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构建知识,使其知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情境氛围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105
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为了贯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笔者在本校高一年级开设了一堂历史探究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以下是本课的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1.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精选相关的音像资料及图片丰富课件内容。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秦国统一六国,以及秦朝中央及地方机构的设置。
3.为方便教学,学生自由组合成九个学习小组,以便于合作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1—2分钟)
导入新课:幻灯片的图片用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做背景,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课件展示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看民间故事,其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起来。接着,笔者对学生说:一提起秦始皇,同学们就想到“暴君”两字,秦始皇仅仅是一位“暴君”吗?他的本来面目怎样?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回到2235年前,回到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从而导入新课。
二、落实基础(5分钟)
请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关于秦朝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简述秦国统一全国的条件、经过。
②秦国统一全国的结果、影响如何?
③归纳秦朝统一后施行的政治制度。
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简表
秦国统一全国的条件、经过统一全国的结果、影响统一后的政治制度
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诸侯兼并战争为统一打下初步基础;社会动荡,人民渴望统一;民族融合奠定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强盛。经过:灭六国统一全国;北击匈奴,修长城和“直道”;南征岭南,开灵渠,置郡县;“西南夷”辟“五尺道”并任命官吏。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郡县制度。
三、活动探究(30分钟)
(一)探究“始皇帝”的由来
阅读下列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冒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了皇帝称号的来历,据此指出皇帝制度的特征及本质。怎样看待皇帝制度?(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共8分钟。)
以下是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过渡语: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皇帝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这是否意味着国家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处理?接下来我们看一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二)探究“勤政的秦始皇”
阅读下列材料: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文字:“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说秦始皇专权独断,行政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裁决,甚至用“衡石”计算处理的文书,每天有明确的定额,不完成定额不得休息。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第二册中就此写道:“秦始皇规定一天看奏章(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参照邢义田先生对于书写《史记》竹简重量几种推算的平均数51.015公斤,如果秦始皇批阅的文书用同样的每简38字的形式书写,则“石,百二十斤”的篇幅可以书写31.79万字。秦始皇“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每天必须处理的“书”,竟然超过30万字。这真是惊人的阅读量!
请回答:
秦始皇是所有封建皇帝当中给自己最多工作量的人,每天批文都会工作到半夜,第二天同样坚持早朝,长此以往,他的身体受得了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说明理由。(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共8分钟。)
以下是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受不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壮年时秦始皇还可以承受,岁数大后,他的身体肯定受不了。秦始皇可以任命一些有能力又信任的大臣,帮助他处理部分行政事务。这样既分担了皇帝的一部分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还便于控制,保证了皇帝的专权独断,因为那些大臣都是皇帝任命的。 总结:秦始皇确实任命了一些大臣,据此创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各负其责,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对皇帝负责。那么,他们怎样发挥作用呢?学生看书后一起回答“‘朝议’制度”。
过渡语:虽然“朝议”制度下最终的裁决者仍然是皇帝,但它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秦朝时,很多重大决策都是通过“朝议”的形式作出的。
(三)探究“朝议”上的激辩
背景介绍:平定六国后,秦王朝的疆域是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抵长城一带。面对如此辽阔的国土,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来进行管理?围绕这个问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在一次“朝议”上展开了讨论。
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扮演秦始皇、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背景介绍展开讨论,并推举代表在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模拟历史情景剧,让学生体验角色扮演,用时共8分钟。)
学生甲(扮演丞相王绾):六国刚刚被消灭,形势不稳定,特别是燕、齐、楚三国故地与关中相距遥远,如果不设置封王,中央无法镇抚,应该在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封立皇子为王。
学生乙(扮演廷尉李斯):西周初年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传到后世亲戚关系就疏远了,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击如仇敌,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周天子也无力制止。现在好不容易天下又归于一统,全部推行郡县制,对皇室诸子和功臣厚加赏赐,既使他们富足尊贵,又使国家便于驾驭,这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方法。
学生丙(扮演秦始皇):过去之所以战争连绵不止,就是因为分封王侯造成的,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又裂土封国,实际上是又要制造分裂因素,会导致纷争。如此而求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
过渡语:在“朝议”上,秦始皇采纳了廷尉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秦创建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但最终受制于皇帝(专制主义),这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影响深远,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四、结束语(2分钟)
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对秦朝的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秦王朝只有短暂的15年,但是,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的建立者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雄才大略,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一统天下,并开疆拓土,了不起。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完成国家统一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他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对我国此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不断上演,中央集权越来越僵化,专制皇权越来越强化,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障碍。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更深刻认识。
今天的探究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学反思】
