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3》红与黑的现代隐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gm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表现人的深刻和复杂来说,《蜘蛛侠3》是电影蜘蛛侠三部曲中比较成功的。虽然仍然是正邪对立的情节线索,但其在讲述惊险而猎奇的故事同时,还刻画了生动的人物。从主人公帕克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必须直面的人生难题,以及自我拯救的可能性。这种刻画人物的方式体现了对人的存在的现代性反思。
  关键词 《蜘蛛侠3》 现代人性 红与黑 隐喻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文艺作品表现人,要真实和深刻并举,是很需要功力的。虽然被定位为集动作,冒险,科幻,惊悚诸性于一体的《蜘蛛侠》电影已经是第三集了,但从表现人的角度来说,我以为它是最深刻的。在前两集里,这个来源于漫画故事的主人公基本上是个单纯的英雄。而到第三集,故事重心已经由突出外在的“能力”和“责任”转变为强调人的“宽恕”和自我“救赎”,影片亦从表现外在行为的故事层面进入到刻画内在生命的精神层面。
  
  一
  
  正邪对立的故事情节,英雄主义的人物刻画已然成为蜘蛛侠故事的经典讲述方式,但由于故事重心的转移和人物刻画的深刻,第三集在故事讲述和人物表现方面都超越了前两集,达到了更深刻的程度。
  从故事情节来说。第三集仍然设置了正邪对立元素,但是这种对立不再是单纯的好坏对立或两种性质和力量的泾渭分明的较量,以一方战胜或者消灭另一方为目的,而是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存在状态和矛盾展开方式。
  从矛盾的存在状态来说,帕克的对立面势力更强大,成分更复杂,有沙人、外星毒蜘蛛,还有绿魔之子。从单纯的力量对比来说,帕克不是他们的对手。尤其是当他只身挑战所有这些外在恶势力时。但帕克最后还是取胜了,他的胜利并不是凭借单纯力量的较量,而是由各种矛盾存在和展开方式的复杂性决定的。比如沙人,他抢劫、杀人、越狱,简直无恶不作。但是影片在塑造这个角色时,并没有把他定性为坏人,相反,这是一个充满父爱、拥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他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是有复杂原因的。影片对这个人物命运结局的处理,也注意到了这种复杂性。当一场激战过后,菲特亲自目睹了黑蜘蛛的罪恶本质,帕克的勇敢和无畏,并见证了哈瑞的牺牲。他显然被眼前因为有人只顾追求自我利益造成的毁灭性情景震撼了。沙人最后并不是被帕克用武力消灭了,而是被感化进而自我幡然省悟了。由此可见,影片重点不是表现帕克与沙人之间的正邪对立、矛盾和斗争,而是通过这样的故事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的自我拯救的可能性。
  另一个对立面——绿魔之子哈瑞,情况也是这样。他和帕克的矛盾极其尖锐,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还有毁容之辱。使这本来是同学兼好朋友的两人一度不共戴天。在矛盾发展到最尖锐的阶段,两人不但互相伤害了对方的身体,而且极大地刺伤了对方的心灵。但在帕克独战二恶,终因力量不支,眼看悲剧就要发生的关键性时刻,哈瑞飞马杀到,扭转了战局,并以献身的热情和行动维护了正义,同时捍卫了这场伟大的友谊。在两人的关系方面,哈瑞的态度转变是关键。从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哈瑞的最后转变是他自我认识的完全改变,是他内心自我主动宽恕恩仇的结果。
  如果说菲特和哈瑞是自我拯救成功了的形象。那么布鲁克则是反面的典型形象。在失业和失恋的双重打击下,布鲁克让仇恨充满了胸膛。他“有幸”得到使他力量更强大且让内心充满邪恶欲望的黑色蜘蛛服就成了一种隐喻。而帕克劝说他放弃这套衣服时失败,再次说明了外在力量对于消除人的邪恶和阴暗心理的苍白和无力。由于没有自我拯救的决心和努力,布鲁克走向了堕落,直至毁灭。与此形成深刻对比的是,帕克也曾经被黑色蜘蛛服笼罩过,但自我警醒、反省的姿态使他最终能够自我摆脱而布鲁克无法挣脱的对比,正好是自我拯救的完成和外在挽救的失败的隐喻。和沙人、哈瑞相比,布鲁克是过失最少的人。他的生活境遇值得同情,但由于他缺乏自我拯救的决心,而遭到毁灭。这是自我毁灭。
  
