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今的中职校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所占比重极少,笔者认为,古诗文对学生的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好的熏陶作用。对他们的三校生高考也有帮助。因此,从几个角度阐述了在课外给学生进行古诗文加餐的一些设想和做法。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现状 作用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2-00-02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从产生以来,滋养了无数文人和百姓的精神。意蕴深远、富含人生哲理。可惜,在现今中职校的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所占比例少得可怜。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而且,就算仅有的几篇,也是浅显得很,如《三字经》等。缺少能提供学生系统学习的好作品。而在考试中,古诗词不外乎考些默写。引不起学生的重视。这样,长此以往,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精粹,快要遗忘殆尽了。说到有些诗词名句,学生难得有几个知道是谁写的。学生对语文课的印象也越来越没有诗意,觉得枯糙乏味、味同嚼蜡,毫无诗情画意。
那么,中职校生就不需要古诗文的滋养吗,恰恰相反,我觉得,他们更需要。因为,他们更欠缺。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中职校学生对语文课的印象估计更多的是死记硬背,而非陶冶情操。而语文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去了解一些语法和知识点。我们应该去还原语文教学的另一根本特性-人文性了。古诗文蕴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正是给他们补课的绝好素材。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到底如何去填补这个空缺呢?
既然在教材中,只有那么杯水车薪的几篇,那么,只能在课外给学生多加补课,才能通过一定的量去达到增进了解、陶冶熏陶的作用。具体做法,浅谈几点。
1 实施设想
1.1编写讲义
要教授,那就得有资料,而现成的适合中职校生的诗文教材很难觅到,那么就需要教师自己选编一本适合学生实际的讲义。
在编写之前,我先去查阅了初中和高中的必背篇目,然后删去篇幅较长的,保留短小而富有哲理的。然后,再补充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如《诗经》、《论语》、《老子》中比较接近学生生活的,摘选进去。当然,如果时间上允许的话,还可以再增加其它的经典,只要是短小精悍而且对当代学生有裨益的均可,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1.2见缝插针
中职校教学比较轻松,教学内容也相对偏少,所以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时间 ,组织教学。课堂上可以利用练习课上多余的时间进行讲解。另外,也可以利用班级的晨会课和午会课,见缝插针。从整体时间上讲,一周基本安排1-3篇的鉴赏和默写,先请学生自己预习、熟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诗歌作者、产生背景稍加讲解,然后就诗文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赏析。然后,次日安排默写。如此,积少成多。
1.3循序渐进,形成系列
学习时,先选简单短小的,然后是较长的。先诗词,再古文。当然古文也选择短小而哲理丰富的,否则要占较多的时间,影响语文教材已有篇目施教。如此,从一年级开始,连续两到三年。这样到四年级高复时,学生应该积累了较深厚的古诗文底子。
1.4环境熏陶
為了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并喜爱古诗文,可以在班级布置上花一些心思,如在黑板一角设置诗词角,让学生自己去找素材,隔两天就更换一下内容。另外,也可以在教室中挂一些名句的条幅。让学生时刻沉浸在诗香词韵的熏陶中。
2 授之以渔
古诗文这种文学样式有其特殊性,因此,在鉴赏古诗文之前有必要回顾、补充一些鉴赏知识,让学生得其门而入。
2.1补充一些古诗文的基本入门知识
如告知学生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对仗,平仄,押韵、意象以及诗文的分类、流派等等,让学生能对古诗文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深入地鉴赏诗歌。
2.2了解相关历史,加深理解
对古诗文的学习,势必会牵扯到相关历史,所以,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的历史,可以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帮助。所以,从有文学形式开始出现的先秦,一直到五四运动结束的中国文学史,教师要适当地讲一些,至少一条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图要让学生基本了解,以及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学样式。也可以讲一些各个时代的文人逸事,增强学生兴趣。
2.3教一些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1) 知人论世
古人的许多作品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要深切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感情,不能脱离作者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如在朝廷政治腐败,奸人当道时,许多志士仁人遭到打击和排挤,空有满腔报国热情而不得伸展,他们的诗文中就会流露出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的悲愤。当然,有些诗人会以貌似洒脱的言辞来反籿社会的黑暗和对社会的不满。那么,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特殊经历和社会背景,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所以,每一篇诗文在鉴赏之前,教师或自己补充或叫学生自己上网查相关资料,因为有些作品,如果不联系这些,单从字面上是很难去看透作者真正想阐发的主旨。
