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中,普遍有着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嘈杂的现象。从材料、多媒体、教师的指导到环节设计,许多科学课堂教学存在不够简约的问题。精简教学内容、精简教学设计、精简课堂语言是让我们的科学课堂走向简约,回归教学本质的三条主要的路径。
[关键词]简约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课堂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74
简约,是用最少的笔墨去表达,简约,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时尚理念。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岂非也应如此。
可是我们发现,在小学科学课中普遍有着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混乱的现象。教师们“精心”设计着一个又一个环节,一次又一次精彩问答,一句又一句精彩评价……学生则疲于应付,茫然不知所措。试想,学生怎么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穿越一次又一次的学习障碍,和着教师的节拍展示如此多的精彩瞬间。
古人云“大道至简”,课堂教学应追求以精简的设计,让学生获得最丰厚的回报,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这样的教学,才不会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才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本质。
【现象呈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出感叹:“实验课的材料准备太繁了”“科学实验课的课堂太难调控了”“科学课越来越难教了”部分“公开课比赛课更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件的展示目不暇接,结构扑朔迷离,材料应有尽有,活动应接不暇,提问接二连三,把原本简单的课变得很复杂。为了上好一节课,很多教师都会绞尽脑汁搜集许多资料,点点面面考虑周到,恨不得将所有好的设计都能用上。殊不知过于细密的教学环节,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没有突出教学重点。从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效果、效率、效益这三个方面来看,很明显浪费了时间,效率肯定不高,这样的课堂怎会是简约有效的课堂?又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具体来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
现象一
材料是实验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一份好的材料为成功的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准备许多材料,似乎材料越多越好,教师准备得辛苦,学生上课玩得开心,但在教学中常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反而成为课堂教学的绊脚石。小学科学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追求“做中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身实验,真刀真枪地搞科学,教师搜集了很多的材料与实验。但科学课堂,实验和材料并非多多益善,我们所需要的是有结构的材料,适宜而有效的材料。我们要努力克服浪费与“作秀”。
现象二
在追寻学科整合的今天,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集声、光、色于一身,让一切变得直观、生动有趣。那些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在多媒体的技术下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是有的课过多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这通常会扼杀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也使课堂教学过多陷入既定的教学预设。
现象三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探究顺利,从指导学生制定计划、选取材料、实验步骤,甚至如何合作、汇报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只差一步没有代替学生动手了。一个20分钟的探究活动,教师的指导时间足足花了15分钟以上,而学生的自主活动才区区四五分钟。最后,学生在教师过度详细的指导下,很快地完成了任务,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自觉地演变成了教师“指令”下的操作活动了,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真正意义,也失去了出现问题自我纠正的机会,同时也是拖堂的重要原因。
现象四
在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呈现探究式教学的形式,每一个探究活动,往往拘泥于步骤环节,把每一个探究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做到位,从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交流计划、观察实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总结运用等步骤都走一遍,最后各个环节都匆匆而过,等下课了,教学任务还没完成,学生学得不尽兴,教师觉得不到位。
……
因而,我认为小学科学课堂应追求简约。如果一节课需要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的话越来越少,需要教师“教”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课就是简约的课,就是有效的课堂。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那么这样的课堂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
【简约策略】
1.精简教学内容
教材往往是專家编写的,供教师使用的内容文本,但如何使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处理教材是开展简约有效的实验课教学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教师也曾经说过:“教材是什么,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思路。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要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成圣经来念。”
处理教材内容是一种情境化的行动,教师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处理教材。具体而言,可以根据自己本地、本班级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尽管《教师指导用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的课目安排,但仅作为参考。教师可以全部采用实验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尽管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具有的实物材料,但对于有些地区来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或者具备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应积极提倡教师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环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活动过程。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
2.精简教学设计
所谓精简教学设计,字面意义的理解好像是:用最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的教学方案。但这只是表面的理解,我们所理解的精简教学设计是:通过设计真实而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聚焦到有挑战性的与某个科学概念紧密相关的问题上,再通过学习支架的指引,尽可能给予学生最多的时间,让他们对该问题进行充分自主而深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就是精简的,因为探究活动有了重点,就不需要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地去做了,学生就可以长时间沉浸在某个有深度的探究活动中。 精简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实施,甚至是帮助教师“偷懒”或减轻教学负担,重要的是为了通过提升探究的难度,“让学生流汗”,使学生能经历一个充分自主而深入的探究过程,在获得科学概念的同时,真正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精简教学设计,应做到:
