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永林,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出版《中西通俗小说比较研究》、《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品格》、《郑振铎与民间文艺》、《张恨水及其作品论》、《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民间文学教程》(合著)和《现代中国文学史》(合著)等著作18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中国民间文艺学“山花奖”学术著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1994—1998年)著作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集体项目,2003年)和国家教委第三届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集体奖,1996年)等。
问者:黄老师,您好!刚刚过去不久的清明节首次作为法定假日,许多地方都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像石家庄市和甘肃省公祭伏羲,浙江绍兴公祭大禹,以及曲阜的祭孔大典,陕西的公祭黄帝陵还有一系列民间自发举行的家族祭拜活动等等,昭示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旺盛的生命力。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提出要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势必会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所系。作为从事近二十年民俗文化研究的民俗学专家,我想请您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讲解一下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
答者:好的。我们要了解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民俗,它包含哪些内容。“民俗”作为一个学科术语,最早诞生于1846年。英国博物学家汤姆斯在《文学俱乐部》上发表文章,提倡以folk (民众,民间)和lore (知识,学问)组合成新的词语“folklore”,意为“民众的知识”,以之取代“大众古俗”的说法,并由此被学界广泛沿用至今。而后,随着民俗学科的发展,由于语义和理论主张的差异,研究者们立足自身的学术视角和理论体系,对于“民俗”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发掘和多维阐释:汤姆斯把民俗解释为一种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大众古俗;在以泰勒为代表的人类学派民俗家那里,民俗被看作原始文化的“遗留物”,布鲁范德认为“民俗”是以口头、习俗规范或者传统行为等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等等。
在我国“民俗”作为一个词汇,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即由“风”而“俗”,继而由“风俗”到“民俗”的演变。“民”谈的是文化创造和享用的主体性问题,“俗”谈的就是文化的对象性问题。民俗就是指由民众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生活文化和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为了让大家更加具体感性地认识民俗,我们一般将其分成四大类: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居住、服饰、交通和医药保健;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血缘、地缘、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人生仪礼,传统习惯等)、岁时节日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巫术、艺术、哲学、伦理观念等;语言民俗,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民俗基本涵盖了生活中的具有制约与规范人们生活行为的所有事项,存在于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神话、仪式等具体形式之中,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文化传统。
问者:刚才您提到了,民俗是一种文化传统,那么作为传统的民俗,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有哪些价值,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又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答者: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深层而稳定的民族文化积淀,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民俗在我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民俗,而民俗一旦形成就有了巨大的惯性和规范力量。这种规范仿佛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当人们都顺应它生活的时候,仿佛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然而一旦出现与之相悖的个体行为,它强大的规范力量和权威立刻就会显示出来。它就像一把无形的标尺,覆盖着某一个时空围度,一方面规定着人们思想行为方式,一旦出现不在它规则之内的“越轨”行为,立刻就会引来周遭的异常反应,它又引导越轨者自动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我们常说入乡随俗,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汉族举行丧礼的时候要着素,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倘若一个人穿着鲜艳地参加葬礼,一定会引起周围人们的谴责甚至冲突。这就是民俗的礼俗规范功能。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光芒。对于生活在基层社会的老百姓,民俗是最重要的生活教科书。在记录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想尽办法把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完整的传承下去。二十四节气歌,农事谚语等都是最早用于服务生产劳作的,在人们的口头和实践中被代代传承下来。因此民俗还具有知识教育功能。
同时,民俗最为直接的作用就体现在对生活的协调作用上,在生产之外为人们提供娱乐的平台和情感宣泄的出口。人类创造文化,就是为了享用它。像端午节中比赛龙舟,清明节的踏青狂欢,中秋节赏月等等,很大程度上都包含着娱乐大众的主题思想。此外,婚礼中的“闹洞房”,葬礼中的哭丧习俗就是一种心理能量的宣泄和释放。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从一出生就生活在特定的民俗之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在这种民俗的熏陶下,就会生成一种文化情结,将个人与之生存的国家、民族、地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情结也是整个族群赖以存在的文化标志。每一个人、民族和国家在特定的时期总要自觉不自觉地去寻找自己文化的根。当人一旦离开生养自己的地方,这种文化标志和认同的力量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他对于祖国和家乡的观念就会明显的表现在地方风俗、行为习惯、个人喜好和思维特点等各个方面。因此民俗还具有族群认同功能。当然,随着时代发展,新的民俗不断产生,而原有的民俗功能也可能发生新的变化。然而民俗的社会功能和力量却从未减弱。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多元文化相互碰撞,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更要求我们从民俗文化之中去探寻民族文化的根。
问者:的确,随着社会发展,民俗文化的价值愈加被发现和重视。此前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民俗学只是作为部分大专院校的本科选修课和民俗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开设,如今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呼吁让民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那么,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民俗文化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情况,您认为民俗文化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进入学校教育呢?
