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修订本)一文中,在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时写道:“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课文对“偻”的注释是这样的:“[偻(jǔ?雪?演脊背弯曲,即伛偻病。”对这个注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其中的“伛偻病”应作“佝偻病”。
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年增补本)第443页有关“佝”的词条共有两个:“[佝偻]gōulou脊背向前弯曲;[佝偻病]gōulóubìng,患者多为婴幼儿,由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磷的能力降低等引起。症状是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曲,腹部膨大,发育迟缓。也叫骨病。”第1537页有关“伛”词条只有一个:“[伛偻]yǔlǚ?穴书)腰背弯曲。”比较一下词典中对“佝偻”和“伛偻”的注释,不难发现,这两个词的意思大体一样,可是细细体察,这两个词在用法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
再看看其他辞书上的注释。《标准汉语词典》(张谦亨、顾振彪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181页:“伛偻yǔlǚ(动,并列)腰背弯曲”;第593页:“偻lǚ?穴形)身体弯曲,从(人)娄(lóu?雪声。”;“偻lóu(1)(形,联绵)形容人脊背弯曲;(2)佝偻(gōulou?雪病,也叫软骨病。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确知,虽然“伛偻”与“佝偻”在意义上并无多大差别,但如果是专就病症而言,那就只有“佝偻病”而无“伛偻病”了。即便是只有一字之别,读音也相去甚远。
从以上各家辞书的相关注释中可以看出,尽管编者各异,但对于“伛偻”和“佝偻”两个词的认定还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伛偻”一般是作为动词而存在的,而“佝偻”要么是形容词,要么是名词,作为名词专指“佝偻病”。那么《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偻”究竟是作名词还是动词呢?结合前后语境来看,“病偻”中的“病”作“生病”解,而后面的“偻”是用来交代“生病”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偻”自然也就名词化了,因此用《标准汉语词》第585页关于“偻”的注释(1)“形容人脊背弯曲”来解释是完全适合的。
其实,“伛偻”更多指老年人腰背弯曲。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滁人游也”的句子,其中的“伛偻”指“老年人腰背弯曲”,代指“老年人”。从柳宗元创作这篇文章的意图看,他本是借“种树郭橐驼”其人其事来引出有关“吏治”的议论,从而警告“长人者”千万不要“好烦其令”,呼吁统治者停止扰民,宽简为政。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明人顾炎武在《日知錄》中称本文是“稗官之属”,鲁迅先生在《中国史略》中称本文是“幻设为本”“以寓言为本”,因此,本文是设事明理之作是不言而喻的。自然,文中的“郭橐驼”的年龄也就无从得知,也没有必要去考证。再根据文中“病偻”一句,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的“偻”是因为“病”,显然与老年人由于骨颌老化而导致的腰背弯曲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我认为课文中有关“偻”的注释应作如下的修改:改“偻”的注音“lǔ”为“lóu”,改“伛偻病”为“佝偻病”。
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年增补本)第443页有关“佝”的词条共有两个:“[佝偻]gōulou脊背向前弯曲;[佝偻病]gōulóubìng,患者多为婴幼儿,由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磷的能力降低等引起。症状是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曲,腹部膨大,发育迟缓。也叫骨病。”第1537页有关“伛”词条只有一个:“[伛偻]yǔlǚ?穴书)腰背弯曲。”比较一下词典中对“佝偻”和“伛偻”的注释,不难发现,这两个词的意思大体一样,可是细细体察,这两个词在用法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
再看看其他辞书上的注释。《标准汉语词典》(张谦亨、顾振彪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181页:“伛偻yǔlǚ(动,并列)腰背弯曲”;第593页:“偻lǚ?穴形)身体弯曲,从(人)娄(lóu?雪声。”;“偻lóu(1)(形,联绵)形容人脊背弯曲;(2)佝偻(gōulou?雪病,也叫软骨病。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确知,虽然“伛偻”与“佝偻”在意义上并无多大差别,但如果是专就病症而言,那就只有“佝偻病”而无“伛偻病”了。即便是只有一字之别,读音也相去甚远。
从以上各家辞书的相关注释中可以看出,尽管编者各异,但对于“伛偻”和“佝偻”两个词的认定还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伛偻”一般是作为动词而存在的,而“佝偻”要么是形容词,要么是名词,作为名词专指“佝偻病”。那么《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偻”究竟是作名词还是动词呢?结合前后语境来看,“病偻”中的“病”作“生病”解,而后面的“偻”是用来交代“生病”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偻”自然也就名词化了,因此用《标准汉语词》第585页关于“偻”的注释(1)“形容人脊背弯曲”来解释是完全适合的。
其实,“伛偻”更多指老年人腰背弯曲。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滁人游也”的句子,其中的“伛偻”指“老年人腰背弯曲”,代指“老年人”。从柳宗元创作这篇文章的意图看,他本是借“种树郭橐驼”其人其事来引出有关“吏治”的议论,从而警告“长人者”千万不要“好烦其令”,呼吁统治者停止扰民,宽简为政。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明人顾炎武在《日知錄》中称本文是“稗官之属”,鲁迅先生在《中国史略》中称本文是“幻设为本”“以寓言为本”,因此,本文是设事明理之作是不言而喻的。自然,文中的“郭橐驼”的年龄也就无从得知,也没有必要去考证。再根据文中“病偻”一句,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的“偻”是因为“病”,显然与老年人由于骨颌老化而导致的腰背弯曲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我认为课文中有关“偻”的注释应作如下的修改:改“偻”的注音“lǔ”为“lóu”,改“伛偻病”为“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