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成长手册”已不是一个新名词,很多幼儿园或多或少有过这方面的资料积累。然而,至今并没有一种规范的文本,有些还仅仅停留在教师被动完成一定量的摘抄、听课记录、教案设计等任务上,很难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作用,难以体现“教师成长手册”的真正意义。
教师成长手册的第一次变身
——两个改变
为了寻找教师成长手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我们尝试从两个方面改变。首先,变对象。根据教师年龄层次、专业能力的不同,我们将教师成长手册变统一版本为3个版本,分别针对骨干教师、新手教师、经验教师,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其次,变内容。改变原有的“自由式”——随意放内容,取而代之的是明确的菜单式内容。
改变后的教师成长手册指向更加明确。同一内容不同的指向给予了教师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如,“教研瞬间”所针对的不同项目组教师有着不同的指向要求,新手组教师重在教研现场的学习与实践跟进的反馈;骨干组教师重在主持教研的思考与收获;经验组教师则重在参与教研积极性的反映。同时,改变后的教师成长手册侧重于激发教师思考。“我的困惑”“这些答案对我最有帮助”“我对主持人问题的回应”……针对不同项目组教师所罗列的各个问题,清晰地反映在教师成长手册中,激励着教师不仅仅参与活动,更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磨练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善于调整的思维品质。
然而,在欣喜“教师成长手册”有所改进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对号入座≠自主选择。尽管教师成长手册在对象和内容上有了改变,但数量上的明确规定却也显示出设计本身的强势。在明确自己是哪个项目组教师的同时,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菜单,对号入座,缺乏自主选择的机会。
检验标准≠完成任务。一年后,“教师成长手册”又满满地堆在了档案室,教师均能“保量”地完成任务,却也给我提出了难题:如何评价?检验的标准是什么?教师成长手册的作用难道仅限于完成新的内容吗?
教师成长手册的第二次变身——闯关式教师成长手册
思考中,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在多方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闯关式教师成长手册应运而生。闯关式教师成长手册将必选和自选菜单相结合,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注重教师成长手册在促教师专业成长上的作用。
学期初,亮关,即公布教师成长手册所有菜单内容(关卡),其中包括必选菜单和自选菜单,所有菜单内容以电子稿的方式组成菜单文件夹,为教师“选关”提供便利。(见右表)选关,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弱势以及岗位职责自主“配单”,并计划好每个自选菜单的数量,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成长手册。闯关,教师根据自己拟定的成长内容和目标,通过实践与努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闯关行动,达成目标。学期末,园所组织评议、展示活动,包括亮点推荐、亮点追踪、亮点交流等内容。
亮点推荐,即各组教师分别按计划数呈现出自己的成长手册,并按照相同菜单内容进行分類整理,如,骨干教师将各自菜单中的“带教互动”进行归并,有助于大家对同类菜单进行分析、比较并开展自评,列出“我推荐的理由”。
亮点追踪,即由教师代表团审议,对同一菜单文件夹中每份资料所呈现出的问题思考、实践过程的有效程度按照★★★、★★、★作出评议。获得“★★★”表示此菜单完成得很好,闯关成功,下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成长目标尝试选择新的菜单,也可以在此次闯关的基础上继续此菜单;获得★★、★则意味着仍需努力,下阶段可继续选择此菜单,当然,也允许教师在此基础上尝试新菜单。
亮点交流,即布置展厅,呈现获得“★★★”的教师成长手册以及部分有亮点的菜单内容,在交流与学习中激励教师共同进步。
闯关式教师成长手册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调整。首先是内容的整合性。所有教师共性的内容成为了“必选菜单”,具有个性的内容则进行了不同指向的梳理,成为了教师的“自选菜单”。其次是菜单的可选性。从分配式到自助式,不同教师可围绕自我发展的需要进行菜单类别和数量上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尊重教师的原则。再次,评价的激励性。此时的教师成长手册,不在于对教师做全面评价,而是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充分自主自由的环境下感悟成长的快乐。最后,跟进的持续性。学期末的多维评价既能让闯关成功的教师感受认同、体验成功,激发更多的教师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会欣赏、互相借鉴学习,同时也为后续跟进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又是一年过去了,此次的教师成长手册实施得如何呢?
