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这五个方面来分析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并以任务型教学法、情感交际教学法和成败归因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需要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初中生;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3002206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受研究者关注,但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大都以大学生、高中生、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对初三学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我国初中英语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其学习效果对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中考的背景下,非智力因素在初三英语学习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在《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中首先提出[1],在国内,非智力因素具有两个含义: 一是广义上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其他因素;二是狭义上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活动紧密相关和对智力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心理因素。因此,笔者从非智力因素的视角对初三学生英语学习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改进初三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1研究设计与实施
1.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河北省魏县二中初三年级的四个班级,共205人,其中初三(1)班50人,初三(2)班53人,初三(3)班52人,初三(4)班50人(见表1)。收回问卷203份,有效问卷200份。之所以选择初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原因如下:(1)笔者旨在查找非智力因素对初三毕业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建议;(2) 在中考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三学生面临双重压力,进行该研究对于初三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1.3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2],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等。《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九年级结束时达到五级。标准从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有很多,比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国内外多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大学生、高中生、学困生,而对初三学生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初三作为初中与高中衔接的重要阶段,积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因此,笔者从初三学生英语学习的角度出发,从学习者本身入手,分析非智力因素如何影响初三学生英语学习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比如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这就会推动他去努力学习英语,广泛地涉猎与英语相关的书籍,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也会有影响。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看电影、看小说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如学习好英语可以带来自豪感。
在对初三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中,设置了“你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据统计(见表5和表6),持“比较喜欢,希望能够坚持下去”观点的学生占统计人数的35%。21%的学生选择“如果可以不学,一定放弃”。统计结果显示,79%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比较有兴趣。而且,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兴趣的原因是学习好英语可以带来自豪感。对于“你喜欢学习英语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题的统计结果显示,58%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仅10%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因为喜欢英语。可见,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间接兴趣,即为了通过考试或者给自身带来自豪感。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如自信、愉悦、乐观等。相反,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如自卑、焦虑、厌恶等。在对情感因素的调查中(见图1),40%的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学习好英语;16%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感到自卑;28%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遭遇挫折;此外,22%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无助以及不知如何去做。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增加对学生情感方面的鼓励。
2.4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意志活动中会出现挫折。不同的学习者应对英语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困难态度不同。拥有坚强意志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不畏艰难,而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从此一蹶不振[4]。对于意志这一维度的调查中(见图2),设置了“对于考试失利,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一题,71%的学生都是从自身找原因,不畏困难,只有少数同学在遇到挫折时不能积极正确地进行归因。
1) 教师要坚持以激发内在动机为主,激发外在动机为辅。在20世纪50年代,加登(Gardener)和兰伯特(Lambert)的著名研究表明[6],当二语习得者学习一门语言是为了融入这种文化与他学习这门语言只作为一种工具(如获得一个好的工作)比起来,前者更容易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机,即融入型动机比工具性动机更具体说服力。因此,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融入型动机,促进学生将外界消极的因素转化为内部积极的因素。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内外动机相辅相成。
2) 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英语教师应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考过CET4、CET6、TEM4、TEM8、出国等目的,更多的是了解西方文化,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使自己更加博学。例如在九年级的教材《English is widely used》中,在讲授完课程内容之后,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掌握英语的重要性。
3) 教师要正确运用竞争、考试、评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方式,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也会随之增强。但是竞争不能过于激烈,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合理的竞争,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英语教师合理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比赛内容不能太过于单调,应该涵盖听、说、读、写四个方面;(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以及学生的学习程度开展比赛,如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应开展英语书写比赛、单词竞赛和会话竞赛。八年级的学生应开展侧重训练听力的比赛,如讲故事比赛、角色扮演等。九年级的学生应开展演讲比赛、阅读技巧比赛;(3)比赛规则应清晰合理。注重比赛的质量以及人数的限制。在比赛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间的合作;(4)相信学生并对其给予褒奖。英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通常是对英语的学习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关注后进生,促进其成长。
3.2教师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合理使用提问方式
1) 采用启发式教学。英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举一反三,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采用类比启发法[8],就是教师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的相似性,从已有的属性推断出其他事物的相应属性,即教师通过两个相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例如,新目标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Unit9 Merry Christmas》,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件中插入音乐、视频、小动画等,让学生增加一些圣诞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西方的传统文化,并和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 作出比较,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说理性提问与发散性提问。比如在新目标人教版八年级《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中,教师应合理使用提问方式,如“If people have robots,what can the robots do for us?”“what do they look like? ”通过合理的提问,让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课后活动是课堂活动的一种延伸,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后活动,能够减轻学生的焦虑心态,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自信心,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后活动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英语角,组织学生编辑英文报纸,看英文电影,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播音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
