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语言又称“体态语言”,是指除有声语言外的眼神、表情、手势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姿态动作,包括非语言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和面部表情,身体运动和触摸,身体姿态和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1]。教师身体语言在中学教学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一些抽象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与有声语言相比,身体语言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等特点,尤其是对生物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点的教学更具有其他技能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对DNA结构的示范,对突触的模拟等。笔者在教学中探索了以下教学方法,效果显著。
一、以身体的形态来模拟DNA的结构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2节对DNA的结构进行了阐述。DNA的结构在整个课本中属于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对这样的解释一般不能立刻有深刻的理解,甚至还会有某种程度上的偏差。如果教师以身体作为模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则可以加深对DNA结构的认识。
1.在黑板中画出DNA的结构,并进行讲解
首先让学生记忆在黑板中所画出的示意图,让其能够知道并说出DNA的基本组成。由于黑板上的示意图为平面结构,因此通过与下面的立体结构的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认识。
2.教师用身体演示DNA的结构,便于学生进行对照比较
首先教师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五碳糖,头部作为氧原子,两肩及髋部的两侧作为碳原子,左腿伸出作为羟基,另一条腿当作氢原子,左手上举作为五号碳原子以及其上的磷酸基团,右手平举作为碱基。
3.学生对比记忆的过程
教师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根据黑板的平面图和教师身体的立体图进行对照比较,从二维和三维角度对DNA的空间结构进行想象。
4.学生回顾总结的过程
当学生结束观察后,教师停止身体语言的演示,并擦去黑板的平面图,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写出DNA的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身体语言想象写出碱基脱氧核糖核苷酸结构,就可以证明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DNA的结构。为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若干名学生模仿教师组成一个完整的DNA分子,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理解。
二、以手部姿态来模拟肾小体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没有关于肾小体结构的介绍,但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却会经常遇到。因此,对肾小体结构的掌握就显得很有必要。
1.根据肾小体的结构画出其基本模型
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讲解关于肾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结构和功能等,让学生知道肾小体是肾的基本组成单位,待讲解画在黑板上的肾小体后,让学生能够对肾小体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手势的示范
首先教师将左臂平放,左手握成拳头并包裹于右手中,手臂自然下垂,此时教师的身体可以进行较好的示范:左臂的两侧当作是进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左手就是肾小球,右手就是肾小囊,直立的右小臂是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右大臂则是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右侧腋窝下则可以当作集合小管。
3.学生对比记忆教师带领学生仔细观察“肾小体”的结构,参照黑板上的图示,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对比记忆。
4.总结提高
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肾脏及肾小体的具体结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其他一些教学案例
1.用双手模拟神经突触的结构
将一只上举的握紧的手比作突触的轴丘,另一只握紧的手当作突触后膜,膀子自然就是轴突。经这样模拟,一个完整的神经传递链就完成了。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传递神经冲动时,可以用手握粉笔代替模拟,此时教师再作适当的讲解即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神经冲动传递的整个过程,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2.用双手模拟染色体
将两手的两只食指并排伸出,可以很好地模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过程。如果两只手指交叉,则可以模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过程,还可以将两个手指甲当作等位基因来进行说明。
四、思考与讨论
以上的几个案例都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典型例子,使用起来极为简单和方便,但其教学效果确实不言而喻。通过教师身体语言功能的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集中注意力,还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掌握知识,而教师通过身体语言的实践亦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中学生物教材中蕴含着大量这样的例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探索,认真思考,注意观察,用心研究,用心挖掘,才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邹志琼.教师的身体语言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28):100.
(责任编辑廖银燕)
一、以身体的形态来模拟DNA的结构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2节对DNA的结构进行了阐述。DNA的结构在整个课本中属于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对这样的解释一般不能立刻有深刻的理解,甚至还会有某种程度上的偏差。如果教师以身体作为模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则可以加深对DNA结构的认识。
1.在黑板中画出DNA的结构,并进行讲解
首先让学生记忆在黑板中所画出的示意图,让其能够知道并说出DNA的基本组成。由于黑板上的示意图为平面结构,因此通过与下面的立体结构的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认识。
2.教师用身体演示DNA的结构,便于学生进行对照比较
首先教师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五碳糖,头部作为氧原子,两肩及髋部的两侧作为碳原子,左腿伸出作为羟基,另一条腿当作氢原子,左手上举作为五号碳原子以及其上的磷酸基团,右手平举作为碱基。
3.学生对比记忆的过程
教师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根据黑板的平面图和教师身体的立体图进行对照比较,从二维和三维角度对DNA的空间结构进行想象。
4.学生回顾总结的过程
当学生结束观察后,教师停止身体语言的演示,并擦去黑板的平面图,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写出DNA的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身体语言想象写出碱基脱氧核糖核苷酸结构,就可以证明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DNA的结构。为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若干名学生模仿教师组成一个完整的DNA分子,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理解。
二、以手部姿态来模拟肾小体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没有关于肾小体结构的介绍,但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却会经常遇到。因此,对肾小体结构的掌握就显得很有必要。
1.根据肾小体的结构画出其基本模型
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讲解关于肾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结构和功能等,让学生知道肾小体是肾的基本组成单位,待讲解画在黑板上的肾小体后,让学生能够对肾小体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手势的示范
首先教师将左臂平放,左手握成拳头并包裹于右手中,手臂自然下垂,此时教师的身体可以进行较好的示范:左臂的两侧当作是进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左手就是肾小球,右手就是肾小囊,直立的右小臂是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右大臂则是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右侧腋窝下则可以当作集合小管。
3.学生对比记忆教师带领学生仔细观察“肾小体”的结构,参照黑板上的图示,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对比记忆。
4.总结提高
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肾脏及肾小体的具体结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其他一些教学案例
1.用双手模拟神经突触的结构
将一只上举的握紧的手比作突触的轴丘,另一只握紧的手当作突触后膜,膀子自然就是轴突。经这样模拟,一个完整的神经传递链就完成了。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传递神经冲动时,可以用手握粉笔代替模拟,此时教师再作适当的讲解即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神经冲动传递的整个过程,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2.用双手模拟染色体
将两手的两只食指并排伸出,可以很好地模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过程。如果两只手指交叉,则可以模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过程,还可以将两个手指甲当作等位基因来进行说明。
四、思考与讨论
以上的几个案例都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典型例子,使用起来极为简单和方便,但其教学效果确实不言而喻。通过教师身体语言功能的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集中注意力,还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掌握知识,而教师通过身体语言的实践亦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中学生物教材中蕴含着大量这样的例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探索,认真思考,注意观察,用心研究,用心挖掘,才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邹志琼.教师的身体语言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28):100.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