  二
  
  作为正面形象。帕克是影片塑造得最深刻、最复杂的,也是最成功的。这集的最大改变就是。他不再以一个单纯的正面形象和英雄传奇出现。可以说《蜘蛛侠3》塑造了两个蜘蛛侠,一个是红色的,隐喻正义和善良,一个是黑色的,隐喻邪恶和欲望。红色蜘蛛侠是纽约人心目中的英雄,受到大家的爱戴。而黑色蜘蛛侠则狭隘、粗鲁、自私、报复、凶狠,为个人的利益耿耿于怀,对别人毫无怜悯和理解,伤害对手和朋友。甚至以置人于死地而后快。
  影片将红与黑两种矛盾性质的力量聚集在帕克一个人身上。这是别有深意的。它们的共存状态说明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外星生物体的寄生性隐喻了人性中邪恶欲望的本体存在性。影片中它首次从天而降、出现在帕克身边的时候竟然是帕克和珍约会、热恋时,帕克还是红色蜘蛛侠。还是英雄。这说明,就算是英雄,就算在他最完美的时刻,他的人性状态也如影片所表现的那样,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力量,一隐一显,这也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这是影片深刻的地方。
  蜘蛛侠由红转黑的过程发人深省。当蜘蛛侠的声名达到了顶点时,作为红色蜘蛛侠的帕克,身上已经沾染上了骄傲和自私。他打伤哈瑞。对布鲁克的中伤耿耿于怀,被报社主编的态度激怒,沉溺于个人的荣誉,对恋人珍缺乏关怀和体贴。如果说这时候人性的负面缺点还是隐性地存在于帕克身上,那么,到他知道杀害本伯父的凶手两年来居然还一直逍遥法外时,报复的欲望和仇恨的心理迅速在他胸中发酵、膨胀。此时,红色蜘蛛侠变成黑色蜘蛛侠隐喻邪恶开始占据了他心理的主导方面。影片特意让他自己感到穿上黑色蜘蛛服感觉还不错,来说明他对这种人性状态的自得和适应。
  蜘蛛侠由黑转红的过程同样意味深长。当珍被推倒在地,她陌生而绝望地看着帕克,悲痛地问:“你是谁?”帕克说:“我不知道。”但他的内心却遭到了扣问和重击。原本以报复为乐的他突然感到了事与愿违的悲哀,他警觉了,良心开始自责。这导致了后来的觉醒和转变,他无法忍受“黑色蜘蛛皮”的控制和纠缠。痛苦地将其剥离。影片将帕克转变的地点安排在教堂,突出了他自我忏悔的真诚和灵魂洗礼的痛苦。他的自我觉醒和弃恶从善,重新回归红色本身,是自我救赎的结果和胜利。
  
  三
  
  无独有偶,在世界文学史上,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斯汤达曾经创作了一篇不朽的小说《红与黑》。斯汤达在小说中用红与黑两种颜色来表达两种性质对立的社会势力并存的时代和现实。作为一篇现实主义的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斯汤达强调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作者借塑造于连这样一个集进取与阴谋于一身的典型。向我们披露那个时代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对时代进行广泛的批判。
  但是现代以来的心理学表明,人并不完全是由外在现实和成长环境决定的。精神分析 表明,人其实受制于自我无意识的深层心理现实。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则认为个体心理受民族和种族的集体无意识遗传和控制,后现代心理学始祖拉康则从语言影响人的心理世界的原理出发,指出人受制于语言无意识的窘况。这些观念无疑动摇了关于人的社会决定论的传统观点,给文艺塑造人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野。
  现代心理学理论还得到了现代社会现实的有力旁证。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类的主要任务是赢取自己的生存机会,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时期人类的力量和努力都是红色的、肯定的性质。而反人类的力量和势力则是黑色的、否定的性质。这一努力在现代工业革命以来效果最为明显。人类在和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现代社会的危机也在人类自恋于自身的力量和沉湎于眼前的既得利益时逐渐显露。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耕地锐减,土地沙化,温室效应,气候异常等等,这些危机恰恰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是工具理性观念下产生的普适性问题。因此人类不得不由当初单纯的追求现代化到如今反思现代性。
  事实正是这样。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问题的性质和方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前现代的问题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和矛盾。那么。后现代的问题则是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对立和矛盾。这时候,反人类的力量不再单纯来自外界,更有很大部分来自人类自身不恰当的心理和作为,如果仍然用红与黑为符号来标记肯定性质和否定性质的力量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源于人类自身的否定性力量。这也是影片中黑色蜘蛛侠存在的警示性。人类将第一次认识到,如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类如果不能较好地处置自己的心理负面效应,甚至有可能会葬送在自己不恰当的努力和奋斗之中。
  这便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新问题。人类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欲望,客观面对自己心灵的阳光和阴暗,尽量约束自己对工具理性的过分依赖,甚至要有意克制自己的力量和自我发挥。人类第一次从发展自己转化到发展兼控制自己,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讲究群体和谐。人类面对这种新的观念和思维方法时,是不是能够很好适应,有没有自我拯救的可能和希望。这都是影片给予了思考的问题。
  
