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三个典型问题,以及为了增加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借助UMU互动教学平台来辅助英语写作教学,并设计了一节英语写作教学课,阐述UMU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对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促进和帮助。
【关键词】UMU互动教学平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在写作方面,学生要能利用所学知识,创造出合适的语篇形式,这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考的改革,写作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让学生写出得体的文章,需要教师根据《课标》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提高。
首先,缺乏一定的写作理论指导,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众所周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很少有时间去钻研最新的写作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即使教师有学习的意愿,但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繁琐和可能出现的困难也经常使教师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理论的理解往往来源于过去所学的有关的教学法理论,剩下的就靠实际教学经验来把握了。
其次,教师写作教学模式的单调也影响了写作教学效果。这种单调性,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书面表达批改方式上。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评价主题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也应该注重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但在平常课堂中,教师通常是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改,然后再统一评讲,可能也会对个别学生进行面批。这种方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因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的修改中来。而且,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通常最看重学生作文的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对文章主题结构、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重视不够。学生本来就对书面表达有畏难情绪,而这种僵化的写作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沉闷,降低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写作教学在教材中的编排也影响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实验教科书》为例,在每个单元中,教材内容设置的顺序是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其中,写作教学是安排在最后一步的using language中。按照这种编排方式,教师通常把写作当成单元教学的最后一个任务。在实际的课堂中,课程紧、内容多,很多教师由于要赶教学进度,重点就放在了语言知识和阅读教学上,在写作上花费的时间就少了很多,甚至直接忽略本单元的写作教学。而且,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随意性很强,通常是看到某个写作题目与高考题类似,就安排学生写作这个题目,教学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二、UMU互助教学辅助平台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利用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笔者尝试借助UMU互动教学辅助平台来辅助英语写作教学。UMU是北京优幕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知识分享和传播平台。教师可以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操作,不同地域的学生能够同步轻松地参與到课堂中,而且课堂内容能够自动保存,以利于学生多次观看。这一平台有多种功能,利于教师选择,如,签到、讨论、问卷、拍照上墙、小游戏,通过大屏幕完美呈现互动结果。通过该平台,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互动,有助于教师克服写作教学面临的困难。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笔者曾经尝试借助UMU互动平台,给高三学生上了一堂英语写作课,主题是如何遣词造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预习
在上课前,笔者先在UMU平台上建立了学习群,把需要预习的材料提前发在群上。同时,笔者通过UMU录制了本节课要上内容的简单微课,并把上课要用的资料一起发给学生。学生在获取学习资料后,先预习资料内容,并完成相应句子的翻译作业。与此同时,笔者还通过UMU平台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在学习所遇到的问题,以便于上课更加有针对性。
2.课中
在课前准备时,学生通过UMU签到系统进行签到,学生的签到情况可以实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签到后,笔者先把学生都提出的问题集中投在屏幕上,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让每个小组利用拍照上墙的方式予以展示,实现全班共享。通过对比,学生们可以讨论出他们认为的最优答案,教师再予以点评。学生在做翻译句子的时候,特别是长句子,很容易把句子翻译成一个简单句,而不会运用复合句或者非谓语动词等高级句型。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就会很单调,文章也没有文采。基于此,笔者先给学生示范几组高级句型的翻译方式,然后再让学生仿照例子来进行句子或段落翻译。由于学生已经大概了解了高级句型的结构,所以,翻译起来就会主动地使用复杂句型。翻译完了以后,学生们仍然按照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每一小组选一个他们认为最优的发到学习群中,并在大屏幕上呈现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并逐一点评。
3.课后作业
根据杨丽娟等人的研究,对于学生写作的反馈,采取教师反馈 同伴反馈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帮助,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内容主题和组织结构方面。本节课后,笔者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完之后先在组内同学之间互改,然后根据同伴的修改意见然后再写第二次,最后交给教师来批改。在学生批改之前,笔者先对学生进行批改方面的培训。根据《课标》的要求,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写作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得体性三方面。根据这三个方面并结合高考评卷的要求,笔者让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内容全面、表达准确多样、段落层次清晰、连贯。学生在参与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增添了参与意识,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且,为了让自己的评价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学习评价方式,并按照评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写作。在学生和教师的批改过程中,UMU的互动功能给大家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使得教学过程生动而又有效的开展。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UMU的方式,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在互联网 的时代,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己利用现代教学方式的能力,敢于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尽管UMU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平台,它还存在着诸多限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角色。但是,作为个性化的互动教学辅助平台,其诸多功能使教师采取多样性的写作教学方式成为可能, 也极大地便利了不同地域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昕.互动性评价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0,43(5):32-36.
[3]杨丽娟,杨曼君,张阳.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三种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3,34(3):63-67.
[4]邱曼丽.UMU 互动平台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2):13-15.
[5]柏菊花.基于UMU互动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Z3):66-68.
