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本次组委会颁定的课堂展示要求为据,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点评。
一、目标作实
目标不等于范围,目标是范围中的一个点,如打靶,有10环、9环、8环……,我们是以10环为目标,还是以4环、5环,或是整个靶为目标,甚至是以整个大靶区为目标呢?
类比一下,以袁隆平的科学研究为例,他研究的目标如果定为“中国农业发展”,他可能只打中2环;他研究的目标如果定为“水稻”,他可能只打中5环;他研究的目標定在“超级杂交水稻”,这才是10环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好教学的目标点。
讲《孔雀东南飞》的那位选手,她目标所定的大范围是研究性学习,收缩到“比较性”学习,这就是具体目标,最后深入到讨论“早恋受阻是否可以像《孔雀东南飞》里男女主人公那样双双殉情”,这就是深入思考。
讲《美谈四季》的选手,目标定在朗读中语速、语调、重音、停连的处理。这位选手是通过指导学生把文中欢快、舒缓、激昂的情感以适当的语速、语调、重音、停连来显现,从而实现目标的。
目标一定要细化而深入。
讲《定风波》的选手,目标之一定为“了解苏轼词中‘酒’‘雨’两个意象,了解苏轼艰难的一生,感悟其旷达的人生态度”。
讲《水调歌头》的选手把目标定在“醉醒辩证,物我一体”,体现了目标的深入。
讲《聚焦海博会》的选手,上的不是班会课,而是语文课,怎么证明呢?有什么依据呢?选手以课标条文为依据,她说课标明确指出:课本之外的材料可以作为教材。
讲《氓》的选手以“这位卫国女子在这段婚姻中做得圆满吗”为题,让学生探讨,这是高中的“深入”。讲《老王》的选手提出“老王只做了一些平凡事,为什么杨绛惦记了那么久”这是初中的深入。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探讨的。
讲《周亚夫军细柳》的选手,从文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去定目标,清清楚楚。
讲《范进中举》的选手,把目标定为:1.分析人物之“变”,学习对比手法;2.读懂情节,体味人情百态。靶区和靶心都一目了然。
二、活动作实
确定目标,是“有谱靠谱”;规划活动,是“无路开路”。
活动是要规划的。要考虑全局,也要考虑局部。规划是一种创作,它讲究创造性、必要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初读”“再读”“品读”之类,朦朦胧胧的好像是活动,又好像不是活动,它们应算不上规划活动。我们要细想到,在初读中规划什么活动,在再读中规划什么活动,在品读中规划什么活动。
既然叫做规划,以前应是空白,规划就是设计填补空白。所有的设计都应该是创造,如果照搬照抄,都不是设计,更不是规划。
很多选手的活动规划都很有创意。讲《春望》和讲《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 “列表填表辨异同”。讲《秋天的怀念》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课后朗读录音发微信群”。他们规划的活动都是切实可行的。
讲《背影》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漫画互动”和“切换镜头”。活动必须是有事做的。思维与行动结合起来才是“活动”。他们规划的活动其实都是有事可做的。
活动要有名称。讲《孔雀东南飞》的选手,规划了四个活动,其名称为:“我忆我秀”“我识我说”“我思我辨”“我听我悟”;讲《定风波》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名称是“词变诗”;讲《家庭女教师》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名称是“分镜头设计”;讲《我爱这土地》的选手,规划了一条活动路线,从“我爱这土地” 学习,到“群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是各有名称的三站式活动;讲《找寻诗心》的选手,规划了名为“分享组诗”“尝试填诗”“连句成诗”“写完整的诗”的四个活动;讲《回延安》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很简单,名称就是“动词PK”;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选手,规划活动的名称是“刘白酬赠情境小剧”;讲《周亚夫军细柳》的选手,规划的是“走进细柳营” “走近周亚夫” “走近汉文帝”的系列活动,每节活动各有名称。
讲《拟对联》的选手和讲《水调歌头》的选手,都规划了全套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名称,每个活动还设计了完成的具体时间,活动与活动之间有着逻辑联系,形成一个详略合理的完整系统;讲《斩妖除魔》的选手,规划了名为“邮票设计”和“超级访谈”活动,一个是普及性的,一个是升华性的。
三、重点作实
讲《背影》的选手,抓七个动词,设置参照物,通过七个字的探讨,突出重点,达成目标;讲《拟写对联》的选手,重点部分预设了用18分钟,做两件事,用拆合法和联想法来解决目标中的难点,清清楚楚;讲《我的叔叔于勒》的选手,重点之一是探究穷小人物的心态,他以名为“我就是演员”的活动,有突破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教师素养作实
老师是半个学者,要严谨、缜密地做学问;老师又是半个导演或半个演员,不仅能设计指导,还能在其中担任角色,让自己的讲课有艺术感染力。
板书要漂亮。板书宁愿少写点,也要写好点,给学生一个好榜样。板书要精炼。
声量也是要注意的。顺便说说,老师平时尽量不要戴小蜜蜂,戴这种电器一是影响自己的健康,二是与学生不平等。
最后给参赛和观摩的青年老师献上两句话,以作纪实和寄望:
今日,精英云集,华山论剑;
他日,纵横无极,巅峰再见。
(整理:湛江市第二中学杨素霞、湛江市第十二中学张文红)
一、目标作实
目标不等于范围,目标是范围中的一个点,如打靶,有10环、9环、8环……,我们是以10环为目标,还是以4环、5环,或是整个靶为目标,甚至是以整个大靶区为目标呢?
