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angel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 整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中生而言十分重要,这关乎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予以重视。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出现心里不健康的问题。以往,高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和考试无关的内容就选择加以忽略,事实上这种做法是片面的。有些学校的教师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时,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学生的心理情况开设的,教师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主体探索能力削弱。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知,研究性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看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并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解决心理问题,完善自身人格。
  一、合理运用研究性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
  以往,教师在讲解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对知识进行口头讲述,这些知识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安排的,事实上学生自己通过阅读的方式也能够认识这些知识。研究性学习相关资源主要涉及到实验法、文献法以及调查法等基本方法,并且还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学习案例。高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述这些研究性学习方法,然后使学生根据这些学习方法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这些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范例的他人经验加以学习,并对这些研究方法加以掌握。
  例如在进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研究性学习资源。高中心理教育和高中生的关系十分密切,是高中生主观层面的教育。研究性学习方式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可能会使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教师不妨让学生掌握小组研究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时就会相互讨论。当然,由于教师也是从高中阶段过来的,他们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也会有一些把握。所以教师不妨向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理解。当然,学生然后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小组分工应该尽可能明确,一部分学生负责查阅相关资料,一部分学生负责进行问卷调查,一部分学生则负责提取观点,以此类推。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
  二、合理创设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活动课对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他们只是草草结束整个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针对这一情况,高中教师应该开展心理活动课,并且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在导入课堂情境和进行实例分析的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当然,教师还应该使自己的授课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产生共鸣。
  例如,在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追星一族”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该合理创设心理活动课。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最近备受追捧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然后让学就“追星的利与弊”为题开展辩论赛。由于学生性格的差异,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所以在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了解。学生通过辩论进行自主探究,并将所学心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潜在思想,这样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问题追根究底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合作程度。通过合理创设心理活动课,学生能够对心理不健康因素给人造成的影响加以体会,并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三、合理运用主题探究方式开展教学,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主题探究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往,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讲解时,很少采用这种方式。教师应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心里专题进行研究。当然,这还需要教师对研究主题加以确定,并鼓励学生对相关心理主体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谈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进行主题设置,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会更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早恋”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该从该主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谈及自己对“早恋”的看法,并向学生讲述一些实例,是学生形成“早熟的苹果不好吃”的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加以整合。首先,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研究性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其次,教师应该合理创设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知识;最后,教师还应该合理运用主体探究方式开展教学,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华、蔡晓东. 上海: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我们这个“欲望和利益占上风”的时代,人格之美才是人生最高學位。历史烛古照今、叙史载道,承载着重要的人格教育功能。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渗透人格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格教育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烛古照今,叙史载道。古往今来,历史教育一直就承载着资政育人、经世致用的职责。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讲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实用主义的年代,我们的教育严重倾重于理科,一味地追求高
《淡淡的深情》是中职二年级第三册第二单元的文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对文章的辨析和品味,所以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在基本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解读。辨析是对文章的分辨和剖析,是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分解,我认为是从语言的表象和实质来进行理解,品味是对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赏析。《淡淡的深情》最主要的任务是也正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赏析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深情。  《淡淡的深情》在选材、结构和语言表达方
【内容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的对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充分的结合“人文精神传递”的实际要求,总结出适合高中生群体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结合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情况,充分的分析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实际要求,探索应当如何通过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索,促进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人文精神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多媒体进入课堂,成为新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创设逼真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运用多媒体对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也存在数学教学中的劣势。从当前的教学情况看,大多数
一、问题分析  朝会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集体朝会课,即在每周星期一早晨升旗仪式上,利用一刻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时事教育、常规教育、养成教育、榜样教育等。  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关心同学、关心老师、关心父母、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
《爱莲说》是中学教材里的著名篇目,几乎所有的中学教材都有选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这篇文章仅仅116个字,通过写莲花,借花抒情,托物言志,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影响了一代代学子。通过学习《爱莲说》,我们能够充分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从而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北师大版中学语文教材在八年级下册将这篇文章选入,作为第五单元“花之君子”第一篇讲读课文,对本单元文言文课文讲授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内容摘要】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而且逻辑推理性强,加上缺乏直观的感性试验材料,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本文结合高中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对其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 遗传基本规律 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遗传学自身的知识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
【内容摘要】为了升学,化学教师总是想让学生多见题型,对考试内容重复讲解,忽视了让学生多了解化学的其他方面。而化学知识有深度更有难度,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要重新思考。笔者拟从“有趣问题设置,唤醒探索欲望”、“实验唤醒思维,探究有声有色”和“合作指引方向,探究促使进步”等方面尝试探究性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性 教学策略  化学课堂怎样抓住学生,就看教师怎么展开自己的教育思想了。由于化
【内容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困囿于书本知识,割裂了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乏味。我们高中生物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开展生活化教学,使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生活化,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 有效教学  传统的生物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钳制,教师迷恋于对考分的“追逐”,将机械重复当作“巩固”,将课后苦练当作“题海”,死记硬背当作“强化”,学生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01年设立至今,仍无法成为一门常态课。究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有两个:第一,是应试的功利思想的影响。第二,是薄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笔者认为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除了必需的由上自下的,全面、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知识培训和及时跟进的专家指引以外,还应该依托学科教学,坚持走本地特色之路。  【关键词】应试的功利思想 专业知识薄弱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