[6]李晓霞,Mary Augusta Brazelton,马艺洁.基于UMU互动平台“互联网 移动学习”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4):156-160.
责任编辑
【关键词】UMU互动教学平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在写作方面,学生要能利用所学知识,创造出合适的语篇形式,这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考的改革,写作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让学生写出得体的文章,需要教师根据《课标》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提高。
首先,缺乏一定的写作理论指导,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众所周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很少有时间去钻研最新的写作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即使教师有学习的意愿,但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繁琐和可能出现的困难也经常使教师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理论的理解往往来源于过去所学的有关的教学法理论,剩下的就靠实际教学经验来把握了。
其次,教师写作教学模式的单调也影响了写作教学效果。这种单调性,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书面表达批改方式上。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评价主题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也应该注重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但在平常课堂中,教师通常是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改,然后再统一评讲,可能也会对个别学生进行面批。这种方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因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的修改中来。而且,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通常最看重学生作文的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对文章主题结构、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重视不够。学生本来就对书面表达有畏难情绪,而这种僵化的写作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沉闷,降低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写作教学在教材中的编排也影响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实验教科书》为例,在每个单元中,教材内容设置的顺序是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其中,写作教学是安排在最后一步的using language中。按照这种编排方式,教师通常把写作当成单元教学的最后一个任务。在实际的课堂中,课程紧、内容多,很多教师由于要赶教学进度,重点就放在了语言知识和阅读教学上,在写作上花费的时间就少了很多,甚至直接忽略本单元的写作教学。而且,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随意性很强,通常是看到某个写作题目与高考题类似,就安排学生写作这个题目,教学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二、UMU互助教学辅助平台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利用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笔者尝试借助UMU互动教学辅助平台来辅助英语写作教学。UMU是北京优幕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知识分享和传播平台。教师可以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操作,不同地域的学生能够同步轻松地参與到课堂中,而且课堂内容能够自动保存,以利于学生多次观看。这一平台有多种功能,利于教师选择,如,签到、讨论、问卷、拍照上墙、小游戏,通过大屏幕完美呈现互动结果。通过该平台,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互动,有助于教师克服写作教学面临的困难。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笔者曾经尝试借助UMU互动平台,给高三学生上了一堂英语写作课,主题是如何遣词造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预习
在上课前,笔者先在UMU平台上建立了学习群,把需要预习的材料提前发在群上。同时,笔者通过UMU录制了本节课要上内容的简单微课,并把上课要用的资料一起发给学生。学生在获取学习资料后,先预习资料内容,并完成相应句子的翻译作业。与此同时,笔者还通过UMU平台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在学习所遇到的问题,以便于上课更加有针对性。
2.课中
在课前准备时,学生通过UMU签到系统进行签到,学生的签到情况可以实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签到后,笔者先把学生都提出的问题集中投在屏幕上,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让每个小组利用拍照上墙的方式予以展示,实现全班共享。通过对比,学生们可以讨论出他们认为的最优答案,教师再予以点评。学生在做翻译句子的时候,特别是长句子,很容易把句子翻译成一个简单句,而不会运用复合句或者非谓语动词等高级句型。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就会很单调,文章也没有文采。基于此,笔者先给学生示范几组高级句型的翻译方式,然后再让学生仿照例子来进行句子或段落翻译。由于学生已经大概了解了高级句型的结构,所以,翻译起来就会主动地使用复杂句型。翻译完了以后,学生们仍然按照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每一小组选一个他们认为最优的发到学习群中,并在大屏幕上呈现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并逐一点评。
3.课后作业
根据杨丽娟等人的研究,对于学生写作的反馈,采取教师反馈 同伴反馈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帮助,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内容主题和组织结构方面。本节课后,笔者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完之后先在组内同学之间互改,然后根据同伴的修改意见然后再写第二次,最后交给教师来批改。在学生批改之前,笔者先对学生进行批改方面的培训。根据《课标》的要求,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写作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得体性三方面。根据这三个方面并结合高考评卷的要求,笔者让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内容全面、表达准确多样、段落层次清晰、连贯。学生在参与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增添了参与意识,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且,为了让自己的评价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学习评价方式,并按照评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写作。在学生和教师的批改过程中,UMU的互动功能给大家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使得教学过程生动而又有效的开展。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UMU的方式,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在互联网 的时代,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己利用现代教学方式的能力,敢于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尽管UMU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平台,它还存在着诸多限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角色。但是,作为个性化的互动教学辅助平台,其诸多功能使教师采取多样性的写作教学方式成为可能, 也极大地便利了不同地域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昕.互动性评价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0,43(5):32-36.
[3]杨丽娟,杨曼君,张阳.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三种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3,34(3):63-67.
[4]邱曼丽.UMU 互动平台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2):13-15.
[5]柏菊花.基于UMU互动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Z3):66-68.
[6]李晓霞,Mary Augusta Brazelton,马艺洁.基于UMU互动平台“互联网 移动学习”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4):156-160.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