类比一下,以袁隆平的科学研究为例,他研究的目标如果定为“中国农业发展”,他可能只打中2环;他研究的目标如果定为“水稻”,他可能只打中5环;他研究的目標定在“超级杂交水稻”,这才是10环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好教学的目标点。
讲《孔雀东南飞》的那位选手,她目标所定的大范围是研究性学习,收缩到“比较性”学习,这就是具体目标,最后深入到讨论“早恋受阻是否可以像《孔雀东南飞》里男女主人公那样双双殉情”,这就是深入思考。
讲《美谈四季》的选手,目标定在朗读中语速、语调、重音、停连的处理。这位选手是通过指导学生把文中欢快、舒缓、激昂的情感以适当的语速、语调、重音、停连来显现,从而实现目标的。
目标一定要细化而深入。
讲《定风波》的选手,目标之一定为“了解苏轼词中‘酒’‘雨’两个意象,了解苏轼艰难的一生,感悟其旷达的人生态度”。
讲《水调歌头》的选手把目标定在“醉醒辩证,物我一体”,体现了目标的深入。
讲《聚焦海博会》的选手,上的不是班会课,而是语文课,怎么证明呢?有什么依据呢?选手以课标条文为依据,她说课标明确指出:课本之外的材料可以作为教材。
讲《氓》的选手以“这位卫国女子在这段婚姻中做得圆满吗”为题,让学生探讨,这是高中的“深入”。讲《老王》的选手提出“老王只做了一些平凡事,为什么杨绛惦记了那么久”这是初中的深入。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探讨的。
讲《周亚夫军细柳》的选手,从文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去定目标,清清楚楚。
讲《范进中举》的选手,把目标定为:1.分析人物之“变”,学习对比手法;2.读懂情节,体味人情百态。靶区和靶心都一目了然。
二、活动作实
确定目标,是“有谱靠谱”;规划活动,是“无路开路”。
活动是要规划的。要考虑全局,也要考虑局部。规划是一种创作,它讲究创造性、必要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初读”“再读”“品读”之类,朦朦胧胧的好像是活动,又好像不是活动,它们应算不上规划活动。我们要细想到,在初读中规划什么活动,在再读中规划什么活动,在品读中规划什么活动。
既然叫做规划,以前应是空白,规划就是设计填补空白。所有的设计都应该是创造,如果照搬照抄,都不是设计,更不是规划。
很多选手的活动规划都很有创意。讲《春望》和讲《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 “列表填表辨异同”。讲《秋天的怀念》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课后朗读录音发微信群”。他们规划的活动都是切实可行的。
讲《背影》的选手,规划的活动是“漫画互动”和“切换镜头”。活动必须是有事做的。思维与行动结合起来才是“活动”。他们规划的活动其实都是有事可做的。
活动要有名称。讲《孔雀东南飞》的选手,规划了四个活动,其名称为:“我忆我秀”“我识我说”“我思我辨”“我听我悟”;讲《定风波》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名称是“词变诗”;讲《家庭女教师》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名称是“分镜头设计”;讲《我爱这土地》的选手,规划了一条活动路线,从“我爱这土地” 学习,到“群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是各有名称的三站式活动;讲《找寻诗心》的选手,规划了名为“分享组诗”“尝试填诗”“连句成诗”“写完整的诗”的四个活动;讲《回延安》的选手规划的活动很简单,名称就是“动词PK”;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选手,规划活动的名称是“刘白酬赠情境小剧”;讲《周亚夫军细柳》的选手,规划的是“走进细柳营” “走近周亚夫” “走近汉文帝”的系列活动,每节活动各有名称。
讲《拟对联》的选手和讲《水调歌头》的选手,都规划了全套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名称,每个活动还设计了完成的具体时间,活动与活动之间有着逻辑联系,形成一个详略合理的完整系统;讲《斩妖除魔》的选手,规划了名为“邮票设计”和“超级访谈”活动,一个是普及性的,一个是升华性的。
三、重点作实
讲《背影》的选手,抓七个动词,设置参照物,通过七个字的探讨,突出重点,达成目标;讲《拟写对联》的选手,重点部分预设了用18分钟,做两件事,用拆合法和联想法来解决目标中的难点,清清楚楚;讲《我的叔叔于勒》的选手,重点之一是探究穷小人物的心态,他以名为“我就是演员”的活动,有突破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教师素养作实
老师是半个学者,要严谨、缜密地做学问;老师又是半个导演或半个演员,不仅能设计指导,还能在其中担任角色,让自己的讲课有艺术感染力。
板书要漂亮。板书宁愿少写点,也要写好点,给学生一个好榜样。板书要精炼。
声量也是要注意的。顺便说说,老师平时尽量不要戴小蜜蜂,戴这种电器一是影响自己的健康,二是与学生不平等。
最后给参赛和观摩的青年老师献上两句话,以作纪实和寄望:
今日,精英云集,华山论剑;
他日,纵横无极,巅峰再见。
(整理:湛江市第二中学杨素霞、湛江市第十二中学张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