3.3鼓励合作,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1) 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小组合作[9]。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实践,来减轻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言时的焦虑情绪。此外,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使缺乏自信的学生被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所感染从而融入其中。通过开展合理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机会,使他在合适的社会环境中去运用英语。比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会话等。在参与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同时教师对于参与不积极的学生给予鼓励与支持。
2) 注重学生个体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加德纳提出了新的教育观——“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从课程、活动、评估方法与教学方法上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通过课堂上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以及教师的适当提问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 增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将学生一个阶段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家长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4结束语
英语学习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对于初三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应积极开发初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卑为自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滟波.非智力因素与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1):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EB/OL].(20111228)[201507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112/t20111228_167340.html.
[3] 杨忠平.中学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4] 彭袡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6361.
[5] 舒白梅,向宗平.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9.
[6] Gardner R W,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Newbury House,Rowley, Mass,1972:128134.
[7] 鄢曼霞.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8] 陈旭远.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04.
[9] Jack C R,David N.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11213.
[10]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3226.
[11] Diane L F.Teaching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23127.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fluence on grade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coping strategies
—A perspective from Hebei Weixian No.2 Middle school
YAN Yajun,ZHENG Taoyu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Hubei435002,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mainly from motivation,interest,emotion,will and personality this five aspects to anaze how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fluenc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based on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communicative teaching approach and success or failure attribution theory,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students at middle school level.
Key wordsnonintellectual factors;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English teaching;strategies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初中生;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3002206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受研究者关注,但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大都以大学生、高中生、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对初三学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我国初中英语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其学习效果对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中考的背景下,非智力因素在初三英语学习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在《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中首先提出[1],在国内,非智力因素具有两个含义: 一是广义上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其他因素;二是狭义上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活动紧密相关和对智力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心理因素。因此,笔者从非智力因素的视角对初三学生英语学习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改进初三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1研究设计与实施
1.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河北省魏县二中初三年级的四个班级,共205人,其中初三(1)班50人,初三(2)班53人,初三(3)班52人,初三(4)班50人(见表1)。收回问卷203份,有效问卷200份。之所以选择初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原因如下:(1)笔者旨在查找非智力因素对初三毕业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建议;(2) 在中考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三学生面临双重压力,进行该研究对于初三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1.3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2],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等。《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九年级结束时达到五级。标准从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有很多,比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国内外多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大学生、高中生、学困生,而对初三学生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初三作为初中与高中衔接的重要阶段,积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因此,笔者从初三学生英语学习的角度出发,从学习者本身入手,分析非智力因素如何影响初三学生英语学习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比如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这就会推动他去努力学习英语,广泛地涉猎与英语相关的书籍,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也会有影响。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看电影、看小说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如学习好英语可以带来自豪感。
在对初三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中,设置了“你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据统计(见表5和表6),持“比较喜欢,希望能够坚持下去”观点的学生占统计人数的35%。21%的学生选择“如果可以不学,一定放弃”。统计结果显示,79%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比较有兴趣。而且,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兴趣的原因是学习好英语可以带来自豪感。对于“你喜欢学习英语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题的统计结果显示,58%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仅10%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因为喜欢英语。可见,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间接兴趣,即为了通过考试或者给自身带来自豪感。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如自信、愉悦、乐观等。相反,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如自卑、焦虑、厌恶等。在对情感因素的调查中(见图1),40%的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学习好英语;16%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感到自卑;28%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遭遇挫折;此外,22%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无助以及不知如何去做。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增加对学生情感方面的鼓励。