2)联想想象
有些诗歌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瑰丽、缥缈的幻景,就需要我们调动自己的已有经历去发挥想象和联想,从而去体会作者的意图。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大段的仙境描写,教师要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去浮现这幅画面,并考虑作者为何把这虚无缥缈的仙境写得如此美轮美奂。正是因为作者对黑暗、腐朽现实的不满,才用这种反籿的手法来形成对比。这种充满着作者瑰丽想象的诗歌在唐代浪漫派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学生一定要善于联想、想象,才能进入诗歌的内核。
3)典故作用
古诗文中也经常会用到典故,了解这些典故,对诗文的了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用到了四个典故,似乎有掉书袋之嫌。但细看一下,这四个典故都是与京口(镇江)有关,前两个是讲孙权等英雄人物在镇江的伟业,而后两个是讲刘义隆仓皇出击的惨败和借廉颇自比——作者是想借这些典故阐明自己也想为国效劳,建一番丰功伟业,奈何朝廷似乎已经把他给遗忘了。但作者也借刘义隆的典故来说明没有作好准备,仓皇出战的恶果。其实正是希望当朝统治者也要吸取历史经验,勿蹈前人的覆辙。所以,作者并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的才学而多此一举,恰恰是用得恰到好处。对古诗文中这些典故的理解,可以使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有事半功倍之效
4)虚实相生
诗歌中经常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要引导学生体会:有些只是作者的想象,而不是眼前的景象。如柳永《雨霖铃》中上阕实写与恋人的离别之情景,而下阕却是词人对离别之后孤单、凄清之情景的想象。虚实之景相结合,更突出了作者离别后的辛酸和苦况。这比只写眼前之实景,有更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因此“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就成了无数离别之人的心头之痛,传扬至今。
5)常用意象
另外,也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的古诗词中,文人常借助一些意象来含蓄地表情达意,如梅的傲骨、兰的优雅、竹的谦虚正直、菊的高洁等。了解了这些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的象征意义,才能更快地领略到作者的情感和诗文的主旨。
6)了解别名
在有些古诗文中,作者也经常会用一些别名来代替原物,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一些知识,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因此,也应该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如梅花别称:清友、罗浮仙子、梅兄等 ;荷花别称: 菡萏、芙蓉、芙蕖、泽芝等。这样对古诗文才会有较准确的理解。
古诗文的补课,对中职校学生来说,除了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情趣,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影响之外,还有一层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对三校生高考的帮助。
由于三校生现在有3月份的自主招生考试,在这次考试中,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名句填写及课外古文的阅读理解,而这些大多是普通高中教材的内容,三校生在这方面比较吃亏。所以,对学生古诗文的补课对他们的自主招生考试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古诗文的学习,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恰恰应了一句话: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然对学生益处良多,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现状 作用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2-00-02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从产生以来,滋养了无数文人和百姓的精神。意蕴深远、富含人生哲理。可惜,在现今中职校的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所占比例少得可怜。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而且,就算仅有的几篇,也是浅显得很,如《三字经》等。缺少能提供学生系统学习的好作品。而在考试中,古诗词不外乎考些默写。引不起学生的重视。这样,长此以往,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精粹,快要遗忘殆尽了。说到有些诗词名句,学生难得有几个知道是谁写的。学生对语文课的印象也越来越没有诗意,觉得枯糙乏味、味同嚼蜡,毫无诗情画意。
那么,中职校生就不需要古诗文的滋养吗,恰恰相反,我觉得,他们更需要。因为,他们更欠缺。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中职校学生对语文课的印象估计更多的是死记硬背,而非陶冶情操。而语文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去了解一些语法和知识点。我们应该去还原语文教学的另一根本特性-人文性了。古诗文蕴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正是给他们补课的绝好素材。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到底如何去填补这个空缺呢?
