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展开文本的深度解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hen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吴广岭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课程改革的所有问题最终都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那就是课堂。课堂上主要发生的问题是教材和教法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不管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都要体现出对教材的理解。教师首先要学会细读文本的内容,然后还要指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体会文本的深意。我在教学中就将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掌握文本细读方面,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对文本展开细读,尝试发展解读能力。
  一、字斟句酌,潜心涵泳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语言是文本细读的起点。正如学者南帆提出的那样,要让学生沉入词语之中。我在教学中也鼓励学生尝试沉入词语之中,不要放过课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如果学生能潜心涵泳,品味文章中的细味,则能读出一定的深度,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姥姥的剪纸》一文展现了姥姥和“我”之间的情感,看似其中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深奥字词,但是如果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其中有不少值得细细琢磨的词句。我在教学中就鼓励学生拿出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展开深入分析,尝试探究作者是否有什么深意。如可以让学生分析句子“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特别加上“好使”和“延长”这两个词,用“剪刀就像她两根手指”不是一样能展现相同的意思吗?学生在分析中认为:“‘好使’这个词语突出了姥姥心灵手巧,姥姥能熟练地运用剪刀,所以要强调‘好使’。”还有学生提出:“‘延长’能展现出剪刀和姥姥原来的手指已经融为一体,如果不加的话就体现不出这一点,让人觉得姥姥多了两根手指。”在深入分析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的字词,发现文章中的字词始终都是为了展现主题服务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姥姥的心灵手巧,展现姥姥和“我”的深厚感情。我还鼓励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其他词句展开分析,尝试咀嚼其中的含义。
  叶圣陶认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也就是说在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不能轻易地放过其中的任何一个词句,只有沉入到词语深处,品味出其中的真正味道,才能体会出词语的真正含义。正如学者朱光潜所说的那样,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如果学生能在咀嚼中体会到文本的味道,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比较品评,发展思维
  在指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并能看出哪些作品更好。在这样的比较和分析中,学生能唤醒对阅读的兴趣,同时还能产生自己的思维感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我鼓励学生将其和《烟台的海》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有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的结构不一样,《烟台的海》是以时间为顺序写的。”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亚落日》不是展现了落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变化吗?这不是也以时间为顺序吗?”学生补充说明:“《烟台的海》展现的是一年四季的景象,起到了整体展现的效果,而《三亚落日》其实是取了一个很短的时间点,所以和《烟台的海》相比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还有学生提出:“《烟台的海》不仅写了景物,还写了人。”我又提出问题:“《三亚落日》中就没有写人吗?这篇文章仅仅只是写了景物吗?”学生回答:“不是这样的,在《烟台的海》中,人就是景物中的一部分,但是《三亚落日》中不是如此,主要写的是人看到的景物的状态。但这并不是说《三亚落日》中就没有写人,作者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创作。”这样就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对文章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提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了如何合理安排写景类文章的结构,学生在自主写作的时候就会写出更具有逻辑的作品。
  我在引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尝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触摸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细读作者的中心思想,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有效地提高语言理解的能力。
  三、想象还原,加工创造
  学者王尧指出:“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要尝试和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有共同的感受,这才是文本细读的真正方法。我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还原课文,尝试将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并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人物的情感,这样就能让学生触摸到作者的创作思想,利用想象展开还原,尝试加工创造,获得更多阅读感受。
  教学《三打白骨精》时,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我鼓励学生尝试将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有学生提出:“白骨精还真是锲而不舍,一次不成功,就再来一次。”我调动学生的想象:“大家将自己想象成白骨精,想一下白骨精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她采用的又是怎样的方法呢?这样的想法能说是锲而不舍吗?”学生有所感触:“白骨精是在做坏事啊。就好像我们学习一样,没有想如何提高成绩,就想着怎么作弊,还一次又一次地作弊,这样怎么能算是锲而不舍呢?”这样就让学生对白骨精的狡猾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想象成孙悟空和唐僧等其他人物,然后思考一下唐僧在驅逐孙悟空时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孙悟空在三次打白骨精时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这样就能让学生对课文获得更深的感受,体会更为深刻。学生的想象力都很丰富,通过想象,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加工创造的过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为深刻。
  有学者提出文学的欣赏活动要凭借语言这种符号来进行,然后再从语言返回到丰富的现实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展开想象和还原,这样才能给文字赋予新的意义,才能更好地获得审美感受。
  四、寻找缝隙,倾听生命
