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把旋律、节奏、力度、音色、曲式等构成音乐的各类要素有机地组织了起来,它运用特殊的思维方式,将美好的感情付诸声音、动作、情感等,从而引发听者、看者的共鸣,给人以美感,使表现者的音乐情感与欣赏者的音乐情感融为一体,激起心灵的碰撞。
幼儿天生就对音乐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好的音乐教育能使其在听听、唱唱、做做、玩玩、敲敲、打打、蹦蹦、跳跳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欣赏、感知、理解、创造音乐,使幼儿乐在动中、乐在趣中、乐在奇中、乐在参与中、乐在创造中,从而促进其身体、语言、情感、意志、个性、社会性等全面有效地发展。
二、把握《指南》的音乐教育理念
(一)重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对音乐自主的感受、探索、表达与创造
课程改革前,幼儿教育过于追求知识、技能、技巧,不太注重孩子经验的积累。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活动重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对音乐自主的感受、探索、表达与创造,这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我们应该明白,音乐教育活动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但是要让孩子在活动中产生对音乐的敏感性,让孩子乐意学习,这样才能培育出美的音乐心灵。
如一位老师在教授歌曲《春天多美好》时,设置的教学目标为:让幼儿感受四三拍歌曲的旋律美;学习创编和体验四三拍歌曲的节奏型,发展其创造能力。
实际教学过程如下:让幼儿和自己一起打四三拍的节奏互相问好,让幼儿感知四三拍的节奏型;让幼儿用拍手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幼儿用听唱、教唱、跟唱、男女小朋友分组对唱的方式学习歌曲,并在唱的过程中一再要求唱出三拍子的强弱弱、记住并唱准歌词、带着高兴的表情唱。但在创编阶段,幼儿并没有什么创编灵感,也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创编出新歌词,最后还是老师自己把歌词的内容改了一两个地方后草草地结束了活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幼儿对歌曲的旋律与节奏的感知和体验是学习的重点,但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并没有为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一再要求“唱出四三拍的强弱弱、记住并唱准歌词、带着高兴的表情唱”,这只是一种表面化的学习方式,是说教式的要求。老师没有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幼儿真正地感知、理解、体验、创造。
其实,老师在教学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先在区角活动中欣赏、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并用自己的形式(如边听边舞)表现听音乐时的感受。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切准四三拍的节奏,用不同的形式(如拍拍打打、蹦蹦跳跳)表现四三拍的节奏型,然后再出示表示春天的图谱。教师还可在师幼、幼幼之间进行歌词接龙:我听见闹钟在轻轻唱、我听见××在轻轻唱……并指导幼儿把创编的内容用四三拍的节奏说出来。这样,教学效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
(二)要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
以往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为幼儿提供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唱歌就是教唱、齐唱,跳舞就是单纯模仿,节奏乐就是集体机械训练,欣赏就是教师枯燥地讲解,目标定位于短期内让幼儿掌握同样的知识、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同样的技能。而《指南》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全面和谐地发展。
如在大班歌唱活动《小树叶》中,有位教师制订的目标为:培养幼儿的音乐知识、技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启发幼儿有表情地演唱,并创造性地表演;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性、服从指挥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个性、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克制能力。
这样的目标,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是幼儿的学习目标。从目标中,我们看不出教师要通过何种活动来对幼儿进行培养,教师也不清楚幼儿该做出何种行为才符合目标的要求。这类大而空、万金油式的目标,无法检查落实,也很难实现有效教学。
而按照《指南》的理念,教学目标应该这样表述:在熟练唱出歌曲的基础上,会清楚地说出自己对“关切和自豪”的体验,在积极参与尝试、结伴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抒情、连贯和坚定、断顿的唱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即兴动作表演抒情、连贯和坚定、断顿的唱法,进一步巩固体验和表现两段音乐中小树叶的不同心情;师生通过共同表演,使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深厚感情得以不断升华。
从中可以看出,目标从幼儿自身出发,学什么、怎么学、学后的结果如何,具体可行,并且体现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过程:从知识技能到过程方法,再到内化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是不同的,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方式也是各有差异的。而音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正能反映出这种不同和差异。即使上百个幼儿一起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每个幼儿的心理活动和听觉感受也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儿童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来进行音乐的感知、想象、再现、创作等活动的;以音乐内在的特性和感染力来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就显示了其特殊的教育价值。
