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历史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出发。对迁移理论做了历史回顾,特别对迁移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作了深刻阐释,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迁移等方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迁移内容;历史教学;运用
一、迁移理论的发展
迁移又称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第一个系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强调一般迁移的存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可证实性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1890年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进行了记忆训练的迁移实验,为以后进一步严密的实验开辟了道路。1903年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爱德华·李·桑代克提出迁移的相同要素说,但只能解释机械的具体的特殊迁移,难以揭示人类复杂的学习迁移的实质。1908年著名心理学家贾德提出概括化理论,强调共同原理、原则的概括对学习迁移的作用,从而扩大了迁移研究的范围。1929年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关系转换说,强调学习者顿悟两种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是迁移的关键和根本。由此看出,早期的迁移理论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迁移的某些规律,对今天的迁移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今研究创造力的权威、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致力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领城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理论。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采用了认知心理学的思想,主张人类智力是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三种智力成分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应用性智力。他还通过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指出,专家型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整合得较为完整,比较善于利用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在面对内在不确定性的教学条件时,能做出复杂的解释和决定,能在具体思考之后再采取适宜于特殊情景的行为。因此,要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就要具有复合性、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专业知识,具有理解和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教育研究的能力,这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应用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规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迁移理论的运用
根据多种维度对学习的迁移现象进行分类。根据学习迁移的内容,可分为知识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态度和情感的迁移、能力的迁移、世界观的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的层次,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的效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的发生方式,可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下面结合历史教学,从学习迁移的内容来谈谈迁移理论的运用。
1、知识的迁移
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是知识结构中的灵魂。学生需要灵活、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避免机械式地记忆和割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构建清晰、概括的知识结构网络,实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如。中国近现代史是以“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主线及内在联系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只要将它纳入到这个知识网络中,主动寻求历史知识系统化的切人点和连结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历史学科越来越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特别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学会从历史史实中分析得出观点和结论,力求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新旧势力斗争、百家争鸣等历史现象,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出发,深刻认识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历史现象中所蕴含的理论观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跨学科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对历史教材的综合分析,注意指导学生联系其它学科与之相关的知识,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在知识的交融和思想的碰撞下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运用综合知识全面分析和认识问题,养成全面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如,美国的西部开发,可联系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时事热点问题,还可从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的能力。
2、能力的迁移
迁移是指“已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在学习其它类似的新知识的过程中起作用的现象”即知识运用能力。材料解析题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并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只有将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知识衔接,再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并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才能达到正确阅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类化”是指将问题纳人同类知识结构中,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从而学会对历史现象的对比、分析、概括,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实现能力的迁移。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包含有许多共同因素,对三者进行分析比较,再对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概括,学生就能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这种方法和技巧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人们能在似乎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新发现产生的基础”。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多角度思维,是指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思路的思维方式。历史发散性思维是抓住历史事实中某种潜在联系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发散式联想,思路的转换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对庞杂纷繁的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握,还可以在历史的对比思辨中升华理性思考。针对学生思维顺向定势,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变换问题角度,从逆向、侧向等不同角度来启发提问。如,围绕中国四大发明可以进行逆向提问:“四大发明不传播行吗?”学生在“行”与“不行”的争论中得到思维的启迪。也可以侧向:“阿拉伯人为什么把火药称为‘中国雪”?这样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开拓了学生思路,改变了思维常规,训练了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和创新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迁移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里活动为基础的知情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还反映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教师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再通过语言的渲染、情感的真诚投入,积极创设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唤起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共鸣。如,讲述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情景时,教师义愤填膺的情绪会强烈叩击学生的心弦。对比旧中国落后到连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到今天新中国的发射火箭、卫星的成功,祖国的强盛使学生欢欣鼓舞,从而受到情感意识的重陶。
态度通常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组成的心理倾向,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教师要重视开发课程资源来推动学生体验学习,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博物馆等文字资源和影视、纪录片图像资源,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做到有效的“资源共享”,扩大学习视野,深化自我经验,培养实事求是和善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态度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如,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和1949年的两次工作重心转移。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时,战士们的情绪比较悲观,毛泽东却笑着说:我们去占山为王,我们要做山大王了,但我们要做红色的山大王。正是这次革命失败后的转移,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这一步迈出去走了22年,1949年毛泽东在进京前风趣地说:“我们进京赶考去了!”然后又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从而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中共面临的这两个转折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如此,人生也是如此,迎接挑战是每个人要勇敢面对的问题,从伟人身上汲取精神给养,培养自己积极、开朗、进取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渗透、感染,引导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融入历史环境中,以宏观的视野、发展的思路去感悟,促使学生思考、发现、内化。如,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了一项民意调查,马克思被评为一千年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早在1935年秋天,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样感人肺腑的语言运用到教学中比起严肃的说教更能震撼人心,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为迁移而教”成为当今教育界流行的口号。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促进学习迁移为目的;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式的选取要以促进学习迁移为依据,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为迁移而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为今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关键词:迁移内容;历史教学;运用