第一,要保证能让学生长时探究。探究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深入的探究更需要大量的时间的保证。只有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地进入了科学学习。但是这肯定有一个冲突,一个内容给了那么多时间去自主探究,教材的其他内容怎么办?课时时间不够怎么办?其实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探究不是辄浅尝止。
第二,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当学生的探究出现问题时,教师总是急于打断学生的探究,使之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时间被碎化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活动不连续;二是所谓指引正确的方向,实质上是按照教师的思维去行动,有包办代替的嫌疑。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一下,或者指出学生没注意到的细节,或者指出矛盾的情况,促进他们思考,然后继续耐心看着学生流汗。
第三,在探究的节点助推一把。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在探究时会遇到困难,即節点所在。这时,教师该怎么做的,是及时进入学生的探究活动,包办代替吗?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我认为作为小学科学精简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探究的节点不妨为学生搭一个“脚手架”,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脚手架”可能是一份新的材料,也可能是一张实验记录单,又或者是几句温馨提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顺利通过节点,进一步探究。
总之,教学不应该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简单的设计反倒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去真正地发现和建构出新知。简单的教学步骤中少了教师的约束,少了教师占用的宝贵时间,学生才能在自己拥有的时空里做出对他们来说复杂的、丰富多彩的探究。
3.精简课堂语言
师生的言语交流在科学课堂上随处可见,巧妙地运用简单有效的语言,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节奏,能从整体上促进课堂的简约。科学课的教学语言一般不要求像文学语言那样词句华美、文采飞扬,而是要简要流畅,精练,语言、思路要清晰,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不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语言越朴实就越容易理解。如:“请同学们结合这些材料,小组利用这些实验材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呢?”“刚才同学们科实验非常认真,而且很多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许多小秘密,谁愿意结合实验结果的数据谈谈你们的发现?”
在教师的语言中,尤其以教师的问答最为重要。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一书中,作者威廉(Wilen)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出了九点建议:①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②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③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④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⑤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⑥问题要紧跟学生的反馈。⑦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⑧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⑨鼓励学生提问。
著名特级教师喻伯军说:“简约的课堂教不是简单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和思考。”精简的教学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瘦身,是删繁就简。简约不是降低目标要求;而是保证重点;简约不是手段简单,而是巧妙。简约不是材料越少越好,而是典型,针对性强。追求简约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学习。简约不是目的,高效才是最终的目标!在精简的背后,是复杂的知识积累,是艰辛的研究过程,是痛苦的思想蜕变。只有经历了由简单—复杂—简单的认识历程,才能真正体验到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简教学!
(特约编辑 陈兮琰)
[关键词]简约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课堂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74
简约,是用最少的笔墨去表达,简约,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时尚理念。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岂非也应如此。
可是我们发现,在小学科学课中普遍有着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混乱的现象。教师们“精心”设计着一个又一个环节,一次又一次精彩问答,一句又一句精彩评价……学生则疲于应付,茫然不知所措。试想,学生怎么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穿越一次又一次的学习障碍,和着教师的节拍展示如此多的精彩瞬间。
古人云“大道至简”,课堂教学应追求以精简的设计,让学生获得最丰厚的回报,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这样的教学,才不会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才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本质。
【现象呈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出感叹:“实验课的材料准备太繁了”“科学实验课的课堂太难调控了”“科学课越来越难教了”部分“公开课比赛课更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件的展示目不暇接,结构扑朔迷离,材料应有尽有,活动应接不暇,提问接二连三,把原本简单的课变得很复杂。为了上好一节课,很多教师都会绞尽脑汁搜集许多资料,点点面面考虑周到,恨不得将所有好的设计都能用上。殊不知过于细密的教学环节,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没有突出教学重点。从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效果、效率、效益这三个方面来看,很明显浪费了时间,效率肯定不高,这样的课堂怎会是简约有效的课堂?又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具体来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
现象一
材料是实验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一份好的材料为成功的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准备许多材料,似乎材料越多越好,教师准备得辛苦,学生上课玩得开心,但在教学中常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反而成为课堂教学的绊脚石。小学科学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追求“做中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身实验,真刀真枪地搞科学,教师搜集了很多的材料与实验。但科学课堂,实验和材料并非多多益善,我们所需要的是有结构的材料,适宜而有效的材料。我们要努力克服浪费与“作秀”。
现象二
在追寻学科整合的今天,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集声、光、色于一身,让一切变得直观、生动有趣。那些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在多媒体的技术下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是有的课过多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这通常会扼杀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也使课堂教学过多陷入既定的教学预设。
现象三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探究顺利,从指导学生制定计划、选取材料、实验步骤,甚至如何合作、汇报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只差一步没有代替学生动手了。一个20分钟的探究活动,教师的指导时间足足花了15分钟以上,而学生的自主活动才区区四五分钟。最后,学生在教师过度详细的指导下,很快地完成了任务,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自觉地演变成了教师“指令”下的操作活动了,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真正意义,也失去了出现问题自我纠正的机会,同时也是拖堂的重要原因。
