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科学文化好书八种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zhan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的书业,似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实体书店纷纷关门歇业,强行进入这一行业的网络书店却宁愿赔钱卖书;这当然使得出版社感到心惊肉跳,有的编辑已经在哀叹自己行将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出版社在坚持出版一些科学文化方面的好书,这真是一种奉献。尽管2011年的书业中仍然有成功的畅销书,仍然有暴利的例子,但这些通常和科学文化书籍无关。在如今的社会中,科学文化书籍只能安于小众的命运。
  下述2011年度科学文化好书八种,按出版时间排列,主要依据我个人的阅读感受。
  1、《大设计》,[英]史蒂芬·霍金著,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定价:48元。
  《大设计》之所以值得注意,并不仅仅因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霍金,还因为书中确实有重要的、有思想价值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对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哲学思考,而且这种思考是中国读者普遍缺乏的。
  霍金在书中强调: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There is no picture-or theory—independent concept of reality)。而且他认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所以他宣布,他所认同的是一种“依赖模型的实在论”(model-dependent realism)。对此他有非常明确的概述:“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通常具有数学性质),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规则。”霍金特别强调了他所提出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在科学上的基础理论意义,视之为“一个用以解释现代科学的框架”。
  上述观点使霍金明显站到了“反实在论”的阵营中。这只是一次哲学上的“站队”,因为霍金所选择的立场前代哲学家早就提出过了。对于一般科学家而言,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选择站队并不是必要的,但对于霍金这样的“科学之神”——当然是现代媒体建构起来的——来说,也许他认为确有明确选择站队的义务。
  2、《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美]盖瑞·祖卡夫著,廖世德译,海南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定价:32元。
  虽然曾经是一个美军越战特种兵军官,祖卡夫对物理学还真的略懂一点。这本书当然不是写给物理学家看的,而是写给外行人看的。“外行”们似乎对它评价不错;而物理学家是不是看得上这本书,我虽不得而知,但可能也没有认为它太烂——毕竟它还得了一个“美国科学图书奖”呢。
  书中谈论量子力学的部分比较有趣,祖卡夫似乎弄明白了不少概念,又似乎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是他强调需要全新的理念和图像才有可能正确理解量子力学,“实相”(Reality)不再能够保有经典物理学中的地位,当然是有道理的。而他将量子力学与东方宗教联系起来,甚至说“21世纪的物理学课程将包括打坐在内”,虽然会给人一种过于玄虚的感觉,但我觉得也还是可以接受的——他只是试图强调量子力学给我们带来的那种全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图景,而理解这种图景需要“悟”。
  到了今天,“严谨”已经不再是“科普书”的优点(如果它曾经是优点的话)。今天人们看所谓的“科普书”,绝大部分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而“严谨”的书面孔死板,语言乏味,没有娱乐价值,读者就不愿意去读它。既然没有人读,普及又从何谈起?反而是那些不甚“严谨”的著作——比如这本《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就是这样的典型,拥有相当多的读者,甚至成为畅销书,这真让那些在科普书籍中坚持“严谨”的人徒唤奈何。
  3、《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美]H·F·贾德森著,张铁梅等译,三联书店,2011年5月第1版,定价:38元。
  有一些居心叵测而极度崇洋媚外的人,批判中国国内科学界各种弊端时,经常喜欢拿西方的科学界说事。在这些人口中,西方科学界似乎就是理想国,那里制度严密,行为规范,评价公正……总之就是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看看这本《大背叛》中所揭示的西方科学界的种种欺诈事例,那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至少到目前为止,对付科学中的欺诈问题并无良方,事实上大家都只好先因循苟且着再说。这种科学共同体难以有效自律的状况,根源在于:第一,科学技术如今和经济利益勾连得太紧密,本来就会“激励”许多成员铤而走险,尝试获取非分的利益。第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又产生了越来越高的所谓“专业门槛”,使得评判科学中的不诚信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第三,随着科学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学霸”、“学阀”的产生也越来越有基础,他们常常能够有效地保护那些不诚信的行为,就如我们在“巴尔的摩事件”中所看到的那样。
  本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作者所列举的大量科学中的欺诈事件,生物、基因、遗传等方面的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领域都是眼下最热门的,也是与市场和经济利益勾连得最紧密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热门领域正是眼下科学中最大的名利场,自然争夺激烈,学术欺诈也就层出不穷了。
