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会场评委组长罗易老师点评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本次组委会颁定的课堂展示要求为据,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点评。
  一、目标作实
  目标不等于范围,目标是范围中的一个点,如打靶,有10环、9环、8环……,我们是以10环为目标,还是以4环、5环,或是整个靶为目标,甚至是以整个大靶区为目标呢?
  类比一下,以袁隆平的科学研究为例,他研究的目标如果定为“中国农业发展”,他可能只打中2环;他研究的目标如果定为“水稻”,他可能只打中5环;他研究的目標定在“超级杂交水稻”,这才是10环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好教学的目标点。
  讲《孔雀东南飞》的那位选手,她目标所定的大范围是研究性学习,收缩到“比较性”学习,这就是具体目标,最后深入到讨论“早恋受阻是否可以像《孔雀东南飞》里男女主人公那样双双殉情”,这就是深入思考。
  讲《美谈四季》的选手,目标定在朗读中语速、语调、重音、停连的处理。这位选手是通过指导学生把文中欢快、舒缓、激昂的情感以适当的语速、语调、重音、停连来显现,从而实现目标的。
  目标一定要细化而深入。
  讲《定风波》的选手,目标之一定为“了解苏轼词中‘酒’‘雨’两个意象,了解苏轼艰难的一生,感悟其旷达的人生态度”。
  讲《水调歌头》的选手把目标定在“醉醒辩证,物我一体”,体现了目标的深入。
  讲《聚焦海博会》的选手,上的不是班会课,而是语文课,怎么证明呢?有什么依据呢?选手以课标条文为依据,她说课标明确指出:课本之外的材料可以作为教材。
  讲《氓》的选手以“这位卫国女子在这段婚姻中做得圆满吗”为题,让学生探讨,这是高中的“深入”。讲《老王》的选手提出“老王只做了一些平凡事,为什么杨绛惦记了那么久”这是初中的深入。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探讨的。
  讲《周亚夫军细柳》的选手,从文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去定目标,清清楚楚。
  讲《范进中举》的选手,把目标定为:1.分析人物之“变”,学习对比手法;2.读懂情节,体味人情百态。靶区和靶心都一目了然。
  二、活动作实
  确定目标,是“有谱靠谱”;规划活动,是“无路开路”。
  活动是要规划的。要考虑全局,也要考虑局部。规划是一种创作,它讲究创造性、必要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初读”“再读”“品读”之类,朦朦胧胧的好像是活动,又好像不是活动,它们应算不上规划活动。我们要细想到,在初读中规划什么活动,在再读中规划什么活动,在品读中规划什么活动。
  既然叫做规划,以前应是空白,规划就是设计填补空白。所有的设计都应该是创造,如果照搬照抄,都不是设计,更不是规划。
  很多选手的活动规划都很有创意。讲《春望》和讲《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 “列表填表辨异同”。讲《秋天的怀念》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课后朗读录音发微信群”。他们规划的活动都是切实可行的。
  讲《背影》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漫画互动”和“切换镜头”。活动必须是有事做的。思维与行动结合起来才是“活动”。他们规划的活动其实都是有事可做的。
  活动要有名称。讲《孔雀东南飞》的选手,规划了四个活动,其名称为:“我忆我秀”“我识我说”“我思我辨”“我听我悟”;讲《定风波》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名称是“词变诗”;讲《家庭女教师》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名称是“分镜头设计”;讲《我爱这土地》的选手,规划了一条活动路线,从“我爱这土地” 学习,到“群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是各有名称的三站式活动;讲《找寻诗心》的选手,规划了名为“分享组诗”“尝试填诗”“连句成诗”“写完整的诗”的四个活动;讲《回延安》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很简单,名称就是“动词PK”;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选手,规划活动的名称是“刘白酬赠情境小剧”;讲《周亚夫军细柳》的选手,规划的是“走进细柳营” “走近周亚夫” “走近汉文帝”的系列活动,每节活动各有名称。
  讲《拟对联》的选手和讲《水调歌头》的选手,都规划了全套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名称,每个活动还设计了完成的具体时间,活动与活动之间有着逻辑联系,形成一个详略合理的完整系统;讲《斩妖除魔》的选手,规划了名为“邮票设计”和“超级访谈”活动,一个是普及性的,一个是升华性的。
  三、重点作实
  讲《背影》的选手,抓七个动词,设置参照物,通过七个字的探讨,突出重点,达成目标;讲《拟写对联》的选手,重点部分预设了用18分钟,做两件事,用拆合法和联想法来解决目标中的难点,清清楚楚;讲《我的叔叔于勒》的选手,重点之一是探究穷小人物的心态,他以名为“我就是演员”的活动,有突破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教师素养作实
  老师是半个学者,要严谨、缜密地做学问;老师又是半个导演或半个演员,不仅能设计指导,还能在其中担任角色,让自己的讲课有艺术感染力。
  板书要漂亮。板书宁愿少写点,也要写好点,给学生一个好榜样。板书要精炼。
  声量也是要注意的。顺便说说,老师平时尽量不要戴小蜜蜂,戴这种电器一是影响自己的健康,二是与学生不平等。
  最后给参赛和观摩的青年老师献上两句话,以作纪实和寄望:
