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晓松的电影《那时花开》秉承了青春年少的懵懂与成长,同他的音乐一样,一起带我们长大成人。高晓松在《那时花开》中将上世纪末的关注重点放在了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暴露的虚荣、自私、不负责任、欲望膨胀上,不得不说是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我。
[关键词]成长 友情和爱情 记忆 被关注
高晓松说:“其实我特喜欢电影,我对电影比音乐更钟情。”于是处女作《那时花开》诞生了。作为80后,校园民谣是那个青葱岁月中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作为校园民谣的先驱,高晓松这部《那时花开》中网聚了老狼、朴树、郑钧等校园民谣歌手。校园民谣讲的是青春年少的懵懂与成长,而高晓松的电影《那时花开》,一样秉承了这一主题。
一、在友情与爱情中成长
故事的主人公高举、张扬和欢子之间演绎着诡异、缠绵、悲怆的友情与爱情——高举和张扬是好兄弟,他们同时爱上了欢子。并且,他们同时拥有了欢子……
在欢子没有出现之前,高举和张扬拥有着简单而干净的友谊,一起聊聊天,一起跑去看女孩。直到欢子的出现,才让两个纯粹的少年开始经营三个人的关系。年轻的高举和张扬傻傻地以为坚强的友情能承受住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是他们错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约定早已灰飞烟灭,而他们还是故作镇定地保持着变了味的友情,目的是享受廉价而极端的爱情。
后来谁也没有遵守约定,张扬在周末违约去和欢子亲呢,高举同样如法炮制在不是周末的时候去找欢子。高举和张扬在这种畸形的关系中痛并快乐着度过了大学时光。转眼毕业,他们似乎是长大了,因为他们终于决心去面对这个事实。理智下来的三个人又作出约定——以后谁也不见谁。事实上,他们还是在成长中徘徊,因为后来高举去找了欢子。高举觉得自己错了,他想收拾残局,想跟欢子结婚。上天再次跟高举开了个大玩笑——欢子有了张扬的孩子——原来欢子和张扬早就违背了第三次约定,他们早就见面了。欢子再次选择逃避,她约定和高举一起死,高举怕死,但是他觉得这可能是这辈子惟一的一次跟欢子实现约定的机会,就和欢子一起吃了药。高晓松最后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约定是否实现,因为实现或者没有实现,都是他们的青春祭——死亡或者再次违背约定。青春流逝了,就再也没有了,可是他们却不知不觉中成长了。
无论是高举、欢子还是张扬,在他们的世界中只有两个人,这正是友情与爱情的归属。高晓松故意将青春中匆匆而过、无关痛痒的人用木偶人代替,正是想说明过客是不存在脑海的,只是友情与爱情伴随他们长大。
二、成长篡改了记忆
《那时花开》中的高举扮演者夏雨跟《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夏雨一样,成长中有些说不清楚、讲不明白,或者不愿意谈起的事情,就故意含糊其辞地跟观众讲出来,或者天马行空,或者多种版本,那是因为成长本身就篡改了记忆。
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身份,可以是企业家,可以是司机,可以是无所事事的人;可以穿长衫,可以穿时装;生活中可以是真人面孔,也可以是没有表情的木偶人;双秀园一号也就是二号:欢子可以跟张扬结婚,还可以跟高举结婚:他们可以是熟悉的朋友、恋人,也可以是素昧平生的人,就像高举那个猜想一样: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十层关系认识。还有那些昏暗的灯光,浓烈的色彩,跳跃的镜头,梦幻的假面舞会,神奇的双秀园,风景如画的郊外,草丛中的床,挂满玩偶、纸鹤和风铃的枯树……其实都是年少成长中的记忆碎片,当拼凑不起来,或者即使拼凑起来也讲不清楚的时候,他们就主观地润色、改编、臆造出了很多记忆。正如影片中旁白道出的:“回忆比幻想还不真实,生活是无法被记录的。”等真正长大成人的时候,想重新整理那些记忆,却发现它们被成长默默地篡改了,这也正是成长的代价。
长大成人以后不去纠结那些是是非非,作为青春的礼物,留在了脑海里,就像片尾曲《那些花儿》唱的那样:“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三、在被关注中成长