  4、《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蒋高明著,海南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定价:32元。
  讲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书,其实并不多见。本书应该是近年国内这方面著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中国生态环境危急,向来只是“环保”的话题。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环保人士”与科学主义的对立和冲突,可能是最为明显的。前些年那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就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对立和冲突。现在我们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一书中可以看出,这些年来,不敬畏自然的人仍然大占上风。
  本书虽然基本上没有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危急状况开出什么药方来,但全面揭示出问题之严重,揭示出我们所面临的局面之危险,就已经是对当下社会的一项重要贡献了。例如,以前在传统“科普”书中经常被赞美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业薄膜的所谓“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业),在本书中被揭露出了狰狞的本来面目。现在中国每年有约50万吨废弃的农业薄膜残留在土壤中,而使用的化肥是40年前的55倍,作者估计,中国每生产9斤粮食就要消耗1斤化肥。这些化肥最终都进入了土壤、空气和水中,所以现在中国人不仅要“吃”化肥,而且要“喝”化肥,这就是农业“第一次绿色革命”带来的苦果。作者愤然质问:“难道当代中国所谓的农业科学家不感到羞愧吗?”可是在我们日常看到的关于“农业革命”的所谓“科普”作品中。农业“第一次绿色革命”仍然是被讴歌的对象——这些鹦鹉学舌的作品当然也不会忘记接着憧憬所谓的“第二次绿色革命”。足见本书所发的“盛世危言”,正是决策者应该尽早注意到的。
  5、《未来总统的物理课》,[美]R·A·穆勒著,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定价:32元。
  穆勒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教授,他还是美国政府的顾问,同时也经常出现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三年前他以自己给文科学生开设的课程为基础,写成这本《未来总统的物理课》。
  本书关于“核能”的专题相当不错,特别是在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读读这个部分,还真是简明扼要,相当管用的呢。尽管作者主张鼓励开发核能,相信核废料储藏问题已经解决,这种论点我并不赞成。但作者说“政治家认为核废料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技术的,而科学家和工程师相信问题是政治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本书中引起我更大兴趣的,是最后“全球变暖”那个专题。这个部分确属持平之论。作者对戈尔所搞的影片和书籍,称之为“有力的宣传”——我们知道,在西方语境中,“宣传”一词经常是贬义的。作者还讲了一个八卦,说戈尔居然在一项民意测验中成为被提名最多的“在世的科学家”。作者暗含讽刺地表示,由于戈尔事实上不是科学家,“他可以更有效地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因为他不必遵从科学的标准”。
  6、《与吾同在》,王晋康著,重庆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定价:29元。
  在这部小说中,地球被想象成一个外星人的“动物园”,王晋康为这个“动物园”设置了一位观察员兼管理员,他就是地球人心目中的上帝(同时也就是佛陀、安拉等等),他是那个先进文明(恩戈星球)派来的。
  但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思考,恐怕是在善恶问题上。作者用小说故事的情节向我们显示:恶的动机可以有善的结果,善的动机也可以有恶的结果。当严小晨斥责姜元善“忘恩负义”,坚持“再核心的利益,也不能把人类重新变成野兽”时,她就变成了类似于《三体Ⅲ:死神永生》中的女执剑人程心那样的悲剧角色。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区分善恶?当两个族群相遇于天地间,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双方处于“零和对策”的博弈局面时,我之善即彼之恶,彼之善即我之恶,这时就既没有被双方认同的“法官”,也没有被双方认同的法律了。
  7、《史蒂夫·乔布斯传》,[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管延圻等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定价:68元。
  一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不完全依赖于作者的书中的立场和观点。比如本书,作者当然对乔布斯赞颂有加,而我对乔布斯的所谓“成就”持批判态度,但我仍然认为本书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因为它可以为批判乔布斯提供材料和证据。
  乔布斯所代表的“成功”,精义在如下两点:一、提供一种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二、通过这种东西将我们原先已经需要的东西抓到他自己手中。在苹果产品大获成功之后,乔布斯已经开始向《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时代华纳等等传统媒体的巨头进攻,他要求他们与苹果合作,在苹果这里出售iPad上可以阅读或播放的产品,苹果从中分成。但上述巨头都拒绝了,因为乔布斯坚持要使这些传媒的传统客户由此转变为苹果的客户。如果iPad真的席卷天下,那所有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广播、音乐、游戏……全都可能被苹果“赢家通吃”——因为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在iPad上阅读、收听、播放或运行。这样的一统天下,真的是许多鼓吹“创新”的人所梦寐以求的。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苹果一家独大的局面,文化的多样性就无法得到保护了。所以即使乔布斯再长寿些,在一个理性的社会中,他要想推行上述这种媒体全方位的大一统,必然会遭到各方面的合力抵制。