答者: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文化之源,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场所,无疑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在培养更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继承、传播、研究和教学高层次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重视和加强学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自身要求。无论从学生素质培养还是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民俗文化走进校园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究竟怎样个走进法,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商榷的。
就目前我国高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开展情况来讲,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高校本科中没有设置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目前我国高校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一般只限于研究生教育,原本应该是基础文化学科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本科教育中严重缺位,这严重影响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人才的培养。二是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开设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课程,即使在少数开设有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课程的学校里,一般是作为选修课,而且大多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也较为庞杂,有时课时还得不到保障。三是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严重影响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
在我看来,民俗文化教育首先应该具有连续性,不能突兀的出现或者中断。同时民俗文化的教育还要具有系统性。因为民俗文化样式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歌舞、信仰、仪式、神话、歌谣以及各类民俗活动之中,所以学习民俗文化就要从多方面着手,除了书本学习,还可以开展外出采风、调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要努力让民俗文化成为丰富学校教育的手段,让学校教育成为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问者:在您在许多文章和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包括您新近出版的学术著作《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中,单独有一章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您能否在这里简单地帮助大家梳理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者:是的,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提到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人们就容易把它们定位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作为文学发展史上两个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是特质各异的两种文学形态,二者融渗交流,有着千丝万缕、繁复多样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的转化,作家文学向民间文学的转化以及从民间来,经过加工又回到民间去的循环过程。
民间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头性,那么是不是民间文学一旦被书面化,就变成作家文学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有些民间文学作品在记录时,只是完成从口语到书面的转化过程,保持了“集体性”和“口头性”的特征,那么这类作品仍然属于民间文学。而那些利用民间素材进行改变和再创造的作品则要划归到作家文学的范畴之中了。像鲁迅《故事新编》中的《补天》、《奔月》、《理水》、《铸剑》等就是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经过作者的加工和再创造,赋予其新的文化意义,就变成了作家文学。再如,阿凡提的故事被改编成了小说、电影和电视剧;“百鸟衣”的故事被改编成长诗等等。民间故事中许多古老的“原型”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出现在小说家的笔端。像“落难公子巧遇淑女”的原型,在当代的《乔厂长上任记》和《天云山传奇》等新时期小说中都有体现。越来越多的作家们开始有意识的利用民间文学素材和方法来丰富自己的创作。
同时,作家文学一旦面世,受到普遍欢迎,势必在民间流行开来。那么这种口头流传的作家文学是否可以被划为民间文学,就需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着重看它在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上是否与广大劳动人民相一致。像文革时期的《一张旧报纸》,“天安门事件”之后的《醉翁之意》以及新时期流传的《公了,还是私了》等新故事由书面传播进入口头流传后,立刻不翼而飞,传遍全国,有的作品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在流传中逐渐契合民间故事的讲述特点,自然也就进入了民间文学的领域。
文学史上,作家借鉴民间文学素材再创作的作品,后来又回到民间,形成新的民间文学作品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我国著名的戏曲《窦娥冤》最初就取材于西汉末年流传的“东海孝妇”的传说情节,关汉卿将其与元代冤狱结合,将历史传说现实化,将赞扬贞孝之妇的主体转化为揭露政治腐败,这令原来的民间素材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得到升华。如今,民间家喻户晓的“窦娥”已经不再是传说中的“东海孝妇”,而是关汉卿笔下的那个具有顽强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
因此,从民间到作家,再回到民间,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文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了这一点,就能体会到民间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它是文学向前运动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问者:在目前语文教学形势下,您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去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从而让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上都得到提升呢?