笔者为实践“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学情开设了上述历史探究课。课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是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二是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三是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探究、建构知识。四是创设了问题情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五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发挥,这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如何才能将历史探究课上出新意,让学生既能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又能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呢?笔者以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和前提。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二,搭建人人参与的学习平台。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种参与应该涉及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搭建一个人人参与的学习平台: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归纳概括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朗读课文或表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历史人物等。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逐渐克服自身能够克服的某一方面薄弱点的环境和机会。如让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朗读课文,然后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等。
第三,精心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历史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为达成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的构成要注意能力搭配、性别协调、性格互补。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每个组员都要担任不同的角色并定期互换。同时,每组的人数不能太多,以六人左右为宜。而且把每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做好记录,上课结束前给予评价,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者,以此创设人人尝试成功、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参与课堂,其积极性、主动性能够更好发挥,其智力水平和问题探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第四,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首先,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物品、图片,比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时展示十二生肖铜首,既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印象,又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可以讲述历史典故、历史故事,或者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歌曲等。再次,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讲述历史时可以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或者让学生表演一些历史情景剧,开展辩论赛,模拟法庭等等。比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可让学生模拟古罗马法庭等。通过这些形式,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就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快乐中学习并掌握了知识。
第五,要精心设计问题,积极引导,培养能力。历史探究课是由一个个的问题构成的,问题设计的质量和多少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一是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问题要明确而具体。二是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三是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难易程度适当。四是设计问题的语言带有启发性,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探究。当然,探究时的问题设计也应把握适量、有度的原则,不是每课都要有探究,更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探究,过犹不及,探究过多过频极易造成“无效探究”,那不仅不能激发学生思考,还可能熄灭思考的火花。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探究课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历史教师,只有顺应课程改革的形势,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我们应该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打造激情课堂、高效课堂、生本课堂、快乐课堂,贯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感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情境氛围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105
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为了贯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笔者在本校高一年级开设了一堂历史探究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以下是本课的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1.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精选相关的音像资料及图片丰富课件内容。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秦国统一六国,以及秦朝中央及地方机构的设置。
3.为方便教学,学生自由组合成九个学习小组,以便于合作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1—2分钟)
导入新课:幻灯片的图片用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做背景,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课件展示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看民间故事,其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起来。接着,笔者对学生说:一提起秦始皇,同学们就想到“暴君”两字,秦始皇仅仅是一位“暴君”吗?他的本来面目怎样?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回到2235年前,回到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从而导入新课。
二、落实基础(5分钟)
请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关于秦朝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简述秦国统一全国的条件、经过。
②秦国统一全国的结果、影响如何?
③归纳秦朝统一后施行的政治制度。
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简表
秦国统一全国的条件、经过统一全国的结果、影响统一后的政治制度
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诸侯兼并战争为统一打下初步基础;社会动荡,人民渴望统一;民族融合奠定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强盛。经过:灭六国统一全国;北击匈奴,修长城和“直道”;南征岭南,开灵渠,置郡县;“西南夷”辟“五尺道”并任命官吏。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郡县制度。
三、活动探究(30分钟)
(一)探究“始皇帝”的由来
阅读下列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冒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了皇帝称号的来历,据此指出皇帝制度的特征及本质。怎样看待皇帝制度?(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共8分钟。)
以下是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过渡语: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皇帝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这是否意味着国家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处理?接下来我们看一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二)探究“勤政的秦始皇”
阅读下列材料: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文字:“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说秦始皇专权独断,行政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裁决,甚至用“衡石”计算处理的文书,每天有明确的定额,不完成定额不得休息。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第二册中就此写道:“秦始皇规定一天看奏章(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参照邢义田先生对于书写《史记》竹简重量几种推算的平均数51.015公斤,如果秦始皇批阅的文书用同样的每简38字的形式书写,则“石,百二十斤”的篇幅可以书写31.79万字。秦始皇“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每天必须处理的“书”,竟然超过30万字。这真是惊人的阅读量!