如在进行《梁祝》中《化蝶》部分的音乐欣赏中,老师可以让幼儿边听边想象:两只蝴蝶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老师要在欣赏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尝试、发现、感受、体验、即兴创作、合作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欣赏活动,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阐释。结果,幼儿用形体动作、画画、乐器敲打、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不同理解;根据各自的音乐能力,发展了自我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在这个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没有让幼儿说统一的话、做统一的动作,充分尊重了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值得提倡。
三、如何支持幼儿的表现与创造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幼儿自主表达、发挥个性
音乐活动是一个运用脑力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内心活动,幼儿只有让自身的兴趣、意志、情感、能力等心理因素参与到活动中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自我认识、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在歌唱、欣赏、节奏乐、舞蹈与韵律活动等学习中,教师不能一教到底,让幼儿一学到底;成人不能代替幼儿的思维、体验,不能只注重幼儿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及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提倡的那样,绝对不可以模仿。音乐活动中的模仿期是需要的,但必须根据年龄特点较快地跳过模仿期,让其带着模仿中获得的音乐材料,自己感知体验的音乐素材及探索性的思维创造能力,进入探索期、创作期。 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教师应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自由思索、大胆想象。同时,在艺术教育中,还要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想法、表达表现方式等;要创设问题情境,用适宜的问题激发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动机,使其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求新知的活动,为幼儿创造意识、探索精神及自学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在了解并尊重儿童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为幼儿设置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音乐活动区(如节奏练习区、歌唱游戏区、表演小舞台等),可以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创造的空间、时间。
(二)探索适合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音乐教育方法
1.开放多种感官参与音乐活动
多种感官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言语知觉等。个体的人在认识活动中,开放的感官通道、调动的感觉器官越多,就越能全面、深入地把握好认识对象。如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仅可以从听觉活动入手,还可以借助于视觉、触觉、言语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统合活动来帮助儿童更好地体验和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外显的身体动作参与、视觉具象化辅助材料和言语辅助材料的使用,使儿童在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欣赏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并使儿童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以《卡门序曲》为例:为了让幼儿理解这首匈牙利民族乐曲,除了让其倾听,还可以配以语言节奏帮助幼儿理解乐曲,让幼儿自编符合音乐形象的语言节奏,通过说来感受乐曲内容;还可以根据音乐内容绘制形象的斗牛场景,借助图片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较抽象的内容;让幼儿以动作来探索乐曲的节奏等。
2.加强师幼与同伴间的互动,吸收间接经验
音乐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唱歌技能、表现力、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等。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需要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组织过程中实现,要尽可能多地为儿童提供同伴间的交流和合作活动。因为师幼间、幼儿间的交往是平等的、双向的,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心理上互相影响,行为上彼此模仿,可以促进自己的心理发展,发展自己的主体性,成为真正的自我。如:在欣赏《摇篮曲》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妈妈,轻摇扮演宝宝的幼儿。在妈妈的摇篮里,幼儿可以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现将要睡着的幸福姿态。还可让幼儿与幼儿之间互扮妈妈与孩子的角色,边听音乐边做有创意的动作。
3.实现音乐教育游戏化
音乐活动本身就具有游戏性,边唱边玩是其主要学习特点。为幼儿创设具有生动的情境性、适度的挑战性、有趣的互动性、新颖的创新性的音乐游戏主题,为幼儿选择节奏鲜明、形象生动、对比性强、乐段清楚、具有幼儿所熟悉和喜爱的情节和角色的、容易理解并可以用动作来表达的游戏内容,可以让幼儿更加乐于接受音乐教育,在快乐自主的感知和体验中、尽情的表现和创造中,真正地体验孩子们自己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人的艺术。
(作者为原河南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员)
(责编 东方言)
相关链接
春天多美好
我听见风儿在轻轻唱
我看见树叶儿在轻轻摇
我听见鸟儿在轻轻唱
我看见云儿在轻轻飘
我和好朋友轻轻唱啊
看春天是多么美好
小树叶
秋风起来啦
秋风起来啦
小树叶离开了妈妈
飘啊飘啊飘向哪里
心里可害怕
小树叶沙沙
沙沙沙沙沙