答者: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作为老师平时就要注意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搜集、积累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料,有的放矢地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于教于学都有好处。在这个前提下,我觉得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民俗文化资源与课堂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摇曳多姿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在课文教学中有着的多方面的独到作用。例如以一个谜语或者民间故事作为导语,就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分析课文时,穿插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主旨。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祝福》中不让祥林嫂插手“祝福”活动这一情节时,就引入了一首安徽的民间歌谣:“年轻寡妇命里苦,无儿无女是绝户,红事没有她的份,白事不让她进屋”。简短的四句话就概括出年轻寡妇在旧社会的卑下地位,继而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而在讲授《葛朗台》的时候,也可以讲讲中国吝啬鬼的笑话(如《死后不赊》,《两根灯心草》等)。这样在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在作文教学中,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我们前面讲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时提到,民间文学可以提供丰富的素材。大量的民间寓言、谚语、笑话都可以作为作文的鲜活材料。而民间语言往往简练生动,大量的夸张、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都可以极大的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其奇异瑰丽的幻想也能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智慧的沉淀,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因此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民俗文化资源巧妙合理的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接受传统伦理道德和礼仪文化教育,使其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继而产生民族自豪感,最终达到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多重目的,在实现语文的个性化教育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韩成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本文编校:洪鸣
问者:黄老师,您好!刚刚过去不久的清明节首次作为法定假日,许多地方都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像石家庄市和甘肃省公祭伏羲,浙江绍兴公祭大禹,以及曲阜的祭孔大典,陕西的公祭黄帝陵还有一系列民间自发举行的家族祭拜活动等等,昭示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旺盛的生命力。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提出要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势必会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所系。作为从事近二十年民俗文化研究的民俗学专家,我想请您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讲解一下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
答者:好的。我们要了解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民俗,它包含哪些内容。“民俗”作为一个学科术语,最早诞生于1846年。英国博物学家汤姆斯在《文学俱乐部》上发表文章,提倡以folk (民众,民间)和lore (知识,学问)组合成新的词语“folklore”,意为“民众的知识”,以之取代“大众古俗”的说法,并由此被学界广泛沿用至今。而后,随着民俗学科的发展,由于语义和理论主张的差异,研究者们立足自身的学术视角和理论体系,对于“民俗”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发掘和多维阐释:汤姆斯把民俗解释为一种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大众古俗;在以泰勒为代表的人类学派民俗家那里,民俗被看作原始文化的“遗留物”,布鲁范德认为“民俗”是以口头、习俗规范或者传统行为等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等等。
在我国“民俗”作为一个词汇,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即由“风”而“俗”,继而由“风俗”到“民俗”的演变。“民”谈的是文化创造和享用的主体性问题,“俗”谈的就是文化的对象性问题。民俗就是指由民众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生活文化和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为了让大家更加具体感性地认识民俗,我们一般将其分成四大类: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居住、服饰、交通和医药保健;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血缘、地缘、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人生仪礼,传统习惯等)、岁时节日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巫术、艺术、哲学、伦理观念等;语言民俗,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民俗基本涵盖了生活中的具有制约与规范人们生活行为的所有事项,存在于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神话、仪式等具体形式之中,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文化传统。
问者:刚才您提到了,民俗是一种文化传统,那么作为传统的民俗,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有哪些价值,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又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答者: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深层而稳定的民族文化积淀,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民俗在我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民俗,而民俗一旦形成就有了巨大的惯性和规范力量。这种规范仿佛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当人们都顺应它生活的时候,仿佛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然而一旦出现与之相悖的个体行为,它强大的规范力量和权威立刻就会显示出来。它就像一把无形的标尺,覆盖着某一个时空围度,一方面规定着人们思想行为方式,一旦出现不在它规则之内的“越轨”行为,立刻就会引来周遭的异常反应,它又引导越轨者自动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我们常说入乡随俗,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汉族举行丧礼的时候要着素,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倘若一个人穿着鲜艳地参加葬礼,一定会引起周围人们的谴责甚至冲突。这就是民俗的礼俗规范功能。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光芒。对于生活在基层社会的老百姓,民俗是最重要的生活教科书。在记录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想尽办法把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完整的传承下去。二十四节气歌,农事谚语等都是最早用于服务生产劳作的,在人们的口头和实践中被代代传承下来。因此民俗还具有知识教育功能。
同时,民俗最为直接的作用就体现在对生活的协调作用上,在生产之外为人们提供娱乐的平台和情感宣泄的出口。人类创造文化,就是为了享用它。像端午节中比赛龙舟,清明节的踏青狂欢,中秋节赏月等等,很大程度上都包含着娱乐大众的主题思想。此外,婚礼中的“闹洞房”,葬礼中的哭丧习俗就是一种心理能量的宣泄和释放。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从一出生就生活在特定的民俗之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在这种民俗的熏陶下,就会生成一种文化情结,将个人与之生存的国家、民族、地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情结也是整个族群赖以存在的文化标志。每一个人、民族和国家在特定的时期总要自觉不自觉地去寻找自己文化的根。当人一旦离开生养自己的地方,这种文化标志和认同的力量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他对于祖国和家乡的观念就会明显的表现在地方风俗、行为习惯、个人喜好和思维特点等各个方面。因此民俗还具有族群认同功能。当然,随着时代发展,新的民俗不断产生,而原有的民俗功能也可能发生新的变化。然而民俗的社会功能和力量却从未减弱。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多元文化相互碰撞,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更要求我们从民俗文化之中去探寻民族文化的根。
问者:的确,随着社会发展,民俗文化的价值愈加被发现和重视。此前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民俗学只是作为部分大专院校的本科选修课和民俗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开设,如今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呼吁让民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那么,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民俗文化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情况,您认为民俗文化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进入学校教育呢?
