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游记》中孙悟空取经路上的英雄特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游记》中刻画得最精彩、最成功的形象是“斗战胜佛”孙悟空。
  孙悟空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他“在花果山水帘洞居住,自小儿学做妖怪,称名悟空,凭本事,挣了一个齐天大圣。只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愆。如今脱难消灾,转拜沙门,前求正果,保我这唐朝驾下的师父,上西天拜佛走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洞波狂!我老孙也捉得怪,降得魔,伏虎擒龙、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他是作品中的真正主人公。“大闹天宫”是他个人的英雄传记,“西天取经”则是他建功立业的一部历史。当他大闹天宫失败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同往西天取经时,就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人物。在重重的困难面前,他正直、勇敢、机智、顽强,善于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作斗争。在西天取经路上,唐僧离了他就寸步难行。猪八戒和沙和尚只是他的战斗助手。
  他在西天取经路上的英雄特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发扬大闹天宫的战斗精神
  他对取经历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从不畏惧退缩,经受种种失败也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真可谓是形形色色、神通广大,有的来头还不小。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只要是妖魔,孙悟空都凭着那双炼就的火眼金睛及时识破他们,消灭他们。如小雷音寺、火云洞、车迟国、火焰山等情节都充分体现了悟空遇到困难从不气馁、从不服输、依然抖擞精神,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从不象唐僧那样,一听到有妖怪,就“坐个雕鞍不稳,扑的跌下马来,挣挫不动,打了一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也不象猪八戒那样爱说丧气话。孙悟空他还有一股韧劲,深入巢穴,纠缠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战斗风格。他在扫荡妖魔的斗争中,为了杜绝后患,他不仅奋力斗杀妖魔,而且追根寻源,要从根本上消灭妖魔再生。在取经途中,这些妖魔形态不一,变化多端,悟空都同他们纠缠到底,不制服他们就决不罢休,如盘丝洞和“黄花观”。悟空跟妖怪斗争的次数越多,他的战斗欲望就越强烈;他跟妖怪纠缠得越久,斗争的经验就越丰富。也正因为悟空的这种机智,勇敢,百战百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热情,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斗、战、胜正体现了这一形象的突出持点。
  二、对神佛依然保持桀骜不训的一贯作风
  皈依佛门并不意味着他对神佛的无条件服从,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他虽然不再象大闹天宫时期那样犯上作乱,但只要是他认为错误的思想和言行,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仍然坚持斗争,绝不妥协。孙悟空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天产石猴”,自然的本性使悟空在传统束缚面前显得桀骜不训。他闹了龙宫,向海龙王强索兵器来武装自己。又闹冥司,把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一笔全勾。他不承认神的王国的任何权威,见了玉皇大帝只是唱个大喏,自称为“老孙”。参加取经时,他是先讲条件,观音菩萨才答应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因此,在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四海龙王,值日功曹前来效劳,若稍有佛逆就嚷着“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有时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若有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所以,连玉帝也无可奈何地“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终于默认他“犯上”的要挟。在狮陀岭,悟空请如来帮忙对付妖怪万里鹏时,如来说出那妖怪与自己“有些亲处”,悟空便直言不讳道:“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对人间之王,他更加蔑视。
  三、具有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江湖好汉特色
  他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取经,也是为民除害。他疾恶如仇,除恶务尽,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取经途中,悟空的叛逆、反抗性格得到发展,升华为同一切妖魔鬼怪斗争的战斗精神。他有胆、有才、有识。唯其有胆,他敢于斗争;唯其有才,他善于斗争;唯其有识,他能明辨是非。他的胆量是超人的,“别人胆大是身包胆”,他的胆大却是“胆包身”。他除妖要么是因为妖怪阻碍了取经事业,要么是因其危害百姓,悟空就“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所以他与妖怪的斗争是正义的,也是生动、积极的。如驼罗庄,听李老者说此地有妖怪,便上前唱喏道:“ 承照顾了!”八戒称他“听见说拿妖,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在乌鸡国,他听说国王的魂魄前来伸冤,十分兴奋:“分明是照顾老孙的一场生意。”在比丘国,悟空解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子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豹子精,救出了贫困的樵夫;他三调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可见,悟空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为民除害,这种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举措不是典型的江湖好汉特色吗?
