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天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ang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然而,在我国中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因此教育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依赖心理:听课比较盲目,抓不住重点、难点等。在中学时代,能够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既可为将来进入高校或走向社会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不致在大量的新知识面前不知所措,也就不会落在时代的后面;具有很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预习时对新课文知识的理解,熟悉所学知识的内容。可以说预习是自学的演习,阅读是预习能力的发展,是自学能力的具体表现。所以,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1.适应期:其任务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预习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释疑。
  2.半自主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每一周我都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共同确定一周内要上的内容,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解决一部分难点,课堂上进行以某组主讲,其它各组提问,这样学生间相互动起来了。教师讲学生之所想,做到了有的放矢,课堂的听课效果大大提高。
  3.自主期:“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实际上,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贯穿着三个阶段的是自测,即设立学生题库。学生根据所预习的内容,以组为单位各出一份试卷,进行互测互检,教师将这些试题汇编就是他们单元复习的资料。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题意的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书本中的小字内容、相关连接等,
  三、主要实施途径
  实施途径是教育机制的组成部分,是理论的实践形式。培养高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阅读习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形成。
  首先,建立学习小组,研究初期强调每位学生认真做好预习,辅之以检查督促评比;中期以特色为主,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后期互帮互学,小组竞争。
  其次,以人为本、以情为线,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再次,做好各方面的调查工作。主要采用了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
  学生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用原有的知识处理新的任务,构建新知的过程。政治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自主探索,获得广泛的政治活动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索规律来获得新知。
  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确立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恰当的引导,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和提出问题,只要学生的想法有道理,就应给以肯定和鼓励。
  三、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摒弃那种由教师将每个问题详细讲解,直接给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互相补充,要相信学生会取得成功,放手让学生去探讨,让学生去操作,因为验证过程比直接获得结论意义要深远得多。在此基础上,还可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的问题,向其他同学挑战。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政治思维,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敢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引导学生质疑、解疑,体会学习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设计秋游计划既着眼于动脑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内容的呈现注重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相互启发、共同发展,达到理解和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中合作,在合作中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快乐,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确定与百米成绩关系密切的身体素质指标,并通过实验法以8名从事短跑项目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动作技术都在短期内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的一些做法是: 创设 “ 问题 ” 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需求感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实践情境,加深理解概念.  【关键词】情境教学.  孔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 “ 好 ”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渴动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那么面对如今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学创新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创造性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从教学方法出发,适当选择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教学,形成新的考核方式,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多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目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学校创新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后备人才。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全面发展学生的智慧品质,培养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竞争、合作所必须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在培养的过程中强调面向全体,注重全方位、全过程的理念,并抓住创新性学习这个重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