2.4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意志活动中会出现挫折。不同的学习者应对英语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困难态度不同。拥有坚强意志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不畏艰难,而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从此一蹶不振[4]。对于意志这一维度的调查中(见图2),设置了“对于考试失利,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一题,71%的学生都是从自身找原因,不畏困难,只有少数同学在遇到挫折时不能积极正确地进行归因。
1) 教师要坚持以激发内在动机为主,激发外在动机为辅。在20世纪50年代,加登(Gardener)和兰伯特(Lambert)的著名研究表明[6],当二语习得者学习一门语言是为了融入这种文化与他学习这门语言只作为一种工具(如获得一个好的工作)比起来,前者更容易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机,即融入型动机比工具性动机更具体说服力。因此,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融入型动机,促进学生将外界消极的因素转化为内部积极的因素。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内外动机相辅相成。
2) 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英语教师应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考过CET4、CET6、TEM4、TEM8、出国等目的,更多的是了解西方文化,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使自己更加博学。例如在九年级的教材《English is widely used》中,在讲授完课程内容之后,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掌握英语的重要性。
3) 教师要正确运用竞争、考试、评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方式,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也会随之增强。但是竞争不能过于激烈,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合理的竞争,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英语教师合理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比赛内容不能太过于单调,应该涵盖听、说、读、写四个方面;(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以及学生的学习程度开展比赛,如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应开展英语书写比赛、单词竞赛和会话竞赛。八年级的学生应开展侧重训练听力的比赛,如讲故事比赛、角色扮演等。九年级的学生应开展演讲比赛、阅读技巧比赛;(3)比赛规则应清晰合理。注重比赛的质量以及人数的限制。在比赛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间的合作;(4)相信学生并对其给予褒奖。英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通常是对英语的学习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关注后进生,促进其成长。
3.2教师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合理使用提问方式
1) 采用启发式教学。英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举一反三,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采用类比启发法[8],就是教师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的相似性,从已有的属性推断出其他事物的相应属性,即教师通过两个相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例如,新目标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Unit9 Merry Christmas》,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件中插入音乐、视频、小动画等,让学生增加一些圣诞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西方的传统文化,并和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 作出比较,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说理性提问与发散性提问。比如在新目标人教版八年级《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中,教师应合理使用提问方式,如“If people have robots,what can the robots do for us?”“what do they look like? ”通过合理的提问,让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课后活动是课堂活动的一种延伸,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后活动,能够减轻学生的焦虑心态,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自信心,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后活动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英语角,组织学生编辑英文报纸,看英文电影,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播音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
3.3鼓励合作,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1) 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小组合作[9]。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实践,来减轻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言时的焦虑情绪。此外,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使缺乏自信的学生被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所感染从而融入其中。通过开展合理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机会,使他在合适的社会环境中去运用英语。比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会话等。在参与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同时教师对于参与不积极的学生给予鼓励与支持。
2) 注重学生个体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加德纳提出了新的教育观——“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从课程、活动、评估方法与教学方法上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通过课堂上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以及教师的适当提问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 增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将学生一个阶段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家长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4结束语
英语学习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对于初三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应积极开发初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卑为自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滟波.非智力因素与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1):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EB/OL].(20111228)[201507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112/t20111228_167340.html.
[3] 杨忠平.中学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4] 彭袡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6361.
[5] 舒白梅,向宗平.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9.
[6] Gardner R W,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Newbury House,Rowley, Mass,1972:128134.
[7] 鄢曼霞.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8] 陈旭远.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04.
[9] Jack C R,David N.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11213.
[10]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3226.
[11] Diane L F.Teaching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23127.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fluence on grade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coping strategies
—A perspective from Hebei Weixian No.2 Middle school
YAN Yajun,ZHENG Taoyu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Hubei435002,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mainly from motivation,interest,emotion,will and personality this five aspects to anaze how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fluenc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based on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communicative teaching approach and success or failure attribution theory,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students at middle school level.
Key wordsnonintellectual factors;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English teaching;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