  8、《核电员工最后遗言》,[日]平井宪夫著,陈炯霖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定价:25元。
  以前我是赞成使用核电的,但是读了本书之后,我改变了观点——现在我的观点是:至少目前的核电技术,作为民用是不宜推广的(军事用途可以例外,比如核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潜艇等)。因为本书强调指出了核电现存的三个致命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我们关于核电的科普读物中普遍被忽视的。
  第一个致命问题是:核电专家在图纸上设计出来的“绝对安全”的核电站方案,实际上是无法在施工和运行中实现的——因为人在核辐射环境中,生理和心理都使他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核电站无论设计多么合理,理论上多么安全可靠,在实际施工和维护时总是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难以绝对保证质量。而设计核电站的人,当然不是那些在现场核辐射环境中施工或检修的工人。
  第二个致命问题是:核电站在运行中所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难以处理。世界各国都为此事大伤脑筋,至今也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正是在这样因循苟且的状态中,核废料继续分分秒秒在产生出来,堆积起来。
  第三个致命问题是:如果说世界上竟有一种只能开工运行却无法关闭停产的工厂的话,那大概就是核电厂了。因为核电厂的核反应堆只要一开始运行,这个持续高热的放射性怪物就如中国民谚所说的“请神容易送神难”——停产、封堆、冷却等等,都需要持续花费极高的成本。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就是此次出事的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据平井宪夫披露,原本计划运行10年就要关闭的,结果电力公司发现关闭它是个极大的难题,只好让它继续运行。如今它运行了40年终于出事。
  以上八种,是我在2011年度阅读中“有感觉”的书,每一种我都在平面媒体上发表过评论,其中有两种我还写了序。这里的“好书”纯粹是我个人的标准——我看重的,是它们的思想性和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揭示及警告。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
  (责任编辑 李君)
其他文献
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教育的改革、教学的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农村小学也不例外。新课改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时,也为农村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发展。  21世纪下,新课改在农村小学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改革涉及面积大,要求高,创新点充足,加上农村与城镇教育资源有着一定的差距,致使课改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而且农
在可能的时侯,请选择最科学的股权结构,这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識。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探讨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提供实验的条件,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价值
在从事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像看图写式这样简单的应用题题目,不应该错,把题目意思说给他听,立刻就明白了,怎么自己就不对呢。”“前两天刚做了一道这种类型的题目,现在题目稍微变了一下就又不会了。”“我们家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做作业还没看清题目就做完了,加减法老出错。”这种现象大多数学生家长抱怨孩子不细心,其实,关键是孩子对题目意义不理解,为什么一问就会,一写就错呢?  课程标准把
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器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将文字、声音、图片集中在一起,而且其较大的交互性与集成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施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伴随着新课标贴近生活、取材于生活的原则
在妈妈的怀里,悠悠的儿歌是宝宝最好的催眠曲;在幼儿园里,短小的儿歌是学生最好的旋律。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它起源于民间,全国各地都有。因为内容浅显,篇幅简短,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所以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也理应成为今天低年级儿童教育的主流。笔者在近十年的小学低段教学中,发现儿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
文学在思考什么?作为巴黎大学哲学系教授,阿尔都塞的学生以及阿尔都塞学派的批评家皮埃尔·马舍雷在他1990年出版的这本书的标题中,向每一个读到它名字的人发问。每个人对于
CA World Asia 2000信息技术展示会日前在上海结束,本刊记者仅仅把一些所见所闻随手记录下来,希望读者能够在这纷乱的文字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回家作为记者,笔者参加过大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