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的数学课堂别有味道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科学、抽象、严谨而又不失韵味的学科,一堂有味道的数学课,会是教师生命激情与学生生命活力的释放,会是师生共同演绎的乐曲;一堂有味道的数学课,会真正滋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品位;一堂有味道的数学课,会像一坛老酒,越品越香,越品越浓,值得回味。
  一、让数学课堂充盈生命的味道
  叶澜教授说:“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作为生命主体的小学生重要的生命经历,让数学学习的课堂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力的场所,使数学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气息。”数学课堂之所以要充盈生命力,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自主探究,才能张扬个性,才能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使生命活力得以焕发,生命价值得以提升。
  如在教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时,我增加了一个环节:将一个圆柱体木料削成圆锥体,你能削出怎样的圆锥。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一共有四种不同的情况,除了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其他情况下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不太确定。让学生在自主观察中生成了第一次结论,实现了对知识的初步建构。接下来,在学生相互争论及自我反思中,经历了知识的解构过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目睹了圆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关系的重新形成,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实现了知识的再次建构。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这不正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必需吗?当同学们发现自己探索的结论与科学家的发现如此接近时,幸福的笑容跃然脸上,心灵深处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们看到的不正是一种生命价值的肯定吗?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生命课堂吗?
  二、让数学课堂散发快乐的味道
  快乐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催化剂。我们经常会发现平时最安静的学生,只要一玩游戏,就会特别起劲,特别快乐,这就足以说明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定的快乐因子。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激活学生体内的快乐因子,创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好处的。
  在教学五年级“确定位置”一课时,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数对以后,我安排了“找座位”的游戏,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座位,再根据数对找到所在的同学,这时学生非常开心,然后我说出数对(X,3)(5,Y),学生迟疑了一会儿,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明白了意思。这时我又报出数对(X,Y),所有学生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在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探索的魅力,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感受到数学是美丽的,数学课堂是快乐的。
  三、让数学课堂洋溢生活的味道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强调数学教学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理解走进数学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指导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有何意义?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我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给家中的壁挂式空调和柜式空调做一个防尘罩,给学校报告厅的台阶铺上红地毯,你会怎么做,需要多少材料。解决问题时,学生需要动手测量物体的实际数据,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实际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学习“圆柱的认识”后,我安排学生回家做一个圆柱形笔筒,并进行评比。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圆柱的特征,又要注意美观和实用,在做中学,学中用。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四、让数学课堂点缀人文的味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数学不仅追求真,还追求美;求真、求善、求美是数学精神的科学成分与人文成分的融合和升华。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探索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后,可以结合有关内容恰当地插入数学史料,介绍祖冲之。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引用墨子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也。”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知道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含着灿烂的数学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像蝴蝶、奥运五环、天安门等,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高雅情趣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提升其人文素质。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只有于其中添加多种味道,诱发学生的食欲,让学生在浓浓味道的调动下愉快地、自觉地“吃”进数学知识,把表面枯燥、冰冷的数学知识变成滋润学生心灵的大餐,润物于无形之中,没有一点雕琢式教学的痕迹和灌输式教学的无奈,才能逐渐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品位,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魅力四射!
其他文献
德国的一位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将一匙盐放在你面前,不管怎么要求你都不会把这匙盐吞下去,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匙盐放到美味的汤中,那么你会在享受鲜美的汤时,不知不觉地把这匙盐摄入体内。生活之于教育,如同汤之于盐,虽然生活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如果能将教育融入生活,利用熟悉的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与理性分析碰撞的过程中,思维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一、教学材料源于生活  教材内容所展现的情境,
准确测量汇率波动是进行汇率预测和风险控制的基础.本文通过美元/日元的高频日汇率数据的实证研究,检验了金融时间序列的"尖峰厚尾性"特征,并且通过对GARCH、TGARCH和EGARCH
公益广告指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以自己独有的社会性、生活性、展示性、灵活性、深刻性,深刻地影响着我们。2012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隆重开展面向全球的电视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到会嘉宾——曾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认为,公益广告具有“将文化落实为文明,将教育落实到教养”的功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摘要:文章在对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增值业务发展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认为,通过进一步优化业务发展结构、强化业务运营管理及提升价值链掌控能力等,可以更好地推动移动增值业务的有效发展。关键词:移动增值业务;问题;探讨随着3G时代的来临和通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移动增值业务的应用步伐加快,用户的消费需求逐步由基本通信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移动业务娱乐化、生活化、综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是由于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供给难以满足这种日益增加的需求。文章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分析出发,对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如何增加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问题;对策对优秀乃至卓越的企业家的渴求是所有企业的共同愿望。而企业家具有的这种决定企业命运的能力究竟
名师的课,百听不厌;名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名师的课堂,个性彰显;名师的课堂,思维活跃,思维火花四处迸射,我们青年教师不禁被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吸引。作为新生代的年轻教师,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如看书、看光碟、听课等)来模仿名师,或套用某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这就是所谓的“学课”。这种“生搬硬套”的学课方式是年轻教师成长过程中必然生成的仰慕“名师、名课”情结,是不科学的、错误的,需
新课标鲜明地确立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观:锻炼与培养学生合作、主动、互动、质疑、探究、展示等学习品质,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学生学好语文奠定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权,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语文学习平台。  一、让学生参演,体验语文情境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体验是知识的活化,经验的升华,是积极能动的语文学习状态。学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文本表述的文献,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分析文本表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是文本的内容(从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对文本进行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