一、迁移理论的发展
迁移又称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第一个系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强调一般迁移的存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可证实性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1890年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进行了记忆训练的迁移实验,为以后进一步严密的实验开辟了道路。1903年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爱德华·李·桑代克提出迁移的相同要素说,但只能解释机械的具体的特殊迁移,难以揭示人类复杂的学习迁移的实质。1908年著名心理学家贾德提出概括化理论,强调共同原理、原则的概括对学习迁移的作用,从而扩大了迁移研究的范围。1929年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关系转换说,强调学习者顿悟两种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是迁移的关键和根本。由此看出,早期的迁移理论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迁移的某些规律,对今天的迁移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今研究创造力的权威、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致力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领城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理论。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采用了认知心理学的思想,主张人类智力是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三种智力成分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应用性智力。他还通过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指出,专家型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整合得较为完整,比较善于利用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在面对内在不确定性的教学条件时,能做出复杂的解释和决定,能在具体思考之后再采取适宜于特殊情景的行为。因此,要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就要具有复合性、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专业知识,具有理解和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教育研究的能力,这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应用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规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迁移理论的运用
根据多种维度对学习的迁移现象进行分类。根据学习迁移的内容,可分为知识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态度和情感的迁移、能力的迁移、世界观的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的层次,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的效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的发生方式,可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下面结合历史教学,从学习迁移的内容来谈谈迁移理论的运用。
1、知识的迁移
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是知识结构中的灵魂。学生需要灵活、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避免机械式地记忆和割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构建清晰、概括的知识结构网络,实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如。中国近现代史是以“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主线及内在联系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只要将它纳入到这个知识网络中,主动寻求历史知识系统化的切人点和连结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历史学科越来越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特别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学会从历史史实中分析得出观点和结论,力求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新旧势力斗争、百家争鸣等历史现象,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出发,深刻认识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历史现象中所蕴含的理论观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跨学科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对历史教材的综合分析,注意指导学生联系其它学科与之相关的知识,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在知识的交融和思想的碰撞下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运用综合知识全面分析和认识问题,养成全面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如,美国的西部开发,可联系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时事热点问题,还可从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的能力。
2、能力的迁移
迁移是指“已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在学习其它类似的新知识的过程中起作用的现象”即知识运用能力。材料解析题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并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只有将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知识衔接,再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并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才能达到正确阅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类化”是指将问题纳人同类知识结构中,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从而学会对历史现象的对比、分析、概括,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实现能力的迁移。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包含有许多共同因素,对三者进行分析比较,再对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概括,学生就能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这种方法和技巧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人们能在似乎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新发现产生的基础”。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多角度思维,是指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思路的思维方式。历史发散性思维是抓住历史事实中某种潜在联系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发散式联想,思路的转换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对庞杂纷繁的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握,还可以在历史的对比思辨中升华理性思考。针对学生思维顺向定势,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变换问题角度,从逆向、侧向等不同角度来启发提问。如,围绕中国四大发明可以进行逆向提问:“四大发明不传播行吗?”学生在“行”与“不行”的争论中得到思维的启迪。也可以侧向:“阿拉伯人为什么把火药称为‘中国雪”?这样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开拓了学生思路,改变了思维常规,训练了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和创新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迁移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里活动为基础的知情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还反映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教师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再通过语言的渲染、情感的真诚投入,积极创设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唤起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共鸣。如,讲述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情景时,教师义愤填膺的情绪会强烈叩击学生的心弦。对比旧中国落后到连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到今天新中国的发射火箭、卫星的成功,祖国的强盛使学生欢欣鼓舞,从而受到情感意识的重陶。
态度通常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组成的心理倾向,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教师要重视开发课程资源来推动学生体验学习,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博物馆等文字资源和影视、纪录片图像资源,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做到有效的“资源共享”,扩大学习视野,深化自我经验,培养实事求是和善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态度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如,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和1949年的两次工作重心转移。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时,战士们的情绪比较悲观,毛泽东却笑着说:我们去占山为王,我们要做山大王了,但我们要做红色的山大王。正是这次革命失败后的转移,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这一步迈出去走了22年,1949年毛泽东在进京前风趣地说:“我们进京赶考去了!”然后又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从而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中共面临的这两个转折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如此,人生也是如此,迎接挑战是每个人要勇敢面对的问题,从伟人身上汲取精神给养,培养自己积极、开朗、进取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渗透、感染,引导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融入历史环境中,以宏观的视野、发展的思路去感悟,促使学生思考、发现、内化。如,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了一项民意调查,马克思被评为一千年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早在1935年秋天,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样感人肺腑的语言运用到教学中比起严肃的说教更能震撼人心,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为迁移而教”成为当今教育界流行的口号。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促进学习迁移为目的;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式的选取要以促进学习迁移为依据,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为迁移而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为今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