答者: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文化之源,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场所,无疑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在培养更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继承、传播、研究和教学高层次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重视和加强学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自身要求。无论从学生素质培养还是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民俗文化走进校园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究竟怎样个走进法,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商榷的。
就目前我国高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开展情况来讲,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高校本科中没有设置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目前我国高校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一般只限于研究生教育,原本应该是基础文化学科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本科教育中严重缺位,这严重影响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人才的培养。二是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开设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课程,即使在少数开设有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课程的学校里,一般是作为选修课,而且大多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也较为庞杂,有时课时还得不到保障。三是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严重影响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
在我看来,民俗文化教育首先应该具有连续性,不能突兀的出现或者中断。同时民俗文化的教育还要具有系统性。因为民俗文化样式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歌舞、信仰、仪式、神话、歌谣以及各类民俗活动之中,所以学习民俗文化就要从多方面着手,除了书本学习,还可以开展外出采风、调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要努力让民俗文化成为丰富学校教育的手段,让学校教育成为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问者:在您在许多文章和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包括您新近出版的学术著作《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中,单独有一章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您能否在这里简单地帮助大家梳理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者:是的,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提到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人们就容易把它们定位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作为文学发展史上两个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是特质各异的两种文学形态,二者融渗交流,有着千丝万缕、繁复多样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的转化,作家文学向民间文学的转化以及从民间来,经过加工又回到民间去的循环过程。
民间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头性,那么是不是民间文学一旦被书面化,就变成作家文学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有些民间文学作品在记录时,只是完成从口语到书面的转化过程,保持了“集体性”和“口头性”的特征,那么这类作品仍然属于民间文学。而那些利用民间素材进行改变和再创造的作品则要划归到作家文学的范畴之中了。像鲁迅《故事新编》中的《补天》、《奔月》、《理水》、《铸剑》等就是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经过作者的加工和再创造,赋予其新的文化意义,就变成了作家文学。再如,阿凡提的故事被改编成了小说、电影和电视剧;“百鸟衣”的故事被改编成长诗等等。民间故事中许多古老的“原型”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出现在小说家的笔端。像“落难公子巧遇淑女”的原型,在当代的《乔厂长上任记》和《天云山传奇》等新时期小说中都有体现。越来越多的作家们开始有意识的利用民间文学素材和方法来丰富自己的创作。
同时,作家文学一旦面世,受到普遍欢迎,势必在民间流行开来。那么这种口头流传的作家文学是否可以被划为民间文学,就需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着重看它在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上是否与广大劳动人民相一致。像文革时期的《一张旧报纸》,“天安门事件”之后的《醉翁之意》以及新时期流传的《公了,还是私了》等新故事由书面传播进入口头流传后,立刻不翼而飞,传遍全国,有的作品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在流传中逐渐契合民间故事的讲述特点,自然也就进入了民间文学的领域。
文学史上,作家借鉴民间文学素材再创作的作品,后来又回到民间,形成新的民间文学作品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我国著名的戏曲《窦娥冤》最初就取材于西汉末年流传的“东海孝妇”的传说情节,关汉卿将其与元代冤狱结合,将历史传说现实化,将赞扬贞孝之妇的主体转化为揭露政治腐败,这令原来的民间素材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得到升华。如今,民间家喻户晓的“窦娥”已经不再是传说中的“东海孝妇”,而是关汉卿笔下的那个具有顽强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
因此,从民间到作家,再回到民间,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文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了这一点,就能体会到民间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它是文学向前运动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问者:在目前语文教学形势下,您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去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从而让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上都得到提升呢?
答者: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作为老师平时就要注意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搜集、积累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料,有的放矢地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于教于学都有好处。在这个前提下,我觉得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民俗文化资源与课堂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摇曳多姿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在课文教学中有着的多方面的独到作用。例如以一个谜语或者民间故事作为导语,就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分析课文时,穿插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主旨。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祝福》中不让祥林嫂插手“祝福”活动这一情节时,就引入了一首安徽的民间歌谣:“年轻寡妇命里苦,无儿无女是绝户,红事没有她的份,白事不让她进屋”。简短的四句话就概括出年轻寡妇在旧社会的卑下地位,继而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而在讲授《葛朗台》的时候,也可以讲讲中国吝啬鬼的笑话(如《死后不赊》,《两根灯心草》等)。这样在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在作文教学中,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我们前面讲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时提到,民间文学可以提供丰富的素材。大量的民间寓言、谚语、笑话都可以作为作文的鲜活材料。而民间语言往往简练生动,大量的夸张、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都可以极大的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其奇异瑰丽的幻想也能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智慧的沉淀,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因此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民俗文化资源巧妙合理的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接受传统伦理道德和礼仪文化教育,使其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继而产生民族自豪感,最终达到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多重目的,在实现语文的个性化教育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韩成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本文编校: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