  今日,精英云集,华山论剑;
  他日,纵横无极,巅峰再见。
  (整理:湛江市第二中学杨素霞、湛江市第十二中学张文红)
其他文献
今年我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受益于国家两孩政策,我家里多了一口人,二宝呱呱坠地,粉雕玉琢的婴儿成了我们生活的重心。步人中年的我们夫妇俩如同梅开二度,枯木逢春,生活的风帆重新扬起。  前日到玩具店为宝贝选玩具,各色的玩具令人眼花缭乱。店主不禁感慨道:“现在的小孩子可真幸福,我们小时候哪见过这些玩具呀!”“现在这么多玩具不都是你的,想玩哪个玩哪个。”我玩笑着打趣他,店主摇摇头笑了。  我当时对店主的观
编者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为加强读者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我们将继续介绍“一带一路”政策及文化、沿线地区及国家的人文风情,助力“一带一路”,共赢人文发展。  阿塞拜疆历史悠久、人民勤劳、风景美丽,古“丝绸之路”曾
【编者按】本文作者没有直接回答“人为什么要讲道德”这个问题,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个问题。他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的反面“人可不可以不講道德”,以揭示道德与人的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介绍了一直以来存在着的、两种不同的论证思路:从道德的积极作用开展的“崇高性论证”和从道德的消极作用开展的“脆弱性论证”;最后,指出这两种不同角度的回答实际上是无法截然分开的。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循
人类和其他的动物比,除了智商高点就没什么了。所以只有与人交往,大家互相帮助,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和抵御其他掠食者的进攻,才能生存下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难免会言不由衷,难免会虚与委蛇。只有在独处时,人才能直面自己的灵魂,深入思考问题。《楼下的房客》中说:“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人只有在独自存在的时候才属于自我。所
夕阳渐渐隐入地平线。在荒道上,一条拉长的黑影不断地在靠近,还不时有怪声传出。原来是位屠户正挑着一副担子,里面只有几块骨头,他哼着小曲,迈着大步回家。  忽然,从远处传来狼嚎,屠户大惊失色。抛下了担子,一步,两步,席卷起一路的沙尘。  夕阳最后的几缕余晖也逃离了大地。屠户跑到半途,感到空气凝重了几分,他不得不放慢了脚步。果不其然,前面有两只狼正恭候他的大驾光临呢。一只狼叫辉将,毛色灰白,一举一动都有
结构,是指文章的联结结构,也就是文章的章法组织和谋篇布局。古人认为,好文章应该“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要如“凤头”,漂亮醒目;主体内容如同“猪肚”,充实饱满;结尾要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都考虑周到,安排妥当,结构才能完整。  【技巧指津】  “结构”不是孤立的,它首先和“材料”密切相关。结构的选择,要依据材料来定。结构和材料相得益彰,文章才能匀称精巧。初中阶段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花城出版社)  我用我的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剧史诗。  ——拿破仑  作者介绍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 德国作家,以撰写通俗传记而享有国际声誉。所写传记强调人物个性,被称为“新传记派”,是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1881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今属波兰),卒于1948年。他在大学的专业是法学,却选择了当作者和记者。  作品简介  全书从拿破仑出生于科西
我们以青春为名,热泪非凡,花开不败。  ——题记  喜欢一个人听忧伤的歌,喜欢贪婪地吮吸阳光的味道,喜欢躺在球场上看灰蒙蒙的天,然后傻傻地让泪水沾湿睫毛,流到耳际,冰凉的感觉一点点蔓延开来。看着熟悉而又显陌生的校园,我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下去。  舞台,黄晕的灯光下,仪式照常进行着。  那个灰暗的下午,雨丝不知疲倦地下着,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我随着大部队走上舞台,念着百日冲刺的誓言。三年的时光,仿佛就定
一棵桂花树,两只藤竹椅,三声雄鸡鸣,四抹人影留。那便是故乡的夏天。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车内怒吼的空调却挡不住车外歹毒的阳光。整辆巴士像蒸笼一样。看向窗外,景物似乎因为高温而有些扭曲,一排排并不整齐的稻田和屋舍从山脚下掠过,算是给这单调的画面添了几分颜色。   久违地,看到了木门前微笑挥手的外婆。门旁立着的,是高了一大截的桂花树。洁白的花如满天星,点缀在墨绿的叶片间,清风飘过,带起几朵飘摇
【作者简介】  琦君,浙江温州瓯海瞿溪镇人,台湾当代文学作家。琦君的作品以散文为主,亦涵括小说、评论、翻译及儿童文学,其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日、韩等多国语言。其主要著作有《青灯有味似儿时》、《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琦君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