好像在勇敢地说话
春天春天我会回来
打扮树妈妈
音乐教育把旋律、节奏、力度、音色、曲式等构成音乐的各类要素有机地组织了起来,它运用特殊的思维方式,将美好的感情付诸声音、动作、情感等,从而引发听者、看者的共鸣,给人以美感,使表现者的音乐情感与欣赏者的音乐情感融为一体,激起心灵的碰撞。
幼儿天生就对音乐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好的音乐教育能使其在听听、唱唱、做做、玩玩、敲敲、打打、蹦蹦、跳跳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欣赏、感知、理解、创造音乐,使幼儿乐在动中、乐在趣中、乐在奇中、乐在参与中、乐在创造中,从而促进其身体、语言、情感、意志、个性、社会性等全面有效地发展。
二、把握《指南》的音乐教育理念
(一)重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对音乐自主的感受、探索、表达与创造
课程改革前,幼儿教育过于追求知识、技能、技巧,不太注重孩子经验的积累。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活动重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对音乐自主的感受、探索、表达与创造,这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我们应该明白,音乐教育活动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但是要让孩子在活动中产生对音乐的敏感性,让孩子乐意学习,这样才能培育出美的音乐心灵。
如一位老师在教授歌曲《春天多美好》时,设置的教学目标为:让幼儿感受四三拍歌曲的旋律美;学习创编和体验四三拍歌曲的节奏型,发展其创造能力。
实际教学过程如下:让幼儿和自己一起打四三拍的节奏互相问好,让幼儿感知四三拍的节奏型;让幼儿用拍手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幼儿用听唱、教唱、跟唱、男女小朋友分组对唱的方式学习歌曲,并在唱的过程中一再要求唱出三拍子的强弱弱、记住并唱准歌词、带着高兴的表情唱。但在创编阶段,幼儿并没有什么创编灵感,也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创编出新歌词,最后还是老师自己把歌词的内容改了一两个地方后草草地结束了活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幼儿对歌曲的旋律与节奏的感知和体验是学习的重点,但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并没有为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一再要求“唱出四三拍的强弱弱、记住并唱准歌词、带着高兴的表情唱”,这只是一种表面化的学习方式,是说教式的要求。老师没有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幼儿真正地感知、理解、体验、创造。
其实,老师在教学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先在区角活动中欣赏、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并用自己的形式(如边听边舞)表现听音乐时的感受。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切准四三拍的节奏,用不同的形式(如拍拍打打、蹦蹦跳跳)表现四三拍的节奏型,然后再出示表示春天的图谱。教师还可在师幼、幼幼之间进行歌词接龙:我听见闹钟在轻轻唱、我听见××在轻轻唱……并指导幼儿把创编的内容用四三拍的节奏说出来。这样,教学效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
(二)要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
以往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为幼儿提供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唱歌就是教唱、齐唱,跳舞就是单纯模仿,节奏乐就是集体机械训练,欣赏就是教师枯燥地讲解,目标定位于短期内让幼儿掌握同样的知识、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同样的技能。而《指南》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全面和谐地发展。
如在大班歌唱活动《小树叶》中,有位教师制订的目标为:培养幼儿的音乐知识、技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启发幼儿有表情地演唱,并创造性地表演;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性、服从指挥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个性、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克制能力。
这样的目标,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是幼儿的学习目标。从目标中,我们看不出教师要通过何种活动来对幼儿进行培养,教师也不清楚幼儿该做出何种行为才符合目标的要求。这类大而空、万金油式的目标,无法检查落实,也很难实现有效教学。
而按照《指南》的理念,教学目标应该这样表述:在熟练唱出歌曲的基础上,会清楚地说出自己对“关切和自豪”的体验,在积极参与尝试、结伴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抒情、连贯和坚定、断顿的唱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即兴动作表演抒情、连贯和坚定、断顿的唱法,进一步巩固体验和表现两段音乐中小树叶的不同心情;师生通过共同表演,使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深厚感情得以不断升华。
从中可以看出,目标从幼儿自身出发,学什么、怎么学、学后的结果如何,具体可行,并且体现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过程:从知识技能到过程方法,再到内化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是不同的,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方式也是各有差异的。而音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正能反映出这种不同和差异。即使上百个幼儿一起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每个幼儿的心理活动和听觉感受也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儿童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来进行音乐的感知、想象、再现、创作等活动的;以音乐内在的特性和感染力来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就显示了其特殊的教育价值。