  四
  
  这样,影片从故事讲述、人物刻画到主题表现。都是对红与黑的现代诠释和隐喻。
  首先,正(红)邪(黑)对立的故事构架及其复杂交错的存在状态,隐喻了现代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如果说正邪对立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的话。那么传统价值观念是明确而凝固的。对事物性质的看法和认定比较单一,而现代价值观念则主张要“直面事物本身”,即希望对具体事物的成分做进一步的具体探究和分析,以更加辨证和全面的观念看待事物本身。影片的主人公帕克不再是单纯的英雄形象,而是同时兼有红与黑双重人格的真实个体。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不但表现了红与黑的辨证存在。而且刻画出了红与黑的互相渗透,交互包孕,红中有黑。黑中有红。
  在刻画其它个体时,这种手法得到更加普适性的运用。比如菲特,既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坏人,又是一个伦理意义上的好人,他还是一个具有坚定意志的男人。这些不同甚至矛盾的品格在他身上依次甚至同时展开,多方面表现他的人格,这个人物也就更加立体而丰满。还有哈瑞、布鲁克,都是这样。
  其次,在刻画人物时,影片不但注意到了人物本身的复杂性,而且通过人物展现了更加广阔的现代社会的特征,隐喻了现代意义的人类困境。从人物刻画来说,不管是英雄帕克,还是罪犯菲特,还是其他人物,如哈瑞和布鲁克。都具有复杂而矛盾的人格,影片充分注意到了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说,影片的指向更加深远。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理想,但是现代社会存在的竞争、贫富差距、人内心无法克服的阴暗面(如嫉妒、报复等)往往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向对立的方向。帕克和布鲁克的对立主要是社会竞争和忌妒导致的。菲特的堕落,则是社会贫富差距引发的问题之一。
  再次,在主题表现上,影片又企图探索一条济世良方。它将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寄托在对现代人的积极思考上,即人类的自我拯救。从这一点来说,影片充满人本主义和乐观主义的色彩。人也许会一时局限于个人狭隘的认识里。如哈瑞,也许会为生活中的贫穷和困顿所迫,如菲特,但只要不被私利和仇恨占据心灵,走向自我不归路。如布鲁克,人总是有希望自救救人的,如英雄帕克。因为,人只要有自我认识的勇气,自我拯救的决心,就一定能超越自我。克服局限,自我救赎。
  这种对人的积极思考,自我拯救的设想,归结为一点,就是寄希望于人的自我“选择”:“不管我们面对什么处境。不管内心多么矛盾,我们总有选择……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选择做什么样的人。”最终,通过揭示人的内心的矛盾和深刻又将人类的自我拯救的钥匙交回到人类自己的手上。这是对人类的警示又是对人类的信心。
  未来和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其他文献
[摘要]翻拍剧并不都是吃剩的甘蔗。有些被观众奉为经典的电视剧,在其流行的当年,其买也是作为前一版的翻拍剧。制作翻拍剧就如拍卖一般,只有开出更高的价码,才会推翻前一版本在观众心中留下的位置,使这个价位成为观众心中的又一个峰岭,等待着下一个来访者的挑战。而这个价码,并不仅仅是金钱的投资,还有演员的定位,主题音乐的选择,剧情的设置,本版最突出的特色和风格的划定所共同融合确定的价值。  [关键词]翻拍剧 
[摘要]《第七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呜曲中最杰出的一首,该作品以二战为创作背景,用普氏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真实深刻地再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集中地反映了战争中人们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在这部经典的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敲击性”的演奏,这种演奏法使该作品有了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也成为了作曲家的代表风格。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 《第七钢琴奏鸣曲》 敲击性 演奏法   