满足需要、激发内驱。自主定量、自由选择菜单让教师看到了园方的尊重和理解,自我成长的内驱力进一步被激发。从成长手册所反映的所思所想中,我们也看到了教师内心对专业的渴求。骨干教师张老师说:“成长手册的调整让我有机会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项目菜单,在主持教研和科研方面有更多思考。”经验型教师李老师说:“岁月不饶人,虽然自己年纪大了,可大家给我的‘★★★’评价,让我感到自己的价值,我会做得更好。”
尊重差异,分层推进。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能力指向,教师成长手册关注教师个体根据不同阶段的自我发展定位,选择适宜的成长内容,为教师自我发展提供支架,同时,★级指标的提示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分层推进了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手教师陈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学新手,不同阶段的选关让我有目标小步递进;闯关中不断挑战自己,增强了勇气和信心;过关则充满着喜悦与新的期待。”
几经变迁,我们的教师成长手册从盲目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虽然仍有着许多困惑和有待改进的问题,但无疑,变迁中,教师的思考越来越多,看问题的意识越来越强,对专业能力提升的渴求也越来越大。变迁中,对我们管理者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成长的动力。我们的教师成长手册还将不断调整……■
教师成长手册的第一次变身
——两个改变
为了寻找教师成长手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我们尝试从两个方面改变。首先,变对象。根据教师年龄层次、专业能力的不同,我们将教师成长手册变统一版本为3个版本,分别针对骨干教师、新手教师、经验教师,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其次,变内容。改变原有的“自由式”——随意放内容,取而代之的是明确的菜单式内容。
改变后的教师成长手册指向更加明确。同一内容不同的指向给予了教师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如,“教研瞬间”所针对的不同项目组教师有着不同的指向要求,新手组教师重在教研现场的学习与实践跟进的反馈;骨干组教师重在主持教研的思考与收获;经验组教师则重在参与教研积极性的反映。同时,改变后的教师成长手册侧重于激发教师思考。“我的困惑”“这些答案对我最有帮助”“我对主持人问题的回应”……针对不同项目组教师所罗列的各个问题,清晰地反映在教师成长手册中,激励着教师不仅仅参与活动,更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磨练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善于调整的思维品质。
然而,在欣喜“教师成长手册”有所改进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对号入座≠自主选择。尽管教师成长手册在对象和内容上有了改变,但数量上的明确规定却也显示出设计本身的强势。在明确自己是哪个项目组教师的同时,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菜单,对号入座,缺乏自主选择的机会。
检验标准≠完成任务。一年后,“教师成长手册”又满满地堆在了档案室,教师均能“保量”地完成任务,却也给我提出了难题:如何评价?检验的标准是什么?教师成长手册的作用难道仅限于完成新的内容吗?
教师成长手册的第二次变身——闯关式教师成长手册
思考中,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在多方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闯关式教师成长手册应运而生。闯关式教师成长手册将必选和自选菜单相结合,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注重教师成长手册在促教师专业成长上的作用。
学期初,亮关,即公布教师成长手册所有菜单内容(关卡),其中包括必选菜单和自选菜单,所有菜单内容以电子稿的方式组成菜单文件夹,为教师“选关”提供便利。(见右表)选关,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弱势以及岗位职责自主“配单”,并计划好每个自选菜单的数量,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成长手册。闯关,教师根据自己拟定的成长内容和目标,通过实践与努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闯关行动,达成目标。学期末,园所组织评议、展示活动,包括亮点推荐、亮点追踪、亮点交流等内容。
亮点推荐,即各组教师分别按计划数呈现出自己的成长手册,并按照相同菜单内容进行分類整理,如,骨干教师将各自菜单中的“带教互动”进行归并,有助于大家对同类菜单进行分析、比较并开展自评,列出“我推荐的理由”。
亮点追踪,即由教师代表团审议,对同一菜单文件夹中每份资料所呈现出的问题思考、实践过程的有效程度按照★★★、★★、★作出评议。获得“★★★”表示此菜单完成得很好,闯关成功,下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成长目标尝试选择新的菜单,也可以在此次闯关的基础上继续此菜单;获得★★、★则意味着仍需努力,下阶段可继续选择此菜单,当然,也允许教师在此基础上尝试新菜单。
亮点交流,即布置展厅,呈现获得“★★★”的教师成长手册以及部分有亮点的菜单内容,在交流与学习中激励教师共同进步。
闯关式教师成长手册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调整。首先是内容的整合性。所有教师共性的内容成为了“必选菜单”,具有个性的内容则进行了不同指向的梳理,成为了教师的“自选菜单”。其次是菜单的可选性。从分配式到自助式,不同教师可围绕自我发展的需要进行菜单类别和数量上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尊重教师的原则。再次,评价的激励性。此时的教师成长手册,不在于对教师做全面评价,而是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充分自主自由的环境下感悟成长的快乐。最后,跟进的持续性。学期末的多维评价既能让闯关成功的教师感受认同、体验成功,激发更多的教师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会欣赏、互相借鉴学习,同时也为后续跟进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又是一年过去了,此次的教师成长手册实施得如何呢?
满足需要、激发内驱。自主定量、自由选择菜单让教师看到了园方的尊重和理解,自我成长的内驱力进一步被激发。从成长手册所反映的所思所想中,我们也看到了教师内心对专业的渴求。骨干教师张老师说:“成长手册的调整让我有机会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项目菜单,在主持教研和科研方面有更多思考。”经验型教师李老师说:“岁月不饶人,虽然自己年纪大了,可大家给我的‘★★★’评价,让我感到自己的价值,我会做得更好。”
尊重差异,分层推进。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能力指向,教师成长手册关注教师个体根据不同阶段的自我发展定位,选择适宜的成长内容,为教师自我发展提供支架,同时,★级指标的提示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分层推进了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手教师陈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学新手,不同阶段的选关让我有目标小步递进;闯关中不断挑战自己,增强了勇气和信心;过关则充满着喜悦与新的期待。”
几经变迁,我们的教师成长手册从盲目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虽然仍有着许多困惑和有待改进的问题,但无疑,变迁中,教师的思考越来越多,看问题的意识越来越强,对专业能力提升的渴求也越来越大。变迁中,对我们管理者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成长的动力。我们的教师成长手册还将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