毋庸置疑,高晓松的电影《那时花开》是向法国新浪潮电影《朱尔与吉姆》致敬的影片,这不仅仅体现在同为“一女侍二夫”的故事结构,还突出在关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上。“由于风格样式本身特点的作用与创作者有意为之的选择,相当一批艺术影片具有散文体或诗体的风格”,所以《那时花开》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难得的人文关怀,而这种关怀存在被动的意味,是导演高晓松的主观感受,这正是向着法国新浪潮的学习。高晓松是桀骜不驯的音乐人,也是勇于表现自我的电影人,电影虽然是处女作,但是仍然愿意尝试实验电影,将主见大胆地表现出来。高哓松目前只有两部电影,在后来的《我心飞翔》中,一样是走实验电影的路线。暂且不谈这种尝试是否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暂且分析导演给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关注。
影片既然展现的是三个人畸形的友情与爱情,一定是要告诉观众,是有一种力量支持着他们甘之如饴地维持着这种关系,这种力量就是欲望。高举和张扬的欲望是一样的,他们想要的是和欢子的爱情,顺带着或多或少的友情以便稳定地维持着三角关系。他们为了得到欢子,不守信用,不遵循约定。欢子呢,欲望似乎要更大一些,英俊扮酷的张扬不足以满足她,还要一个细心呵护她的高举。张扬给她肉体的解放,高举可以弥补心灵的空缺,既然都能得到,为什么不全收入囊中呢?高晓松在上世纪末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暴露的虚荣、自私、不负责任、欲望膨胀上,不得不说是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我——导演本人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懵懵懂懂地长大成人?这也正是高晓松杂糅自我进去的主观创作。
不知不觉中,青春不再,那些人,那些故事都已老去。因为本片而恋爱的演员朴树和周迅早已分手,夏雨再也不是青涩的威尼斯影帝,老狼、朴树、郑钧的校园民谣已经成为经典,就连导演高哓松也有了80后的娇妻。青春年少的时光转瞬即逝,对于以前的幼稚或者偏执,已经过眼云烟。没有讲完或者不想去讲的故事,就随他去吧,铭记在心的,是那一年,我们长大成人了。
[关键词]成长 友情和爱情 记忆 被关注
高晓松说:“其实我特喜欢电影,我对电影比音乐更钟情。”于是处女作《那时花开》诞生了。作为80后,校园民谣是那个青葱岁月中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作为校园民谣的先驱,高晓松这部《那时花开》中网聚了老狼、朴树、郑钧等校园民谣歌手。校园民谣讲的是青春年少的懵懂与成长,而高晓松的电影《那时花开》,一样秉承了这一主题。
一、在友情与爱情中成长
故事的主人公高举、张扬和欢子之间演绎着诡异、缠绵、悲怆的友情与爱情——高举和张扬是好兄弟,他们同时爱上了欢子。并且,他们同时拥有了欢子……
在欢子没有出现之前,高举和张扬拥有着简单而干净的友谊,一起聊聊天,一起跑去看女孩。直到欢子的出现,才让两个纯粹的少年开始经营三个人的关系。年轻的高举和张扬傻傻地以为坚强的友情能承受住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是他们错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约定早已灰飞烟灭,而他们还是故作镇定地保持着变了味的友情,目的是享受廉价而极端的爱情。
后来谁也没有遵守约定,张扬在周末违约去和欢子亲呢,高举同样如法炮制在不是周末的时候去找欢子。高举和张扬在这种畸形的关系中痛并快乐着度过了大学时光。转眼毕业,他们似乎是长大了,因为他们终于决心去面对这个事实。理智下来的三个人又作出约定——以后谁也不见谁。事实上,他们还是在成长中徘徊,因为后来高举去找了欢子。高举觉得自己错了,他想收拾残局,想跟欢子结婚。上天再次跟高举开了个大玩笑——欢子有了张扬的孩子——原来欢子和张扬早就违背了第三次约定,他们早就见面了。欢子再次选择逃避,她约定和高举一起死,高举怕死,但是他觉得这可能是这辈子惟一的一次跟欢子实现约定的机会,就和欢子一起吃了药。高晓松最后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约定是否实现,因为实现或者没有实现,都是他们的青春祭——死亡或者再次违背约定。青春流逝了,就再也没有了,可是他们却不知不觉中成长了。