摘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特殊年代中,电影海报的平面设计多体现了民族性特质。本文通过相关探讨来了解当时的设计状态,希望给今天的电影海报和其他形式的平面设计者一些启迪。  关键词:电影海报 平面设计 艺术特质    电影海报可以被看作是电影的包装、名片。其中凝结了设计师的创意和智慧,人们有时候去看一场电影就是因为喜欢它的海报。电影海报从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今天,并未脱离影片本身而独立存在,它是
[摘要]湖南省隆回县三阁司乡“幼小衔接”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儿童放学后在家看电视行为的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占多数的农村家庭中,家长忙于家事而将孩子变相托给电视“看管”的现象严重,“电视保姆”给予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价值观的错位,更多的对现实生活的疏离。  [关键词]幼小衔接 农村教育 电视影响 行为习惯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一颦一笑便深深牵动了父母的心,上学后,父母又担心孩子在学
[摘要]《窃听风云》、《窃听风云2》两部纯正港产影片的上映,引起观众对香港警匪片的再次“叫座”。由再次“卖座”的香港警匪片,引发对回归后香港电影发展历程的剖析,其中包括对香港警匪片中惯有的兄弟情义、因果轮回,以及对“窃听系列”获取成功的“现实”元素的分析。而在视听、续集以及营销方面,“窃听系列”也给其他港产片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回归 《窃听风云》 警匪片 现实 续集 营销  do
[摘要] 《太阳照常升起》用一种典型姜文式的野,陸与张狂讲述着一串错落有致的故事,让人在应接不暇的同时又忍不住去探索,去体味其中的美感。  [关键词] 姜文 纯视觉感官 荒诞 断裂    这是一部非常有意境的电影,甚至让人思索很久仍然不敢肯定自己是否已经融入这意境,因为它像是一首诗歌,一首断裂的诗歌。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词语,并且是断续的跳跃的词语,不能很轻易地把这些词语组成一句连贯完
【摘要】在贾樟柯以前的电影中,主人公似乎都是沉默寡言的,而在《二十四城记》里,主要人物的出场都是以访谈的形式进入的。那么,这种访谈形式是不是就让电影打破沉默,而热闹起来了呢?其实不然,人物独白性质的受访语言、那些静默的影像、回归默片时代的黑屏处理、诗句的穿插、以及游走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叙事等等,让影片越来越凸显出来自于沉默的震撼力。  【关键词】黑屏 沉默 虚构 真实    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和
【摘要】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是许鞍华的经典之作,影片截取了香港天水围社区两个家庭、三代人的普通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切片,讲述了浓厚的母子亲情和和谐的邻里关系,导演以一种温婉的情怀传达了她对天水围居民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  【关键词】《天水围的日与夜》  生活  亲情    简介:《天水同的日与夜》(以下简称《天》)是香港女导演许鞍华200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曾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
【摘要】《无耻混蛋》是昆汀·塔伦蒂诺的又一力作,本片延续了其作品传统,又有所突破。《无耻混蛋》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充斥着凶杀,暴力和血腥。同昆汀·塔伦蒂诺之前的作品一样,故事是悲剧性的,场面是血腥的,但其作品却依然能够使观众愉悦的观赏,产生审美快感。这缘于昆汀·塔伦蒂诺将暴力和恶升华的独特艺术手法。  【关键词】昆汀·塔伦蒂诺 《无耻混蛋》残酷 抒情 升华    《无耻混蛋》的故事来源于1 96
[摘要] 东西方两部史诗影片《亚瑟王》和《东归英雄传》同是对自由和追求自由的讴歌和礼赞,都在探讨自由和制度的关系,但不同的是获取自由的方式大有出入,这是由于主体不同的文化心理、文化地位等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 《亚瑟王》《东归英雄传》自由 文化心理 文化地位    《亚瑟王》作为西方史诗片的代表,反映了亚瑟王率领自己的骑士为自由而战这样一段传奇《东归英雄传》中,土尔扈特部落为追求自由而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