既然在教材中,只有那么杯水车薪的几篇,那么,只能在课外给学生多加补课,才能通过一定的量去达到增进了解、陶冶熏陶的作用。具体做法,浅谈几点。
1 实施设想
1.1编写讲义
要教授,那就得有资料,而现成的适合中职校生的诗文教材很难觅到,那么就需要教师自己选编一本适合学生实际的讲义。
在编写之前,我先去查阅了初中和高中的必背篇目,然后删去篇幅较长的,保留短小而富有哲理的。然后,再补充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如《诗经》、《论语》、《老子》中比较接近学生生活的,摘选进去。当然,如果时间上允许的话,还可以再增加其它的经典,只要是短小精悍而且对当代学生有裨益的均可,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1.2见缝插针
中职校教学比较轻松,教学内容也相对偏少,所以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时间 ,组织教学。课堂上可以利用练习课上多余的时间进行讲解。另外,也可以利用班级的晨会课和午会课,见缝插针。从整体时间上讲,一周基本安排1-3篇的鉴赏和默写,先请学生自己预习、熟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诗歌作者、产生背景稍加讲解,然后就诗文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赏析。然后,次日安排默写。如此,积少成多。
1.3循序渐进,形成系列
学习时,先选简单短小的,然后是较长的。先诗词,再古文。当然古文也选择短小而哲理丰富的,否则要占较多的时间,影响语文教材已有篇目施教。如此,从一年级开始,连续两到三年。这样到四年级高复时,学生应该积累了较深厚的古诗文底子。
1.4环境熏陶
為了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并喜爱古诗文,可以在班级布置上花一些心思,如在黑板一角设置诗词角,让学生自己去找素材,隔两天就更换一下内容。另外,也可以在教室中挂一些名句的条幅。让学生时刻沉浸在诗香词韵的熏陶中。
2 授之以渔
古诗文这种文学样式有其特殊性,因此,在鉴赏古诗文之前有必要回顾、补充一些鉴赏知识,让学生得其门而入。
2.1补充一些古诗文的基本入门知识
如告知学生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对仗,平仄,押韵、意象以及诗文的分类、流派等等,让学生能对古诗文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深入地鉴赏诗歌。
2.2了解相关历史,加深理解
对古诗文的学习,势必会牵扯到相关历史,所以,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的历史,可以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帮助。所以,从有文学形式开始出现的先秦,一直到五四运动结束的中国文学史,教师要适当地讲一些,至少一条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图要让学生基本了解,以及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学样式。也可以讲一些各个时代的文人逸事,增强学生兴趣。
2.3教一些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1) 知人论世
古人的许多作品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要深切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感情,不能脱离作者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如在朝廷政治腐败,奸人当道时,许多志士仁人遭到打击和排挤,空有满腔报国热情而不得伸展,他们的诗文中就会流露出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的悲愤。当然,有些诗人会以貌似洒脱的言辞来反籿社会的黑暗和对社会的不满。那么,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特殊经历和社会背景,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所以,每一篇诗文在鉴赏之前,教师或自己补充或叫学生自己上网查相关资料,因为有些作品,如果不联系这些,单从字面上是很难去看透作者真正想阐发的主旨。
2)联想想象
有些诗歌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瑰丽、缥缈的幻景,就需要我们调动自己的已有经历去发挥想象和联想,从而去体会作者的意图。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大段的仙境描写,教师要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去浮现这幅画面,并考虑作者为何把这虚无缥缈的仙境写得如此美轮美奂。正是因为作者对黑暗、腐朽现实的不满,才用这种反籿的手法来形成对比。这种充满着作者瑰丽想象的诗歌在唐代浪漫派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学生一定要善于联想、想象,才能进入诗歌的内核。
3)典故作用
古诗文中也经常会用到典故,了解这些典故,对诗文的了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用到了四个典故,似乎有掉书袋之嫌。但细看一下,这四个典故都是与京口(镇江)有关,前两个是讲孙权等英雄人物在镇江的伟业,而后两个是讲刘义隆仓皇出击的惨败和借廉颇自比——作者是想借这些典故阐明自己也想为国效劳,建一番丰功伟业,奈何朝廷似乎已经把他给遗忘了。但作者也借刘义隆的典故来说明没有作好准备,仓皇出战的恶果。其实正是希望当朝统治者也要吸取历史经验,勿蹈前人的覆辙。所以,作者并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的才学而多此一举,恰恰是用得恰到好处。对古诗文中这些典故的理解,可以使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有事半功倍之效
4)虚实相生
诗歌中经常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要引导学生体会:有些只是作者的想象,而不是眼前的景象。如柳永《雨霖铃》中上阕实写与恋人的离别之情景,而下阕却是词人对离别之后孤单、凄清之情景的想象。虚实之景相结合,更突出了作者离别后的辛酸和苦况。这比只写眼前之实景,有更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因此“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就成了无数离别之人的心头之痛,传扬至今。
5)常用意象
另外,也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的古诗词中,文人常借助一些意象来含蓄地表情达意,如梅的傲骨、兰的优雅、竹的谦虚正直、菊的高洁等。了解了这些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的象征意义,才能更快地领略到作者的情感和诗文的主旨。
6)了解别名
在有些古诗文中,作者也经常会用一些别名来代替原物,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一些知识,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因此,也应该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如梅花别称:清友、罗浮仙子、梅兄等 ;荷花别称: 菡萏、芙蓉、芙蕖、泽芝等。这样对古诗文才会有较准确的理解。
古诗文的补课,对中职校学生来说,除了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情趣,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影响之外,还有一层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对三校生高考的帮助。
由于三校生现在有3月份的自主招生考试,在这次考试中,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名句填写及课外古文的阅读理解,而这些大多是普通高中教材的内容,三校生在这方面比较吃亏。所以,对学生古诗文的补课对他们的自主招生考试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古诗文的学习,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恰恰应了一句话: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然对学生益处良多,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