现象四
在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呈现探究式教学的形式,每一个探究活动,往往拘泥于步骤环节,把每一个探究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做到位,从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交流计划、观察实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总结运用等步骤都走一遍,最后各个环节都匆匆而过,等下课了,教学任务还没完成,学生学得不尽兴,教师觉得不到位。
……
因而,我认为小学科学课堂应追求简约。如果一节课需要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的话越来越少,需要教师“教”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课就是简约的课,就是有效的课堂。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那么这样的课堂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
【简约策略】
1.精简教学内容
教材往往是專家编写的,供教师使用的内容文本,但如何使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处理教材是开展简约有效的实验课教学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教师也曾经说过:“教材是什么,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思路。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要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成圣经来念。”
处理教材内容是一种情境化的行动,教师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处理教材。具体而言,可以根据自己本地、本班级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尽管《教师指导用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的课目安排,但仅作为参考。教师可以全部采用实验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尽管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具有的实物材料,但对于有些地区来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或者具备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应积极提倡教师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环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活动过程。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
2.精简教学设计
所谓精简教学设计,字面意义的理解好像是:用最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的教学方案。但这只是表面的理解,我们所理解的精简教学设计是:通过设计真实而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聚焦到有挑战性的与某个科学概念紧密相关的问题上,再通过学习支架的指引,尽可能给予学生最多的时间,让他们对该问题进行充分自主而深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就是精简的,因为探究活动有了重点,就不需要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地去做了,学生就可以长时间沉浸在某个有深度的探究活动中。 精简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实施,甚至是帮助教师“偷懒”或减轻教学负担,重要的是为了通过提升探究的难度,“让学生流汗”,使学生能经历一个充分自主而深入的探究过程,在获得科学概念的同时,真正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精简教学设计,应做到:
第一,要保证能让学生长时探究。探究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深入的探究更需要大量的时间的保证。只有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地进入了科学学习。但是这肯定有一个冲突,一个内容给了那么多时间去自主探究,教材的其他内容怎么办?课时时间不够怎么办?其实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探究不是辄浅尝止。
第二,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当学生的探究出现问题时,教师总是急于打断学生的探究,使之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时间被碎化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活动不连续;二是所谓指引正确的方向,实质上是按照教师的思维去行动,有包办代替的嫌疑。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一下,或者指出学生没注意到的细节,或者指出矛盾的情况,促进他们思考,然后继续耐心看着学生流汗。
第三,在探究的节点助推一把。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在探究时会遇到困难,即節点所在。这时,教师该怎么做的,是及时进入学生的探究活动,包办代替吗?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我认为作为小学科学精简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探究的节点不妨为学生搭一个“脚手架”,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脚手架”可能是一份新的材料,也可能是一张实验记录单,又或者是几句温馨提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顺利通过节点,进一步探究。
总之,教学不应该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简单的设计反倒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去真正地发现和建构出新知。简单的教学步骤中少了教师的约束,少了教师占用的宝贵时间,学生才能在自己拥有的时空里做出对他们来说复杂的、丰富多彩的探究。
3.精简课堂语言
师生的言语交流在科学课堂上随处可见,巧妙地运用简单有效的语言,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节奏,能从整体上促进课堂的简约。科学课的教学语言一般不要求像文学语言那样词句华美、文采飞扬,而是要简要流畅,精练,语言、思路要清晰,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不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语言越朴实就越容易理解。如:“请同学们结合这些材料,小组利用这些实验材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呢?”“刚才同学们科实验非常认真,而且很多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许多小秘密,谁愿意结合实验结果的数据谈谈你们的发现?”
在教师的语言中,尤其以教师的问答最为重要。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一书中,作者威廉(Wilen)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出了九点建议:①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②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③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④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⑤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⑥问题要紧跟学生的反馈。⑦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⑧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⑨鼓励学生提问。
著名特级教师喻伯军说:“简约的课堂教不是简单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和思考。”精简的教学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瘦身,是删繁就简。简约不是降低目标要求;而是保证重点;简约不是手段简单,而是巧妙。简约不是材料越少越好,而是典型,针对性强。追求简约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学习。简约不是目的,高效才是最终的目标!在精简的背后,是复杂的知识积累,是艰辛的研究过程,是痛苦的思想蜕变。只有经历了由简单—复杂—简单的认识历程,才能真正体验到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简教学!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