  孙悟空是一只天产石猴,是猴,是人,又是神。猴子的生物属性真实而又生动地体现在他的身上;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勇于斗争反抗等社会特点、乐观诙谐以及好胜好名、好戴高帽子等性格特征他一概具有;战胜困难,克敌制胜,凭借“降龙伏虎,踢天弄井”的手段:七十二般的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和手上使的那根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他是一个猴、人、神三者融洽的艺术典型,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神话英雄。在取经路上,悟空与妖魔的斗争,不仅凭的是神通,还凭借着“心比比干多一窍”的机警和聪明。无论妖魔如何伪装,都逃不过悟空的火眼金睛,比如:白骨精变成女子、老妪、老翁,三戏唐三藏,都被悟空一一识破。有时为了迷惑妖怪,他善于变化角色:从孙行者到者行孙、行者孙,以假为真,把妖怪愚弄得不知所以。这些都活脱脱地展现了悟空的机警和聪明。令人感到新颖有趣。这个形象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作者简介:邵立志,男,河北滦县人,文学硕士,现任教于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高级讲师。)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时代的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时代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帮助用户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引导用户选择、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子文献或者各种专业搜索引擎、数据库等。为此,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加强网络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在网络信息时代,虚拟化的数字图书管理将占主导地位。这无疑对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管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才能
期刊
摘要:周礼全认为在逻辑研究过程中应该树立大逻辑观,他对于现代逻辑的基础理论以及现代逻辑的应用都做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中国逻辑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周礼全;逻辑观;自然语言逻辑;模态逻辑  周礼全在逻辑学和哲学领域有着重大的贡献,对于中国逻辑学界的学术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周礼全也是在中国传播现代逻辑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时,他还坚持正确传播传统逻辑
期刊
摘要:紧张心理是声乐演唱中的一种常见心理问题,影响了演唱者正常水平的发挥,甚至可以导致演唱的失败。通过深入分析阐述各方面导致紧张心理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调整并控制好演唱时的紧张心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声乐艺术;演唱;紧张心理  紧张指的是精神处在高度准备的心理状态,或是极度兴奋的心理状态。在声乐演唱时,表演者由于缺乏足够的自信等原因而容易出现怯场,犹豫不决的不良情绪,即是紧张心理的具体表现。这是
期刊
一、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中央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和举措,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国家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为重点的契机下,如何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构造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型资助与育人模式,着力提高资助育人效果,将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
期刊
赵季平是我国著名电影作曲家,曾为50多部电影和数百部(集)电视剧作曲。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为《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钢(上下)》、《菊豆》、《孔繁森》、《霸王别姬》、《活着》等影片作曲,所作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影片《黄土地》讲述了陕北农村的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了娃娃亲,她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只能借助“信天游”抒发内心的痛苦。八路军顾青是一名
期刊
摘要:在中国,唐宋是佛教发展不断走向中国化、世俗化时期;道教也在唐宋社会极其推崇的情况下与其他宗教相互融合与接纳,形成世俗化与平民化的特点。唐宋女性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种种原因,有很多人也投身到佛、道的信仰队伍中;而出家女性又是其中的一支特殊群体。随着妇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应地出家女性也应得到关注,本文拟对唐宋这个特殊时期的女性出家问题的相关资料与研究文献作一个综述,以期能为有志于此方面的研究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学风正确与否的风向标,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新升本科院校要努力推动、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活跃,为优化学校人文环境、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大学生思想行为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新升本科院校要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主旋律,积极引导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本科学校;升本;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全面体现,是校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
期刊
摘要:《乐记》是中国音乐礼仪和时序性的开山纲领,其系统、丰富的音乐礼仪时序观念等的思想,对后世始终发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特别是《乐记》有关仪式音乐中得时序观念的论述,迄今对我们仍具有启发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对于建立、发展和充实今天的音乐时序理论,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时序性;仪式;制度;观念  《史记·苏秦列传论》中说到:“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文选陆机《赠尚书
期刊
摘要:在晚清军事建设、洋务运动、以及外交活动等方面,李鸿章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1901年梁启超为李鸿章作传,完成了《李鸿章传》一书,它是第一部研究李鸿章的专著。梁启超“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并且“以近世史之笔力行之”、“以公平之心行之”为其作传,客观公正地评价李鸿章的一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客观史笔。  关键词:梁启超;客观史笔;《李鸿章传》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国
期刊
摘要:词类是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的基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和《现代汉语词典》(2005)作为两部全面标注词类的中型词典,在虚词的词类标注上有何差异呢?文章试图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两部词典的虚词词类标注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现代汉语词典》(2005);虚词;词类标注  一、引言  给汉语词典中的词目标注词类,一方面可以使词类标注与汉语语法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