  课标指出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其中,则能让学生找到生命的感觉,体会心灵的悸动。我在教学中就尝试寻找机会,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对文本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闪烁着生命的光辉,我在教学中尝试挖掘,促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如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文章的最后,‘我’对老人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为什么这里要用30年这么长的时间呢?为何不说‘明年’这样较短的时间,又或者说‘以后’这样比较模糊的时间呢?30年后,老人已经90多岁了,你觉得他还能如此健朗吗?”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刻的思考,有学生说:“我觉得这其中包含着‘我’对老者的深切希望,‘我’希望老者能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还有学生说:“老者自己也同意30年后再见面,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出老者的乐观心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了人物的乐观心态,体会到了文章蕴含的生命意义。我还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理性感悟,体会生命的伟大。
  特级教师于漪提出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生命的意义,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找到感知的“缝隙”,这样学生就能进入到作品中,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通过想象获得更多的体验。
  在教学中,我尝试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让学生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文本细读能让学生更好地以文本为中心开展学习,让学生逐步重视语境对于语义分析的影响,并关注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时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体验,理解文章则会更为深刻。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不断地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方面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新店镇利群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理念快速更新,各种教学模式不断被尝试和探索,其中“问题教学”一直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干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与“问”紧密相连,“学”赋予“问”深刻的意义,同样“问”使“学”得以更好地展现。因此,在课堂中,为顺应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师应当深刻思考如何合理设计问题,同时增加问题的创意设计,提升教学水平。  一、创意地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智和思维十分简单,喜欢有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在传统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模式通常较为单一。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无法对阅读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阅读的热情,进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整合文本进行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议题展开阅读,以实现整体阅读目标。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整合文本的阅读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紧扣文本语用点,突显阅读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寓言故事,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宣扬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寓言故事以小见大,具有很强的讽喻性,能够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都习惯性地把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直接告诉学生,却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不能真正发挥寓言故事的价值。对此,教师应做出改变。以下将介绍几种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希望对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编写,准确把握了年段特征,突出体现了尝试用多种阅读方式提升阅读能力的目标特点。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要从阅读目标入手,引导学生采取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第一学段的阅读是由启蒙状态向初步掌握阅读技能逐步过渡的阶段;第二学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与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初步体验精读、默读、略读等不同形式的阅读时期,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具有了
科普类文章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统编本低年级教材中选编了不少科普类的文章,一年级上册的《四季》“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一年级下册的《要下雨了》,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二年级下册的《我是一只小虫子》《雷雨》《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等等,这些文章主要是以童话、诗歌、故事的形式出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强,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有些
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单篇阅读教学,主题性群文阅读在同一个主题下从不同角度选择多个议题,每一个议题组织多篇文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形成认识。主题性群文阅读强调主题的引领,希望以此明确课堂讨论的中心,使单纯的议题讨论有层次,并通过主题的引领贯穿多个课堂,使议题组合呈现,力争达到统整课程的效果。同时,主题和议题的层次设置、组合呈现更切合学生的思维成长规律,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群文阅读研究的道路
一提起习作,很多学生就头疼,他们不愿写,也不会写,所以就有了一种怪现象的蔓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不一样,但写出来的习作往往大同小异。原来在学生中背作文、抄作文书很是流行。他们每人手中至少有两三本作文书,习作题目一出,他们就忽拉拉翻开大抄小抄一遍,写出来的习作只不过改头换面罢了。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具有新奇感、神秘感的世界,不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使他们乐写、愿写、会写呢?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学生的听、说、读、写要由必要的语文知识来支撑,离开了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的形成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往往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脱离语言环境的实际机械地记忆、操练,结果不仅肢解了课文,也使
基于“STEM”视角,以整合为核心,引导学生跨界阅读,需要大视野、大情境、大课程。借助跨学科透视、跨领域体验和跨技术整合,给予学生跨界阅读空间,让跨界阅读成为一种高阶阅读。跨界不是简单的叠加、混合,而是深度融合。“STEM”视角下的跨界阅读,能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互联网 ”背景下,学科边界正在模糊、消弭,科学与人文从二元对峙逐渐走向融合,“STEM”教育就诞生在“互联网 ”背景下。所谓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引领学生以“读”促“评”,让学生读有所获、评有所得。  一、引领学生自读促自评  自读促自评,通常在每篇课文新授前的预习时间内进行。自读促自评着眼于培养学生读的兴趣、评的情趣,变教师的“要我读、要我评”为学生的“我要读、我要评”。  自读是学生预习课文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石。常用的自读方法有:默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