如在进行《梁祝》中《化蝶》部分的音乐欣赏中,老师可以让幼儿边听边想象:两只蝴蝶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老师要在欣赏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尝试、发现、感受、体验、即兴创作、合作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欣赏活动,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阐释。结果,幼儿用形体动作、画画、乐器敲打、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不同理解;根据各自的音乐能力,发展了自我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在这个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没有让幼儿说统一的话、做统一的动作,充分尊重了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值得提倡。
三、如何支持幼儿的表现与创造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幼儿自主表达、发挥个性
音乐活动是一个运用脑力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内心活动,幼儿只有让自身的兴趣、意志、情感、能力等心理因素参与到活动中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自我认识、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在歌唱、欣赏、节奏乐、舞蹈与韵律活动等学习中,教师不能一教到底,让幼儿一学到底;成人不能代替幼儿的思维、体验,不能只注重幼儿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及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提倡的那样,绝对不可以模仿。音乐活动中的模仿期是需要的,但必须根据年龄特点较快地跳过模仿期,让其带着模仿中获得的音乐材料,自己感知体验的音乐素材及探索性的思维创造能力,进入探索期、创作期。 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教师应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自由思索、大胆想象。同时,在艺术教育中,还要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想法、表达表现方式等;要创设问题情境,用适宜的问题激发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动机,使其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求新知的活动,为幼儿创造意识、探索精神及自学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在了解并尊重儿童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为幼儿设置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音乐活动区(如节奏练习区、歌唱游戏区、表演小舞台等),可以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创造的空间、时间。
(二)探索适合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音乐教育方法
1.开放多种感官参与音乐活动
多种感官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言语知觉等。个体的人在认识活动中,开放的感官通道、调动的感觉器官越多,就越能全面、深入地把握好认识对象。如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仅可以从听觉活动入手,还可以借助于视觉、触觉、言语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统合活动来帮助儿童更好地体验和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外显的身体动作参与、视觉具象化辅助材料和言语辅助材料的使用,使儿童在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欣赏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并使儿童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以《卡门序曲》为例:为了让幼儿理解这首匈牙利民族乐曲,除了让其倾听,还可以配以语言节奏帮助幼儿理解乐曲,让幼儿自编符合音乐形象的语言节奏,通过说来感受乐曲内容;还可以根据音乐内容绘制形象的斗牛场景,借助图片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较抽象的内容;让幼儿以动作来探索乐曲的节奏等。
2.加强师幼与同伴间的互动,吸收间接经验
音乐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唱歌技能、表现力、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等。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需要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组织过程中实现,要尽可能多地为儿童提供同伴间的交流和合作活动。因为师幼间、幼儿间的交往是平等的、双向的,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心理上互相影响,行为上彼此模仿,可以促进自己的心理发展,发展自己的主体性,成为真正的自我。如:在欣赏《摇篮曲》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妈妈,轻摇扮演宝宝的幼儿。在妈妈的摇篮里,幼儿可以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现将要睡着的幸福姿态。还可让幼儿与幼儿之间互扮妈妈与孩子的角色,边听音乐边做有创意的动作。
3.实现音乐教育游戏化
音乐活动本身就具有游戏性,边唱边玩是其主要学习特点。为幼儿创设具有生动的情境性、适度的挑战性、有趣的互动性、新颖的创新性的音乐游戏主题,为幼儿选择节奏鲜明、形象生动、对比性强、乐段清楚、具有幼儿所熟悉和喜爱的情节和角色的、容易理解并可以用动作来表达的游戏内容,可以让幼儿更加乐于接受音乐教育,在快乐自主的感知和体验中、尽情的表现和创造中,真正地体验孩子们自己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人的艺术。
(作者为原河南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员)
(责编 东方言)
相关链接
春天多美好
我听见风儿在轻轻唱
我看见树叶儿在轻轻摇
我听见鸟儿在轻轻唱
我看见云儿在轻轻飘
我和好朋友轻轻唱啊
看春天是多么美好
小树叶
秋风起来啦
秋风起来啦
小树叶离开了妈妈
飘啊飘啊飘向哪里
心里可害怕
小树叶沙沙
沙沙沙沙沙
好像在勇敢地说话
春天春天我会回来
打扮树妈妈