个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2002年,台北也将无车日选在了9月22日。
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日渐增多,地球有限的自净能力已难以承受沉重的压力。
1987年,澳大利亚人伊恩基南先生驾单人帆船环绕地球时,看到漂浮在海上的垃圾,顿时对地球的环境问题感到忧心忡忡。
两年后回到悉尼,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发起了“清洁悉尼港日”。该活动召集了4000名志愿者清理废旧汽车、白色垃圾等。接着他们又发动全国人民一起动手,最后有近30万的志愿者参与了新一轮的清洁澳大利亚日。迄今为止,清洁澳大利亚日已成功举办了16年。
下一步,伊恩又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在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支持后,世界清洁日在1993年第一次举办,并将时间定为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自此,世界清洁日成为全球性的社区活动,每年有超过130个国家、3500万人参与。
“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1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八点半至九点半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及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这项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展开,一下吸引了超过220万个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然而,也有人质疑关灯1小时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否与活动的本意相悖。
无论如何,这个活动用它特有的方式引起了人们对节能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