请回答:
秦始皇是所有封建皇帝当中给自己最多工作量的人,每天批文都会工作到半夜,第二天同样坚持早朝,长此以往,他的身体受得了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说明理由。(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共8分钟。)
以下是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受不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壮年时秦始皇还可以承受,岁数大后,他的身体肯定受不了。秦始皇可以任命一些有能力又信任的大臣,帮助他处理部分行政事务。这样既分担了皇帝的一部分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还便于控制,保证了皇帝的专权独断,因为那些大臣都是皇帝任命的。 总结:秦始皇确实任命了一些大臣,据此创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各负其责,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对皇帝负责。那么,他们怎样发挥作用呢?学生看书后一起回答“‘朝议’制度”。
过渡语:虽然“朝议”制度下最终的裁决者仍然是皇帝,但它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秦朝时,很多重大决策都是通过“朝议”的形式作出的。
(三)探究“朝议”上的激辩
背景介绍:平定六国后,秦王朝的疆域是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抵长城一带。面对如此辽阔的国土,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来进行管理?围绕这个问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在一次“朝议”上展开了讨论。
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扮演秦始皇、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背景介绍展开讨论,并推举代表在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模拟历史情景剧,让学生体验角色扮演,用时共8分钟。)
学生甲(扮演丞相王绾):六国刚刚被消灭,形势不稳定,特别是燕、齐、楚三国故地与关中相距遥远,如果不设置封王,中央无法镇抚,应该在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封立皇子为王。
学生乙(扮演廷尉李斯):西周初年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传到后世亲戚关系就疏远了,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击如仇敌,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周天子也无力制止。现在好不容易天下又归于一统,全部推行郡县制,对皇室诸子和功臣厚加赏赐,既使他们富足尊贵,又使国家便于驾驭,这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方法。
学生丙(扮演秦始皇):过去之所以战争连绵不止,就是因为分封王侯造成的,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又裂土封国,实际上是又要制造分裂因素,会导致纷争。如此而求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
过渡语:在“朝议”上,秦始皇采纳了廷尉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秦创建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但最终受制于皇帝(专制主义),这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影响深远,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四、结束语(2分钟)
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对秦朝的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秦王朝只有短暂的15年,但是,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的建立者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雄才大略,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一统天下,并开疆拓土,了不起。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完成国家统一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他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对我国此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不断上演,中央集权越来越僵化,专制皇权越来越强化,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障碍。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更深刻认识。
今天的探究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学反思】
笔者为实践“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学情开设了上述历史探究课。课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是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二是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三是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探究、建构知识。四是创设了问题情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五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发挥,这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如何才能将历史探究课上出新意,让学生既能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又能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呢?笔者以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和前提。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二,搭建人人参与的学习平台。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种参与应该涉及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搭建一个人人参与的学习平台: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归纳概括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朗读课文或表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历史人物等。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逐渐克服自身能够克服的某一方面薄弱点的环境和机会。如让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朗读课文,然后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等。
第三,精心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历史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为达成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的构成要注意能力搭配、性别协调、性格互补。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每个组员都要担任不同的角色并定期互换。同时,每组的人数不能太多,以六人左右为宜。而且把每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做好记录,上课结束前给予评价,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者,以此创设人人尝试成功、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参与课堂,其积极性、主动性能够更好发挥,其智力水平和问题探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第四,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首先,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物品、图片,比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时展示十二生肖铜首,既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印象,又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可以讲述历史典故、历史故事,或者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歌曲等。再次,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讲述历史时可以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或者让学生表演一些历史情景剧,开展辩论赛,模拟法庭等等。比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可让学生模拟古罗马法庭等。通过这些形式,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就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快乐中学习并掌握了知识。
第五,要精心设计问题,积极引导,培养能力。历史探究课是由一个个的问题构成的,问题设计的质量和多少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一是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问题要明确而具体。二是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三是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难易程度适当。四是设计问题的语言带有启发性,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探究。当然,探究时的问题设计也应把握适量、有度的原则,不是每课都要有探究,更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探究,过犹不及,探究过多过频极易造成“无效探究”,那不仅不能激发学生思考,还可能熄灭思考的火花。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探究课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历史教师,只有顺应课程改革的形势,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我们应该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打造激情课堂、高效课堂、生本课堂、快乐课堂,贯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感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