无论是高举、欢子还是张扬,在他们的世界中只有两个人,这正是友情与爱情的归属。高晓松故意将青春中匆匆而过、无关痛痒的人用木偶人代替,正是想说明过客是不存在脑海的,只是友情与爱情伴随他们长大。
二、成长篡改了记忆
《那时花开》中的高举扮演者夏雨跟《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夏雨一样,成长中有些说不清楚、讲不明白,或者不愿意谈起的事情,就故意含糊其辞地跟观众讲出来,或者天马行空,或者多种版本,那是因为成长本身就篡改了记忆。
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身份,可以是企业家,可以是司机,可以是无所事事的人;可以穿长衫,可以穿时装;生活中可以是真人面孔,也可以是没有表情的木偶人;双秀园一号也就是二号:欢子可以跟张扬结婚,还可以跟高举结婚:他们可以是熟悉的朋友、恋人,也可以是素昧平生的人,就像高举那个猜想一样: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十层关系认识。还有那些昏暗的灯光,浓烈的色彩,跳跃的镜头,梦幻的假面舞会,神奇的双秀园,风景如画的郊外,草丛中的床,挂满玩偶、纸鹤和风铃的枯树……其实都是年少成长中的记忆碎片,当拼凑不起来,或者即使拼凑起来也讲不清楚的时候,他们就主观地润色、改编、臆造出了很多记忆。正如影片中旁白道出的:“回忆比幻想还不真实,生活是无法被记录的。”等真正长大成人的时候,想重新整理那些记忆,却发现它们被成长默默地篡改了,这也正是成长的代价。
长大成人以后不去纠结那些是是非非,作为青春的礼物,留在了脑海里,就像片尾曲《那些花儿》唱的那样:“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三、在被关注中成长
毋庸置疑,高晓松的电影《那时花开》是向法国新浪潮电影《朱尔与吉姆》致敬的影片,这不仅仅体现在同为“一女侍二夫”的故事结构,还突出在关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上。“由于风格样式本身特点的作用与创作者有意为之的选择,相当一批艺术影片具有散文体或诗体的风格”,所以《那时花开》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难得的人文关怀,而这种关怀存在被动的意味,是导演高晓松的主观感受,这正是向着法国新浪潮的学习。高晓松是桀骜不驯的音乐人,也是勇于表现自我的电影人,电影虽然是处女作,但是仍然愿意尝试实验电影,将主见大胆地表现出来。高哓松目前只有两部电影,在后来的《我心飞翔》中,一样是走实验电影的路线。暂且不谈这种尝试是否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暂且分析导演给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关注。
影片既然展现的是三个人畸形的友情与爱情,一定是要告诉观众,是有一种力量支持着他们甘之如饴地维持着这种关系,这种力量就是欲望。高举和张扬的欲望是一样的,他们想要的是和欢子的爱情,顺带着或多或少的友情以便稳定地维持着三角关系。他们为了得到欢子,不守信用,不遵循约定。欢子呢,欲望似乎要更大一些,英俊扮酷的张扬不足以满足她,还要一个细心呵护她的高举。张扬给她肉体的解放,高举可以弥补心灵的空缺,既然都能得到,为什么不全收入囊中呢?高晓松在上世纪末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暴露的虚荣、自私、不负责任、欲望膨胀上,不得不说是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我——导演本人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懵懵懂懂地长大成人?这也正是高晓松杂糅自我进去的主观创作。
不知不觉中,青春不再,那些人,那些故事都已老去。因为本片而恋爱的演员朴树和周迅早已分手,夏雨再也不是青涩的威尼斯影帝,老狼、朴树、郑钧的校园民谣已经成为经典,就连导演高哓松也有了80后的娇妻。青春年少的时光转瞬即逝,对于以前的幼稚或者偏执,已经过眼云烟。没有讲完或者不想去讲的故事,就随他去吧,铭记在心的,是那一年,我们长大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