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越来越感到自身的知识、能力等多个层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仅靠很少的外出学习远远不够。因此,读书、学习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成了教师“充电”、“吸氧”、“补钙”的源泉。
一、加强学习,促进理念更新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入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摘录其要点。通过学习探讨、上课实践等形式,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特点。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落实在每一节课中,努力把课改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鼓励青年教师认真阅读各类专业杂志,注重学习积累,组织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在校内开设研讨课,在活动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二、物质投入,营造书香氛围
近年来,学校投资近4万余元更新添置了有关教学设备。上学期末又投资8千元,为全体教师订阅了两种以上的教学业务杂志,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建立了教育网络资源库,让教师们上网学习,查阅资料,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经验方法。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
近期,我校又投资一万多元为师生增添了新图书。其中为每位教师征订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组织大家阅读,定好主题讨论、交流,为校本培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搭建平台,打造书香队伍
1,组建教师读书会
我校一直以“教师读书会”为教师成长的摇篮,成立了6个读书小组,组织教师认真阅读三类书籍:儿童文学、成人文学、专业理论著作。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学习内容。定期做好笔记,写好反思体会,采用交流、评比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沙龙、读书教研活动。切实增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学期结束评出书香教师。
2,美文推荐和“教你一招”相结合
在周一教师会上,推荐一篇美文,供教师阅读,并写好体会、反思,周五上交。选择的内容可以是《读者》上一篇让你心灵为之一动的短文,也可以是《教师博览》中的一篇教学故事,还可以是某著名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程……内容不拘一格,形式不求统一。
周一教师会上,安排一名教师“教你一招”,内容要求把教育教学点滴与班主任工作经验、做法结合起来,隔周进行,形式新颖,内容贴近教育教学实践。为教师交流、学习增添了亮色。
3_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
(1)举行骨干教师展示、青年教师评比活动。每学期校长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组织教师们赛课,并要求教师能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在赛课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上课重在理念”、“重在构建良好的学习方式”。评比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每个学科评比结束。由专人作小结和点评。
(2)实施青年教师“五个一”工程。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年完成“五个一”任务,年终进行“五个一”工程评比。这“五个一”是要求教师每周练写古诗一首。学期结束举行检测;单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双周写好教育日记、教育随笔等;每月上交一篇教学设计或实录;每两月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件有相当水准的课件。
(3)每两周一次课改论坛。在每两周一次的课改论坛中,分为两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是“新课改论坛”,要求做好电子课件,接受同学和教师的各种发问。第二个版块是“新课改展示”,由理论到实践再上升为理论。
(4)鼓励教师开设一项体现个人特长的微型课程。比如,电脑玩家型的教师可开设“小学生电脑绘画”活动课;喜爱文学的教师开设“小小文学社”……
四、科研引领,深化书香研究
1,构建科研网络
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三个联网:(1)建立“校园网”。(2)构建课题“研究网”。(3)营造“辐射网”。三网建设从整体上搭建起了校本培训的框架,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2,深入课题研究
(1)诵读经典。学校定期在教师中开展“优秀古诗文诵读”、“读书与师德演讲”比赛。
(2)个性化研究。低年级教师以研究“儿歌、童谣”为主,中年级教师以研究“三字经”为主,高年级教师以研究“对联”为主,让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精神营养更合理。
(3)尝试师生共读。参与实验的教师为学生朗读名著。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基础上,设针话题,组织学生讨论。
(4)加强交流研讨。
一、加强学习,促进理念更新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入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摘录其要点。通过学习探讨、上课实践等形式,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特点。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落实在每一节课中,努力把课改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鼓励青年教师认真阅读各类专业杂志,注重学习积累,组织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在校内开设研讨课,在活动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二、物质投入,营造书香氛围
近年来,学校投资近4万余元更新添置了有关教学设备。上学期末又投资8千元,为全体教师订阅了两种以上的教学业务杂志,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建立了教育网络资源库,让教师们上网学习,查阅资料,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经验方法。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
近期,我校又投资一万多元为师生增添了新图书。其中为每位教师征订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组织大家阅读,定好主题讨论、交流,为校本培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搭建平台,打造书香队伍
1,组建教师读书会
我校一直以“教师读书会”为教师成长的摇篮,成立了6个读书小组,组织教师认真阅读三类书籍:儿童文学、成人文学、专业理论著作。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学习内容。定期做好笔记,写好反思体会,采用交流、评比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沙龙、读书教研活动。切实增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学期结束评出书香教师。
2,美文推荐和“教你一招”相结合
在周一教师会上,推荐一篇美文,供教师阅读,并写好体会、反思,周五上交。选择的内容可以是《读者》上一篇让你心灵为之一动的短文,也可以是《教师博览》中的一篇教学故事,还可以是某著名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程……内容不拘一格,形式不求统一。
周一教师会上,安排一名教师“教你一招”,内容要求把教育教学点滴与班主任工作经验、做法结合起来,隔周进行,形式新颖,内容贴近教育教学实践。为教师交流、学习增添了亮色。
3_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
(1)举行骨干教师展示、青年教师评比活动。每学期校长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组织教师们赛课,并要求教师能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在赛课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上课重在理念”、“重在构建良好的学习方式”。评比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每个学科评比结束。由专人作小结和点评。
(2)实施青年教师“五个一”工程。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年完成“五个一”任务,年终进行“五个一”工程评比。这“五个一”是要求教师每周练写古诗一首。学期结束举行检测;单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双周写好教育日记、教育随笔等;每月上交一篇教学设计或实录;每两月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件有相当水准的课件。
(3)每两周一次课改论坛。在每两周一次的课改论坛中,分为两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是“新课改论坛”,要求做好电子课件,接受同学和教师的各种发问。第二个版块是“新课改展示”,由理论到实践再上升为理论。
(4)鼓励教师开设一项体现个人特长的微型课程。比如,电脑玩家型的教师可开设“小学生电脑绘画”活动课;喜爱文学的教师开设“小小文学社”……
四、科研引领,深化书香研究
1,构建科研网络
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三个联网:(1)建立“校园网”。(2)构建课题“研究网”。(3)营造“辐射网”。三网建设从整体上搭建起了校本培训的框架,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2,深入课题研究
(1)诵读经典。学校定期在教师中开展“优秀古诗文诵读”、“读书与师德演讲”比赛。
(2)个性化研究。低年级教师以研究“儿歌、童谣”为主,中年级教师以研究“三字经”为主,高年级教师以研究“对联”为主,让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精神营养更合理。
(3)尝试师生共读。参与实验的教师为学生朗读名著。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基础上,设针话题,组织学生讨论。
(4)加强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